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思想道德教育 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2021-08-30王靖蓉
王靖蓉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学习是劳动,并且应当永远是劳动,是充满了思想的劳动,使求学的兴趣本身依赖于严肃的思想,而不是依赖于不合乎实际的任何表面文章”,这就足以说明人的行为活动是受思想支配的。青少年正处于懵懂时期,思想幼稚不成熟,对真、善、美和假、恶、丑不能正确分辨,加之现代社会信息高速发展,各类健康的、消极的思想潮流无孔不入,充斥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那些消极思想对青少年的心理危害较为严重。因此,学校和家庭就要利用各种途径为学生普及法律常识,为学生树立一道牢固的、健康的思想防线,从多方面对他们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培育他们的家国情怀,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思想,使其成为一个尊老爱幼,孝敬父母,懂得感恩,有良好行为习惯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下面,笔者就如何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一、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树立远大的政治理想
目标是行动的指南,学生有了明确的目标,才会有积极的学习动力。青少年正处于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心理脆弱,承受能力差,一旦受到外界打击或消极思想的影响就容易消沉,产生自卑心理及厌学情绪。作为教师,如果不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切实从学生的内心世界入手加以引导,通过讲大道理的方式教育学生,效果肯定微乎其微。鉴于上述情况,教师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学习基础和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教师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时,可以通过班级微信群和QQ群,从家庭教育、学生的学习表现及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等方面及时地与家长沟通。班务工作事无巨细,教师要做到腿勤、手勤、嘴勤,要抽出一切可利用的时间深入学生的课余生活中去,参与到他们的活动中去。教师还要怀有一颗童心,要俯下身子与学生谈心,耐心地倾听他们的心声,成为他们的知心大朋友。教师只有真正融入到学生中去,学生才能认可你,喜欢你,遇到困难才会向你求助,这样就能找到教育的契合点。此外,教师对学生基本情况掌握后,应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制订班级管理目标,目标不能一步到位,不能假、大、空,要求要明确,可以先制订短期目标,主要是提振学生的信心,再制订中期目标,以此类推。教师在推进落实目标的过程中,要始终关注并助力每一个学生,不断地调整自身教育方式,及时纠正他们的思想偏差。对进步快的学生,要放大他们的闪光点,为他们鼓劲加油,以榜样的力量带动其他学生前行,让学生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前进。
二、教育学生尊老爱幼,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古人云:“先学周公礼,后读圣贤书”,这是古代读书人开学第一课的内容。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飞速发展的今天,由于人们的物质利益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思潮弥漫于整个社会,对青少年的思想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尤其现在的家庭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父母疼爱有加,导致一部分学生我行我素,唯我独尊,在家不尊重长辈,认为长辈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理所应当;在学校不尊重师长,谈父母、拼地位,拼谁家有钱;进入社会游手好闲,为所欲为,不遵守社会公德。对小学生而言,这些问题虽然是个别现象,但如果我们不及时刹住这些歪风邪气,将对学生的成长造成很大的影响。针对这些情况,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应以此为契机,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首先,要让学生明白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羊有跪乳之情,鸦有反哺之义,孝敬父母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美德,还是全人类的美德。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父母养育孩子付出的成本和花费的心血,讲述古代孝敬父母的故事——“卧冰求鲤”等,还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尊老爱幼的书籍。其次,教师可以为学生安排一些孝敬父母的活动,例如让学生为父母洗一次脚、做一次家务活等,从中感受父母的辛苦,反思自己的行为。再次,教师还可以在班级中开展文明礼貌用语活动,让学生把文明礼貌“十字”用语娴熟地运用在家庭和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学生成为尊老爱幼、懂得感恩的人。
三、培育家国情怀,厚植爱国主义思想
爱国主义教育是贯穿整个学校教育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做“四有”好老师中的“一有”就是“有理想信念”。有理想信念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体现了思想育人的导向。教育作为百年大计之本,教师只有树立了正确的思想理念,才能把这种理念传递给每一位学生。新时代对教师的思想标准如此,我们所造就和培育的学生的思想更应如此。为此,在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意识时,教师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第一,每学年两次为学生组织革命先烈、科学家、模范人物事迹演讲比赛,要求每个演讲者都要精心准备,演讲主题立意要鲜明,故事内容要熟读成诵,最好能够脱稿演讲,演讲时要有激情,能感染每一位听众。第二,每年清明节前,组织学生到附近的革命烈士陵园悼念烈士,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让学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换来的,教育学生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使红色基因能够代代相传。第三,邀请老红军、老八路、参加过抗美援朝的志愿军战士或本地模范代表到班级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用他们在革命战争年代的亲身经历,及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祖国的建设不怕吃苦、任劳任怨、不计报酬、无私奉献的精神鼓舞、教育学生,让学生懂得今天祖国的繁荣昌盛、人民能够挺起腰杆,让世界刮目相看是因为有这些共和国的脊梁为我们遮风挡雨,用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学习热情。第四,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影片,让学生感受革命先烈为了新中国英勇献身的英雄壮举;学习祖国的建设者吃苦在前、享受在后、顽强拼搏、敬业乐业的高尚人格;学习科学工作者为了祖国隐姓埋名,淡泊名利,献身科学事业的高贵品质。通过这四种教育方式,极大地培育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注入了催化剂。
四、加强法律法规教育,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青少年正处在生理和心理成长的关键阶段,有着很强的可塑性。一个国家的公民道德素质,尤其是未成年人法制观念的强弱,是衡量这个国家法制建设民主化、科学化程度的重要标尺。因此,我们就要从小对学生进行法律意识培养和法律、法规知识普及,这样不仅能够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更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从小养成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的良好行为习惯。为了让法律知识入脑入心,我是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工作的。
1.开展法制教育活动形式要多樣,内容要丰富,要把法律知识融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可以借助身边发生的、触犯法律的典型案例,也可以借助多媒体逼真形象的画面和司空见惯的违纪案例,还可以编排文艺节目,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法律知识的熏陶。例如,讲授《未成年人保护法》这一法律知识时,我结合《交通安全法》相关知识对学生进行了教育,为学生展示耳闻目睹的犯罪案例,让学生明确认识“违法犯罪与违反校规之间没有鸿沟,小错不改就会酿成大错”的道理,使学生养成明辨是非的良好行为习惯,让他们自觉告别不文明行为。
2.我充分利用每周一的升国旗仪式组织学生读、背《中小学生守则》,要求学生把《中小学生守则》倒背如流,用《守则》规范自己的行为。我还组织学生专门学习了《国旗法》,让学生懂得升国旗是一项非常庄严的仪式,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升国旗时一定要严肃认真,以此增强学生的国家观念、国旗意识。
3.我经常组织学生定期参加学校安排的法制教育专题讲座,要求学生边听边记重点内容,并根据重点内容写出心得体会,让学生最大程度地接受法制教育的洗礼。
青少年是民族的未来,他们正处于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如何使他们的思想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使其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接班人,这一历史重任就落在了我们教育人的身上,我们必须不负历史使命,肩负时代重任,以习近平总书记“四有”好老师的要求为标准,率先垂范,采取多种措施,强化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引领每个学生健康成长,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单位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梁家墩镇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