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应用口才课程改革需求

2021-08-27张瑜

公关世界 2021年14期
关键词:课程改革人才培养

张瑜

摘要:公安院校旨在打造符合公安工作需要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提升学生就业质量,才能够更好地对接行业,提高学生专业能力素质,服务区域社会发展的能力。因此要推动课程形成完备的专业体系和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基层政府单位培养实战型、应用型人才提供坚实保障,依照课程设置与行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评测过程对接的警务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要求,将应用口才课程按照要求进行改革,改进方法,科学考评。

关键词:应用口才 课程改革 人才培养

一、公安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近年来,面对社会治安形势的复杂和执法环境的变化,国家立足城乡社区,着力建设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强力推进社区警务战略,需要大量的民警、辅警、综治专干、禁毒专干、警务专干等基层政法工作人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公安院校认真落实中央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和全面深化公安改革有关决策部署,推进公安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建立公安院校招生与公安机关招警协调机制,确保公安院校毕业生成为公安队伍补充警力的主要渠道,打造符合公安工作需要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提升学生就业质量,才能够更好的对接行业,提高学生专业能力素质,服务区域社会发展的能力。

二、公安院校的人才能力需求

公安类院校是以公安司法职业教育为主、融法律职业教育和信息职业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政法院校。一般通过与政法行业共同建设,办学根植、服务于当地政法,与当地公安局形成校局战略联盟合作发展,与当地监狱管理局、戒毒管理局、司法局密切联系,同时向邻近省份辐射,成为地区公安、司法行政系统的人才中心和智力中心。因此,推动课程形成完备的专业体系和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基层政府单位培养实战型、应用型人才提供坚实保障,成为了现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公安院校应用口才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

目前,公安院校的毕业生存在这样的问题,比如心理素质不强;对自己的口才和学识不自信;对公务员面试要求和录取要求不了解。这些在以往教学中并未被重视与解决。

学生专业知识储备较为薄弱,思想不够活跃,视野不够开阔;在校期间,有极个别学生曾接受过专门的口才训练,少部分同学参加了学生会或社团活动,却不能将日常口才实践和学到的口才技巧结合起来。另外,学生只关心公务员笔試考试,而对面试知识和要求了解的较少。

在以往的应用口才教学过程中,课程的教学方式以理论为主,较为单调和刻板。实训课程只占到总课程的百分之三十。另外,高职学生从心理上自信心不强,学生自我效能感随之下降,对学习的兴趣不足,学习能力也随之下滑,课堂反馈效果差,导致教师教学质量也不断下滑。

四、应用口才课程在公安院校的改革需求

近年来,随着公务员考试报考人数的一再增多,竞争压力也是逐年增大。一般高校的毕业生针对专业设置、培养目标非常明确的面向市场,而作为公安院校的毕业生,报考公务员考试成为了最热门的选择。公安院校毕业生就业是关系到国家稳定与发展的大事,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何进行应用口才课程教学改革,如何把公务员的综合能力,融入到课程的日常教学过程中,这不仅是高校管理者,更是教学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应用口才课程,作为基础课程,要使学生在学习阶段掌握语言技巧,以及相关的理论知识。要让学生掌握毕业后学习、工作的表达技巧和基本能力。依照课程设置与行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执法过程对接的警务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要求,将应用口才课程按照要求进行改革。改革不仅要从端正教学观念开始,更要在教学实训的各个环节加大投入,还要根据实训反馈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最后进行科学考评,这样才能将教学改革顺利进行。

(一)课程设置与行业要求对接

在公安院校构建的校局合作协同育人模式的大背景下,应用口才课程课程训练目标、教材内容,都必须增强公安警察的行业特征。例如,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专题教学等教育环节上,嵌入公务员能力培养的元素,公务员面试模拟现场等环节。在课程设置方面,打造具有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课堂。在教学组织与实施方面,统筹安排,细致实施,加强反馈。在教育教学方法方面,要深化改革,提高人才培养的实战性、灵活性、适应性、针对性。应用口才课程教师要积极到公安一线进行行业实践,认真总结归纳实践中遇到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按照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新需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教、学、练、战”一体化,将培养应用型、实战型、复合型人才作为目标。做好人才培养的教育工作。

(二)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公安院校的学生毕业后,选择公务员职业意向的人数非常多,参加公务员考试的学生占到很大比例。甚至很多学生,一边在公安一线实习,担任辅警工作,一边自学或者报考各类公务员考试学习班在进行学习。不论是担任辅警工作,直接参与到公安一线的毕业生,还是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公安行业的毕业生,都会面临的问题是,在岗位工作中的综合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逻辑分析的能力,这个职业标准促使学生对口才表达的需求非常高。因此溯回到课程内容中,在应用口才的实践教学环节中,应该嵌入公务员面试口才的相关教学内容。在新形势下,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需要一定会紧密相连,密切结合。因此,把公务员考试中的面试能力培养与应用口才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这样更能够满足学生的就业诉求。

公务员面试对考生的语言表达、思维分析、规划设计、创新应变等方面综合能力都会进行细致的考量。在应用口才的课程设置中,实训课程中有关求职面试、推销、谈判、主持等方面的口才训练,恰好是公考面试能力培养与相关课程的关系认识。课程教学的总任务,是需要和公务员面试相结合,同时具有针对性、指导性和有效性。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应用口才课程的特点,更能完善应用口才这门学科的课程体系。最重要的是,这样能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综合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最终,达到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目的。

(三)教学过程与评测过程对接

在应用口才的教学过程中主要包含了口才基本素养、口才基本技巧、专题口才、职业口才等知识,其中,口才基本素养包含了学生口才应用时的心里素质训练,克服怯场和自卑的方法。这恰恰是公务员面试的第一课,如何大方得体,自信勇敢的展现自己,是面试中最重要的考察内容。口才基本技巧的章节中,包含了倾听能力以及普通话的规范发音、态势语言的技巧等内容。这些也正是公务员面试过程中考察的基本内容。因此,在应用口才的教学过程中,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口语组织能力,比如普通话专项训练、经典诗歌朗读、主题演讲等实训中的表现能力。应用口才的教学方式要多维度,多角度,多温度,紧密贴近实际生活,突出警察特色,结合警察相关的新闻热点,给予学生更多的知识广度和学习空间。

公务员面试有很多的测评要素,其中最主要的包括了综合分析能力、言语表达能力、应变能力、计划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的意识与技巧、自我情绪控制、求职动机与拟任职位的匹配性、举止仪表和专业能力。这些方面都和应用口才中的面试技巧、表达技巧、态势技巧、社交沟通技巧、心理素养等课程内容无缝衔接了起来。公务员面试中最常见的无领导小组讨论和结构化小组面试,更是紧扣应用口才课程的教学过程,实战化课堂百分百结合在一起。

五、面试能力培养向口才教学渗透的思考

在应用口才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实战训练和演练,以此才能获取一些经验。应用口才的学习,绝不能止步于理论知识层面。因此,在课堂实践中,可以通过开展一门警察热点的演讲课,或者通过发散性的项目讨论,热点辩论、活动主持、项目的策划及实施、警察主题特色演讲等方式,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兴趣。随着学习进程的推进,思维能力、组织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以发展学生的综合实力,将学生的优势和特长通过教学进行挖掘和发挥,是应用口才课程的主要教学方向。在这样的大方向下,才能为警察队伍培养出综合能力强、言语表达能力好、逻辑思维能力敏捷的优秀人才。

公务员面试有很高的人才素质要求和很大的伸缩性,其取胜之难对高校相关课程与学科教学形成了挑战,教科书式的演讲训练和泛口才素质培养已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和学科自身的提升诉求。在应用口才教学中渗透诸如实战法、情景法、观摩法、现说法、面試法、评论法等教学方法与手段,可以有效加强这类课程的实用性和有利于毕业生面试成功。

参考文献:

[1]Gillmor,Dan..We.the.Media:Grassroots.Journalism.by.the.People,for.the.People[M].New.York,NY:OREILLY.&. ASSOCINC,2004..3.

[2]National.Center.&.News.Research..Reports.on.We.Media[EB/OL]..http://necs.en.gov/report/programs/project//we-themedia.2003-07-18.

[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tech.sina.com.cn/z/CNNIC34/.

[4]王静:《应用型本科通识课“演讲与口才”教、学、做一体化研究》,《探索》2020(2).

[5]陈睿:《演讲认知语用趋近构式》2014(2).

[6]周觅:《项目化教学在高职“演讲与口才”实训中的应用》,《知识文库》2020(6).

[7]戴尔·卡耐基,《演讲的艺术》,北京燕山出版社,2015(10).

猜你喜欢

课程改革人才培养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