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扩招背景下学生学情分析
2021-08-27李珊许芳蔡兴芳
李珊 许芳 蔡兴芳
摘要:通过对贵州农业职业学院高职扩招畜牧兽医专业2020级112名学生的性别、年龄结构、从事行业、生源类型、受教育程度、学习时间及困扰学习的因素等7个方面综合调查,发现高职扩招生源比普通全日制生源更复杂,年龄组成跨度较大、受教育程度相对集中,主要是高中和中职,但仍有部分学生是初中或其他学历,学习时间不固定且学习时间较短,使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难度增加,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要求更高。综合以上7方面调查结果,针对高职扩招学生人才培养提出科学对策,以期为畜牧兽医专业高职扩招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学方式等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畜牧兽医专业;高职扩招;学情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73X(2021)05-0047-02
李克強总理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高职扩招100万后[1],2020年贵州省高职扩招条件在2019年的“四类人员”(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基础上调整为退役军人和贵州省的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高素质农民、企业员工和基层农技人员等“六类人员”为高职院校扩增的大量生源,同时也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有更高要求[2]。高职扩招对原本没有上大学的学生无疑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更是我国实现制造强国、增加技能型人才数量的重要举措。但是,高职扩招生源组成比普通高职生源要复杂多样,这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是一个新挑战、新机遇。本文通过贵州农业职业学院畜牧兽医专业高职扩招生源调查分析,以期为畜牧兽医专业高职扩招生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及教学方式等提供科学依据。
1 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对象为贵州农业职业学院2020级畜牧兽医专业高职扩招生源录取的112名学生,通过调查问卷和现场访问的方式,分别从性别、年龄结构、从事行业、生源类型、受教育程度、学习时间及困扰学习的因素等7个方面进行调查,去掉15份无效问卷,有效问卷97份,本文全部数据均使用97份有效问卷或现场访问结果统计得出。
2 结果与分析
2.1 性别、年龄结构及从事行业
在97份有效问卷中,有男生72人,女生25人,分别占74.23%、25.77%;年龄结构中18岁以下1人、18~30岁65人、30~50岁31人,分别占1.03%,67.01%、31.96%。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生大多是在畜牧、养殖、饲料、兽药等企业就业,工作环境较为艰苦,工作时间也较长,大部分女生不会作为首选专业,因其专业性质造成男女比例差异较大,符合本专业特征;年龄结构主要集中在18~30岁,主要是通过了解本专业就业前景后,希望毕业后能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行业,希望能在学校学习到更能多专业知识,以便毕业后能在专业实践中快速适应岗位角色,而30~50岁的学生中,部分已经是在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行业,想借此机会学习更多理论知识,也能提升学历。
2.2 生源类型及受教育程度
在调查的畜牧兽医专业高职扩招97人生源类型中,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高素质农民、企业员工和基层农技人员分别有13、17、26、10、6和2人,分别占总人数的13.40%、17.53%、26.80%、10.31%、6.19%、2.06%;受教育程度设置了初中、高中、中职及其他四个选项,调查结果各项人数分别为10、29、44及14人,分别占总人数的10.31%、29.90%、45.36%、14.43%。普通全日制高职生源主要是中职、职业高中、技师学校及高中毕业生等,相比之下,高职扩招生生源组成更复杂,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时需要考虑学生基础、新课程接受程度等诸多因素,制定方案难度增加,同时对高职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
2.3 学习时间及困扰学习的原因
在学习时间的调查中,设置每天学习时长在1 h以下、1~3 h、3~5 h、5 h以上,分别为12、38、25、22人,大部分学生能保证每天学习3 h左右。通过访问了解到,困扰学生学习的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①部分学生平时在工作岗位上,只有工作之余才能学习,有的下班后还需照顾老人、孩子,能学习的时间就更少。②部分学生因为离校时间太久,重新回到教室上课很不适应,对老师讲的新课程不能及时消化吸收。③学校要求新生开学报到后第1周必须到学校集中线下教学1周,而且每学期都会有线下课程,导致部分学生难以调配时间。
3 对策
3.1 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学生生源组成差异性,在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基础上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模式,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制定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3,4],达到一人一方案的培养模式,增强学生在实践中转化知识的能力,能在毕业后就能适应工作岗位的技能要求;积极探索学分转换机制,让已经在相关专业岗位上工作的学生能通过工作中的某些生产实践、培训或技能证书等可以转换成相关课程学分,为学生提供多渠道获得学分方式,建立多渠道学分转换、学分获得机制,并将学分转换机制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5]。
3.2 深化课程体系改革
根据高职扩招学生学习时间的不同,可以采取多元化教学方式,适当增加线上课程,减少线下集中授课时间,充分利用“钉钉”“超星学习通”“蓝墨云班课”等线上教学平台,尽可能多地开发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及专业核心课,深化项目化教学模式,完善线上教学课程体系,使学生能随时利用空余时间学习;对于必须线下操作的实训、实践课程,可以通过与生源地周边企业合作,学生就近到企业参与实训、实践学习。进而真正实现“形式多样,标准不降”[5,6]。
3.3 加强“双师型”教师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扩招生有别于传统普通全日制学生,大多数高职扩招生对技能实践有迫切的需求,这就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要求更高,这也需要高职院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可以增加“双师型”教师培养方式,通过校企合作办学或校企合作开办产业学院、聘请知名专家培训等方式,创造教师到企业实践的渠道,联合培养“双师型”教师团队;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引进行业、企业技术骨干或知名专家作为专业带头人,充实“双师型”教师团队[6]。
参考文献:
[1] 孙庆玲. 六部门联合印发《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J]. 陕西教育:综合版, 2019(6):42.
[2] 高职院校两年扩招200万,教育部要求保证质量型扩招[J].教育科学论坛,2021(6):8.
[3] 原 珂.为高职百万扩招更好落实进言[J].团结,2020(5):49-52.
[4] 常贵想.“百万扩招”背景下的高职生教学与管理[J].河南教育(职成教),2020(5):32-34.
[5] 刘晶晶,和 震.高职百万扩招背景下非传统生源群体的行为决策研究——基于BDI理论模型的逻辑推理[J].现代教育管理,2021(5):121-128.
[6] 曹 强.西部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问题与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1(10):8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