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旅专业群“校城融合,五环联动”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
2021-08-28重庆城市职业学院何萍幸亮陈中耀
重庆城市职业学院 何萍,幸亮,陈中耀
一、现代文旅专业群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一)满足现代旅游服务产业链对人才的需求
2018年文化部、国家旅游局合并为“文化和旅游部”,文旅融合备受关注。在此背景下,重庆城市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学校”)顺应行业转型升级、文旅融合发展的趋势,组建了以旅游管理专业为核心,酒店管理、文秘专业为支撑的现代文旅服务专业群。伴随着现代旅游服务产业提档升级,文化旅游业融合发展、旅游服务数字化发展、旅游偏好个性化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无论是重庆打造世界级知名旅游目的地,还是旅游产业、都市现代服务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都需要大批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现代文旅服务需求的增加,从而使得产业链对人才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职业院校是培养复合式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学校现代文旅专业群的打造,其目的就在于培养掌握现代文旅企业服务及基层管理运营知识,具备基层服务、管理运营等职业能力,面向现代文旅服务企业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实践教学强调学生亲自参与、亲手操作和亲身体验,注重培育学生的思维创新精神与实践应用能力[1],构建现代文旅专业群实践教学体系有助于解决现代文旅服务业因人才匮乏造成的竞争力弱、专业化程度低、有效供给能力不足等问题,不仅有助于满足现代旅游服务产业链对人才的需求,还对于促进文旅深度融合,传承地方文化,建设文化强国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解决传统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2]明确了实践育人的重要性。但目前高职院校文旅专业群传统的实践教学是难以满足现实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一、专业实践课程体系陈旧,课程内容与需求相脱节,各专业之间缺乏交叉互动。二、人才培养中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不够,社会融入度低。三、实践教学缺乏真实职场环境,社会实践资源匮乏,服务地方行业发展效果不足。构建现代文旅专业群实践教学体系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整合校、政、行、企、社等多方资源,形成实践育人合力。
(三)促进高职院校双高建设的重要路径
“双高计划”明确将专业群作为高职教育改革创新核心载体,将“打造高水平专业群”作为高职院校品牌打造关键任务[3]。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教学的中重要组成部分,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是专业群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构建现代文旅专业群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双高建设”的必经之路。
二、现代文旅专业群“校城融合,五环联动”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一)现代文旅专业群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思路
以往实践教学改革通常采取增设实验、实习或社会实践等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单门课程实践教学课时,以及推进讨论式教学、项目团队等教学组织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但缺乏明确的系统目标,未系统合理规划实践教学资源[4]。文旅专业群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秉承面向“融入城市发展,顺应市场需求,精准服务产业”的理念,立足本土,服务地方经济,充分利用地方多元化的旅游资源,构建现代文旅服务产教融合发展共同体,紧抓永川打造中国西南休闲旅游名城的机遇,采用“课程奠基、竞赛强能、创业精技、服务增效、科研反哺”的实践教学方法与路径,构建了“校城融合,五环联动”系统性、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见图1)。
图1 现代文旅服务产教融合发展共同体
(二)“校城融合,五环联动”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具体举措
(1)依托“课”程奠基,校企共同建设实训课程。一是构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现代文旅服务专业群形成了专业群基础能力、职业岗位能力、职业拓展能力、职业应用综合能力相结合的四层能力培养体系以及专业认知实习、课程实训、岗课融通、顶岗实习的四级职业技能递进实践课程体系,以实现专业认知实习与课程实训奠基、岗课融通赋能、顶岗实习基本对接未来职业岗位要求,让学生在系统化的实践课程体系中精进自身技术技能。积极探索实践类课程教学“三对接”,即将教学标准与职业标准相对接,将教学实训项目与企业真实案例相对接,将课程考核评价与服务对象满意度相对接,夯实学生实践能力,全面提升学生技术技能水平和岗位适应性(见图2)。二是校企共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专业群立足永川城,加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乡村旅游校企合作联盟,校企共建永川区文旅委(区博物馆)、乐和乐都、永川规划展览馆、柏天酒店、江鸿国际大饭店5个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校企共建混编教学团队,共同建设餐饮综合实训、客房综合实训、前厅综合实训、模拟导游实训、景区综合实训、秘书综合实训等实践类课程,在永川城旅游景区、酒店、展览馆、博物馆、主题乐园等真实职场环境开展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的场所由校内拓展到校外,实践教学时间由课内延展到课外,解决了实践设备和场地等实践教学条件(大多无法满足实践教学的需求),学生很难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以完全验证[5]的问题。与此同时,建立校企联动机制,通过联席会议促进校企就具体教学安排、学生实践情况、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度交流,为学生的教学实践、志愿服务、顶岗实习、就业搭建平台;通过定期走访了解用人单位的招聘需求、工作环境、薪资待遇、培养晋升等情况,以实现教学与实践就业等方面的有效衔接。(2)实施“竞赛”强能,打造“三维四级”竞赛体系。坚持面向现代文旅服务岗位群,依托协同育人机制,将岗位、课程、证书、竞赛等元素相互融通。一是组织或参与校级、区级、市级、国家级“四级”职业技能竞赛,重点依托导游服务、餐厅服务、公文写作、商务秘书、茶艺、咖啡与休闲饮品制作等职业技能竞赛,全面实现提升学生知识、能力、素养的“三维”育人目标,形成理实互补、以赛促训,能力递进的“三维四级”技能竞赛体系。二是积极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将研学旅行策划与管理、酒店运营管理等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内容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开展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培训与考核评价,助力学生成才。(3)推进“创”业精技,多元协同培养创新能力。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通过创新创业课程、创新创业培训、创新创业大赛、社会服务和学生创办微小企业、公司运营等活动,将创新创业融入于课程、训练、比赛和社会服务中,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与综合素养。(4)促使“服”务增效,提升实践服务社会能力。通过“校、政、行、企、社”的密切联动,形成“校城融合整合资源、实训课程强化能力、搭建平台承接项目、师生共享协同发展”的合作特色。一是搭建旅游工作室、旅游协会、秘书事务所、茶艺协会、咖啡协会5个工作室平台,承接校内外的文旅服务项目。学生在专业教师、企业导师的指导下,通过完成各个项目,进一步强化专业实践能力,不仅丰富了“校城融合”的内涵和途径,还能真正实现产教融合、双元育人。二是开展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例如组建“乡村振兴”实践团,开展“红色故事进乡村”“乡村教育调研”“乡村旅游调研”等“乡村振兴”主题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学生践行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助力乡村发展。三是教师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参与乡村旅游职业技能培训,并主持地方乡村振兴、乡村旅游类的课题。
图2 现代文旅服务专业群课程体系
5.开展课题“研”究,提升科研反哺教学能力
专业群教学团队开展应用型旅游研究,将课题研究的相关成果转化并应用于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团队教师共主持区级、市级各类科研课题项目10多项,开展现代文旅服务专业群人才培养、文旅课程教学模式探究等教研教改类课题研究。形成具有“产赛研创”四位一体功能的平台,具有专业实训室+技能大师工作室+学生社团工作室“三室合一”特点的学习中心,开展教学、科研、创新创业等各项活动。
三、“校城融合,五环联动”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实践成效
课、赛、创、服、研“五环联动、五位一体”实践教学新体系和新模式的运用,其构建了多层次、开放式、交叉互动的协同实践平台。人才培养质量、专业内涵建设、教学创新团队、服务地方发展方面呈现出阶段性成效。
(一)人才培养质量有效提升
一是综合素养显著提升。学生在“课、赛、创、服、研”中,实践能力、职业素养与创新创业意识普遍增强。近四年区级以上的学生技能比赛中获奖55项;创新创业项目我校立项11项,现代文旅服务专业群囊括10项,其中1项被评选为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重庆赛区选拔赛优秀奖。二是毕业生逆市走俏。“校城融合,五环联动”实践教学体系实施以来,专业群毕业生就业率持续提升;近四年专升本上线率增幅55%。
(二)专业内涵建设硕果累累
一是专业教学质量提升。以课程建设为抓手提升专业群教学质量,建设《公文写作》《形象设计与礼仪》两门重庆市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公文写作》《导游业务》两门市级一流课程。立德树人是高职院校立校之本,而开展实践思政教学是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改革的题中之意和迫切需求[6],同时也是专业群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把思政元素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培养学生的红色匠心和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精神,通过《景区管理》《旅游服务英语》《商务礼仪与沟通》等七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项目,凝练出典型案例,以此打造成课程思政改革示范课。二是教学团队实力大增。专业群形成了以技能大师为引领,骨干教师为支撑,行业兼职教师为补充的师资结构。“校城融合,五环联动”实践教学体系实施后,文化和旅游教学创新团队成员副高以上职称增幅70%,团队成员获得市级“优秀教师”、市级“十佳导游”、市级“优秀共产党员”、永川区“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团队教师参加区级及以上各类竞赛获奖10余项,其中重庆市第六届高校微课教学比赛获得一等奖1项,重庆市教学能力比赛获二等奖1项。
(三)服务地方发展优势凸显
一是服务满意度不断提高。以“学校企业搭台、政府行业参与、教师学生唱戏”为宗旨,完成了包括导游讲解、文明劝导、竞赛承办、礼仪服务、档案整理、会议服务、餐饮服务、茶艺展示等几十项文旅服务项目,助力永川文旅产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实现了能力培养在现代文旅服务专业群与地方产业的对接,学校教学过程和生产实践过程的有效对接,真正做深做实产教融合,校城融合,并得到合作单位和社会大众的广泛好评。二是社会认可度持续提升。“校城融合、五环联动”的实践教学模式立足永川、融入永川、服务永川、添彩永川,对永川区建设西部职教基地、建设产教融合型城市具有借鉴价值,已在多所职业院校推广试点,被永川日报、华龙网等媒体报道多次,专业示范提档升级。
四、结语
永川区“城校互动”职教模式曾被教育部称为中国第四种职教发展模式。现代文旅服务专业群“校城融合、五环联动”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是对“城校互动”模式的生动实践,创新了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还提升了实践教学的目标和层次,其培养了大批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创新创业精神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文旅服务行业优秀人才,从而为促进文旅深度融合,传承地方文化,建设文化强国做出了一定的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