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模思想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
2021-08-27周胜丹
周胜丹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教学理念和方法在这一改革过程中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建模思想被大规模地运用于数学教学中,因为它可以使更多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减少学生的学习难度,提高学习质量.对于这方面,本文在与生活联系的基础上,分析了建模思想的教学策略,创建了教学情境,合理设置了问题,并设计了探究方法.
【关键词】建模思想;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数学建模是根据事物的本质,对现实中存在的事物进行假设和猜想,进而达到某种特殊目的,并使用一系列数学理论获得数学公式,为实际的数学问题提供数学证明.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建模思想对促进学生以后的数学课程学习和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建模思想的意义
数学是小学阶段逻辑性最强的一门学科.如果教师仅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不仅会使学生难以理解数学知识,还会逐步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而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及时渗透数学建模思想来解决.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是必要的.首先,运用建模思想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用多种模型回答问题可以促进学生建模思维的发展.其次,建模思想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最后,运用建模思想可以使学生自己猜测和验证问题,不仅使学生成为课程的主体,提高了学习兴趣,还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建模思想存在的问题和有效策略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建模思想存在的问题
在日常的小学数学教学与实践活动中,数学教师主要使用解释性教学法和补充练习教学法,将数学知识体系系统地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巩固知识体系并形成专业技能.但是,这样的教学活动是不具有针对性的,教师总是让学生扮演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没有充分引导学生探索知识,也没有注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
例如,在进行线段图模型教学的实践活动中,教师应向学生讲解线段图模型的相关知识,同时使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线段图模型的形成过程.而部分教师对数学建模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关注度不足,只依靠传统的教学环节,遵循基本的教学方法进行讲解.但这样未能结合数学建模开展创新的教学活动,教学模式仍然比较简单,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许多教师开始重视教学方法的改进,他们对数学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优势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没有真正采取行动,而是经常将精力和时间花在提高学生的数学理论知识上,忽略了學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小学数学教师没有注意到数学建模思想的应用,这一点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也对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产生不利影响.数学建模思想的应用不仅有助于学生分析数学问题,也有助于缩短学生解决问题的时间.在此基础上,我国教育部门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要注意应用数学建模思想的有效性.
此外,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关注数学建模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这不利于提高学生对数学模型的掌握程度.随着时间的流逝,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不仅无法提高,甚至会下降.而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有限也将限制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教学目标是指在特定的教学实践活动中达到预期的教学成果,这也是衡量教师教学任务是否完成的指标.如果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或者教学目标不切实际,将严重影响教学实践活动的效果.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没有将数学建模教学纳入小学数学教学目标规划中,也没有明确的相关教学目标,导致小学生无法掌握和理解如何进行数学建模.
(二)将建模思维与实际相联系,注重生活教学
在教学任务中,小学教师应及时将数学问题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问题的本质和内涵,使学生建立一套完整的学习系统,并以此为基础提高数学成绩,提高个人数学素养.数学学习的特征之一是抽象,由于小学生的理解力还较差,不能及时理解教师讲授的数学知识,因此,教师应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为学生搭建一个易于学习的环境.
教师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以直观的方式表达抽象的数学知识,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模型的构建,主动运用数学建模思想解题.教师使用各种数学模型进行教学可增强学生的探索兴趣,帮助他们感知各种数学知识.在日常数学教学和实践活动中,教师可通过使用多媒体资源和传统教具向学生展示各种数学模型,将现实生活中的常识与抽象的理论知识相结合,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对于大多数小学生来说,他们大多数时候很难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学习数学需要较高的逻辑推理能力,但大多数小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较弱,因此,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数学问题,可将数学问题与生活联系起来.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生活情境,缩小学生与知识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可以充分认识到数学知识来自生活.
此时,教师可以适当地从生活状况过渡到构建数学模型,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拓宽视野,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推理知识时,如果教师能够将数学问题转化为生活情境,势必提高教学效率.小学数学教师应尝试将数学问题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减轻学生因学习抽象数学知识而引起的焦虑感,并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深刻的理解.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创造生活情境,以缩小学生与知识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知识来自生活,并在无处不在地为生活服务.
(三)合理利用教材,注重培养建模思想
借助数学建模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了解和认识问题的本质,增强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在特定的教学和实践活动中,小学教师应指导学生简化数学建模过程,使学生通过验证和猜想快速地解决问题.学生通过数学建模过程可进一步探索相关的理论知识点,从而更直观、更全面地分析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帮助学生利用模型思想解决问题,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问题解决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模型思想,使其在模型构建的过程中加深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教材是教师教学不可缺少的辅助资源,它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知识,还充当了师生之间以及课堂教学中学生与知识之间交流的桥梁.教师可以根据数学教材内容运用建模思想,这不仅有利于营造课堂气氛,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建模意识.这样的数学建模直观生动地展示了数学教材的知识内容,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潜能,最重要的是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建模思想,为其有效分析和解决问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