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隐喻理论视角下对《故都的秋》的解读

2021-08-27葛洁钰

新课程·上旬 2021年18期
关键词:故都的秋新奇隐喻

摘 要:长期以来,隐喻被认为仅仅是某种修辞策略。但事实上,它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和行动机制,支配着人们的思想和日常行为,并为文本解读提供新的方向。结合《故都的秋》文本,着眼秋之“悲凉”,对隐喻的范畴化、常规隐喻、新奇隐喻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讨新奇隐喻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悲凉;隐喻;新奇

对《故都的秋》一文的理解历来众说纷纭,本文从“隐喻”理论的视角出发,引导学生挖掘文本中的隐喻,把握景物核心特征,品读作品文化积淀,欣赏作者独特个性,最终提升学生借助隐喻理论品读写景散文的能力。

一、“悲凉”隐喻的范畴化

乔治·莱考夫和马克·约翰逊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指出,隐喻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机制,支配着我们的思想和日常行为。隐喻实质上是借一类事物去理解另一种事物。

为体验和了解世界,我们必须对遇到的事物和经验进行范畴化。“范畴化是通过凸显某些特征,淡化或隐藏其他特征来认识一种物体或经验类型的自然方法。”[1]

面对秋天,有人“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尽显内心豪迈,有人观“晴空一鹤排云上”,抒写开朗情怀,有人“乐哉今岁事,天末稻云黄”,共享丰收之喜……不同的人在展现秋天时,都会依据自身的经验来凸显秋的某些特征,淡化隐藏其他的特征。

作者在文首就通过比较告诉读者,故都的秋比南方的秋来得“悲凉”,“悲凉”本是指人的情绪、感受,用在“秋”的身上,暗含“秋是有感受的个体”这一隐喻。为凸显“悲凉”这一特征,郁达夫主要抓住物象的色彩和声音来隐喻,对秋的特质进行范畴化处理。

1.色彩隐喻——秋色清冷

枫叶的火红、稻田的金黄是一般人眼中常态的秋色,浓烈艳丽,更偏重暖色调。但郁达夫选取的是:洁白的芦花、暗灰的柳影、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蓝朵、灰白的落蕊、灰土、灰沉沉的天、淡绿微黄的枣树……这类事物的颜色以冷色调为主。

根据颜色隐喻理论,色调与情绪之间存在隐喻联结,不同的色调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情绪。暖色调,如红、黄暗示温暖、愉悦的情绪;冷色调,如蓝、绿暗示冷静、郁闷的情绪。[2]当个体凭借视觉和知觉观察到颜色时,会被唤起相应的感受。郁达夫将多种冷色调聚在一起,形成“悲凉”的隐喻。

2.声音隐喻——秋声萧静

秋天的声音无疑是丰富多样的:风声、雨声、蟋蟀声、收割声、欢笑声……郁达夫笔下的秋声也很丰富,却在作者的处理下,共同体现了“悲凉”的特征。

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落蕊声、衰弱的蝉声、息列索落的雨声,看似热闹,但从音量上来听,每种声音的音量都极小,且处于渐行渐弱,趋于沉寂的状态。它们共同营造了幽静萧索的氛围,引发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形成“悲凉”的隐喻。

3.事件隐喻——秋事凄凉

郁达夫除了从色彩和声音层面去隐喻“悲凉”外,更着眼事件。秋季可做的事情很多,去收割,去写诗,去郊游……

郁达夫为何选择都市闲人的桥边对谈来写呢?这里的“闲人”指的是清闲无事可做之人,是都市的没落阶层,他们的经历自带境遇衰微的“悲凉”色彩,而他们的那一句“唉,天可真凉了——”,不仅有对天凉的感叹,更有对生命衰落的感叹,触动人的心灵,撩起无限的“悲凉”之感。

综上可见,郁达夫对“秋”进行范畴化处理时,从色彩、声音、事件三个层面设置隐喻,凸顯秋的“悲凉”特征,同时隐藏和淡化秋的其他特征。故都的秋以其特别的清冷、萧静,诉诸人的感官,故都的闲人对生命衰落的感叹,唤醒读者对生命衰亡的深沉思考。

二、“悲凉”隐喻的普遍性

值得注意的是,利用上文提到的这些特定的色彩、声音、人事来隐喻“悲凉”并非郁达夫的独创,而是具有普遍性、文化连贯性的。大多数的隐喻是经过漫长的岁月,在我们的文化中发展起来的,谓之“常规隐喻”。[3]秋之“悲凉”是郁达夫的中国传统文化经验在自然与人事上的投射。

中国古代诗词中,以清冷色彩来隐喻悲凉的有:三国曹丕的《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的白色,唐代刘长卿的《游休禅师双峰寺》“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中的白色、青色,杜甫的《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中的碧色……

以萧静之声来隐喻悲凉的有:宋代蒋捷的《声声慢》“豆雨声来,中间夹带风声”中的雨声风声,朱淑真的《菩萨蛮》“秋声乍起梧桐落,蛩吟唧唧添萧索”中的落叶声、蛩吟,林昉的《赠别》“秋声不断云间雁,别恨空长柳外蝉”中的雁声、蝉声……

以凄凉人事来隐喻悲凉的有:孔绍安的《落叶》“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中的客居异乡,李清照的《声声慢》“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里的年华老去,杜甫的《宿府》“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中的仕途失意……

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秋之“悲凉”的表现已经形成了稳定的隐喻模式。郁达夫在文中说:“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秋之“悲凉”的隐喻不为郁达夫所独有,而是中国文士的传统经验,是在广泛深厚的文化积淀中产生的。

三、“悲凉”隐喻的创新处

虽然传统文化中对秋之“悲凉”的表现已经形成了稳定的隐喻模式,“悲秋”也是中国文人的传统心理。但是,王荣生教授曾说:“散文叙写日常生活,其实是作者以其独特的情感认知,叙写在日常生活中的独特发现和感悟他独特的人生经验。”[4]他认为,散文要写出作者独特的感觉和知觉,传达极具个人色彩的情思。

因此,囿于“常规隐喻”的散文无法真正打动读者,动人的散文背后一定存在“新奇隐喻”。这类隐喻打破读者惯常的阅读经验,给人带来意外的感受。

面对秋的悲凉,生命的衰亡,大多数文人会拒悲,怕悲,如吴文英的“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陶宗亮的“秋风秋雨愁煞人,寒宵独坐心如捣”,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但是郁达夫对“悲凉”的态度不同于一般文人,他不因秋景而悲戚,而是迎悲,享悲,甚至不惜折寿来换取。这种“趋害避利”的反常态的想法与做法,正是通过“新奇隐喻”来体现的。

1.心理层面

文中多次出现“想饱尝”“赏玩”“回味”“领略”等词语,这些词语在我们的文化经验中,通常和美好的事物有关,美丽的风景、珍贵的物品是值得“赏玩”的。但是我们通常不会用“赏玩”来对待“悲凉”,而是将其视为不好的感受,采取被动消极的态度。因而,作者将“悲凉”看作是一个可“赏玩”的对象,就是他创设的新奇隐喻。

2.行为层面

除了通过与心理有关的词语来表现外,作者还创设了独特的情境,用行为来塑造这一新奇隐喻。

比如,“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作者对“破”“漏”“冷”的主动追求,充分体现了他对“悲凉”独特的审美理解,他非常平静、从容地在对秋的悲凉进行赏玩。

再看其踏花的行为。从方位隐喻上看,落蕊属于“死亡”,为“下”,“下”与“低落”的情绪都是向下走的,形成了一组隐喻。一般文人会为落花而感伤,如黛玉葬花、李清照悲黄花堆积。但是郁达夫偏偏要踏在落蕊上,感受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将落蕊视作能带来积极愉悦体验的审美对象,去赏玩享受。

还有谛听秋蝉的鸣声。秋蝉声衰弱,理应引起行将就木的伤感,他却视之为北国的“特产”,宠物一样的“家虫”,处处谛听,时时谛听,乐此不疲。

对北方阴沉寒凉的秋雨,他都饶有趣味地观看、倾听,觉得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甚至别人说“一层秋雨一层凉”,他听来却说“倒来得正好”。

享受残败,享受凄冷,享受悲凉,已经到了上瘾的程度,在他自己创设的新奇隐喻中,作者从对秋之“悲凉”这一美好事物的赏玩里,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这样的隐喻也能让我们对经验有一种新的理解”[5],让我们的生活有新的意义。

四、新奇隐喻产生的原因

新隐喻的产生与一个人过去的经历密切相关。《故都的秋》中,作者以“悲凉”为美的新奇隐喻与其留日经历有关。

郁达夫在日本度过了长达十年的留学生活,深受日本“物哀美学”思想的影响。本居宣长认为:“物哀的感情是有一种超越理性的纯粹精神性的美的感情,即对自然及人生世相的深切的情感体验。这种体验是以对生命、自然的变化无常和对人生的短暂易逝的悲哀情绪为基调、核心的。”[6]

在日本文化中,物之“悲凉”让人“哀”,但这份“哀”是美的情感,是值得品味享用的。郁达夫也曾在《日本的文化生活》中表达了对日本文化中悲凉情调的喜爱:“这一种悲凉的情调,也只有在日本,也只有从日本的简单乐器和歌曲里,才感味得到。”[7]

郁达夫据此形成了独属于自己的一套文艺观,他提倡“静”的文学,赋予“悲凉”以优美、雅趣的隐喻,着力表现悲凉美。由此可见,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体现出的对于“悲凉”的热切追求,其根源正在于日本物哀的美学思想。

隐喻作为独具特色的语言形式,更作为重要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机制,能拓宽中学语文教学的研究思路,为文本解读提供了新方向。此外,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教材中隐喻的敏锐感知和深刻挖掘能力,启发学生思考事物之间的联系,增强学生对词语的深入理解,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参考文献:

[1][3][5]乔治·莱考夫,马克·约翰逊.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

[2]黄希庭,黄巍,李小融.关于中国人颜色情调的研究[J].心理科学,1991(6):1-7.

[4]王荣生.散文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6][日]本居宣长.日本物哀[M].王向远,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10.

[7]郁达夫.郁达夫散文全集[M].黑龙江:哈尔滨出版社,2013.

注: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基于概念隐喻的高中语文文本‘场式解读研究”(批准号:D/2018/02/3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葛洁钰(1987—),女,汉族,江苏南通人,就职于江蘇省通州高级中学,本科,中学一级,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故都的秋新奇隐喻
《活的隐喻》
新奇的包
新奇体验
新奇博物馆
让人痴迷的瑰丽世界
由《故都的秋》谈高中散文教学思路
以《故都的秋》为例谈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学习
从《故都的秋》教学中看六步点拨教学法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