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助力中职排球教学的实践研究
2021-08-27扈晓
扈晓
[摘 要]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选取我校高一数字媒体专业的两个班级(实验班与对照班),从教学模式、教学进度、教学效果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照班与实验班存在明显差异,实验班掌握排球垫球技术水平和学习兴趣都普遍高于对照班。由此可见,信息化助力排球教学比传统排球教学更具有优势,它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真正实现了高效体育课堂。
[关 键 词] 信息化;中职;排球教学;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編号] 2096-0603(2021)02-0234-03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体育教学改革的逐渐深入,越来越多的体育教师开始借助电子白板、智能手机、运动手环等信息技术手段深度融合到体育教学中,打破了以往枯燥乏味的上课模式,丰富了体育课堂教学,同时也增强了课堂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排球运动是高中体育教学内容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发展学生的灵敏、速度、力量等身体素质,还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本文对信息化助力中职排球教学进行相关实践研究,为优化排球教学课堂注入新鲜力量,也为促进排球教学的信息化发展提供帮助。
一、传统排球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单一
排球运动是一项趣味性高、技巧性强,深受中职生喜爱的运动项目。传统的排球课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基本是以体育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纠正错误动作—反复巩固练习,最终逐渐掌握技术动作。学生在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下学习排球技能,自然体会不到排球运动带来的乐趣,导致他们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不高。
(二)教学方法缺乏针对性纠正
体育学科跟其他学科不同之处就是在于,它是通过身体练习和运动实践而逐步掌握运动技术技能的。传统的排球教学方法还是以教师的讲解示范、预防与纠正错误动作为主。教师往往通过语言描述一些具有普遍性的错误动作,再进行正确动作示范,帮助学生预防与纠正错误动作。但此类教学方法缺乏针对性纠正。对于部分理解力较差的学生来说,因为看不到自己动作的错误点,没有得到及时纠正,所以导致在练习中还是会重复同样的错误动作。
(三)学生练习时间不足
排球作为技术性比较强的一项运动,需要给学生保证充足的练习时间。目前中职学校一节体育课的时间为40分钟,每堂课除去课堂常规、准备活动、教师讲解与示范、课后放松与小结等,真正保证学生练习的时间只有20分钟左右。特别是学生在遇到较难掌握的技术动作时,教师势必会增加讲解示范、纠正错误动作的时间,从而导致学生练习的时间不足。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次教学研究选取的实验对象为我校高一数字媒体专业的两个班级,实验班30人,对照班32人,且均为男生。两个班的学生没有学习排球的经历,身体素质方面无显著差异。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利用互联网检索查阅了《中国知网》中相关的文献资料,学习参考了有关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从体育教学实际出发,结合中职生身心发展特点,为本文的信息化手段与体育教学结合提供理论依据。
2.实验法
本研究两个班(对照班和实验班)的授课教师为同一人。采用统一教学内容,使用相同场地、相同器材进行教学与练习。比较两个班上学期的体质测试成绩,无显著性差异。根据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进度。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教师通过讲解与示范、预防与纠正错误动作等方法,带领学生学习排球技术动作。而实验班则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希沃一体机、网络平台微课视频、手机拍摄与回放等),由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现场实时反馈的视频去发现与学习,规范与巩固所学技术动作。
3.数理统计法
利用Excel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对实验班与对照班测试的数据进行统计。
三、结果与分析
(一)教学模式比较分析
以排球正面双手垫球为例,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出现垫球手型不正确、准备姿势时身体重心过高、击球部位不准确、屈臂且两臂未夹紧、上下肢用力不协调等方面的问题。
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先讲解与示范完整的正面双手垫球技术动作,然后进行分解动作的讲解示范,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动作表象。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模仿练习后,教师再集中纠正错误动作,学生再次规范与巩固练习,最终掌握技术动作。整个教学流程操作下来发现:因为单一反复的垫球练习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有部分学生不是很理解教师的讲解示范,更没有及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动作,最后只有通过教师逐一指导帮助才开始纠正。因此,运用传统方法进行排球垫球教学,对照班的教学课堂效率并不高。
实验班则运用了信息化课堂教学模式,借助网络微课视频导入、手机录像并投屏回放等方法进行教学。课前教师将排球比赛精选视频、排球垫球的微课视频上传网络教学平台并发布任务,让学生先自主观看完成学习,充分激发学习兴趣。在课堂中,教师利用排球正面双手垫球图片与视频导入,帮助学生确定正确的准备姿势、垫球手型、击球部位与击球点等。教师在指导学生实践练习的同时,利用手机进行现场录像,通过投屏来反馈学生的练习过程。教师再通过视频慢放、回放、暂停等,引导学生将出现的错误动作(例如准备姿势重心过高、两臂屈臂未夹紧、上下肢动作配合不协调等)与正确动作进行比较分析,让学生能直观清楚地看到错误动作的细节,并及时纠正与调整,从而有效避免错误动作的形成。另外也加深了学生对正确动作概念、动作要领的理解,强化知识内化的过程。现代信息技术有助于排球教学,帮助实验班的学生较快地掌握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技术动作。课后,教师整合并上传垫球资源,与学生进行在线互动,开展答疑工作,为学生下一步学习新技术动作打好基础。
(二)教学进度安排与分析
以排球正面双手垫球为例,实验班与对照班分别进行6个学时的排球垫球教学实验。教学进度安排见表1。
第1学时:准备姿势、步伐移动(跨步、并步、交叉步等)、熟悉球性。
第2学时:复习准备姿势与步伐移动,再进行两人一组击固定球练习、一抛一垫练习。
第3学时:一抛一垫练习、自垫球练习。
第4学时:一抛一垫练习、自垫球练习。
第5学时:自垫球练习、两人一组连续对垫。
第6学时:自垫球练习、两人一组连续对垫。
根据教学进度安排,对照班按传统的课堂教学进行学与练。而实验组则通过信息化手段来助力排球垫球教学,具体操作如下:
在课前,实验班通过网络平台自主观看教学视频,预先了解学习准备姿势、步伐移动、垫球手型、垫球部位、击球点、垫球用力顺序等,在头脑中初步形成技术动作表象,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在课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步骤学习墊球动作,实时观看拍摄反馈的练习视频,将错误动作与正确动作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准确发现错误动作细节,并能及时纠正。运用信息教学加深了学生对垫球动作要领的理解,促进知识内化,对掌握排球垫球技术提供很大的帮助。在课后,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互动交流与评价,上传优秀作品进行展示,提高了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教学实验中发现:实验班运用信息化手段助力于教学,可以有效减少教师反复讲解示范的时间,学生练习时间就更多了,掌握技术动作速度比对照班快,完成动作质量也更高一些。经进一步了解,实验班学生的学习兴趣较浓厚,他们会主动上网搜索排球相关资料视频与同学分享,还会将自拍的垫球图片与视频上传网络平台进行互动交流。
(三)教学效果比较分析
对照组与实验组的测试内容均为自垫球、两人对垫球。教学效果(测试结果)分别为达标成绩与技评成绩。见表2、表3所示。
1.达标成绩对比分析
自垫球的个数、两人对垫球的次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学生垫球技术水平掌握的程度。从表2、表3中我们可以看出,经过6个学时的教学实验,实验班自垫球达标成绩在40~49个之间的有46.7%,而对照班只有21.9%。两人对垫球达标成绩在15~19次之间的占53.3%,而对照班占37.5%。由此可见,对照班与实验班是存在显著性差异的。实验班将微课导入预学习、手机拍摄与回放等现代信息技术融入体育排球教学课堂,加强了学生对正确动作要领的理解与运用,对排球垫球技术动作的熟练掌握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真正实现了高效体育课堂。
2.技评成绩对比分析
本次实验研究,技评标准根据手型、击球点、击球部位、移动、协调用力、出球效果这六个方面进行评定,见表4。
排球垫球技评标准要求被测者能正确做出标准垫球手型10分,击球点尽量保持在腹前约一臂的距离10分,用腕上10厘米左右的两小臂桡骨内侧所构成平面进行垫击球10分,判断来球并移动到位20分,垫球动作准确且上下肢能协调用力配合20分,将球自然流畅垫起(动作连贯、能控制球的弧度和落点)30分。
从表5中我们可以看出,实验班的自垫球技评成绩在60分以上的学生有93.3%,而对照班的自垫球技评成绩60分以上的学生为62.5%,与实验班的成绩有较大差距。从表6的两人对垫球技评成绩比较,我们同样也能发现实验班60分以上的占80%,而对照班60分以上的占53.2%。实验班在技评成绩上远远领先于对照班,这说明实验班学生掌握垫球技术水平普遍高于对照班学生。因此,信息化技术助力于排球垫球教学,对学生学习与掌握排球垫球技术动作提供了较大帮助。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针对传统排球教学存在的问题,利用信息化手段能弥补其教学模式的单一,其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通过垫球教学视频的展示,不仅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让学生对垫球技术动作有了初步认识,建立起动作表象,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2.运用信息化手段将垫球视频进行慢放、暂停等,让学生能清楚直观地看到正确垫球动作,加深对动作要领的理解,从而有效避免错误动作的形成。同时,还可以将现场拍摄的学生练习视频进行多次回放,鼓励学生去找错误动作,将错误动作细节与正确动作比较,进行针对性纠正。
3.通过数据显示:实验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助力于排球课堂,加强了学生对正确动作要领的理解与运用,对排球垫球动作的熟练掌握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同时也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练习时间不足的问题,真正实现高效体育课堂。
4.相比传统的排球教学,信息化教学能够承载和向学生传递更多的信息量,促进排球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学生在课后将自拍的垫球视频上传网络平台进行展示、互动与评价,切实有效提高学习积极性。
(二)建议
1.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与时俱进。作为体育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信息化教学的意义与作用,积极主动参与信息化技术相关培训,熟练掌握多媒体软件的应用,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2.信息化教学能够将枯燥的示范动作,以一种趣味性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体育教师应从教学实际出发,开发教学资源,通过拍摄、剪接、录音、画面组合、动画效果等制作多样化的教学课件,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的作用,为学生学习与掌握技术动作提供有力帮助。
3.体育教师应开展例如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并将智能手机、运动手环、心率监测仪等信息技术手段融合到教学中,给学生提供更多现代化的学习体验。体育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将线上与线下学习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与能力。
参考文献:
[1]季浏.我国《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J].体育科学,2018(2).
[2]张巍巍.信息化教学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2017(12).
[3]郝乌春.教育教学信息化在高职排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学校体育学,2018(8).
[4]蒋济磊.中职学校排球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J].课程整合,2014(4).
编辑 曾彦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