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在下颌角铣骨整形术中应用三维CT 技术对改善下颌肥大及并发症、满意度的影响
2021-08-30何才伟石海山
何才伟,石海山,王 棚
(重庆华美整形外科医院整形科,重庆,400014)
下颌肥大多呈现出“方形脸、国字脸”脸型,为女性常见美容缺陷。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近年来,以美容为目的,改善下颌肥大的面部骨骼整形手术在临床广泛开展[1~2]。其中较为常见的手术类型有下颌角截骨术、下颌角外板截除术等,均具有改善面部外形效果。但因颌面部分布有丰富神经、且口内视野狭窄,极易导致手术过程中出现大出血、神经损伤、意外骨折等并发症,对患者创伤较大,极易发生医疗纠纷事件。因此,探索更为安全且整形效果显著整形方法意义重大。随着三维CT技术在临床广泛应用,在下颌肥大整形手术中亦得到应用[3]。此次研究,即对本院收治的下颌肥大患者采用下颌角铣骨整形术治疗时辅以三维CT技术干预,力在观察其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对本院2020年10月-2021年4月收治的136例下颌肥大患者均应用三维CT技术辅助下的下颌角铣骨整形术治疗。136例患者中,男22例,女114例,年龄20~38岁,平均(29.45±4.12)岁。
1.2 入选和排除标准
入选标准:(1)研究对象均为下颌肥大者。(2)临床资料完善。(3)知情研究,签署研究同意书。(4)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1)精神疾病者。(2)凝血功能异常者。(3)合并传染性疾病者。(4)处于妊娠或哺乳期者。(5)面部畸形。(6)颌面部外伤。
1.3 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下颌肥大患者均应用三维CT技术辅助下的下颌角铣骨整形术治疗,具体手术方法如下。
三维CT技术重建方法:应用本院16排螺旋CT机(美国GE;GE Light Speed16),对患者颅颌面进行轴向断层扫描、无间隔连续扫描等,以平行于眼眶-耳平面为扫描基准线,螺距为1.5mm左右,层厚约0.75mm,扫描参数为120KV、230mas,扫描矩阵为512×512,将扫描所得原始数据传送仪器配套后台工作处理站(ADW4.5)开始三维重建,骨重建窗位范围为500~800HU,窗宽范围为1000~2000HU,软组织窗位范围为35~50HU,窗宽范围为70~100HU,依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阀值,以便摄取最佳骨性结构与软组织轮廓,建立精确的头颅颌面部组织三维模型。
术前设计:于CT三维重建软件平台中,借助旋转模型,详细观察患者下颌角情况,依据美学原则与患者实际要求确定铣骨线与下颌骨骨皮质需处理范围,供以手术参考,并依据设计结构进行图像局部变形、缩减干预,以模拟手术效果,判断设计是否合理,以期获取较佳手术效,提升患者满意度。
手术方法:对患者手术区域进行骨膜下浸润与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麻醉起效后,采用颌面骨专用电动手术器械,口内入口,沿患者颊龈沟切离从下颌骨升支前缘到下颌第二磨牙水平范围内口腔黏膜、骨瓣,切口长度为4cm。将带冷光源拉钩置入,再采用骨膜剥离子依次彻底剥离下颌升支中下段、下颌角、下颌骨水平段与其下缘骨膜,注意需全程在直视下操作,避免对颊神经、面动脉损伤。另外,再对咬肌下方部分附着点进行剥离处理。遂应用圆柱形粗齿磨头对下颌角、下颌升支前缘、下颌体外板进行磨削,直至可见点状渗血停止磨削。接着应用伞状磨头对下颌角进行打磨至外表光滑为止。针对下颌肥大较为显著者,可先采用圆形磨头打磨出一条沟作为标记,再应用圆柱形磨头打磨沟槽下方骨质,增强手术效果。最后再应用伞形磨头对下颌角磨削边缘打磨,使骨缘光滑,整体流畅。铣骨过程中,不断使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清除骨粉,针对颊部较为丰满者,可将颊脂垫部分摘除。采用3-0丝线缝合切口,术后常规引流。
术后处理:术后对患者进行颌颈套加压包扎,术后2d去掉引流管,常规抗生素、止血药干预,予以呋喃西林液漱口干预,术后一周拆线,叮嘱患者术后3个月来院复查。
1.4 观察指标
(1)观察手术结果。术后三个月进行三维CT复查头颅,综合评估手术效果。(2)观察三维CT重建测量结果。手术前后应用三维CT重建技术测量左侧下颌角角度、右侧下颌角角度、下颌平面角度。(3)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计算并发症发生率。(4)观察满意度评估结果。采用本院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量表,信效度为0.879,邀请患者从手术效果、容貌改善、面部轮廓、双侧对称等方面满意度综合评估,各项满意度总分为25分,计算满意度总分,满分为100分,分值高低与满意度评分成正比。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手术结果
136例下颌肥大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三个月三维CT复查,容貌较术前显著改善,面部轮廓较为流畅,达到预期手术效果,详见典型病例图1~4。
图1 术前正位
图2 术后正位
图3 术前右侧位
图4 术后右侧位
2.2 三维CT 重建测量结果
与术前三维CT重建测量结果相比,术后左右两侧下颌角角度、下颌平面角度显著增大(P<0.05),见表1。
表1 三维CT 重建测量结果分析()
表1 三维CT 重建测量结果分析()
2.3 并发症
未发生神经损伤、意外骨折、牙齿损伤、咀嚼功能障碍等严重并发症,有一例出现轻微出血,经积极处理后消失,患者恢复较好。
2.4 满意度
患者对手术效果总体满意度评分为(90.98±6.14)分,满意度较高。
3 讨 论
下颌肥大主要为骨、肌肉、软组织共同肥大所致。随着医美行业飞速发展、人们对面部柔美的要求不断提升,下颌肥大整形手术在临床广泛开展[4~5]。
鉴于传统截骨术对患者创伤大、并发症多、易出现双侧不对称多等缺陷,临床对其加大进度研究,出现局麻下口内入路的下颌角铣骨整形术,此次研究,即对本院收治的下颌肥大患者应用到这一整形手术治疗,力在观察其在下颌肥大患者中应用价值[6~10]。
下颌角铣骨整形术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保护皮肤完整性。因该手术直接在患者口内进行,不会留下皮肤瘢痕,能保护皮肤完整性。(2)保护神经血管。因该术式是在有光源的拉钩辅助下进行相关操作,能将术区视野范围扩大最大,便于医师操作,且因是选择下颌骨管下方作为铣磨平面,且有护罩保护,能有效避免损伤下齿牙槽神经、血管束,达到保护神经、血管等作用,减少出血、意外骨折、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此次研究结果显示,仅有一例出现轻微出血并发症,可证实该术式对减少并发症发生有积极作用[11~13]。(3)对改善下颌肥大有显著功效。因手术过程中会应用到不同磨头,如圆柱形粗齿磨头、伞状磨头,能彻底对突出显露的下颌任意部位高出的骨质进行铣除,降低双侧下颌骨厚度,达到改善下颌角角度、下颌平面角度,促使面部轮廓流畅,使其拥有柔和弧线外观目的,有效解决骨性突起问题,改善外形。此次研究结果显示,136例下颌肥大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复查,容貌较术前显著改善,可知整形效果显著。且与术前三维CT重建测量结果相比,术后左右两侧下颌角角度、下颌平面角度显著增大(P<0.05),说明该手术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外观[14]。(4)因术中对下颌角咬肌下方部分附着点剥离处理,术后咬肌附着点减少、缩短,进一步致使肌张力减小,逐渐失用性萎缩,促使咬肌宽度、长度缩小,最终使患者面部脸型得到改善,达到患者预期效果,促使患者满意。研究结果显示,满意度评分均在90分以上,进一步证实上述说法确切。
最后,从新颖点角度分析发现,此次研究下颌角铣骨整形术中应用了三维CT技术。术前通过该技术对患者头颅进行三维重建,能直观观察患者下颌骨形态,通过立体图像精准测量下颌角角度等,为医生及患者提供直观影像,对确定铣骨手术范围,选择手术方式提供科学指导意见。手术过程中,通过三维CT技术干预,便于医师更准确明确所需操作位置,防止对面部神经损伤。术后再应用三维CT技术复查,能更好评估整形效果。
综上,在下颌角铣骨整形术中应用三维CT技术,对保障手术效果,改善下颌肥大、面部外观有积极作用,且并发症较少,患者满意度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