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体操馆依托幼儿园开展快乐体操课程的行动研究

2021-08-27张哲陆红马子明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3期
关键词:体操幼儿园幼儿

张哲 陆红 马子明

[摘           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幼儿正处于身心发展的最初阶段,是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维护和促进幼儿健康最为重要。但各级各类幼儿园都普遍存在缺乏体育运动场所与专业器械、体育专业教师数量少且专业程度低、体育活动组织简单且不科学、体育工作重视不够等问题。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幼儿体质水平的发展。“快乐体操”是一项很适合儿童参与的体育活动,它将身体锻炼、音乐熏陶、舞蹈舞姿和灵巧协调等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多种训练方法让孩子们在娱乐中锻炼,在玩耍中增强体质,还能塑造少儿良好的形体和培养优雅的气质,对培养孩子的艺术素养、锻炼体魄及开发智力有极高的训练价值。“快乐体操”向幼儿园进行拓展和延伸是近几年刚出现的方式。幼儿体操馆依托幼儿园开展快乐体操课程建立“体教结合”一体化模式探索,利用幼儿体操馆专业设施优势,在幼儿园开展幼儿快乐体操课程教育游戏化的组织与实施,结合专业教练员的体操与体能培训的专业知识,整合幼儿教师教育教学组织方式,锻炼幼儿体质,增强幼儿艺术素养,并且完成体操苗子选拔与长远发展。

[关    键   词]  幼儿体操馆;幼儿园;体教结合一体化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03-0028-02

一、问题的提出

2014年7月,国家体育总局体操管理中心提出启动“快乐体操”计划。与“快乐体操”这一新理念相关的探索活动随之在全国范围内积极开展。国家体育总局对“快乐体操”给予厚望,希望通过推广“快乐体操”进入校园,使体操重返校园,促进中国体操持续健康的发展。

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主任罗超毅提出,“快乐体操”是指让参与体操活动的孩子们能快乐地进行玩耍和锻炼,重视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娱乐性,教学方法体现灵活和多样性;南浩浩、米艳、安莎莎提出,快乐体操与传统体操相比,是让体操练习者能够在体操中获得快乐,达到身心愉悦,在快乐中得到全面发展。综合已有对“快乐体操”的定义,我们不难看出虽然现在对“快乐体操”尚未形成统一的学术概念,但各个学者对“快乐体操”所体现的精神与形式都有共识。“快乐体操”是一项很适合儿童参与的最佳体育活动,它将身体锻炼、音乐熏陶、舞蹈舞姿和灵巧协调等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多种训练方法让孩子们在娱乐中锻炼,在玩耍中增强体质,还能塑造少儿良好的形体和培养优雅的气质,对培养孩子的艺术素养、锻炼体魄及开发智力有极高的训练价值。

快乐体操向幼儿园进行拓展和延伸是近几年刚出现的趋势。更多的快乐体操是以活动形式在幼儿园进行延伸,少有与幼儿园进行师资、器械等方面的合作创新。而本研究以在幼儿园环境中建设的幼儿体操馆的课程发展为研究对象,以期摸索出幼儿体操馆与幼儿园结合的较优方式。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河北省保定市A幼儿园和“乐冠军”快乐体操馆为研究对象。“乐冠军”快乐体操馆作为专业的顶级儿童运动教育平台,创立3年,且拥有快乐体操课程自主研发团队,是幼儿园体育项目的专业合作伙伴。A幼儿园是具有六十多年历史的省级示范园,拥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教科研方面稳扎稳打,教师群体中有对体育体操教学有兴趣的教师,吸引她们加入研究小组,发挥其特长能促进教师研究、教学双提高。

本研究采用行動研究方法,以幼儿体操馆与幼儿园健康领域课程活动的有效结合为目标,来提高在园幼儿体能水平与运动能力。结合已有思考,通过体操馆与幼儿园教师共同计划、实施、评价与反思“体教结合”一体化模式,从而总结出幼儿体操馆依托幼儿园开展快乐体操课程的实施策略。整个研究流程按照“设定计划—行动研究—发展问题、解决问题—反思—再计划”,运用这种循环的范式进行研究。

三、研究实施过程

幼儿体操馆依托幼儿园开展快乐体操课程建立“体教结合”一体化模式探索,利用幼儿体操馆专业设施优势,在幼儿园开展幼儿快乐体操课程教育游戏化的组织与实施,结合专业教练员的体操与体能培训的专业知识,整合幼儿教师教育教学组织方式,锻炼幼儿体质,增强幼儿艺术素养,并且完成体操苗子选拔与长远发展。

其中,幼儿园提供幼儿体操馆建设的场地和招生支持,并参与快乐体操课程的教研;幼儿体操馆提供场地设计、设备采购、课程培训以及后期的运营管理,并负责幼儿园日常体育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开展。

(一)计划

确定行动的主要目标和行动内容为以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及幼儿快乐体操课程标准为要求,找到适合依托幼儿园开办的幼儿体操馆快乐体操课程开展模式。

充分分析幼儿身心发展特点,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幼儿运动能力发展特点,确定快乐体操课程目标,设计以游戏为主要形式,强调有趣、安全、互动性强的快乐体操课程,并结合孩子的身体机能发育逐步提高难度,形成一套自主研发的快乐体操课程。

(二)行动

1.成立“快乐体操”教学核心组

确定研究思路,制订计划,根据小、中、大班年龄特点梳理快乐核心经验(要素),设计快乐体操课程每个学期总目标;结合学期目标,形成月目标和课时目标;保证每一名幼儿都能更好地参与活动,同时具备普及性、实用性、教育性的目的。从幼儿身心特点和年龄特点出发,把将幼儿园健康教育领域游戏化课程特点和体操的基本内容与形式、音乐选曲、教具选配等各方面进行了整合。

2.每月定期教研

通過学习、培训、体验等方式在幼儿园教师与体操馆教练组成的教研组内进行体育研讨。教研内容主要集中在如何让馆内的快乐体操有趣,让幼儿体验运动的快乐,以及幼儿运动核心经验与练习要点的研讨。

3.幼儿体能评估

依据3~6岁幼儿版《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每学期初,为全园幼儿测试网球掷远、双脚连续跳、立定跳远、10米折返跑、坐位体前屈、走平衡木项目。以期了解幼儿身体发展现状,为新学期的快乐体操课程的目标设定提供依据,并在体测中发现课程中的问题,及时在本学期内进行调整。

4.课程设置

根据《全国快乐体操等级锻炼标准》(2016年版)的要求,课程目标为以“快乐体操”为核心,以体操基本动作技能、教具器械为媒介,结合儿童体能锻炼、综合运动、舞蹈形体、音乐韵律和亲子运动等形式,秉承“锻炼健康体魄,培养冠军精神”的理念,在促进儿童动作发展的同时,全面构建儿童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智力发展、适应社会“四位一体”的教育模式,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课程内容围绕着蹦床、爬行练习、滚动练习、跑跳练习和半支撑以及自由体操等项目来进行具体调整与设置,随着幼儿的年龄增长,课程内容逐渐加入单杠悬垂、平衡木等项目。课程流程主要以开场热身、柔韧拉伸以及技能练习为主。教学形式以游戏化为主,动作练习的活动名称都设计成幼儿喜爱的、较为形象的名称,为了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动作名称与动作要点,如蚂蚁爬就是同侧手脚同时进行的爬行练习,猴子爬就是手脚在地、膝盖离开地面异侧手脚进行的爬行练习,等等。并在教学活动开展的全程中伴有适宜环境的音乐,以提高幼儿对音乐与美感的感受力。

5.强化教师培养

快乐体操项目是国家体育总局研发的适合幼儿身体健康发展的体操,也是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基础性项目。幼儿教师系统化、专业化、科学化的快乐体操教学和训练,对孩子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以及竞技体育多层次、跨项目的育材和选材工作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要促进幼儿快乐体操课程在幼儿体操馆中有效开展,借助体操馆的设立和相关教学活动组织来促进幼儿园强化快乐体操教学工作开展,相关的教学开展质量和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教师素质影响的。为进一步推进幼儿体育工程,切实提高幼儿教师快乐体操教学水平和训练指导能力,推动幼儿园广泛开展快乐体操活动,相关幼儿园要积极强化幼儿骨干教师快乐体操技能培训工作开展。邀请体操运动管理中心的专家授课,通过理论加实践的模式,围绕快乐体操概述、快乐体操器械介绍及运用、SPACE(动作分解教学)、快乐体操游戏设计、集体自由操创编、快乐体操动作技巧等课程,旨在帮助学员快速掌握快乐体操教学理念和实践能力,使快乐体操更好地得到推广。这也是相关幼儿园进一步贯彻落实《省体育局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少年儿童快乐体操活动的意见》,进一步明确开展快乐体操项目的意义,让更安全、更有趣、更科学的体育活动进入幼儿园中,提高幼儿教师开展快乐体操项目的教学业务能力的有效措施。让相关幼儿体操教师真正学习到、领悟到快乐体操对儿童发展发育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园所中普及开展快乐体操活动,让每一名儿童身心健康、快乐成长。

(三)评价

体操是运动之父,是身体最基础的运动,是一切灵巧性运动的源头,孩子从婴幼儿时期最简单的爬行、走跑和跳跃开始,就已经进入体操的学习中。孩子从小把体操练好,长大以后,无论从事什么样的运动,都会有所帮助,所以我们就是要抓基础、抓普及。幼儿阶段是幼儿柔韧性发展的关键期,柔韧和拉伸作为快乐体操课程的教学重点,每节课都会合理安排柔韧性相关练习,这有助于幼儿柔韧性素质的加强。快乐体操课程对改善大班幼儿的柔韧性、协调性以及下肢肌肉力量是有明显促进作用的。

快乐体操课程通过跑、跳、钻、滚、倒立、旋转、悬垂、摇摆等各种动作技能组合练习,以趣味为特征,引导幼儿快乐地进行运动。在课程中通过讲解动作要求,提高幼儿对身体部位和身体姿势的认知,结合组合动作,使幼儿在课程中提高基本移动技能、平衡控制技能等。幼儿通过参加各种有趣的运动游戏,提高运动参与的信心以及动作能力。

(四)反思

1.体操教练在课程开展过程中的教育能力有待提高

教练在场馆中都具备很好的训练能力,但是在幼儿园中开展教学活动,需要更多教育能力,如在活动进行中需要有简洁明了的引导语,以及动作的指导语。另外,在幼儿园课程教学过程中,教案更像是大纲,教案的编写能力有待提高。教学活动中不同内容的教学时长需要进一步缩短,教学时长不能超出幼儿注意力持续的时间。

2.幼儿园教师在体操馆开展的教学中站位及角色转换意识较弱

幼儿园教师在场馆的上课过程中,更多地应该承担维持秩序与保护幼儿安全的职责,但幼儿园教师总是会不自觉地给予幼儿一定的动作指导。在幼儿适应体操馆教学形式后,幼儿园带班教师应适当退出教学环境。

3.课程教学内容有待丰富

开展幼儿快乐体操课程教学,要更多地满足相关幼儿的体操爱好,就需要进一步丰富课程教学内容,目前幼儿体操馆依托幼儿园开展的幼儿快乐体操课程设置上,相关的课程教学内容比较单一,选择性不多,快乐体操课程的创编工作效率不高等,这些都会影响快乐体操课程教学开展的成效,在课程教学的形式和方法应用上也比较单一。对此,还需要结合目前幼儿对体操的喜好,积极创编相关的快乐体操课程,并结合快乐体操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和现实情况,做好课程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体现快乐教学,为幼儿提供更多的体操项目选择,促进幼儿体操运动兴趣培养,激发他们的运动热情。

编辑 张 慧

猜你喜欢

体操幼儿园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爱“上”幼儿园
思维体操
思维体操
头脑体操
想念幼儿园
头脑体操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