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潘懋元高等教育思想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启示

2021-08-27孙霞

文教资料 2021年14期
关键词:理论内涵

孙霞

摘   要: 潘懋元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与实践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影响深远。本文通过梳理潘懋元高等教育思想,探究其理论价值,并结合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探讨潘懋元高等教育思想的实践启示,为推动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添砖加瓦。

关键词: 潘懋元   高等教育思想   理论内涵   实践启示

潘懋元是我国高等教育学的奠基者、创始人,在其漫长的教育生涯中,始终贯穿着对中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建立和发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推动,并形成了博大精深、内蕴丰厚、体系完整的高等教育思想。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以《高等教育学》出版为标志,发表了数百篇学术研究,几乎涵盖了高等教育研究的所有领域,提出了诸如高等教育学科范式思想、大众化思想、职业教育思想、民办教育思想、终身教育思想、课程教学论思想等,至今仍然熠熠生辉,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潘懋元高等教育思想的形成,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彰显“理论源于实际,高于实际”的实践理性,突出了“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价值情怀,凸显了服务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本文以潘懋元高等教育思想为视角,探寻其内在的理论内涵,并结合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梳理其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实践启示,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一、潘懋元高等教育思想的理论内涵

每一种思想理论的产生都有其产生的特定历史背景、理论支撑及对实践经验的总结,潘懋元高等教育思想也不例外。高等教育史的发展,历经前学科时期和学科化时期。潘懋元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研究高等教育学科建设,成果丰硕,其学术思想是我国高等教育学发展的基石。具体而言,潘懋元高等教育思想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等教育学科范式思想。

何谓“范式”?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通过系统研究指出,范式是一种被公认、广泛认知的模型、定律及公式。在高等教育“前学科”时期,高等教育并非被认为与其他教育存在特殊性[1](5-11)。然而,潘懋元却敏锐觉察到,高等教育与普通教育应存在区别,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潘懋元组织编写《高等学校教育学讲义》,并在其中明确提出“高等教育与中小学教育明显不同”的观点,倡导高等教育应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专业性直接挂钩,建立专业化的教育模式。同时,针对高等教育的定义、特点、问题和方法等进行深入研究,为高等教育学科化范式的建立和发展提供思想基础。在其看来,建立高等教育学科是实现高等教育发展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并提出“高等教育学”的概念,通过系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推动,改革开放之后,“高等教育学”作为一个二级学科得以确定,并逐渐走向成熟,这与潘懋元对高等教育学结构化、体系化的总结与归纳是分不开的。

(二)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思想。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的文盲率达到80%以上。彼时,美国学者马丁·特罗敏锐地觉察到人才培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正向推动作用,提出了著名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该理论认为,当一个国家高校毛入学率达到15%之后,便进入“大众化阶段”,关于高等教育的观念、功能、模式、管理等必然发生显著变化,可见两国教育之间的巨大差距。改革开放之后,我国高校的毛入学率稳步提高,但即使到了1996年,高校毛入学率也仅为8%左右,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理论所提倡的15%毛入学率仍然存在差距。然而,潘懋元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及趋势出发,运用教育外部关系规律,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进行适度修正,提出我国高等教育“适度超前发展”的观点,即“高等教育大众化”。在其看来,高等教育发展可以是“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亦可以是“质变先于量变”的发展,这为中国这样的“后发”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适应性理论[2](40-60)。基于此,我国于1998年进行“高校扩招”,实现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为现代化建设培育数以亿计的高素质人才,这与潘懋元的大众化思想是分不开的。

(三)终身教育思想。

何谓“终身教育”?顾名思义,即“活到老,学到老”。这一思想是法国学者保罗·朗格朗于1965年提出的,并在全世界范围内达成共识。潘懋元是我国对“终身教育”思想关注最早的教育学家之一,并将终身教育思想与高等教育相结合,开展结合性研究。在其看来,终身教育与高等教育存在紧密联系,终身教育甚至预示高等教育发展的未来。潘懋元指出,现代远程教育、自学考试和职业技能培训等可能会成为学习者在经过大众化教育之后终身学习的机会,也就是说,高等教育将会成为终身教育的一个部分。此外,在終身教育的实现方式上,潘懋元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结合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提出远程教育、自学考试、脱产培训等多种教育形式,这是对我国宏观教育发展的长远规划。事实上,当下我国学习型社会建设正是以终身学习理念为基础,聚焦于“活到老、学到老”的主题,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终身教育实践,无疑,潘懋元的理论研究是具有开创意义的。

(四)高校课程与教学论思想。

高校以培养人才为核心价值,课程与教学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变量,对于课程与教学的研究始终是贯穿高校教书育人工作的核心领域。自二十世纪中期以来,潘懋元对高校教与学的基本问题进行深入而长远的研究,得出具有原创性和科学性的理论概括和实践总结。在《高等教育学讲座》一书中,潘懋元揭示高等教育的本质,其中,教学过程的特殊性是高等教育的本质内涵,要求在教与学过程中注重一般认识过程和特殊认识过程相结合、学习已知和探索未知相统一。同时,高等教育课程与教学必须坚持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脱离社会实践的教学是无力的[3](13-22)。此外,通过对高等教育规律、学生成长成才规律、高等教育特点等方面的研究,潘懋元提出高等教育教学的十项原则,主张制订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学分制课程教学计划与管理方案,为高校具体教学内容整合、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组织安排等提供实践参考。

二、潘懋元高等教育思想的实践启示

理论是实践的指南。潘懋元在数十年的教育工作中,对中国高等教育进行深入而持久的研究,其理论成果已经演化为现实,指导中国高等教育实践。因此,在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实践中,必须充分结合潘懋元高等教育思想的成果,推动高等教育的科学化、系统化发展。

(一)注重学科范式,实现学科专业化发展。

潘懋元倡导高等教育学科化发展的理念,提出“高等教育学”概念取代“高等学校教育学”,使“高等教育学”成为高等教育的二级学科。实际上,潘懋元关于学科范式的研究是高等教学专业化发展的典型体现。因此,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中,仍然要遵循潘懋元的高等教育学科范式与学科建设思想,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针对不同的研究对象,揭示不同学科发展之间的不同规律,创立具有自身学科特性的专业化学科。譬如:在“互联网+”时代,具有自身特殊研究对象的学科得以涌现,诸如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虚拟现实、区块链等,都是学科范式发展的成果。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是运动发展的。高等教育学科与高等教育实践紧密相关,需要吸收潘懋元“学科范式论”背后的问题意识与研究方法论,探索高等教育与市场经济、高等教育与信息技术、高等教育与传统文化、高等教育与人才培养等一系列问题,以此作为高等教育学科体系、体制和整体结构调整的依据,拓宽学科口径,提高学科的适切性,形成体系完整、结构清晰的学科群、问题域和方法体系,充分实现学科发展的价值。同时,在学科课程设置中,要对接学科范式,明确学科发展对人才知识能力的需求,梳理不同学科大学生知识能力的标准,实现专业化细分,并结合通识化教育的趋势,开展跨界融合式人才培养,实现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

(二)突出宏观研究,形成中国化高等教育。

对我国高等教育进行宏观研究是潘懋元高等教育思想的特色。潘懋元认为:“宏观的理论研究、宏观的政策研究是重要的,它为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基于此,潘懋元从宏观的视角研究并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终身教育等思想,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决策参考。然而,开展高等教育研究并不是为了依附哪一国家的道路,而是要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习近平同志指出:“人才培养体系必须立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建设,可以借鉴国外有益做法,但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在潘懋元关于高等教育的学术研究中,虽然对西方教育理论存在借鉴,但从根本上来看,立足中国实际,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解决方案,是潘懋元始终坚持的原则。譬如:在关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终身教育等研究思想中,无一不是对未来中国发展的教育主张。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推进“双一流”高校及学科建设,从本质上而言,就是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及学科,使其为现代化建设服务,这与潘懋元的中国化教育主张不无关系。同时,对于高等教育的研究,要按照潘懋元的研究方法,善于从宏观到微观、从外部到内部,既要关注高等教育发展的一般问题、普遍问题、特殊问题,又要关注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变革路径,确保关于高等教育理论的不是“空中楼阁”“抽象建构”,而是掷地有声、符合国情的理论。唯有如此,才能有效指导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实践,增强综合国力。

(三)坚持能力本位,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

潘懋元认为,应用型高等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中坚。事实表明,近年来,我国在加大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职业院校转变的步伐。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到2022年,职业院校教学条件基本达标,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对我国高等教育进行重新定位,明确要培育应用型、职业化人才,为实现“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国家战略、“一带一路”倡议等输送创新型人才。据此,培育大学生实践能力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命题。对于这一点,潘懋元提出“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理念,使大学生生产、学习、研究有效结合,培育与时代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应用型创新人才[4](165-168)。对此,在高等教育中,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培育有高深学问的精英人才和符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型创新人才为导向,积极创新教育教学模式,转变传统以培养“理论学术型”人才为主体的学科教育思路,走出“理论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桎梏,将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相结合,以服务行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灵活设置学科、专业和课程,采用与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大力推动教育信息化,推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产学研深度融合,形成“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教学模式,引导大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致力于大学生实践运用能力的培育,使大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与市场需求、社会发展所需人才相匹配,真正成为“一技之长+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三、结语

潘懋元是当代关于高等教育研究的一面旗帜,对具有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影响深远。因此,在关于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推动中,必须注重学科范式,实现学科专业化发展;突出宏观研究,形成中国化高等教育;坚持能力本位,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唯有如此,才能彰显服务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參考文献:

[1]陈兴德.从生命自觉、学术自觉到文化自觉——“自觉意识”与潘懋元教育思想关系研究[J].高教探索,2017(07).

[2]董立平.试论潘懋元高等教育思想的理论来源、实践基础与理论核心[J].中国高等教育评论,2020,12(01).

[3]余小波,黄好,刘潇华.潘懋元高等教育管理思想探析[J].大学教育科学,2020(04).

[4]杨清.对潘懋元高等教育思想文献的研究[J].教育评论,2019(01).

[5]董立平.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理性选择——兼与展立新、陈学飞商榷[J].大学教育科学,2014(01):10-19.

[6]王琪,车如山.潘懋元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的宏观结构特征扫描[J].中国高等教育评论,2020(01):61-73.

[7]姚烟霞.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和路径探析[J].教育现代化,2019(95):249-251.

[8]潘懋元.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历史与未来[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5):1-6.

[9]毛鹏程.试论潘懋元先生高等教育史治学思想及其启示[J].中国高等教育评论,2020(01):161-176.

[10]张应强.像潘懋元先生那样做高等教育学大学问[J].高等教育研究,2010(08):15-21.

猜你喜欢

理论内涵
情境教学法在教育管理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试论王国维“古雅说”的理论内涵
运用体验经济理论 促进大众创业大众体验消费
浅析体验经济的发展及其在服务业领域的相关应用
高校思政工作中的“以文化人”
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
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
论英国熔权型议会财政权的理论内涵与运作机制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理论内涵及实践方式
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实践困境与对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