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国内输入理论的英语教学研究综述

2021-08-27佘泽群

文教资料 2021年14期
关键词:语言教学英语教学

佘泽群

摘   要: 克拉申的输入理论是二语习得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理论,对二语教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它是一个解释全面又很具争议性的理论。对关于输入理论的国内英语教学研究与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性的总结,从输入假说的理论概述、输入假说的研究与教学应用两方面做了系统阐述,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输入理论   英语教学   语言教学

1.引言

克拉申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提出的输入假说,在二语教学领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并在听说教学实践中取得了卓著的成果。

克拉申提出的输入理论,是由五个相互联系的假说构成的。克拉申认为学习者学习二语有两种途径:学习和习得。习得和学得是两个独立的过程,这两个过程不能互相转化。克拉申认为习得一门语言的唯一途径是学习者获得足够的可理解输入。他将可理解输入定义为“i+1”,“i”代表学习者当前的水平,“1”代表学习者当前水平和目标水平之间的距离。输入难度在“i+1”,即输入总体难度既不超过学习者的现有能力,又包含学习者现有水平的内容。除此之外,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还受许多情感因素的影响。

自理论引进以来,国内学者对其进行了广泛的实践与探讨,理论运用成果的涉及范围很广,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其进行综合性论述。本文基于1994年至2020年中国知网上能检索到的所有关于克拉申输入理论研究与英语教学的核心期刊共21篇,对这些研究与应用进行梳理,总结成绩、发现不足,为今后外语学习理论的引进、研究及应用提供借鉴。

笔者以输入理论/输入假说为关键词搜索国内核心期刊,总共搜索出21条结果。其后,笔者根据研究主题和内容,将搜索出的论文分成了两大类,分别是实证研究研究及非实证研究。经过统计后结果如下:实证研究总共3篇,占研究总数的14.3%;非实证研究总共18篇,占研究总数的85.7%。

从中可以看出,国内输入理论研究主要集中于非实证研究,实证研究比较少,且实证研究的研究对象均为大学生,研究方法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式,结果发现通过恰当的方法提高输入的数量与质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成绩。吴朋(2001)与朱昱(2006)均采用了以阅读为主要的输入方式,以一个班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前后测对比实验,研究发现,以阅读为主要方式,增加二语输入量,在一段时间之后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二语成绩和二语学习兴趣,朱昱还提出了“最佳阅读输入”的概念,认为恰当把握输入材料的难度和相关度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接下来,笔者将21篇文章分为三个部分进行讨论:研究内容、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

2.研究内容

根据收集到的论文的主题和内容,笔者将其分成了三大类,分别是:输入理论指导下学生学习能力培养,输入理论指导下教师教学研究及输入理论指导下现代教学技术的运用。其中,对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3篇,占研究总数的14.3%;教师教学研究15篇,占研究总数的71.4%;对现代教学技术的运用3篇,占研究总数的14.3%。

第一,输入理论指导下的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在输入理论的指导下,本着以学生為中心的教学理念,侧重通过可理解输入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白云红(2009)从学生学习的情感角度理解并应用输入理论。她认为学习动机和学习情感对学生的影响十分重要,为了避免之前学习经历对学生造成的不良影响,输入的可理解性十分重要,但同时要避免“i+0”的情况出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少情感过滤,促进语言习得。朱敏华(2017)认为“寻找‘真实的语言输入‘有意义的语言输出,务必放弃将教师和书本置于教学活动核心位置的传统教学做法,旨在让学生步入‘意义学习,即使学习者行为、态度、个性等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朱敏华,2017)”。

第二,输入理论指导下的教师教学研究。杨党玲、李民权(2004)认为输入理论研究应结合输出理论及互动假说,在教学中创造相对真实的语言环境,提高输入质量,减少学生的情感过滤,提高二语习得效率。初宏宇(2010)提出利用有效输入增强学生写作能力,且强调背诵的作用。背诵输入是可理解输入,是一种主动输入的过程。背诵不仅可以克服汉语负迁移,还可以培养学生外语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克服焦虑心理。覃继良(2003)认为语言输入源应该包括静态语言输入源(无生命,如教材文本)和动态语言输入源(有生命,如教师、学生),他提出应该丰富静态语言输入源,同时优化动态语言输入源,从教师做起,尽量使用目标语授课。教师应尽量使用标准的发音和语法正确的语句;在学生进行互动发言和交流时,应该及时修正他们出现的错误。李国英(2005)认为我国外语学习者都是在汉语环境中习得外语的,若把汉语视为学外语障碍,则在教学活动中不许使用汉语,势必影响外语的学习。因此,教师应努力提高专业水平,钻研教学理论,通过有技巧有质量的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二语学习水平。

第三,输入理论指导下的现代教学技术运用。借助现代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生动直观的视听体验,促进课堂师生双向互动,使学生获得难易适中的语言输入并经常运用于交际活动之中,提高输入质量。陈映红,刘正光(2013)认为使用英语字幕辅助英语写作教学可以“提高学生英语写作兴趣,帮助学生内化英语篇章结构,充实英语写作内容,改进写作语言表达及强化学生跨文化意识”(陈映红,刘正光,2013)。但黄霞,王丽娟(2011)认为,相对于漫无目的和质量参差不齐的网络英语写作资料,语料库的建立,能够为学习者提供“探索式、发现式、验证式”的学习模式,这样学习者认知图示的建构和重构是可以在语料库的应用中得到强化的。

3.研究评述

3.1取得的成就

输入理论指导下教学模式的研究十分系统、全面。输入理论自引进以来,就收到了广大一线教师学者的普遍关注,为了将其应用于教学中并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学者们对其在各教学阶段的应用进行了仔细的思考和设计。从课前导入到课后练习都与输入和输出理论紧密联合,形成了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学系统。

输入理论与各种教学手段有机结合。除了利用多媒体手段创造相对真实的语言环境,进行可理解输入外,学者还关注在使用电影作为输入时字幕的使用。教师的语言是课堂输入的重要来源,无论是二语的输入还是使用母语进行辅助输入,学者都在研究后给出了科学的建议,要求教师的二语输入更加真实地道,使用母语输入增加二语输入的可理解性与趣味性。教师要与时代紧密结合,学会使用资源库和语料库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教学。

3.2存在的问题

研究对象单调。当前输入理论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大学生和高职生,很少涉及基础教育阶段,有可能是因为基础教育阶段学生与教师的学业都十分繁重。值得一提的是,大学生和高职生已经经过高考的洗礼,有尚且不错的英语基础,且这个群体存在的英语学习问题,是从基础教育阶段就开始存在并延续的。例如听说能力薄弱、词汇量少、学习兴趣缺缺、写作能力差等。因此,只将目光集中于大学生群体,有些“舍本逐末”的意思。且大学课堂与英语课程安排在各校之間有较大的差异,且实证研究会对实验班进行一些实验处理,因此,研究结果的横向推广性不强,纵向推广性更值得商榷。

对输入理论的研究不够深入。翁燕珩(2006)认为“i”作为学习者当前的学习水平是变化的,“1”应当随之变化,公式中的变量太多,难以实现。王丽萍(2007)认为克拉申的理论是基于小论据作出大结论,理论是具有创造性的,但仍然有些漏洞,呼吁教师及学者在实践中促进理论的发展。这些问题提出后,学者的研究却是浅尝辄止。如何确定学生的当前水平,又如何把握“1”,是通过学生日常的作业进行评定,还是平时的考试呢?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为例,如果学生已经通过四级考试,并且考了450分,那么英语四级就是他的“i”吗?他的“i+1”是英语四级550分的水平,还是650分的水平?且一个班级中,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如何兼顾各阶段学生学习的需求呢?有一种解决方案,即进行分级教学,且定期进行考试,允许学生在不同的等级间流动。理论模型十分理想,只是尚未有实证研究考证,且对学校管理也是一项挑战。

4.结语

克拉申的输入理论较全面地将学习者的外部输入与内部学习机制结合,探讨了促进二语学习的内外条件,并因较强的实践性广受欢迎。但国内对其理论研究的发展并不多,且集中于探讨语言输入。国内以输入理论为指导的英语教学实践与研究较丰富,成果十分卓著,但研究对象多为大学生。

笔者认为,国内以输入理论为指导的英语教学研究与实践成果较丰富,且具有实践性与科学性,未来应将理论的研究对象向基础教育转移,解决基础教育中“聋哑”英语等实际问题,丰富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翁燕珩.第二语言习得“输入假说”评析[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6(04):142-144.

[2]朱昱.最佳阅读输入对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影响[J].中国成人教育,2006(11):185-186.

[3]白云红.克拉申的“输入假说”“情感过滤假设”理论与大学公共外语听说教学[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9,11(06):122-125.

[4]卓杨.英文电影在高职高专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技术教育,2012,33(29):40-42.

[5]温晋方.外籍教师对实现i+l的影响[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01):65-67.

[6]初宏宇.注重有效输入,促进外语写作语言的娴熟[J].中国成人教育,2010(04):129-130.

[7]杨旗.输入假设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意义[J].学术界,2010(05):167-172+288.

[8]初宏宇.克拉申的二语习得理论框架下的商务英语写作[J].中国成人教育,2010(14):157.

[9]黄霞,王丽娟.Krashen输入假说对于自建英语写作教学语料库的启示[J].继续教育研究,2011(03):126-127.

[10]黄怀飞,李荣宝.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起始年龄与学习成绩的相关性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3):146-151.

[11]王宪.英语专业精读教学的文化输入理据及实践[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4S2):55-58.

[12]徐秀华,高卫华.现代教育技术与英语教学[J].教育与职业,2007(08):166-167.

[13]叶海英.从“输入假说”理论看大学英语精读教学的文学导入[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S1):278-280.

[14]宋艳梅,王春玲,张艳玲.嵌入式英文报刊教学初探——以综合英语课程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5(20):186-188.

[15]康敬群.输入假说对成人外语教学的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08(08):182-183.

[16]李国英.KRASHEN的语言输入假设与我国外语教学[J].高教探索,2005(01):75-76.

[17]张兴.谈输入、输出理论及其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07(09):74-75.

[18]蒋敏.输入理论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信息加工模式对阅读教学的影响[J].语文建设,2013(08):28-29.

[19]杨春霞.克拉申输入理论与二语教学[J].中国成人教育,2009(04):149-150.

[20]张秀梅,马春兰.英语专业英国文学课堂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9(23):125-126.

[21]柯文雄,蒋伟.《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课堂教学设计探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1(S1):154-156.

猜你喜欢

语言教学英语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对乔姆斯基普遍语法的认识及其与语言习得和教学的关系探究
浅谈西班牙语歌曲在教学中的运用
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漫谈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迁移理论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