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模块化教学在“9+3”藏彝族护生护理综合实训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21-08-27张雪庆袁倩黄丹衡倩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22期
关键词:模块化实验组实训

张雪庆 袁倩 黄丹 衡倩

[摘           要]  目的:探讨模块化教学在“9+3”藏彝族护生护理综合实训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2018级护理专业“9+3”藏彝护生236名学生按自然班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实验组进行模块化教学,对对照组采取传统实训教学,训练结束后进行理论和技能考核、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学生学习成绩和训练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模块化教学的开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综合应用能力,值得推广。

[关    键   词]  模块化教学;“9+3”藏彝族护生;护理综合实训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2-0148-02

模块化教学是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以岗位任务为依据确定模块,以从事某种职业的实际岗位工作的完成程序为主线,可称之为“任务模块”,主要适用于职业教育[1]。护理综合实训是基于临床工作路径,科学设计综合实训项目,引导学生思考,旨在培养护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是一种融设计性、开放性实训项目为一体的多层次、综合性、复合化的全新实践教学法[2]。自2017年起,我院响应四川省“探索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号召,开始面向全省招收藏区和大小凉山彝族“9+3”毕业生,从2017—2020年三年招收的少数民族护生接近1000人。“9+3”藏彝族护生基于中专起点,已完成所有专业课程的学习及八个月的临床实习,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临床实践能力。但由于之前各方面基础条件较差,学生文化基础薄弱、自学能力较弱,缺乏临床思维能力、较高的职业素养,专业的职业能力也较弱[3]。基于此,“9+3”藏彝族护生若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容易使护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因此我院结合学生学情采取模块化教学法,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护生的临床综合能力,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研究对象

选取2018级护理专业“9+3”藏彝族实习前236名学生,其中女生212人,男生24人,年龄18~22岁。按自然班分成两个组,实验组120人,对照组116人,两组在实训前进行理论测试和OSCE客观结构化技能考核,两组年龄、考核成绩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两组实训结束后均进行理论和OSCE客观结构化技能考核,采用问卷进行培训效果调查,比较分析模块化教学的效果。

二、方法

在2018级护理专业“9+3”藏彝护生参加临床实习前,对其进行临床护理综合强化训练,共32学时。

(一)对照组

以自然班授课,开展传统的实训教学。上课过程:案例分析、教师演示、学生练习+教师指导、教师评价。

(二)实验组

以自然班授课,开展模块化教学。实训目标、培训内容、考核方式均与对照组相同。

1.设置合理的综合实训模块,遵循教学大纲,结合临床工作,由中级以上专职教师和临床经验丰富的兼职教师将培训内容整合成综合实训模块(表1),再编写16个案例,并函询行业专家进行修订。

2.开展模块化教学。课前准备:教师集体备课,提炼教学内容,合理设置任务模块,并将临床案例提前发给学生。学生拿到案例后,每班学生分为4组,结合案例查阅学习资料,预习相关理论知识,小组讨论分析,用已学得的知识、技能解决案例中的部分模块问题,为参与课堂学习做准备。课中实施:实验组学生每个班分4大组,每组配1名实训指导教师。教师遵循分析案例—提炼护理问题—分解问题模块—解决问题[4],将一个综合案例分解为需要完成的几个工作任务,然后按照临床路径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分析案例结束后,学生按一个小组一个床单元进行分组练习。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小组情境演示,展示临床护理的过程,教师在旁进行点评指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课后巩固:课后教师发布理论作业,同时要求以班为单位,在晚间实训开放时间段到护理实训中心预约练习,一般规定为2学时。每个实训室安排一名学生管理员(经过专门培训的带教小助手)协助教师管理实训室开放秩序及纪律。鼓励学生运用智能手机、示教反示教系统拍摄操作视频,然后回放,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促进共同进步。

(三)考核评价

两组实训结束后,均进行理论和OSCE客观结构化技能考核。采用问卷进行培训效果调查,现场发放并回收问卷236份,有效回收率100%。

(四)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4.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进行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三、结果

(一)两组学生理论考核和OSCE客观结构化技能考核

两组学生理论考核和OSCE客观结构化技能考核成绩进行比较,实验组学生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表2),差异有显著性(P<0.05)。

(二)两组学生训练效果评價比较

训练结束后,实验组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护患沟通能力、综合评估能力、基础护理技能、专科护理技能、团队合作能力、病情观察能力、健康教育能力均强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文末表3)。

四、讨论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临床护理综合能力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而得法的关键是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三年来对“9+3”藏彝护生的教育教学发现,他们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临床实践能力,模块化综合实训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让护生在学校的高仿真情景模拟教室中亲身体验了护理工作的过程,在操作过程中不断巩固和积累实践经验,提高学生的评判性思维,提高其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人文素养、团队意识等,使课堂教学与临床护理零距离接轨[5],进一步提高了护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猜你喜欢

模块化实验组实训
用模块化思维打造组织
依托互联网实施商务英语函电实训教学
论下肢力量训练对拉丁舞的重要性
液压课程开放式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JGJ/T 435—2018施工现场模块化设施技术标准
大众MEB电动车模块化平台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提升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
模块化微流控系统与应用
浅析职业院校实训中心管理机构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