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学生党支部建设

2021-08-27陈翔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3期
关键词:组织生活学生党员党组织

陈翔

[摘           要]  学生党支部是高校基层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党员是高校党组织的主要构成部分,学生党支部和学生党员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对于高校党建工作至关重要。结合学生党员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教育,着力强化学生党支部的组织力和号召力。全面提升学生党员的理论水平和综合素养,结合学生参与组织生活的实际,完善以学生生活学习场所为基础的临时学生党支部,引导学生党员积极参加党组织活动,不断规范高校基层党组织的行为。

[关    键   词]  党员;学生党支部;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獻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03-0200-02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支部建设工作。学生党支部肩负着和其他党支部同样的职责与使命。作为高校党组织的组成部分,优化和改进学生党支部建设对促进高校党组织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学生党支部的作用

高校离不开学生,学生是高校的重要构成部分。学生党支部是高校党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为基层党组织,有着压舱石和稳定器的重要作用。学生作为高校的主体,学生党员和学生党支部的作用不言而喻,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高校党建工作的开展。思想政治过硬、学习成绩优异、工作能力突出是学生党员的遴选条件。学生党员多数为学生干部,在学生群体中有一定的威望,是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桥梁。学生党支部作为学生党员的党组织,也成为高校学生精英的聚集地。充分认识学生党支部的作用对于抓住关键少数,从而带动整体全局起到重要作用。

(一)高校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党员作为高校党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高校党组织的重要部分。高等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柏拉图创立的“学园”,后经过中世纪意大利的波隆那大学、法国的巴黎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英国剑桥大学,逐渐成熟。海斯提出的“威斯康星思想”明确把社会服务作为大学的重要职能。最终形成了人才培养、发展科学、社会服务的现代大学的三大职能。这三大职能有一个共同的主体就是学生,高校人才培养的对象是学生,发展科学需要以学生作为支撑,社会服务也要依托学生进行研究。所以从大学职能角度来看,学生是一个绕不开的主体。而从数量上来看高校学生所占比例是最大的,高校学生党组织毋庸置疑是高校基层党组织不可忽视的部分。

(二)学生党支部是高校党组织建设的重要环节

高校学生党员是大学生中一支重要的,需要紧紧依靠的队伍。但青年学生党员阅历浅,知识面窄,决定了学生党员在政治觉悟、政治素养方面和教师党员相比存在不足。但学生党员的可塑性较强,经过系统性、完备性的教育就可以成为一面火红的旗帜。同时学生党支部也是与西方敌对势力争夺阵地的主要战场。高校党组织是发展党员的主要入口之一,是党员初次进入党组织,进行组织生活的场所。

(三)学生党支部是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

学生党员的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是学生党员是学生的标杆。学生党员是学生中的优秀的代表,是标杆、是典型、是示范。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是其他学生的榜样,所以需要加以规范,让榜样更加鲜明、更加可靠。二是党支部是强化思想建设的主阵地,“三会一课”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形式,通过“三会一课”党员的思想认识、思想觉悟获得普遍增强,政治站位、规矩意识普遍提高,真正成为思想政治建设的高地。三是通过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带动全体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党员通过树立标杆,以言传身教的形式对身边的同学进行教育,深刻感染着身边同学的思想和行动,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强的引领、促进作用。

二、学生党支部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党支部的政治站位有待提高

当下的青年人生活条件优越,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积极性较低,不能很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学习的深入性、连续性与党和国家的要求存在差距,理论学习浮于表面,不能系统性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理论精髓,从而降低了学生党员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在思想上,高校青年学生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但尚不稳定,在当前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大量的新观念、新事物不断涌现,对其思想造成了一定的冲击,难免出现思想上的迷茫、困惑或动摇。

(二)学生党支部组织力不强

高校党组织也是党员初次进入党组织,进行组织生活的场所。高校学生党员年龄小、流动快是高校党员的特征,高校学生党员中高年级党员多,入党不久面临毕业,很多党员在校外实习,长时间无法参加支部组织生活的情况时有发生,在管理上难度较大,支部党员缺乏系统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组织上很多学生党支部的书记、副书记、委员都由学生担任,一年一换,组织更替频繁严重制约学生党支部的组织力,很难形成组织合力,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在学生党支部中的发挥作用明显不强。

(三)学生党支部思想政治教育薄弱

党员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一以贯之、常抓不懈,由于没有从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入手对党员进行全方位教育,学生党员普遍思想觉悟不高,党性意识不强。另外,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不够新,不能契合当代大学生党员的实际,也对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全方位党员教育存在不足。在思想政治教育上没有结合学生党员流动性强的特点,建立适应学生党员特点的党组织,依然沿用一般形式的党组织结构。学生宿舍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学生在校时间的三分之一在宿舍度过,宿舍中的一言一行最能真实反映学生的思想状况及个人素养,学生宿舍理所当然成为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与宿舍相类似的实验室、实习点也是学生生活、学习的场所,在此基础上建立临时党支部的高校也屈指可数,个别高校虽然进行了宿舍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索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并不深入,操作性不够强。

三、“一体两翼三提升”学生党支部建设模式探索

(一)打造一支政治坚定的支部党员主体

一是对党员进行严格动态考察。采取组织引导、自我教育、同伴影响和制度规范等多种方式,定期对学生入党动机进行严格考察。“显性考察”与“隐形考察”并举,严把“团组织推优关”“群众民主评议关”“公示监督关”“培养人考核关”“教师谈话评议关”和“支部大会票决关”等关口。全方位把握入党申请人的政治觉悟、党性修养等思想发展方向,切实将入党动机教育渗透到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避免教育培训的表面化或形式化,消除学生入党动机教育的“空白点”。二是不断锤炼党员的党性修养。努力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渠道,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政治理论水平,培育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使其站稳正确的政治立场。不断拓展学生党员继续教育的深度和广度,避免学生党员入党前后在教育和管理监督上的“前紧后松”现象。三是拓展党支部的组织形式。对大学生进行全方位党员教育,以宿舍为基础开展各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学生宿舍成立临时党支部,以楼、楼层、宿舍为单位开展工作,根据党员人数成立宿舍理论学习小组,进行交流学习。不论是以楼、层、宿舍为单位成立党支部,还是按照书院制管理成立党组织,在划分党支部覆盖区域,确定党支部成员组成过程中,都不能简单按照物理空间划分,而要充分注重年级、专业等方面的因素,确保党支部在成立之初就能形成较强的凝聚力。

(二)让支部插上“两翼”行稳致远

“一翼”是灵活党员参与组织生活的形式。创新学生党组织的设置。针对学生党员流动性强的特点,必要时成立临时党支部。临时党支部可以建在学生公寓、实习基地、实验室、社团组织上,学生党员在临时党支部里参与组织生活,丰富党员根据实际情况参加组织生活的途径。将单纯的以年级、班级为单位设置的党组织转变为以原有的单位党组织为基础,生活、学习、工作环境为补充的临时党组织形式,增强学生党员的归属感,降低流动性的负面效果。让党员时刻接受思想教育。以大学生公寓党员工作站项目为着力点,开展“党建带学生公寓文化”。学生公寓党员工作站,是拓展大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要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夯实基层党组织的工作,通过丰富多彩的公寓文化活动,提升公寓文化质量,引领公寓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丰富公寓文化建设的育人内涵,切实增强公寓文化的凝聚力。通过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形成各具特色的公寓文化建设长效机制,稳步推进公寓文化建设。

“另一翼”是建立完善的线上党支部。有效拓展网络党建阵地,利用“学习强国”App软件、“两微一端”创建线上党支部,完善网上党校的宣传、教育、服务和管理功能,使其成为支部党员的信息平台、学习平台、服务平台和互动平台。

(三)提升支部建设水平,提高党员的政治意识

一是提升政治学习内容。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指定学习内容为基础,拓展延伸学习内容,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作为延伸学习的重点,紧密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史创新,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理论创新,“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真正实现学有所悟、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学以致用。二是提升组织生活形式。丰富组织生活的内容需充分根据学生特点,尤其是把握“90后”“00后”学生的思想状况、兴趣爱好,丰富“三会一课”的内容和形式,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组织生活,提高学生党员参与的积极性,提高组织生活开展的实效性,实现思想教育的有针对性。三是提升支部交流方式。扩展支部对外交流的途径,通过建立学生党支部和教职工党支部结对共建渠道,实现学生党员与教工党员的沟通联系,“以老带新”实现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增强。建立与其他学生党支部之间的交流,形成“互学互鉴、比学赶超”的党建氛围,努力打造一支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四讲四有”合格支部党员队伍。

四、结语

学生党支部的建设是高校党建的重要环节,必须从长远性、全局性、系统性进行建设,紧扣学生党员的特点,因材施教、因势而教把学生党支部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学生党支部建设的首要环节和中心任务,建立起以学生宿舍、实验室、实习点为场所的学生临时党组织。探索“一体两翼三提升”的学生党支部建设模式,充分考虑学生党支部流动性强、组织力弱、思想不稳定的特点,运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全方位教育,使党员在政治意识、组织能力、思想觉悟等方面实现提升。积极把小我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践的大我中去,发扬“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

参考文献:

[1]鲍博.“三全育人”视阙下学生党建进宿舍工作途径[J].中国冶金教育,2020(1):95-97.

[2]毛曦.大学生党员“4+1”教育培养机制初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3):35-37.

[3]杨风云.新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对标“七个有力”的探索与实践:以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为例[J].高校辅导员学刊,2020(1):72-75.

[4]俞美香.辅导员兼任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在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中作用发挥研究[J].轻工科技,2020(1):164-165.

[5]洪彩贝.新时代大学生党员初心和使命教育探析[J].皖西学院学报,2020(1):42-46.

编辑 张 慧

猜你喜欢

组织生活学生党员党组织
对67个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巡诊”
交纳党费的过程中,下级党组织上缴党费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新形式下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路径探析
一图读懂党的组织生活该如何过
全面从严治党视角下的高校学生党员管理路径刍议
论高校学生党员模范作用发挥
论民办高校学生党员的培养理念及其价值研究
“牡丹江市坚持‘一化四制’,推动组织生活落细落实”
大兴安岭呼中区开展“最佳组织生活”评选活动
党组织在正式党员减少为3人以下时如何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