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晋本科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体系改革探究

2021-08-30秦春波

成才之路 2021年25期
关键词:本科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

秦春波

摘 要:计算机基础是高校的一门公共课,能够丰富学生的计算机知识,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针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体系存在的一些问题,文章从课程设置总体情况、教学计划安排、实践教学环节建设等方面对新晋本科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体系改革进行探讨,可以为推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体系改革带来一些启示。

关键词:本科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教学改革;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25-0020-02

计算机的出现使人类开始进入信息社会,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不可缺少的工具。作为新晋本科院校,要深化计算机基础公共课课程教学体系改革,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丰富学生的计算机知识,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要以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评估为核心,本着为专业服务的原则,优化计算机基础课程类型、总学时、学分以及学期设置,构建多目标、分层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体系。下面从课程设置总体情况、教学计划安排、实践教学环节建设等方面,对新晋本科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体系改革进行探讨。

一、课程设置总体情况

参照教育部编制的《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核心课程教学实施方案》,学校根据专业人才能力培养需求,采用1+X的方案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程设置,即大学计算机基础+若干必修/选修课程。

计算机基础(“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是高校一门公共基础类必修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常用办公软件的应用方法,初步具备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及能力,实现办公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其进阶核心课程是计算机技术开发应用课程,包括C语言程序设计、Python程序设计、Office高级应用三门课程。

课程设置具体情况如下:大一第一学期,面向全校大一新生开设“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大一第二学期,开设“C语言程序设计”“Python程序设计”课程,便于机械制造、采矿安全、建筑设计等理工科专业学生及其他有兴趣的学生选修,同时开设“Office高级应用”课程,便于外语、经济、文法等文科或偏文科專业学生及其他有兴趣的学生选修。

二、教学计划安排

计算机基础课程涉及面较广,教学安排上应与专业课程教学相融合。因此,学校要本着服务于专业的原则,充分考虑人才培养需求,组织计算机基础课程授课教师深入各院系开展调研活动,并组织学生座谈,编写合理的教学计划。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理论课侧重讲解计算机基础概念及基本原理,并让学生在实践环节中掌握一些常用办公软件及工具软件的操作技能。“计算机技术开发应用”是从技术的角度为学生讲解计算机知识的基础课,考虑到不同专业对学生程序设计能力的要求不尽相同,可让学生根据自身需求结合专业发展要求自行选修。

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不同需求,计算机教师可以在个别班级试行A、B班教学。军训期间,教师可对所有学生进行计算机基础知识测试。成绩在60分以上的学生,可以申请免修,如果不申请也可直接进入A班学习;成绩在40分以下的学生,直接进入B班学习;成绩介于两个分数之间的学生,可以根据A、B班的教学计划自行选择自己想要就读的班级。A班讲授内容深而广,旨在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B班讲授内容注重基础,旨在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经过一年的试运行,从学生平时表现、成绩考核来看,学生学习积极性得到增强,动手操作能力得到提高。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及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结合A、B班教学实践经验,学校可在“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中推行分层教学,由开课院系根据学科专业培养目标自行选择相关层次。

第一层次:5学分,其中理论3学分,实践2学分,开设在第一学期。所学内容如下:计算机信息技术概述、Windows操作系统、常用办公软件系列(如Office、WPS)、计算机网络概述、信息安全、多媒体技术、软件技术基础、数据结构、数据库开发基础等。

第二层次:4学分,其中理论2学分,实践2学分,开设在第一学期。所学内容如下:计算机信息技术概述、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应用(包括Word、Excel、PowerPoint组件)、计算机网络概述与应用、防病毒技术等。

第三层次:3学分,其中理论2学分,实践1学分,开设在第一学期。所学内容如下:计算机软硬件组成概述、Word应用、Excel应用、PowerPoint应用、Internet网络资源访问等。

在学生完成大一第一学期“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目标的前提下,各院系可在大一第二学期根据本院系各专业学生的需求及特点,安排学生选修计算机进阶课程。进阶课程包括C语言程序设计、Python程序设计、Office高级应用三门课程,分别为4学分,理论与实践各占2学分。通过进阶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形成程序设计思想,熟悉程序设计的基本语法体系,还能大大提高程序设计开发能力。

三、实践教学环节建设

实践教学对于深化学生对所学计算机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适宜的实践教学活动是提升高校计算机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高校要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建设,通过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支撑体系和服务体系,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可以结合理论知识,对应章节分层次设计,采用以任务驱动为主、综合应用实训项目为辅的教学模式。实践教学内容可分为基础操作性实践、综合设计类实践和创新性实践三种。其中,基础操作性实践教学内容如下所示。“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实践内容:Windows系统操作、Word字处理应用、Excel电子表格制作、PPT演示文稿的制作;教学目标:理解Windows系统资源管理方法,熟悉桌面办公软件的应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实践内容: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函数与预处理,数组、指针、数据类型等;教学目标: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过程,理解程序控制结构和程序设计思想。“Python程序设计”课程实践内容:基本数据类型和组合数据类型、程序设计结构、函数与模块等;教学目标:了解程序语言的功能,掌握基本的程序设计语法体系。“Office高级应用”课程实践内容:Office的高级应用技巧、长文档排版等;教学目标:掌握Office办公软件的应用技巧,提高工作效率。

猜你喜欢

本科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浅析河南高等本科院校智力服务型旅游人才的培养
本科院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探讨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物理教学改革探究
云计算环境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研究的思索
计算机基础课程差异化教学研究
生物工程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公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研究
基于QQ群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