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商科背景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改革探索

2021-08-27冯冰周华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3期
关键词:商科职业专业

冯冰 周华

[摘           要]  随着新的商业规律的形成,同时信息化与社会的发展开始深化融合,从而使得“新商科”应运而生,而作为传统商科教育基础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指导课程已经不符合“新商科”发展的需要。尤其对应用型高校而言,如何结合“新商科”的背景与内涵、人才培养的机遇与挑战,同时针对当前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对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和探索,充分提升应用型人才的就业竞争力。

[关    键   词]  新商科;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03-0038-02

一、“新商科”的内涵

当前,对于“新商科”教育的内涵,暂时还没有统一的标准,现在“新商科”人才教育培育的基本内涵主要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1)要打破传统学科包括管理学、经济学之间的知识壁垒,构建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积极探索商业前沿技术发展趋势。(2)人才培养的定位要根植于地方产业的发展,根据地方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去确立教学目标,同时不断创新体制机制,主动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变化,培养出的人才能与地方产业发展无缝对接,并且有较强的应变与创新能力。(3)要坚持以生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同时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充分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更多的信息化手段,通过在线课堂、小班教学、“混合式”教学、案例教学等互动性更强的模式与方法,推进教学主体“从教向学”的全面转变。(4)要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交流与协作能力、终身学习及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五种能力出发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水平。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课程面临的困境

(一)课程教学理念的偏差

教育部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教高厅〔2007〕7号)中提出各高校要将“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作为大学生的公共课纳入教学计划,同时贯穿学生整个培育过程。自此文件的提出已经十数年,但就目前各高校的课程教学情况来看依然存在不少问题。(1)部分高校将课程的重心放在了就业求职、创业注意事项等相关内容的讲解上,对学生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与大学四年学业规划方面的内容却没有做更多的教学安排,使学生不能结合所学专业的特征进行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2)在教学的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的主动性、探索性的引导,以及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了解自我的引导。(3)在针对具体专业的本门课程教学设置的过程中定位模糊、与专业发展的需求脱节、创新能力培养缺乏的问题长期存在。各高校虽在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案中提出实施“产教融合”来去制订课程体系,同时也提出课程内容紧贴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但真正针对本门课程去落地实施时却并没有完全做到位。

(二)课程教学设置不完善

当前部分高校在开设此门课程时,或者在大一开始设置,或者在大三下学期、大四上学期开设,同时在教学内容上较多关注于对大学生就业进行指导,使实际教学情况较为尴尬。对于大一新生來说,从一进校就去讲授就业技巧显然不符合学生当下的学习需求;而对大三乃至大四的学生来说,学生基本上忙于考研复习、就业考试或者考取职业资格证,对教师在课堂上的纸上谈兵基本难以提起兴趣。同时部分高校在设置课程时,没有真正认识到本门课程的教学设置,不是一个通过突击式培训来提高大学生面试技巧或者求职技能的过程,而更应该是一个贯穿于大学四年的渐进性的教学过程。导致最终课程的教学结果不符合教育部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的初衷,也没有让课程的教学起到应有的效果。另一方面,与传统商业环境相比,新商科对本门课程的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不能固守传统商业模式下学科之间互相独立、互不干涉的做法,要真正打破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间的壁垒,以新的商业规律、新的商业模式、新的商业思维为主,凸显新商科特色,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新商科高级专业人才。

(三)教学效果不理想

(1)实践性与互动性的缺乏,局限于课堂的理论讲解,教师“满堂灌”的现象较为突出,教学内容枯燥、单调,无法引起学生学习兴趣。(2)学生对课程的认识不够,认为与自身所学专业关联性不高,在课堂学习上表现为学习态度不端正、不积极、不主动。(3)随着新的商业规律形成,即使学生毕业顺利进入职场后,都会出现各种问题。如,对自身专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认识均比较模糊,同时对专业所需的实际操作运用重视不足;自身缺乏主动思考、探索和自主创新的精神;进入工作后,缺乏主动思考、总结、探索和实践精神,甚至出现“动手不动脑”的现象;在知识、价值观、生活习惯及经验阅历等方面存在不足,与职场中的领导之间、同事之间的交流、沟通存在障碍,刚进入职场都会显得拘谨、不主动,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等一系列的问题。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改革思路

为充分满足新商科人才培养的需求,从本门课程的教学设置来看,必须贯穿学生在校的全过程,同时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需要,分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内容的深化。另外在此过程中将创业精神培育和创业素质教育纳入课程体系,注重培育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引导建立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对大学生来说,职业素养的培养、职业生涯的规划、创新创业思维培育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本门课程要针对这三个方面构建长期培养模式。具体而言可将本门课程的设置分为四个阶段,即大一的职业生涯唤醒时期,大二的自我探索时期,大三的职业探索与决策时期,大四职业寻求时期。

(一)职业生涯唤醒时期

在这个时期,主要通过课堂上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帮助大学生在意识层面上认识到做好生涯规划的重要性,进而树立就业主体意识和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意识。一方面,教学的实现是通过教师的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平台,来引导学生对大学时期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思考,以具体的案例或者情景化手段引入生涯规划、创新创业思维的模式概念。另一方面,探索设立大一新生专题课程,围绕教育部2020年提出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要求,以劳动教育的课程设置为起点,围绕各专业领域未来的应用为主题开展专题劳动教育课程设计。在课程内容中以各专业领域发展为出发点,提出专业议题,同时开展团队式专题学习或者是跨专业跨学院开展,以加强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运用为基础,提高学生在生产实践中发现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督促每一个学生开展动手实践,最终提交的课程成果可以有各种不同方式,包括书面报告、口头报告、戏剧表演或竞赛等,在此门课程开设后,全体大一新生通过“个体+集体”融合的活跃思考及构想,将关于大学毕业后职业生涯的憧憬与想象描绘出来,从而积累职业经验,提高其创造性劳动能力和诚实守信的合法劳动意识。

(二)自我探索时期

这个时期,主要通过各种社团组织、集体活动等方式帮助大學生正确认识自己,了解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趋势、行业发展规律和产业发展动向,掌握基本的人力资源市场信息。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逐渐适应大学生活,学习的内容以专业类的基础课程为主,并且开始产生对未来职业的憧憬,但是无法产生清晰的自身职业定位。根据这个阶段的学生特点,教学的内容可以是传统课堂的授课与学生的案例讨论,同时通过组织学生了解专业资格考证等方式,让学生建立专业学习的基础。对于高校来说,要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优势,自学生大二开始探索设置企业或行业内的学生导师,邀请企业员工来学校开展生涯活动讲座或者沙龙,介绍职业发展经历,帮助各专业学生补充个人知识和社会阅历。通过这种方式鼓励学生通过沟通、互动,了解市场需求,帮助学生获得职场人对自身的评价,也了解本专业的职业及行业发展前景。

(三)职业探索与决策时期

这个时期,主要通过企业导师讲座、企业导师资源分享分析等方式帮助大学生做好职业信息收集、职业目标定位、职业技能培养。这个时期的课程教学重点在与能够结合学生的专业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本专业所涉及的职业领域,并鼓励学生开展具体的实践尝试。教学地点应更为灵活和多元,可以是在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实习实践基地、各类校内校外技能赛场、创新创业孵化器甚至是现实的职场等地。教学的实施者也应多元化,可以是学院专职教师、实习实践基地的职业导师、区域内创新创业先锋等。具体教学内容包括引导学生利用所学和自身优势,积极投身于地方区域经济建设服务之中,与合作的企业或者地方政府合作开展相关项目或课题研究,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献计献策。同时按照行业对员工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入岗前的专业理论、基本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教育和培训,加强对学生的职业资格培训引导,使学生在离开学校之前基本上做好了进入职场打拼的思想准备,并具备了从业所需的基本技能,实现“零距离”就业。

(四)职业寻求时期

这个时期,主要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方式拓展大学生的眼界,引导大学生学会树立远大的目标,明确奋斗方向,了解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做好创业就业的准备。这个时期是课程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这个环节的教学目标更加具体:一方面,学生需要回归课堂接受专业老师在求职信息收集、相关劳动法规、简历制作、职场礼仪等方面的教学;另一方面,可以选择进入与学校合作的企业订单班参加实习。在实习前要求实习单位、学生和家长签订三方实习协议。

参考文献:

[1]陈蓝爝.大数据环境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高教学刊,2018(7):119-121.

[2]王艳华,齐文浩,杨兴龙.“新商科”背景下地方农业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其实现路径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2019(11):116-120.

[3]米传民,肖琳,王诗雨.研究型大学“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电子商务,2019(10):68-69.

编辑 陈鲜艳

猜你喜欢

商科职业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新商业模式下新商科通识课建设的思考和探索
“互联网+”商业模式变革背景下的新商科人才培养策略探讨
部分专业介绍
专业修脚店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我爱的职业
《中国学生商科留学报告》:中国留学生扎堆商科热度不减理性回归
五花八门的职业
关于马术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