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城市双修的街巷景观微更新路径探析

2021-08-27甄珍田泽鑫

艺术科技 2021年12期
关键词:城市双修

甄珍 田泽鑫

摘要:本文以青岛信号山舶来街巷为例,分析街巷的历史背景与区域范围、地形特点与气候因素,梳理街巷现状与存在问题,结合时代背景剖析街区当下的现实需求与发展需求。在舶来历史老街区不易大动的前提下,融合生态修复与文化修补,即城市双修理论,进一步提出可行性优化微更新策略与提升路径,以提升街巷的品质。

关键词:舶来街巷;街巷景观;微更新;城市双修

中图分类号:TU98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2-00-02

每个城市都拥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亦拥有自己独特的存在方式,青岛也不例外。1982年,国务院公布了首批24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明确提出把能体现城市传统风貌或历史文脉特色的地区作为历史街区予以保护[1]。笔者以中国青岛信号山舶来街巷为研究对象,以街巷景观微更新的创意思路作为经典案例,对具有使用与文化功能的青岛信号山舶来街巷、周边建筑及其街巷景观进行调研梳理,进行生态修复与文化修补(简称“城市双修”)。结合当下的生活方式,分析空间尺度,提取街巷因子,完善街巷功能,提升街巷景观的艺术品质,为青岛舶来街巷注入新的活力。

1 青岛信号山舶来街巷的历史背景与区域范围

1892年的清朝胶澳设防、1898年《胶澳租借条约》的签订、德国对环胶州湾的胶澳地区与青岛商埠的租借,以及德占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国民党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及改革开放后的城市建设,促成了当今青岛的城市风貌,并直接影响着青岛景观设计的演变与发展。

青岛舶来街巷主要集中在青岛的信号山、八大关、中山路及观海山一带。信号山舶来街巷位于青岛市市南区,东临八大关,西邻关海山,南邻青岛湾,北邻观象山。以信号山为中心,沿江苏路、中山路、大学路至海边的路段均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东至莱芜二路、大学路,西至江苏路,南至海边,北至齐东路北侧均为信号山街区的区域范围。

2 青岛信号山舶来街巷的地形特点、气候因素

信号山街区早期定位是住宅街区,建筑主要集中在信号山南麓一带,多为庭院结构的住宅。街区沿山而建,山地地形特点突出、起伏多变,地势高差较大,为街区独特城市空间的景观营造奠定了自然基础,建筑在山体丘陵的垂直方向铺展,形成了多维的观景角度,体现了青岛地形面貌的特色。

青岛属于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2.7℃,东、西、南三面环海,大部分区域被海洋包围,气候湿润、温度适宜、空气清新、天高气爽、四季分明。青岛地形特点与气候因素,直接影响着城市与建筑的布局与规划。

3 青岛信号山舶来街巷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笔者对青岛信号山舶来街巷的发展现状进行调研,采用实地调研、文献调研、市民交谈及网络问卷的方式,梳理街巷的现状与问题,明晰街巷景观建设发展趋向,找出街巷景观建设的不足。

3.1 街区街巷基础设施不足,缺少统一的管理

信号山舶来街巷的基础设施老化严重,缆线老化,空调乱钉乱放,缺乏统一的规划与管理。无统一供暖,设施外露,小广告凌乱。缺乏休闲活动空间的设置,与当下的生活水平不符。有些舶来街巷路面不平、铺装残缺。

3.2 街区人口密度过大

信号山舶来街巷基本保持原有的街巷格局与居住环境。自改革开放以来,青岛城市往东部迁移,当前信号山一带的老城街区有很多租户和老龄人群,居住人群混杂,人口迅速增加,致使人口密度过大,激增到之前的3~4倍。

3.3 道路交通流线不畅,违章建筑屡见不鲜

社会发展迅速,老街巷已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要求。青岛历史街区坡度起伏大,街区内的街巷窄,不好停车。信号山街道部分居民随意搭建改造,违章建筑增多,道路交通流线不畅,影响了原建筑结构与街巷的美感,破坏了公共景观与活动区域的布局与规划。

3.4 街区功能设置过于单一,公共空间缺乏活力

信号山街区的功能设置过于单一,街巷公共空间缺乏活力与公共活动,街巷的功能设置与舶来街巷的建筑风格不匹配。信号山一带,多住宅类建筑,另有少量小型超市、便民饭馆。随着当下生活节奏的加快与市民需求的增长,单一的街巷功能,已不能满足市民的需求,改善舶来街巷的功能设置刻不容缓。

3.5 街巷“无景观”现象,地域文化景观缺失

街巷“无景观”现象,仅有的绿植与道路,缺乏统一的设计与文化体现。青岛景观的文化内涵建设得不完善,甚至导致一些民族及本土风俗文化缺失,致使景观建设配置设施趋于虚化。

综上分析,舶来街巷需要政府统一干预进行修补与修复,街巷景观发展不平衡,青岛的景观集中于城市的一角或沿海一线,未形成整体特色。道路交通需要统一规划,街巷景观设计缺乏整体性设计,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未得到重视。

4 青岛信号山舶来街巷景观微更新的提升路径

舶来街巷景观的微更新是保护与更新城市文化生态,这不只是对城市遗产的保护,更是对城市文化历史记忆的微更新[2],是对具有鲜明特色文化特征的城市文化的审美延续与拓展。

4.1 政府统一规划管理,完善基础服务设施

针对信号山舶来街巷存在的问题,政府需要统一规划布置,完善公共基础服务设施,统一布置缆线、供暖、空调等基础设施,提升街巷的服务质量;优化街巷内的交通流线,缩短居民到达教育、医疗、购物、文体活动、超市等地点的距离,提高街巷间的交通效率,考虑5分钟、10分钟、15分钟的生活需求;对街巷立面墙体与重点的建筑空间进行统一的立面修补、空间修复,尽量恢复街巷原貌;统一拆除违章建筑;停车区域进行统一的规划与设计;统一规划建设街巷绿地、街巷公园、公共设施、互动景观等。

4.2 分析街巷空间尺度,合理规划设计

第一,对青岛信号山一带的历史街巷进行空间尺度调研梳理,根据日本当代著名建筑师芦原义信的街宽比理论,对信号山街区内主要街巷的宽度、沿街界面的建筑高度等进行测量,得出信号山街巷的实际数据(如上表所示)。0.5

第二,根据街宽比的分析,结合地形特点、气候因素与当地的历史人文因素,设计适宜的路径更新预案。

第三,尊重街宽比分析,对宽敞的街巷设置符合时代需求的基础服务设施,在人流量聚集较大的地点扩大街道绿化面积,增强街道内的阻隔感,布置一定数量的公共艺术小品、公共设施或喷泉涌泉等水景,提高街巷内的生活品质。对于狭窄的街巷,应归类清理,减轻人流压力。

第四,特定位置的部分建筑,利用历史材料与现代材料对比方式进行优化。部分立面布有植物的历史建筑,将植物加以修正,避免植物乱生乱长的现象出现,优化建筑立面的观感,提升街巷的美观度。

第五,针对路面较窄的街巷,利用街巷顶部的空间布置廊架,将植物覆盖于廊架之上也颇具美感;街巷内部的空间有限,并且大量的基础服务设施占据了一定的空间,可通过整体设计,将路灯、垃圾桶、户外座椅等设施整合为一体,优化街巷的空间设置,提高街巷的格调。利用智能现代技术对基础设施进行组合设计,如路灯与座椅组合,优化街巷空间,开阔街巷视野。

第六,街巷景观的微更新需要呈现时代气息,可将历史人文、地域文化特质充分融入街巷景观。采取小微规模,多个景观节点交互式更新,增强开放性;着重关注街巷内部的灰色地带,根据现代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适当改变或调整土地的使用方式,提升街巷空间体验品质与影响力。

4.3 量身打造有温度的街巷景观

第一,舶来街巷景观亟须多维度创新。针对青岛信号山舶来街巷,要分析梳理当下时代的特质元素,结合青岛信号山舶来街巷的特点,突出城市共有的传统街巷记忆,重现历史街巷特色,重构传统历史街巷肌理,实现历史街巷的留存与保护,量身打造有温度的街巷景观。

第二,在街巷的邊角与空隙地带建设口袋公园,丰富街巷区域的休憩空间。结合当地文化,利用景观叙事方法,将各个点状景观节点串联,提高街巷线性景观节点的覆盖程度与统一性。设立雨篷装置,对部分陈旧脱落的道路进行铺装,进行阶段式更新与替换,可以结合时代趋势选用材料。根据叙事场景的不同,选择适合的铺装材质,反映街巷的界面变化。

第三,针对街巷内道路复杂多变的情况,采用地面彩绘的方式进行引导。在多路口的集中地段,在地面上用文字标识景区距离等信息,颜色应与街巷内的主色调形成对比,提高其标识性。鼓励街巷内居民自发建设花园,在自家周围或建筑上进行小型花园的布置,既能提高美观性,又可以使其成为街巷景观微更新的一部分[3]。

4.4 公共艺术走进街巷

第一,公共艺术是城市的标志,是文化的载体。艺术介入城市,公共艺术走进街巷,能提升城市空间的艺术文化品质。公共艺术是文化的一部分,是社会功能、文化精神的呈现,是“公共环境与人和谐共生”的体现[4]。

第二,将公共艺术文化融入街巷。让艺术家的作品走进街巷,融入大众生活,可设置公共艺术品、景观装置、互动景观或者公共艺术设施。要保证题材多样多变,调侃的、地域的、互动的、攀爬的或者生活叙事表达的,充分映射出当地的地域人文气息与互动活力。

第三,引入文化因子,挖掘地域文化基因,深化青岛城市建设的新方式,促进青岛城市文化内涵建设的延伸,改进青岛舶来街巷景观建设配置,推动公共空间环境的人性化可持续发展。提取街巷景观微更新设计的文化因子,活化传统并将创意转化,重构街巷的空间形态。将当地历史文化、习俗、海洋特点及对当下生活方式的思考作为公共艺术的创作语言,设计制作适合街巷环境的公共艺术。

4.5 低碳循环,打造舶来街巷生态景观网络

青岛信号山街巷景观建设应注重保留自然景观,表达尊重自然、师法自然、保护自然及人文自然的生态理念,有效引入人车分离、立体交叉的街巷道路设计。要发挥青岛的沿海城市的地域优势,运用海绵工程技术,在低碳排水、海绵体设施设置等方面形成低碳循环系统。将青岛地域文化生态与自然生态结合,活化海洋文化、渔文化,将街巷的公共设施、景观装置、公共绿地等与海绵体系结合,打造青岛特有的舶来街巷生态景观网络。选择低碳环保的材质与表达方式,可循环装置配备,在技术与文化层面上实现低碳循环,注重生态网络宣传与推广,形成线上线下结合的生态景观网络带。

5 结语

本文对信号山舶来街巷进行分析与梳理,在城市双修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街巷景观微更新的路径,旨在为青岛及其他城市的街巷微更新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甄珍.老城区建筑群文化生态保护与审美延续研究——以青岛为例[J].现代物业,2018(1):4-5.

[2] 侯晓蕾.基于社区营造和多元共治的北京老城社区公共空间景观微更新——以北京老城区微花园为例[J].中国园林,2019,35(12):23-27.

[3] 龙银娟.精细化发展视角下的历史街巷微更新策略研究——以长沙太平街片区为例[J].中外建筑,2021(01):127-130.

[4] 甄珍,张俊笑.“曲水流觞”在景观空间形态中的形与意[J].艺术教育,2020(8):147-150.

作者简介:甄珍(1979—),女,山东青岛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公共艺术景观。

田泽鑫(1997—),男,山西长治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景观设计。

猜你喜欢

城市双修
“城市双修”理念下的海绵城市建设策略
“城市双修”中的生态修复
城市双修视角下的湘北城镇生态修复实践探索
城市双修背景下的绿色基础设施规划设计
后工业时代的“城市双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