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2021-08-30杨军旺
杨军旺
体育是一门以促进中小学生健康发展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及热情,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现状
1.教师的教学观念相对保守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推进,虽然很多教师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死板的教学方式,在体育教学中尝试采用新的教学方法,但还有部分教师观念较为保守,不注重自身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的提升,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造成了一定影响。总的来看,教师使用何种教学方法,制订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新课改提倡将学生的健康放在第一位,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变观念,创新教学方式,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学生对于体育学习不够重视
现阶段,不少学生对于体育学习重视程度不够,有很多学生认为,体育分数远远不如主要科目所占的比例大,有学生甚至觉得体育课就是玩耍和放松的,随着学习压力增加,学生不愿意在体育课上花费太多的时间,他们可能会利用体育课学习其他课程。同时,受年龄的限制,学生对健康和体育的重要性认知比较薄弱,不了解终身体育的意义。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策略
1.更新观念和认知
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不应将体育课视为单纯的游戏和玩乐,而应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把健康和锻炼当作基础,逐步实现体育课程的发展。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和认知,增强学生对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新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始终把学生主动发展放在主体地位。因此,体育课堂不再是以往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师也不能片面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将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上,集中力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小学是学生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很丰富,教师不能限制他们的思想发展。在体育课堂上,教师要把体育课程的有效作用充分体现出来,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2.传授正确的体育知识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和体育知识的吸收是密不可分的,当学生掌握了足够多的体育知识后,他们就能够了解不同体育活动及比赛的规则,还能在关键时刻作出正确的反应。例如,有人受伤时他们知道如何急救,并非站在一旁惊慌失措。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教师若只是单一地灌输理论知识,容易降低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學生产生厌学情绪,他们就会觉得体育课非常枯燥无聊。所以,教师应抓住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多媒体、游戏及新器材等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更多地学习并掌握体育相关知识。例如,讲授篮球知识时,教师可将其分为两个课时进行。第一课时可以在室内,教师可以准备一个篮球让学生观察,为学生讲一些篮球明星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完成新课导入,接着为学生播放一些视频,让学生观看篮球比赛,教师在一旁讲解其中的战术、队形等,并着重介绍篮球比赛的规则,最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提出问题。第二课时,教师可以把学生带到室外,在操场或体育馆开展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篮球训练,加强学生对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这样就可以获得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
3.锻炼学生的体育技能
体育技能指的是学生对各项体育运动的掌握程度。小学生的身体还处在持续发育阶段,教师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以教学大纲为参考,利用多方资源着重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肺活量训练,让学生比赛吹气球,吹完气球后,还可以组织踩气球比赛,锻炼学生腿部肌肉的力量。在训练学生耐力时,教师可以采取爬山、越野跑等方式,训练过程中要注意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氛围,当学生遇到困难时,要及时给予帮助和鼓励,与学生一起找出问题的根源,并想办法解决,使学生的核心素养与体育技能得到同步提高。
综上所述,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必须更新自己的观念和认知,加强学生对体育学习的重视程度,为学生传授正确的体育知识,锻炼学生的体育技能,让学生的身体素质能够与核心素养一同提高,真正实现“健康第一”的教学目标。
作者单位 甘肃省秦安县兴丰镇阳坡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