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本土文化浸润在陶艺教学中

2021-08-28黄达理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85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黄达理

【摘要】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是在祖先文化遗产中不断的创造和更新,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在陶艺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非遗文化,在本土历史文化的元素中加工、改造,引导学生创作出具有一定文化深度、淳美之风的陶艺作品。达到以美育人,让学生在精神和体验中感悟生活 ,并在陶艺创作中、生活中发现美,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和身心健康,从而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才。

【关键词】陶艺教学陶艺制作、传统与本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是世界陶瓷的故乡,陶艺在中国有着悠久而又辉煌的历史。陶是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产物,有着独特的质感和色泽,也有着很高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所以不少家长和学生开始在陶艺活动中寻求开发艺术能力和创作思维,尤其是青少年,更是找到了一种手、眼、脑协调互动,寓教于乐的新形式。

目前陶艺的制作活动一般就以现代陶艺制作为主,传统陶艺制作活动很少,而这样的教学往往缺乏了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理解,大多都只是学习了技艺,没有系统的学习陶艺文化,也就不能创作出更有艺术价值的陶艺作品,而且很多学生和家长对陶艺的历史文化和发展过程都不了解,因此,在陶艺教学融入传统文化、本土文化、非遗文化,发挥美术课堂育人主阵地作用,助力学生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和身心健康,势在必行,下面是我的一些教学措施。

一、巧用本地资源浸润陶艺教学

寻找本地资源是陶艺创造的根源,本地区的资源很多,如佛冈县汤塘镇的暖水村有一口温泉井,是当地村民日常生活的重要水源,也是这口井使当地成为了广东省的著名旅游景区。为此,在教学前,我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这口井的文化及当地民俗,然后通过构思,结合制作陶艺的方法,鼓励学生以节约用水为主题创作陶艺作品,借助新农村建设、文化旅游等资源,制作了一系列和这个温泉水井相关的陶艺作品,学生在调查和制作过程中,亲身体会,了解自己的家乡,发现家乡的美,从而创作出的陶艺作品更具本土特色。例如中华里“做田了”这类活动也是陶艺教学中不可缺失的素材,学生参与到这些民俗活动,体验农活,感知粮食来之不易,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此在陶艺创作中充分利用本地资源,突出教学特色,赋能教学成果。

二、利用本地地方民俗浸润陶艺教学

本地地方生活是艺术教育取之不竭的源泉,是从事艺术创作的文化根基。在陶艺教学和制作方面,结合当地的人文特色,创建符合当地的陶艺教学和陶艺作品。本县各乡镇都有特色的民俗如:汤塘镇田心村的舞鲤鱼灯,围镇村的舞被狮等都是本地传统文化民俗的基础和根源,课堂上指导学生要重视本土的民俗资源,引导学生把民间美术转换成现实作品,巧妙地把传统民俗活动用陶艺的方式呈现出来,彰显传统文化的特有内涵。例如:舞鲤鱼灯是田心村一直以来流传的鱼文化。每年春节,村民舞鲤鱼灯以祈来年丰收,有“年年有余”的意味。田心村他们的先祖是水乡顺德移民,水乡人以捕鱼谋生,形成期盼鱼获,以鱼为图腾。他们每次鱼获丰厚时总是抬着所捕到鱼穿村过户分享丰收的喜悦,后来逐步演变为舞鲤鱼灯。移民眷恋故土把原水乡的舞鲤鱼灯带来田心村。在教学中指导学生通过了解田心村的鲤鱼灯制作过程,解鲤鱼灯的装饰美,造型美及文化内涵,结合陶艺制作的基本方法,相互借鉴学习,课堂上引导学生以鲤鱼灯为基础,创作名为:“快乐小鱼”的陶艺作品,学生将收集好的素材通过小组讨论,归纳,整理出对制作陶艺有用的元素,融入制陶的过程中,通过教学,学生们制作出鱼的造型各异,装饰性强,将鲤鱼灯的特点融入作品中,最后呈现出一组大鱼小鱼,虾、蟹、蚌、等与舞鲤鱼灯相关的陶艺作品。从而让学生利用本土地方民俗大胆创新,发现美,创造美。

三、传承本地历史文化浸润陶艺教学

本地历史和本土文化不仅有政治上的凝聚力,而且是一种地方资源,更是一种艺术教育的课程资源。历史文化或重大事件可以放大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焦点视点,在陶艺教学实践中我们把专业知识和本土历史文化要素作为教学的主体,充分利用陶艺实践教学来宣传本土历史文化,融入陶艺的个人意趣,创作出具有一定文化深度、淳美之风的陶艺作品。如东江纵队的人文、汤塘镇潖江濂溪书院、龙山镇上岳古民居、存九洞革命老区等都张显本地的历史文化。为此,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以家门为主题的陶艺作品,要求学生参观本地古民居,革命老区等有历史文化的建筑,利用其建筑元素,建筑特点,要求学生从自己的宗祠古建筑及老家的房子,对联、大门、屋顶装饰等重要元素为参考创作陶艺作品,通过教学引导,学生上交来的每件作品都能体现家的味道,使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自己的家乡,传承本地历史文化,提高学生审美情操,提升美术涵养。

四、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浸润在陶艺教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陶艺课堂,让学生认识民俗文化和民族的传统工艺。如佛冈县高岗镇社岗下村林氏族人元宵上灯仪式是在每年的正月十三,这天,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敲锣打鼓,爆竹齐鸣,豆腐抛开,亲人朋友一起庆祝(这一年的新生儿)天使的降临,相互祝福,也祈盼这来年的好运到,向人身上掷豆腐为欢迎祝福。相传豆腐抛开,引来大批燕子,喜气盈门。掷到谁身上的豆腐越多,来年运气越好。这一习俗一直延续了许多年。这是一种独特的乡土文化,陶艺制作时可以利用这样的民俗为主题进行创作,例如:课堂上讲关于豆腐节的故事和详细播放关于制作豆腐的视频,然后让学生来创作“豆腐节”,学生们把掷豆腐、煮豆浆、制作豆腐等的生动的情境,活生生的用陶艺展现在我们面前,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浸润在陶艺教学中,提高对家乡的认同感,坚定文化自信。

总之,让本土文化浸润在陶艺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亲身体会和深入到这些乡土文化当中,并创作出具有特色的陶艺作品,提高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与自信心,提高审美情操,健全學生人格,育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王亚萍中学美术教育中融入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探索——以河南省各地中学开展美术教育的情况为例[J]. 基础教育研究, 2013(5):49-51.

[2]张奇打造陶艺校园 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J]. 湖北教育(政务宣传), 2018(11).

[3]沈甦“最熟悉的陌生人”——关于乡土文化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08,1.

猜你喜欢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传承戏曲艺术的重大举措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试析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中的传统建筑营造技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研究
现今社会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探索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研究
湘西苗族刺绣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