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互联网+”助推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2021-08-27刘萍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1年23期
关键词:数学课堂互联网+互联网

刘萍

【摘要】“互联网+”在数学教学中的巧妙运用自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所在,不但有助于基本的数学课程教学,而且有助于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本文就“互联网+”助推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这一课题进行探究,以期能够深化人们对“互联网+”背景下数学教学的全新认识,更好地促进“互联网+”数学教学的创新和优化.

【关键词】“互联网+”;初中数学;核心素养;数学课堂

“互联网+”不受时间、空间的束缚,一方面,可以给学生提供多元、丰富的学习资源,使他们可以利用互联网更轻松、愉快地探讨、学习、分享、合作,从而促成数学教学资源的整合配置和有机联动;另一方面,对于教师来说,可以立足于互联网鲜明的特色和优势,以多个视角为切入点将核心素养培养融入数学教学的始终,让学生在习得基本数学知识的同时强化核心素养.

一、“互联网+”在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中的优势分析

(一)化抽象为具象,生动诠释内容

初中数学本来便是一门兼具抽象性和逻辑性的课程,特别是对几何、函数等抽象知识的学习,要求学生拥有一定的空间思维和逻辑能力,但这对许多空间思维和逻辑能力较弱的学生而言并不是一件易事.在“互联网+”背景下,各种新型技术、新型设备以及网络资源的应用为原本固化、乏味的数学课堂注入更多活力,教师可以以此打造更为具象的课堂环境,将抽象、难理解的课程内容以直观的图像、生动的影像呈现给学生.比如,在学习有关几何图形的知识时,教师便可以借助动画将图形以三维立体的形式加以呈现,让学生可以清晰、直观地观察各个点、线、面的变化,深化对图形变化的认识.总之,在“互联网+”的助推作用下,教师教学更为便捷,学生学习更为欢快,这对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而言助力頗多.

(二)激发学习兴趣,强化教学效率

在信息化时代,各学科的知识讲解模式也有了很大变化.课堂已经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主导舞台,学生拥有更多探究求索、各抒己见的自主空间,这使得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和参与性不断得到强化.网络画板、基础教育资源平台等可以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多元、多彩的素材和资源,使得教师的授课方式也有了很大改变,如将互联网资源和课程内容相融合,以学生更感兴趣的方式进行教学.

在学习“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这一内容时,大部分学生对课本中出现的“智慧炸碉堡”的情节无法理解,也难以将其同三角形相联系.教师以视频的形式将问题情境加以重现,使学生能及时理解,既拓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又调动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三)拓宽教学渠道,丰富教学资源

多媒体教学是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所有的教学设备皆有其独特的优势,将多媒体设备和网络整合于一体,可以让身处异地的教师和学生脱离时间、空间的束缚,真正做到实时性的教学互动.如此,一能缓和师生间的距离感,二能强化生生间的交流.另外,学生在互联网以及各种多媒体设备的辅助下可以开阔眼界,寻找各式各样的学习素材,继而更轻松地学习.例如,电子白板主要由计算机、触摸白板、话筒等电子设备构成,可以适时存储学生在前一堂课上掌握的知识,引导学生更便捷地复习,也可以利用聚焦、绘图等功能助力学生深入研习几何、函数等抽象内容.

二、用“互联网+”助推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分析

(一)基于“互联网+”进行教学设计,强化对核心素养的引导

课前的教学设计不仅是影响数学教学成效的重要因素,而且是影响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环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定要注意知识获取和文化取向的有机整合.传统的数学教学设计一般主要强调基本的知识点和本堂课的重难点,却忽视了价值取向在教学设计中的关键作用.教师必须明确一点:所有教学活动的进行都是以价值取向为核心的.价值取向是决定学生学习成长方向的主要因素.一般来说,教学设计要遵循的价值取向一般可细化为知识和文化两种.常规教学可以很好地完成知识取向方面的要求.但是,学生的进步和成长不只体现在外在的知识获取上,更体现在潜在的核心素养的强化上.

因此,教师在做教学设计时必须有意识地注意数学课程本身的文化取向,换而言之,教师在确保基本的知识教学的同时,要以学生的核心素养强化为主要目标.例如,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事先搜寻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实践素材,提出一些实践性问题,从而锻炼学生利用数学思维探究和应对实践问题的能力,凸显数学课程的趣味性和实用价值.另外,教师要适时就学生的学习成果做出评价和指导,以此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在学习中的缺点和遗漏之处.教师要多多鼓励学生围绕自己喜欢的问题设计互联网调查问卷,然后上传到网上、班级群里,及时归纳、整理问卷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提炼数据、整合信息、分析归纳的能力会得到很好的培养和锻炼.

(二)基于“互联网+”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直观想象能力

初中数学课本包含一些与知识内容相关的图示,其作用主要是让学生在观察、研究图示的过程中拓展思维空间,想出更多解题方案.然而课本中的图示是固化不变的,不是灵活立体的.教师要巧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将那些固定的图示制作为可变的动图.在动图的演示下,学生可以更轻松、直观地观察图示,从而刺激他们的感官体验,激起他们的探究热情.例如,在讲解关于“函数”的内容时,数学课本上固化的图示显然不能直观、清晰地展现函数图像的形成过程.若函数式中的系数、符号等元素有了改变,则图示更难以清晰展现图像的一系列变化.在“互联网+”大背景下,教师可以凭借白板的函数工具及时填补这一不足.在讲课时,教师不仅可以随机选择一次函数或二次函数,还可以直接在表达式一栏中随机输入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表达式.如此,学生便能直观地看到不同设定条件下的函数图像,也能发现函数的系数或符号有所改变时,其对应的图像变化.

另外,数学本身便是一门起源于实践生活又服务于实践生活的课程.数学课堂融入生活化因子在创新教学方式、强化教学成效等方面效力显著.教师在教学中要多多联系生活实际,唯有将学生放置在相关的真实问题情境中,让学生通过掌握的知识和技巧去观察、去探索,才能使学生收获更具使用意义的知识、方法和能力,从而慢慢具备处理实践问题的自主观念,继而感受到数学课程的魅力,提高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数学课堂互联网+互联网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数学课堂信息化中的“三适”探究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