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传承

2021-08-27商景峰

求知导刊 2021年27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

商景峰

摘 要: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唯有中国依旧屹立不倒,这得益于中国流传了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文章从高中语文教学切入,第一步是综合探讨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厘清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原因,第二步是明确传统文化同高中语文教学之间存在的某些关联性,第三步是针对性地提出一部分行之有效的意见。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中语文教学;渗透与传承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27-0012-02

引言

传统文化这个词中有两个关键字,一个是“传”,另一个是“统”。“传”意味着传统文化得以被人知道的方式是流传,“统”代表着一种广泛的认同感。传统文化是祖先留给后代的礼物,里面包括了祖先创设民族的艰辛之路。高中阶段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成长转折,这个转折是至关重要的,它充当着一种定型喷雾的作用,固化学生的“三观”。由此可知,这个阶段的教育是不容小觑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智慧。因此,在高中语文教育中,教师要引入更多的传统文化,利用其中优秀的文化资源使学生受到熏陶,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一、高中语文教学面临着怎样的窘境

(一)传统文化教育在大多数教师看来是实现教学目标的绊脚石

完成教学目标几乎是每一位高中语文教师所追求的终极目标。至于传统文化,在多数教师眼里是教学过程中的“绊脚石”。事实上,教师的教学观念不仅影响教学效果,还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教师对传统文化的漠视很可能会削弱学生的爱国情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有一个词语极为醒目,那就是爱国。爱国意识的养成需要高中语文教学的辅助,如果在教学中加入一部分传统文化元素,不仅能丰满课堂,还可以有效达成教学目标。传统文化中包含着无数先人的语重心长和谆谆教诲,对其展开学习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可以通过端午节的典故引导学生领悟屈原在《离骚》中展现的不屈精神;通过“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历史故事教导学生要秉承感恩之心回馈父母之情;《出师表》中一代谋士表达报效国家的决心,诸葛亮的形象顿时跃然纸上等,传统文化与高中语文教学可以产生某种微妙的化学作用,在潜移默化中端正学生的三观。

(二) 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不注重开阔学生视野

一些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注重知识灌输,重理论轻实践。如果单纯的课本知识输出成为课堂的主要部分,那么则难以开阔学生的视野。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五中第二单元的《陈情表》一文,如果局限于课本,那么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的知识则少之又少,基本上只有古文大意及寫作手法了。他们会认为这无非是李密以情动君的一篇古文,并无惊艳之处。基本的教学任务在单向输出的过程中得到了完成,教师仅仅在行使教书的职责。倘若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加入历史上有名的“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的故事,这样,在为学生讲解课文的同时也在无形中完成了一次情感互通的教育。

二、高中语文教学同传统文化之间的潜在关联性

(一)传统文化赋予高中语文教学更强的民族责任感,帮助高中语文教师在教书的同时不忘育人

传统文化作为教学内容最大的特色在于具备极强的民族色彩,是爱国教育的不二之选。孔子文化风靡世界,被孔子文化所吸引的学者来自世界各个国家,这足以说明中国传统文化拥有强大的生命力。新一轮教育改革强调,高中语文教学不只是一门技能教育,更是为学生塑造精神世界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传统文化的加入恰恰为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添砖加瓦,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国家的文化与历史,激发民族自信心。

(二)高中语文课堂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载体,为学生创造极佳的体验感

高中语文的教学内容形式多样,其完成了中西方文化的互融,这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创造了一个坚固的支点。传统文化渗透的方式不止一种,例如高中语文必修二中,古诗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望景生情。教师在讲解本章节内容的过程中,可以加入名著背后体现的传统文化。例如《诗经·氓》一文,深刻反映了古代社会妇女在恋爱婚姻问题上受到压迫和损害,同时,也抒发了被弃女子对不忠于爱情男子的强烈控诉;读诗三首《涉江采芙蓉》《短歌行 》《归园田居(其一)》,我们感叹古代诗人不同的人生观,他们有酒后吐真言的豪壮胸怀,也有归隐田园的心;讲解《兰亭集序》时,领悟“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思想等。高中语文教学的设计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每一种可能性的背后是教学质量的提升和中华文化的洗礼。

三、传统文化的渗透为高中语文教学带来怎样的改变

(一) 高中语文教学需要传统文化作为改革的拐点

传统文化走入高中语文课堂的方式有千万种,无论是历史故事的导入,抑或是民风民俗的普及等,每一种方式都具备独一无二的辅助功效。兴趣是提升教学实效的法宝,运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尤为重要。比如高中语文必修一中《记念刘和珍君》一节,鲁迅先生在文中回忆了关于刘和珍君的故事,文章中鲁迅先生不只是在弘扬爱国青年的大义凛然,同时也在批判帮闲文人恶意污蔑造谣的卑劣行径。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可以类比《卖炭翁》这首古诗,《卖炭翁》也是中国历史上表达讽刺意味的经典著作,两者都彰显了对当时某种社会现象的不满与批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能够使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二) 开阔学生视野离不开传统文化的辅助功能

语文学习不仅是学习知识,更要开阔学生视野,传统文化可以作为高中语文课堂的补充部分,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深层次分析文章大意和中心思想,还有助于学生积累作文素材。不少学生在写作时面临诸多困难,如果能把课堂中教师补充的传统文化应用到写作中,那么学生的作文就会变得出彩。高中生的认知还未完全成熟,传统文化是课本教学外的营养品,可以使学生的思想更加丰满,使学生仰望前人并投去炙热的敬佩目光。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
注重人文关怀点燃生命之光
关于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解析与研究
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