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胺法、微柱凝胶法在输血检验中的应用价值及不完全抗体检出率对比
2021-08-30张兆瑞
张兆瑞
(菏泽市定陶区人民医院 输血科,山东 菏泽 274100)
0 引言
输血治疗是临床上治疗多种急危重症病人的重要措施,通过予以患者输血治疗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提升血容量、纠正患者休克症状,对于预防、减少因血容量下降而造成的患者死亡现象发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为保证输血的安全性,在予以患者输血治疗前,医护人员需认真对受血者血液情况、供血者血液情况进行检测,了解两者抗体、抗原匹配情况,筛查并鉴定不完全抗体情况,以尽可能减少受血者红细胞损害、避免受血者出现免疫反应,确保输血的安全性[2]。凝聚胺法、微柱凝胶法均为临床上常用的不完全抗体检测方式,本次研究就两种检测方式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对比。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菏泽市定陶区人民医院院行临床输血治疗的患者800例进行研究,其中男485例,女315例,年龄15~85岁,平均(46.9±2.0)岁。所有研究对象家属均知晓研究内容,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研究对象均无输血治疗禁忌证;研究经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仪器与试剂
谱细胞、不完全抗体筛选红细胞试剂均选用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效公司提供的红细胞试剂盒;选用由珠海贝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凝聚胺试剂盒、于长春博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抗人球白蛋白微柱凝胶卡。
1.2.2 检测方法
所有受检者均分别接受凝聚胺法、微柱凝胶法检测;取3mL静脉血,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K2)抗凝,分离血清,待检。
凝聚胺法:在检测管内置入50ul血浆,并加入0.65mL低例子溶液,混匀,于室温下静置1min,然后在检测管内滴入1滴凝聚胺,离心分离上清液,有明显凝聚后,滴入1滴枸橼酸重悬液,轻摇1min,于低倍镜下红细胞情况;以凝集散开,红细胞游离为阴性,反之为阳性。
微柱凝胶法:以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卡配制Ⅰ~Ⅲ号0.8%~1.2%筛选谱,然后分别将50ul筛选红细胞及50ul血浆加入到标记好的微柱凝胶中,置于377℃孵育器内,停留15min,然后行离心运动,设置离心速率为900~1500r/min。然后分析检测结果,阴性:未与抗体结合的游离红细胞在凝胶卡底部沉积;阳性:凝聚的红细胞在凝胶中分散,或在微柱凝胶上层悬浮,对照组管内红细胞沉积于凝胶卡底部。
确证实验:对于两种检测方式筛查出的不完全抗体阳性者,以抗人球蛋白法、盐水法行不完全抗体鉴定,并对鉴定结果进行分析。
1.3 统计学分析
数据资料均以SPSS 20.0处理,交叉配血检测时间等定量资料行t检验,不完全抗体阳性检出率等分类资料以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检测方式对不完全抗体检出情况比较
凝聚胺法不完全抗体阳性者24例,其中2例为多次妊娠受血,4例为肿瘤术后受血,18例为有既往输血史;微柱凝胶法检出阳性者42例,其中8例为多次妊娠受血,8例为肿瘤术后受血,26例为有既往输血史;两者对比差异明显(P<0.05),见表1。
表1 两种检测方式对不完全抗体检出情况比较(n,%)
2.2 不完全抗体特异性鉴定结果分析
针对两种检测方式筛查出的不完全抗体患者,分别采用谱细胞性抗体特异性鉴定,其中抗C、抗D、抗E、抗e患者分别为2例、13例、25例,2例;两种检测方式检出的24例患者,其不完全抗体特异性结果均与鉴定结果相符,见表2。
表2 不完全抗体特异性鉴定结果分析[n(%)]
2.3 两种检测方法交叉配血检测时间比较
凝聚胺法、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检测时间分别为(15.1±2.3)min、(30.5±6.9)min,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888,P=0.001)。
3 讨论
输血作为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其重要性已经得到广泛关注,关于输血安全的保障工作也越来越受重视。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因血型鉴定灵敏度所致的严重输血反应已经大幅下降[3]。然而,人类红细胞中血液系统共有29个,其中不完全抗体即血清中抗A及抗B之外的其他血型抗体。不完全抗体作为完全抗体的部分片段,和抗原结合后可在盐水介质中形成凝聚现象,该现象经肉眼通常无法观察到,同时不完全抗体还可能会引发溶血性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病等严重后果,甚至可能会造成交叉配血不合,严重时甚至可能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因此,输血前加强对不完全抗体筛查的重视非常必要。若有不完全抗体阳性现象出现,则需选择输注相应抗原阴性,且交叉配血相合的红细胞,确保输注安全[4-5]。特别是针对需手术备血者,需提前1d开展抗体筛查,以保证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及血液制品选择,为手术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多数不完全抗体均属于免疫球蛋白G(IgG),该类抗体经盐水介质检测通常无明显异常,而经过凝聚胺法、微柱凝胶法则可促使致敏红细胞呈现出凝聚情况。其中凝聚胺法是一种阳离子集团,能够中和红细胞表面的负电荷,缩短红细胞间的正常距离,引发红细胞可逆性非特异性聚集;且IgG类抗体可引起红细胞凝聚,于枸橼酸重悬后非特异性聚集可逐渐消失但红细胞聚集现象则仍持续存在,通过观察其变化情况能够对不完全抗体情况进行检测[6-7]。而微柱凝胶法不仅有较高的反应灵敏度,同时还可提升弱抗体IgG的检出情况,且肉眼可见凝聚情况。本次研究中对两种检测方法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微柱凝胶法对不完全抗体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凝聚胺法(P<0.05),且两种检测方式检出的24例患者,其不完全抗体特异性结果均与鉴定结果相符;提示微柱凝胶法在不完全抗体检测中的灵敏度更高。其可能是由于凝聚胺法的检测结果极易受认为操作的影响,如离心机控制、震荡观察、加入试剂等,故而,可能会增加漏诊风险;而微柱凝胶法则可实现自动化、标准化操作,能够进一步减少人为因素对结果造成的影响,故而,检测准确度更高[8-9]。此外本次研究结果还对两种检测方法交叉配血检测时间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相对于微柱凝胶法而言,凝聚胺法的交叉配血检测时间更短。
综上所述,相对于凝聚胺法,微柱凝胶法虽然会导致交叉配血检测时间延长,但其对于不完全抗体的灵敏度更高,有利于提升不完全抗体的检出率,同时还具有操作简单、结果稳定等优点,对于保证输血安全意义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