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的教育情怀研究

2021-08-27张馨

文理导航 2021年22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师教学

张馨

【摘 要】新时代,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工智能的飞跃,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面对新时代对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中教育阶段作为培养人的关键时期,新时代的历史教师在“新”环境下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教育情怀,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教师;教育情怀

新时代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而历史学科在这一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尤其是在课程思政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基础教育领域内的一线历史教师要想培养能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就必须有深厚的教育情怀,铭记为党育人、为国育人的历史使命。

高中历史学科在新时代新课改背景下具有相当大的融合性。历史本身是广博浩瀚、多彩精深的学科,它融汇了政治、地理、哲学、科学、理工等各类学科的产生、发展、变化过程,针对它的复杂性,高中学生如何掌握好历史的纵横脉络、构建世界观价值观,历史教师的教育情怀尤为重要,因为这直接影响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一、历史教师应具备学科认同感与思辨性

认同是指历史教师对学科本身的认同感,更是对自身的认同感。由于历史学科的特殊性和进步性,对于历史的讲授,以及通过历史所传递的价值取向,教师首先都要内化对历史学科的所述史实的主观认同,进而消化以知识为基、以价值为升华的内容,最后,在传递给学生的过程中升华成一种可以影响学生精神层面的品质,以往的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其实只做到了传递知识,而面对高中阶段更加复杂的可能存在的学生情况,以及相较于传统教育模式来说不断在更新的教育教学方式,要求新时代新教师做到的是更多的思考、创新、鼓舞。在教师自身层面,由于当前教育教学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过分强调,将教师地位摆在了一个尴尬的境地,对于历史教育工作者来说,将课堂作为自身的教学主阵地的主导权要充分认同,在遵循这个阶段学生学习、心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教师要在心底认同自身教育主导权利的重要性,这是历史教师应具备的学科认同感。

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要更重视思辨性。思辨性主要体现在一种“不认同”,由于历史学科存在的局限性,这里的“不认同”是指打破常规的历史教育教学模式,转变固有的历史教学思维,针对新编高中教材《中外历史纲要》的特点,需要教师具备基于“求同存异”的创新型历史教育情怀,对历史学科保持理性思维、思辨存疑、勇于探究的态度,在新的历史时期,冠以新的历史意义,以史育情,培养学生在历史的大视野下,厚植情怀,而历史学科所存在的局限性可以由新时期新文科的发展来完善,新文科所强调的学科间的融会贯通可以促进基于史实的价值观导向赋予新的时代意义,这是历史教育情怀的思辨性价值。

二、历史教师应有自律与自由情怀

历史教育是严肃的,基于历史的严肃性,作为历史教师个人,应当树立“规矩”意识。当然,这里的规矩不仅仅是指标准法则,更深层的规矩指的是一种追求自律中的自由。

以身立责。高中历史教师应该拥有宏观的历史思维情感,结合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观引导,明确自身的责任定位,确立规矩的底线,由此,也能潜移默化投射到学生的日常学习中,让师生都能明确清晰的认识到教师的权利义务,学生的权利义务,这就是所谓的规矩既是“束缚”,也是保护。

以自律为基的自由。在高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師想给学生展示怎样的价值取向,以及历史学习的作用,最好的解释应该就是自律与自由的情怀。学习历史带来的思考可以帮助学生有能力发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这就是自由,而自律是有能力担起责任做下去。高中阶段的学生处于青春期发展的“危险”阶段,其生理和心理所展现的矛盾使之有强烈的自我自由意识,而历史教师可以以史实为导向,为学生树立一种价值,自由取决于你能承担多少责任,责任则取决于你有多少能力。所以说,自由本身就是一种能力。教师和学生都应该认识到,自由,让我们选择了自己想要的道路;自律,让我们沿着选定的方向把这条路走下去。

真正的历史教学反思。善于开展自我反思、自我否定和自我超越是好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也是一名好教师的重要标志。教学反思在很多教师看来,是教学任务的一部分,它可能是每个学期结束后学校布置给教师的需要上交的“作业”,它可能是你打开搜索软件页面为你展示的优秀模板20篇。当反思形式化后,真正意义上的反思又该如何存在。历史是思辨的,这带给了历史教师天然的优势,可以更加客观深刻地去思考。面对历史教学,反思应该是贯穿教学过程始终的,它是内化到个人的一种品质习惯,不断的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剖析、调节、完善、提升,从而形成良性的循序渐进的教师个人的提升。正如雨果所认为的,反思就是劳动,思考就是行动。这是新时代历史教师所应该具备的带有终身学习理念的历史反思态度。

三、历史教师的点燃式情怀

为了更好的匹配新时代伟大教育的要求,“新型”教师应势而生。笔者认为,“新型”教师的“新”在基于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上,立新德,育新人。此中的“德”、“人”既指学生,也指教师。立新德,教师立仁爱之德、立人师之德,学生立求知之德、立生本之德;育新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成就、升华成新的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吸收、成长成新的人。这是新教育的意义所在。

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功能。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在形成社会价值观、完善自我观念、塑造社会角色,以及更重要的唤醒人的生命自觉方面,历史教师的“点燃式”教育情怀尤为重要。历史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和开发者,要用生命点燃生命,因为热情,所以历史教师这个人才鲜活,所教授的知识,传达的价值就鲜活。历史教师首先要以学科的课程内容打动点燃自己,对教育教学活动带有理智性的价值评价的情感体验,进而点燃学生。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教师教学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秋天在哪里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美育教师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