APP下载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探究

2021-08-30柳继斌

学周刊 2021年25期
关键词:教学情境高效课堂初中数学

柳继斌

摘 要: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数学课堂,应结合新时期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进行改革,创新现有的数学教育模式,使学生快速地对接于中考。因此,教师需要围绕初中数学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理论进行探索,构建一套适合于学生接受、理解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尤其在高效课堂的构建中,教师需要探索出适合学生接受、理解的教学模式,加大学生的重视度,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的作用,结合现阶段构建中的原则,提出解决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教学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5-005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5.025

初中数学课程涉及函数、代数、几何等内容,而这些内容的抽象性较高,若不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可能会导致学生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产生畏难情绪,降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创新原有的数学教学模式,将抽象性的数学理论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图文信息,方便学生更加快速地了解数学知识点及其用法。另外,教师应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地对数学知识点进行深入分析,以此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知识运用能力。

一、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的作用

新课程模式下的数学教学应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进而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深入挖掘数学问题,积极优化问题解决方案,并将其合理地应用于生活中,以此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通过设置合理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全面融入于课程探索及课程分析的过程当中。另外,高效的数学课堂还需要学生采用自学、自主探究的方式对不同题型进行探究,并在合作、沟通、讨论过程中消除对数学学习的压力。由此,高效的数学课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使其逐渐摆脱对教师的依赖,并逐渐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此外,构建高效课堂还要求教师具有创新精神,根据现有的教学方法及教学形式设计个性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对一些问题进行探究、理解、记忆,进而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也需要教师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提高核心教学水平[1]。

二、现阶段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原则

(一)基于自主学习

高效课堂的构建要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前提,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在课堂中融入生活中的常见案例,引导学生根据案例内容进行分析探讨。这既能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水平,又能增强学生的思维意识,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活情境、生活内容的探究,促使学生在强化练习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二)基于兴趣培养

教师需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比如,在教学概率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创设抽奖的生活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抽奖活动。另外,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品质,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促使学生从生活的角度看待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探究能力,进而打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数学教学氛围[2]。

三、构建高效课堂的具体措施

(一)重视课前预习

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比较重,可能会导致他们无法快速地适应此阶段的学习和生活,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重视课前的预习环节,了解第二天数学课程需要学习到哪些知识点及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预习方法可采用网课的形式进行,使学生了解课程中的重点及必考点,并加以记录,及时发现在预习过程中的问题及缺陷,方便第二天上课解决疑难问题[3]。这不仅能够消除学生上课不积极的情况,还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我们设置的预习时间一般在15分钟左右,只是让学生提前了解所讲知识的框架,不会给学生造成较大的学习压力。做好预习,能够让学生形成初步的数学知识框架,对所有知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便于学生在听讲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二)强化自主探究教育,鼓励创新学习

利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开展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每个学生的性格、学习习惯及学习方法,利用科学、合理的引导模式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探究当中。具体来说,教师需要学生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对数学问题进行分析,同时要求学生对所得到的解题思路进行汇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举一反三的思维习惯[4]。

(三)加强思维训练,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思维

教师应加强数学思维训练,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思维解决同一问题,这不仅有利于扩宽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有利于让学生更快地找到最简便的解题技巧,从而缩短做题所使用的时间。因此,教师需引导学生采用灵活思维角度看待同一问题,通过牢记各个数学知识点击数学理論,通过运用自己对知识点的理解,做好数学问题的探究。例如,教师需要构建创新化思维的教学模式,诱导学生根据不同问题进行理解与分享,并逐渐养成积极进取、积极探索的习惯,有利于让学生进行交流与争辩。数学课堂应该是一个质疑、讨论、交流、争辩的地方,课堂气氛应该是和谐的、自由度较高的、宽松的、公平的,要让学生敢于发言,敢于参与实践活动。在课下辅导环节,教师也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勤学好问,多沟通,多交流。但是,学生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很少与教师沟通交流,这是普遍现象。只有消除师生之间的沟通障碍,才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注重学习分享及交流的过程

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侧重优化数学理论的获取方法,结合科学有效的理论获取方式,帮助学生逐渐改变学习观念。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分享、实践分享过程中进行交流与讨论,这有利于突破传统数学课堂中学生仅能模仿的情况,更侧重于在讨论学习中进行交流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探究能力,更能促进对学生开放性思维的培养。在此过程中,通过逐渐改变学习习惯及学习思维,学生能够在合理的情境中进行创新学习,进而逐步适应新课程的教学方式。

猜你喜欢

教学情境高效课堂初中数学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刍议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小议初中英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