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理念下的数学教学策略探究
2021-08-30王开莲
王开莲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复合型人才迫在眉睫。新课改对于数学在综合素养理念下开展数学的策略探究提出了新要求,需要教师顺应时代需要,开拓多种教学模式,优化教学环节,从学生实际出发打造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推动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文章从具体策略入手,探索核心素养下的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教学策略;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25-0114-02
新課改要求在数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然而,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过于单一,教师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未充分发挥数学的实用价值,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应转变教学方式,优化教学环节,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一、乘信息技术之风,铸数学学习之兴
目前,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信息化程度不断提升,计算机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突飞猛进,教师应灵活运用新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将多媒体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吸引学生的兴趣,顺利进行教学。
1.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导入
为成功吸引学生,构建高质量课堂,教师在开始授课时,可通过播放PPT或者动画视频来引入教学内容。或者播放本节课数学名家视频,将抽象枯燥的知识点变得立体鲜活,亦可通过辅助动画片体现教学目标。例如,在讲解一年级基本加减法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段“树上原有5只小鸟,飞来了3只,又飞走了4只”的动画片,这既能吸引学生兴趣,也可使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目标与任务有初步认知,提升课堂效率。
2.教师应利用信息技术揭示解题思路
为使学生摆脱机械化记忆与背诵的困境,变静态教学为动态教学,老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揭示解题思路与公式推理过程。例如,有这样一道较为复杂的水池问题:有一个水池,它分别有一个排水管道和一个进水管道。当打开进水管道时需要3小时才能放满一池水,当打开排水管道时需要6个小时才能放掉一池水。请问,同时打开两个管道时,需要多少个小时可以放满一池子的水?讲解这道题时,传统课堂上,教师只是通过静态的阿拉伯数字为学生进行教学讲解,而利用多媒体技术可将抽象知识变得形象直观。例如,在多媒体大屏上展示出两个水池,一个排水,一个进水。一个水池,3小时放满一池水,求出进水速度并显示在屏幕上,6小时能排掉一池水,排水速度也显示在屏幕上,再将两个水池合二为一,打开进水和排水管道,通过动画向学生展示水池装满是排水与进水的相互作用,进而使学生理解“S(时间)=单位1/(V1- V2)=1/(1/3-1/6)=6(小时)”这一解题思路,提升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
3.课下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
教师可以建立数学讨论群,鼓励学生将自己练习中的问题及时通过网络沟通,使教师与同学们都能知道。通过数学讨论群及时沟通、互相帮助并解决问题,这样做既提升了学生互助能力,也使教师能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提升学生理解程度,丰富课堂资源,优化教学方式。为此,教师要勤于开拓创新,不断开发利用多媒体进行数学教学的策略,成功构建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效课堂。
二、借助团队协作,培养独立能力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听课,课堂氛围压抑,既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为达到新课改对数学教学提出的要求,教师应采取多种方式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这有利于学生的后续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当今学生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方式。教师将全体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小组成员的学习成绩要有阶梯性,可以形成优等生帮助后进生的关系。教师在教学中,通过问题导入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自行讨论、动手操作并得出正解,变被动接受为独立思考。
例如,在讲授“长方体表面积公式”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制作一个长方体模型来自行总结长方体表面积公式。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手中长方体包含六个面,两两组合在一起,一共三组。这三组长方形的长宽分别是原长方体的长和宽、长和高、宽和高,而长方体表面积其实就是算出每两个长方形为一组的三组长方形中每一个长方形的面积,累加再乘二即可,由此使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行推导出公式的来源,既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也让学生理解了推导过程,加深对数学知识的消化、理解和吸收。最重要的是,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小组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小组长妥善分配任务。层次不同的任务能使每个成员都有成就感。在日常生活中,不同成绩的学生也能形成互帮互助的关系,互相提供学习方法、解题思路共同进步。
小组合作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数学探索中,提升课堂参与度。在小组合作中,学生的学习能力、领导能力与奉献精神等也得到有效培养,同时,变传统机械化授课为学生主动探索,能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对日后数学学习活动的开展具有积极作用。
三、扬师爱永驻之气,护坚持不懈之行
数学是一门极具规律性和逻辑性的课程,对学生的智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都有较高要求。由于初入学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不强,还不能完全理解数学课的内容,难免会出现止步不前、效率低下等情况,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教师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师情温暖感染学生,鼓励学生在学习道路上坚定不移,持之以恒。一双眼睛看不住几十个学生,而一颗心却可以拴住几十颗心,数学教师应用心教学,用爱育人。
首先,面对学生出现的厌学心理,教师应及时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问题所在,在每一次考试后,教师可以私下约谈班上成绩退步的同学,针对他们各自的问题对症下药,或者进行心理上的安抚鼓励,或者进行战术上的指导规划,让他们从心里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爱与关怀,获得前进的动力,重塑学生自信心。其次,学生非常希望得到教师的认可,因此,教师应严慈兼济以慈为主,加大对学生的鼓励与表扬,体现自己对学生的爱与信心,面对学生数学学习上的进步,哪怕只是一次上课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哪怕只是一次小测有进步,教师都应不吝啬自己的赞美,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最后,数学教学是数学知识教学也是数学精神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借鉴数学家的伟大成就与实际经历对学生进行直接的德育渗透与核心素养培养。例如在讲解“圆周率”的知识时,可以借用中国数学家祖冲之的事例,讲述祖冲之一生孜孜不倦地进行科学实践,经历了多次失败却没有放弃,最终成功地计算出圆周率数值,借此鼓励学生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不畏艰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