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批判思维在高中英语译林新版教材阅读教学中的培养
2021-08-27朱毅凡张巍巍
朱毅凡 张巍巍
【摘要】海量信息,书山题海,学生一味接受,较多学生缺乏批判性思维。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加强学生内在的反思,同时也要注重外在的引导。该文阐明学生高中英语阅读中在批判性思维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建议。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英语教学
【作者简介】朱毅凡(1998-),男,汉族,安徽合肥人,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本科,研究方向:翻译;张巍巍,扬州市蒋王中学,本科。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当今时代,信息爆炸,良莠不齐,真假难辨,独立思考与判断的能力至关重要。我们不仅要学会海纳百川,更要学会大浪淘金,筛选信息。得益于批判性思维,人们能够独立思考,理性全面判断。批判性思维是深度思考的核心。现在高中英语教学在高考“指挥棒”下过度强调应试语言点的训练,忽视文章深层的分析与解读。
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学生容易囿入应试教育的怪圈,过分地纠结于单词记忆和阅读里的信息碎片,在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上南辕北辙。改善并发展思维的品质,不局限于字词句的束缚,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学生理性全面地分析并解決问题,甚至可以从跨文化的角度多维度深层次观察世界,认识本质。
那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能够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锻炼学生的思维品质呢?
二、批判性思维的含义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古代中国,孔子重视启发学生思考,指导学生“叩其两端”,学思结合,权衡利弊,内部自省,批判思考,从而解决问题(司秀燕,2000)。在西方,苏格拉底在长期的讲学中形成“苏格拉底法”,循循善诱,让学生不迷信权威,能够敢于挑战权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中强调了批判性思维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思维品质的重要表现。思维的批判性体现在质疑,批判的行为。一个有批判性思维的人不会盲从跟风,人云亦云,也不会主观臆断,固执己见,拒绝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不言而喻,从古至今,批判思维一直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批判性思维是反思性思维(武宏志,2004)。批判性思维不以批判为最终目的,以批判的形式,达到通过问题体现批判的建设性的目的。批判性思维包括认知技能和情感倾向。认知技能包括阐释,分析,评价,推断,说明,自我校准。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营造良好的氛围,启迪学生,循循善诱,潜移默化中渗透批判性思维的方法,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三、批判性思维培养的路径
为了培养批判思维,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教师创新迁移,鼓励思考。荀子提出“兼陈万物而中悬横”的思维方法,不纠结于事物的一方面,而是广泛分析,综合比较,全面思考,进而批判性思考,如实记录并且把握事物之间的关系。“填鸭式”的教育使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缺乏自主思考的动力和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可以采用头脑风暴,辩论赛,演讲,书签等形式鼓励学生思考,进行创新迁移,对文本进一步深化理解,拓展思维的广度,不仅仅局限于眼下的态度。
比如,笔者在教《牛津英语》模块一第一单元Reading(Realizing your potential)时,通过文本的解析,学生能够知道潜能的本质,意义以及实现路径,却很难联系自身,综合思考。笔者依据“SWOP”的企业战略分析法设计了“SWPW”求职小游戏。“SWPW涵盖了:Strength(优势),Weakness(弱点),Potential(潜能),和Way(途径)”四个层面。我们帮助学生设计了以下表格:
学生首先仔细思考,反思自身,完成表格,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自己的表格;并且进行演讲,依据自己的思考,对未来进行规划。
比如,笔者在教《牛津英语》模块一第二单元Reading (Strangers on the same roof)时,主要阐述了亲子关系紧张的起因和解决办法,为了帮助学生联想自身,全面认识问题。我们设计了下面的“Talk with______”的演讲活动:
首先设计表格,再通过清晰的、层次分明的阐述,学生可以较为全面地意识到自己与别人交往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追溯问题产生的原因,学生能够更加清晰明白问题的本质,形成问题的解决方案。
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局限于字词句,拘泥于片段知识,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要迁移创新,通过全面的视角看待一个问题,推己及人,不能单纯地考虑事情的一个维度。
2.教师巧妙设问,加强引导。“苏格拉底法”,又称“问答法”,通过讥讽,助产术,归纳,定义四个步骤组成的方法,不断诱导对方认识和承认自己的错误,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教师巧妙地进行提问,帮助学生抓住矛盾的点,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思考。恰当的时候,教师给予恰当的暗示,能够帮助学生寻找到合适的线索,从而对问题有深层次的思考和想法。
比如,笔者在教《牛津英语》模块一第二单元Extended Reading(Mama and Her Bank Account)时,我们在引导学生进行人物性格分析时,不是简单地归纳,填鸭式教学,而是这样设计的:
T:Does Mama tell a lie?
S:Yes.
T: Do you think Mama is dishonest?
S: No.
T: Why?
S:Mama's lie is a white lie. She cares for the family and gives the family a sense of security by giving a white lie.
【解析】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与学生的第一轮对话使学生意识到了妈妈撒谎的事实。第二轮对话让学生对于撒谎这件事进行一个价值判断。学生在两轮对话中能够清晰感知到妈妈撒谎的不道德性与妈妈的爱具有冲突。提出问题后,学生会针对谎言这个关键进行思考。学生对于谎言的本质进行深层次的剖析与解读,感知到谎言的既有欺骗的一面,又有妈妈包含善意的一面。这个谎言本质上是一个善意的谎言。这样的人物分析不再单薄,考虑到了多方面的角度。而这样的人物性格分析并不是老师灌输下去的,而是学生通过细节,进行自我思考,得出的结论。
比如,笔者在教《牛津英语》模块二第四单元Extended Reading(The Old Man and the Sea)時,我们通过鼓励学生探索老人身心状态的变化,并且引导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老人的性格。
T:According to the details you have found, did the old man get tired physically?
S:Yes.
T:According to the details you have found, did the old man get tired mentally?
S:Yes.
T: Did he give up mentally?
S: No.
T: Why didn't he give up?
S:Because he is a tough man and he bears in mind that“A man can be destroyed but not defeated.”
【解析】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与学生的前两轮对话使学生意识到老人身体疲惫的事实。第三轮对话中对话中,学生能够清晰感知到身心疲惫的事实与不愿放弃的意愿之间的冲突。通过这份冲突,学生能够意识到老人在身心俱疲的恶劣条件中,仍然坚持自己的硬汉准则,不愿放弃,学生能够更加全面理解老人明知无法与命运抗争而偏要抗争的决心,而不是简单地定义为老人不愿意放弃。如果教学活动中,简单归纳老人的性格为坚强,学生就是机械地记忆我们灌输的知识点,缺乏思考。
3.教师以读促写,多方联动。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层次的解读与分析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视角,多层次,多模式完成文章。在阅读文章后写作,帮助学生仔细观察文章,全面思考话题。
比如,笔者在完成《牛津英语》模块一第二单元Reading的教学后,我们做出迁移创新的活动环节。笔者提出问题,“What stresses do the parents of a teenager have to deal with? How do they deal influence th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通过课文的学习,进行知识迁移,写出父母的困惑。学生通过Reading的学习,能够理解孩子与父母矛盾中孩子的烦恼。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读后续写的形式,让孩子模仿父母,站在父母的角度续写,让学生能够深度思考,理解父母的烦恼以及亲子沟通时存在的困难。
比如,笔者在教《牛津英语》模块一第三单元Reading(Teen faints after skipping meals)一文旨在告诉学生理性辩证看待青少年减肥。“If you have a weight problem like Jennifer Jones, will you skip meals? Why or why not?”我们通过假设他们是文章主人公,他们会怎么做的方式,拉近了学生与话题的关系,将陌生的“健康与美”的辩证主题变得更加形象生动了,让他们有所表达,有所展示。此外,学生通过自身经验的对照,可以反思当前的行为,与阅读完之后的感想形成冲击。
四、结语
在信息化社会,我国亟需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才。笔者在英语教学中的尝试仅仅为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初步尝试。笔者提出的对于培养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才是远远不够的。其实,英语教育还需要我们广大教师开阔思维,兼容并蓄,才能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1]司秀燕.刍议“叩其两端”[J].黑龙江教育,2000(4):48.
[2]李浩良.培养高中英语批判性阅读思维的课堂提问模式研究[J].高考,2021(5):28-31.
[3]武宏志.论批判性思维[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1): 10-16.
[4]高涵.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J].海外英语,2021 (2):149-150.
[5]张水莲.浅谈高中英语阅读批判性教学[J].海外英语,2019(2): 173-174.
[6]龚海平.英语教学中的英语语言文化意识培养——写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颁布之际[J].江苏教育,2018 (27):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