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都市题材行业剧的空间叙事研究

2021-08-30梅婕

今传媒 2021年8期
关键词:空间叙事安家电视剧

摘 要:电视剧作为空间艺术,空间叙事在一定程度上优于时间上的叙事表达,电视剧《安家》主要讲述了房产中介这一行业故事,融合当前文化现象与空间叙事理论,在叙事创新上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笔者就电视剧《安家》进行文本分析,将围绕“中介门店”发展的故事分为对内、对外两个空间层次进行叙述,提出以“小空间”展示“大社会”的独特空间叙事设置及城市图景下的空间叙事创新,深入分析都市题材行业剧通过空间的变化所传达出的深层意象表达。

关键词:现代都市题材;电视剧;行业剧;《安家》;空间叙事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1)08-0095-03

空间叙事,是指运用或借用空间来进行叙事,把空间作为一种叙事手段,具有动词功能词性[1]。空间设置作为电视剧创作中重要的环节,通过地域的安排、场景的铺陈、结构的设置、道具的设计等策略,将剧情叙事关联至基于剧集文本所架构的地理空间、社会空间、生活空间之中,从而传达出独特的空间体验与空间逻辑,合理的空间叙事可以强化电视剧时空环境中人物与时间关系存在的合理性。行业剧《安家》中大部分场景设置在中介门店或“房子”中,使得电视剧的定位和结构具备了较高的辨识度和独特性,也因此,通过对于“小空间”的排布展示出“大社会”的深层内涵。

一、内部空间——“小空间”的安排与设置

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新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亨利·列斐伏尔曾提出,“人的社会关系往往就表现為一种空间关系”[2]。影视艺术中的空间,也不会孤立地存在,它要么与人发生间接的关系,要么与人的社会活动发生直接的关系,影视艺术中的空间,必然与人发生关系,它既是人的生存空间,又是戏剧矛盾发生、开展的空间,也是人物性格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3]。无论是生活场景还是工作场景,电视剧中一定会有一个“小空间”来展示主人公的人物性格与生存状态,而如何运用“小空间”来展示出大的社会背景是电视剧值得思考的问题。在电视剧《安家》中,视觉效果呈现扁平化的“门店”空间中汇集了来来往往社会中的各色人等,通过对“小空间”的铺陈设计,使大社会的镜像对照更为突出。

(一)传统办公室空间决定电视剧的温情基调

都市生活的快捷、高压、单一特征,逐步淡化了人的自我意识和主体心灵,人们的自由与思想被禁锢,沦为消费主义的附庸,进而陷入怀疑焦虑[4]。大多数都市题材行业剧都以写字楼为主要背景,用写字楼来代表当代都市、工作办公、人际交往等文化符号,用大量的俯拍镜头体现写字楼的高大,给人以压迫感和紧张感。

写字楼与现代都市、与行业的紧密相连是时代进步的标志,是信息时代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密集高耸的写字楼象征着充满竞争的都市职场、勾心斗角的人际关系,反映在影像画面中,无论从内还是从外,都给人一种高挑的感觉,而传统的办公室影像通常是一种平面的小格局,缺乏空间上的纵深感。电视剧《安家》就打破常规采用了传统的小空间办公室格局,将故事背景放在街道门店,更加贴近大众生活,使剧情能够落下来,故事中所有的房屋交易几乎都在这样一个小场景中呈现,各种矛盾冲突更加集中,戏剧性也更强。

镜头中的传统办公室通常呈现出平面化和固定化,大多数镜头采用水平的视角、固定的机位来展现小空间里的剧情发展,没有空间上的纵深感和高度感,暗隐出在这个小空间内没有绝对的权力等级之分,暗示出店长“徐文昌”平易近人的人物性格以及安家天下静宜门店的和谐氛围。例如,每早例会“徐姑姑”带着员工唱歌开启新的一天;门店吉祥物“朱闪闪”坐在工位上,拿着镜子画口红等。平面化的小空间,回避了上下级的冲突,也隐含着一种轻松愉快的工作及人际关系。

(二)功能性区域划分推动剧情发展、塑造人物性格

《安家》中主要的拍摄场景——中介门店,平面化的办公区域,格子间的员工区以及用开放式的两间大办公室,突出“双店长”的剧情设置,同时,整个空间不受限、不屏障,没有屏蔽遮挡,客户进入门店,直接就可以到达员工工作区,隐含着门店以开放式的姿态迎接到店人员,开门迎接社会一切事物,包容所有恶与善。

虽然安家天下门店工作气氛和谐,但店长与员工始终还存在着官职上的差异。用福柯提出“权力空间”的概念来讲,在权力和主体之间,作为权力作用的物质形式的空间充当了重要的媒介,其作用不仅是容纳和象征,更代表一种权力的运作。店长办公室相对独立且处于门店最深处,也代表着更高的地位和权力,外来人员一般不会直接进入店长办公室,而是在会议室处理相关问题,店长办公室空间相对隐秘,从空间角度来看,将角色权力定位明确划分,限定了剧情冲突的发展范围,铺垫故事内容逻辑。

“双店长”的工作空间布置,也充斥着场景的暗示与象征意味,通过背景环境来表现人物的气质性格。例如,干练的房似锦办公桌干净整洁,办公用品摆放整齐,几乎没有与工作不相关的陈列;而性格“佛系”的徐文昌,办公室布景悠闲,书架、牌匾、茶台、咖啡机、花瓶一应俱全。两位店长的空间结构相对独立且稳定,但格局布置却完全不同,从空间叙事上展现出了人物生活、工作状态以及性格上的差异。

二、外部空间——“大社会”的叙事与搭建

列斐伏尔认为,空间是作为一种社会关系的存在,它不仅生产社会关系,也被社会关系所生产和支持。空间不仅是电视剧拍摄的场地、环境,更是容纳着荧幕背后的整个社会关系,人的社会关系往往也表现为一种空间关系,人们总是生活在某个特定的空间之中,具有特定的意义,人们的行为实践都发生在空间之中。

(一)中介行业空间表征,打造全新故事背景

电视剧的故事发展背景不是凭空想象的,情节冲突、人物矛盾需要在特定的环境空间中展开。例如,商店、家、工作室等特定的叙事空间,限定了剧情发展前后的逻辑关系,叙事也局限于在这个空间中展开,避免出现与环境无关的剧情设计,也让观众能够更加直观地进入剧情,不会产生空间错位感。《安家》作为一部讲述房产中介故事的行业剧,主题新颖,视角独特,房屋中介是一个大众经常接触但又了解不甚深入的行业,电视剧整个故事的铺设、矛盾冲突的激发都在房产中介这个空间场域中展开,使观众从始至终在不脱离电视剧本身的同时,也不脱离现实,完整地讲述出房产中介行业对外和不为人知的行内故事。叙事空间是角色行动的地点,也是剧情铺展的结构所在,不同指向性的空间中,人物与人物关系的呈现皆具其各自的特征。

(二)同一空间下不同矛盾冲突营造不同叙事效果

马塞尔·马尔丹认为影像空间是一种特殊的“剧戏容积”,它作为一种补充性幅度,独具形象和美学价值,人的内心在其间充分暴露,并与整个世界产生共鸣[4]。电视剧里,在门店这个小空间中,最具有矛盾冲突的一场戏是阚太太在得知房似锦为小三卖房之后,冲到门店与其理论,并打了房似锦一记耳光,徐文昌在一旁冷言评价“一巴掌赚一单,值了”,阚太太、房似锦、徐文昌三人的处境和心态都毫无征兆的聚集在这样一个小空间里,矛盾冲突因为狭小的空间而显得更加突出和明显。这也可以说是一种影视空间置换,令人窒息的小空间氛围将观众自身置换到这个场景中,产生紧张感和刺激感。

同空间不同矛盾冲突营造出不同的叙事效果,小空间除了制造明显的矛盾冲突、推动叙事外,还可以很好地构建出温馨的“乌托邦”,《安家》中居委会王阿姨走进门店,邀请房似锦、徐文昌等人参加社区组织的相亲会,在王阿姨的强烈“推销”下,门店里欢声笑语,一派和气,氛围轻松欢乐。与传统行业剧空间的沉闷与古板截然不同,《安家》采用空间叙事制造出乌托邦效应,通过空间置换,引导观众走进导演营造的反现实的办公环境,从而使观众得到短暂的心理慰藉和满足。

三、都市图景下的叙事空间与文化传播互为镜像

(一)镜像下的城市图景展示多元性文化背景  都市题材行业剧作为完整地展现都市生活中人们工作与生活协调关系的一类电视剧,城市图景的构造、工作与生活空间的建构无不将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状态通过影像展示出来,并且电视剧通过镜头的组接和蒙太奇的剪辑手法,把办公室、城市街道、房屋住宅、娱乐场所、公共交通等具有都市空间的文化具象化,构建出多元性的文化背景与复杂的人际关系。现代都市中的高楼大厦镜像,充斥着冰冷与孤独,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温暖愈加变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愈来愈远,然而在电视剧《安家》中,瓜哥的酒吧成为与强压力都市生活对立的空间建构,工作与生活中的一切不顺,在这里仿佛都可以得到暂时的躲避。不同的空间叙事共同建构出现代都市中的文化符号,展示出多元且相互包容的城市文化背景。

无论何种题材的电视剧,其中的空间结构实际上都是由导演选定或搭建的,属于整体意义上的人为再造艺术空间,“在视觉作为文化主因的视觉文化中,空间生产方式呈现视觉化、图像化、界面化的趋势”[5],在展示文化背景的同时,空间的搭建要合情、合理,才能与故事情节所匹配,推动剧情发展,若视觉空间上就难以让受众信服,那么电视剧故事内容很大程度上也没办法吸引受众。

(二)具象的地域空间表达提高对外传播力量

传统礼仪与文化习俗是中华民族的历史积淀,也是西方观众了解中国的窗口。都市题材行业剧作为目前传播较广的电视剧类型,其中所建构的叙事空间承载着传播中国文化及民族文化的使命,城市意象的表达在都市题材电视剧中运用也越来越常见。例如,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弄堂、苏州的苏绣等,从城市建设到人文景观,在电视剧中均被赋予了某种符号意义,传达出中华民族传统历史和特色文化发展。例如,围绕各色各样的“房子”展開故事的电视剧《安家》,在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及航运中心的上海进行创作,通过视觉空间展示各层次群体的生存状态与生活坏境,打破了观众对城市建筑“千城一面”、高楼耸立、车水马龙的刻板印象,通过设立不同的都市空间叙事,展示当代都市青年的迷茫与压抑,同时,《安家》中“老洋房”作为固定符号在剧中参与剧情发展,而“老洋房”正是代表着中国上海这座历史悠久城市的历代变迁,也将城市化进程下中国的“变”与“不变”通过空间叙事展现出来,从而达到提高文化自信、传播文化精神的目的。

行业剧中空间不仅表现为职业行为的发生场景,同时也是观众在观赏电视剧时对故事重新组合形成的文本空间,空间不但作为物质性的存在,还是知识话语和权力运作的具体场所,更是人类精神生产的一部分。都市题材行业剧的空间叙事更是如此,地域空间、办公场景的设计,在建构对外传播的形式时需要结合当下时态和我国现状,在专业的基础上,树立良好的中国形象,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1]张颖.国内影视空间叙事理论建构现状[J].电影文学,2014(21):6-7.

[2]杜志红.电视剧《中国式关系》的“空间”隐喻[J].中国电视,2016(12):37-40.

[3]王伟国.电视剧的空间造型与叙事[J].电视研究,2003(11):61-63.

[4]纪君.浅析电视剧《老酒馆》中的空间建构与叙事[J].艺苑,2020(2):15-17.

[5]徐玉梅,倪学礼.从对立到融合——电视剧《安居》的空间叙事与文化表征[J].中国电视,2017(1):49-52.

[责任编辑:武典]

收稿日期:2020-11-26

作者简介:梅婕,女,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广播电视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广播电视研究。

猜你喜欢

空间叙事安家电视剧
让安家在苏州的他们,共享“家”的温暖
小熊安家
咏兰
论《三城记》空间叙事艺术特征
论徐则臣小说的空间叙事
传统电视媒体的节目编排与发展出路
农村题材电视剧改编设想
IP热潮下网络文学影视化的理性发展
影像圆融:小议多元叙事视角的选择性后置
请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