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创造意义世界
2021-08-27彭文超李泽龙
彭文超 李泽龙
近年来,中小学劳动教育得到了全面加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新时代呈现新气象,显著改善了少年儿童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不过,当前劳动教育依然存在着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例如,劳动形式大于劳动内容,劳动技能脱离劳动精神价值,等等。具体表现为,家庭日常劳动教育止步于扫地、洗碗、倒垃圾等劳动行为本身;学校日常劳动除了同样局限于完成任务之外,还存在诸如家长代劳、专人包揽等现象;社区劳动也常常停留在劳动形式的层面。此类现象的共性是,家长与教师未能引导儿童正确理解与领会劳动的深层精神意义,而这正应是劳动教育的深层目的。
一、劳动创造世界
劳动创造了世界。这当然不是宗教或科学视角的创世论或世界起源论命题,而是一个存在论判断,此处的“世界”所指乃是人的世界,作为人的存在家园的世界。马克思说:“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这一判断包含两层意思:其一,人通过自己的劳动而成为社会意义上的人;其二,人通过劳动,将自然界人化,成为人的世界。
中国文化用经典的语汇揭示劳动创造世界的真相。“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这一古老成语描绘了人如何通过劳动创造世界。在人类开辟之前,山林(自然)相对于人而言是混沌封闭的自在领域,其意义晦暗不明—正是筚路蓝缕而来的人,通过劳动开启了这个封闭之域,将其建构到人的世界中来,使其意义敞开,成为人的生存之域。其意义敞开的过程包含两个层面:其一是人对自然的认知与理解;其二,认识世界还不是目的的全部,认识之外还需要按照人的生活理想改变世界,与此同时也改变自我,自我与世界在深切互动中彼此成就。可见,劳动创造世界是人以存在理想为目的、以投入生命活力为方式、以与世界互动生成为成果的一种创造性实践。此创造性实践所创造的世界,便是人的存在家园、人的意义世界。
于是,在中国文化里,“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成了最为人所鄙薄的品性。为何?从存在论看,“五谷不分”表明五谷的意义在这个人面前依然混沌未明,因为他“四体不勤”,没有用自己的身体投入劳动与五谷产生深切互动,五谷的意义便不对他敞开。从群体角度看,当所有人都在为创造共同的家园而辛勤劳作,其中某人却袖手旁观,那么他之于群体的责任便是阙如的,之于共创家园的行动便是缺席的。尽管群体已经通过长期的劳动创造了一个属人的意义世界,但对于每一个个体而言,是否能够通达这个意义世界,还需要他通过自己的劳动去体验和领会。
二、劳动建构儿童生活
对儿童而言,生活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但是脱离劳动实践的书本知识学习不足以建构起儿童的整全生活。当前,许多儿童被家长“保护”得很周全、“服务”得很周到,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家长只盼他们把全部心思和精力投入知识学习,不要为其他事情劳心劳力。另一种常见现象则是家长工作太忙,无心无力对儿童进行劳动教育。无论是哪种情况,儿童的生活都欠缺劳动教育,难以建构健全的人格。而以完成劳动教育任务为目标开展的劳动空有形式,儿童在其中无从理解和领会劳动的精神意义,同样无益于其健全人格的建构。
第一,单纯的书本知识学习潜藏着导致儿童精神意义缺失的风险。书本知识以符号为主,教材基本是按照学科内在逻辑将各种知识符号及其之间的联系编制为一个体系完备、结构合理的符号系统。倘若知识学习仅仅局限于书本,儿童便容易陷入对符号系统的盲目追求之中,失去对符号作为载体所承载的生活世界本真及其意义的把握。为取得考试成功而不断“刷题”的做法将这种符号之间的游戏推到极致,符号背后广阔的生活世界及其精神性向度被湮没。沉沦在题海中的儿童离真实、整全的生活世界越来越远,他们鲜有机会离开书桌、走出书本,转而将心思和身体面向自己的房间、自己的家与屋外的阳光、田野和庄稼。没有亲身劳动体会,儿童永远不能对“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产生深切的理解之同情,也就无法“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即便对诗句背诵得滚瓜烂熟,也无从领会其中浸润的精神意义,无从形成诸如节俭、爱物、尊重劳动人民的品德。在此可以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诗蕴含着非常基础的教育学问题:其一,“谁知”,主体是谁?其二,为何要知,知的价值何在?其三,如何知,知的途径是什么?要解答以上教育学问题,书本知识学习显然远远不够,必须付诸劳动,才能获得真知,领会其精神价值。
第二,应付差事的劳动是浪费时间,全身心投入的劳动才是儿童建构整全生活的必要方式。《论语·为政》记载了两则孔子关于“孝”的答问。其一:“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其二:“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孔子认为,“有事弟子服其劳”式的奉养不足以称为“孝”,那只是迫于社会伦理规范的应付而已;只有内心饱含对父母的敬爱之情,由内而外诉诸奉养劳动,才是真正的孝。同理,如果儿童的劳动仅仅出于完成老师交付的任务,为了拿学习任务分,那么,劳动与做习题有何本质区别?对于父母老师来说,带领儿童在劳动中把握工具,品味汗水,拥抱大地,亲近自然,通达丰富整全的生活世界—这可能才接近鲁洁先生描绘的教育情境:“儿童们的全部身心机能都被‘动员参加,从身体的感觉到心灵的搏动,从直接的触动到理性的分辨,在一种身体与灵魂融为一体的学习中去把握生活的意义,逐步懂得自己应当怎样生活,应当怎样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和周围的一切。”对于儿童来说,亲手付诸劳动创造生活,才是真正的关心自己,而不是被父母、老师以“关爱”的名义隔绝于劳动之外—此等“关爱”何其目光短浅!
三、启引儿童在劳动中创造意义世界
儿童认识世界大致遵循着从家庭到学校,再到社区,从而走向更广阔的城市、国家、地球这一次序。在此过程中,劳动教育帮助儿童从认识走向通达、从接受走向创造,从而建构整全的生活,创造丰盈的意义世界。
当儿童在家庭,劳动教育应当启发儿童体会亲人的爱。“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然而儿童如何能体会父母生养自己的辛劳?当下很多儿童被父母的学习期待包裹在一个有学习无生活的逼仄世界里,无法理解父母为何这么做,更无从体会其中的爱。打开这一封闭世界的最佳方式便是劳动,让儿童承担家务。拖地,洗衣服,洗碗,整理物品,让儿童在这些劳动过程中观照家里的房间,用自己的双手紧握工具与其厮磨,让汗水滴落脚边,让家里的变化从他们双手下发生,让他们在辛劳过后喘着气细细体会。儿童的心是敏锐的,当他们体会到劳动的艰辛,父母之爱便敞开在他们眼前和心头。在此,一种充满着爱的家庭关系便被建构起来,而这或许是儿童意义世界最美好的起点。
当儿童在学校,劳动教育应当激发儿童对集体的责任感。朱熹主张,儿童入“小学”,“洒扫”是首要的功课之一。朱熹所倡导的“洒扫”劳动主要不是为了锻炼儿童的身体机能,更不是试图通过身体劳作对儿童进行规训,而是要让儿童经由日用常行的劳动体会自己在伦理生活中的位置,理解生活世界的伦常法则。当下学校安排儿童劳动,如教室和校园的垃圾清扫、除草、种树等,核心目的也应该是引导儿童理解自我与学校、班级的关系,激发儿童对集体的责任感。在学校中,儿童不是被管教的对象,而是学校的主人、班级的主人,是自己学习的主体。学校不因教学楼而成为学校,学校因儿童(学生)及其学习活动方才成为学校,学校与儿童的关系不是“铁打的营盘”与“流水的兵”的关系,而是外表与实质、躯壳与灵魂的关系。因此,劳动不是老师强加的差事,而是儿童收拾、整理、更新自我学习生活空间的实践。
当儿童在社区,劳动教育应当引导儿童领会人间共在关系,从而通往城市、国家、人类命运共同体。不论是城镇社区还是乡村社区,人與人之间、家庭与家庭之间,都不是彼此“自扫门前雪”的“原子式”关系。同一楼栋的噪音全楼可闻,邻居乱扔垃圾破坏全社区的生态环境,河流污染危害流域内所有人的健康,如此等等,揭示着人与人之间同呼吸共命运的共在关系。带儿童参与社区劳动,诸如清理垃圾、疏通楼道堵塞、植树护林,不可只做表面文章完成任务了事,更不可为作秀而表演,而要在劳动过程中,向学生讲解问题形成的原因、有何负面后果、为何需要解决问题、大家的劳动有何意义。2020年初疫情期间,人们普遍互相帮助,许多家长带着儿童(在安全的前提下)为社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以实际劳动为社区,也是为城市、为国家,乃至为人类抗疫贡献力量。儿童在此过程中,深切领会到人与人之间的命运与共,并付诸劳动为共同的命运担负起一份责任。“国家”“人类”等宏大的概念不再空洞缥缈,而是通过劳动被建构到儿童的意义世界里,成为自我与所有人共同存在、共同创造的生活境域。
总之,劳动教育的深层目的,应当是引导儿童理解并领会人类如何通过劳动创造世界,帮助儿童在劳动中建构富有精神意义的整全生活,从而创造丰盈的意义世界。
【彭文超,安庆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讲师;李泽龙,北京光明小学,二级教师】
责任编辑︱李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