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舒伯特艺术歌曲《岩石上的牧羊人》词乐关系
2021-08-26周秋彬
一、艺术歌曲《岩石上的牧羊人》的创作背景与歌词分析
(一)创作的背景
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1797年1月出生在维也纳的里赫田塔尔,1828年11月离世,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创作出了数量惊人的作品,作品数长达一千多首,可想而知,他在音乐创作方面,有多么丰富的灵感与创作能力。艺术歌曲《岩石上的牧羊人》是舒伯特在1828年10月创作而成的,是他离世前创作出来的最后一首作品,后人在舒伯特离世以后,整理他的声乐作品中,取出十四首整合发布了一部声乐套曲《天鹅之歌》,
天鹅在知道自己到了生命的尽头都会发出一声最凄美的叫声,因此这首作品号为D.965的《岩石上的牧羊人》真正可以算作是舒伯特的“天鹅之歌”。
这首作品是舒伯特的好朋友,当时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安娜·米尔德·豪普特曼邀请作曲家为其量身定做的歌曲。舒伯特第一次与歌唱家安娜相识是在1813年维也纳国家大剧院的一次演出上,当时安娜演唱的作品是格鲁克的《伊菲姬妮在陶利德》,那场音乐演出给舒伯特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1824年,安娜想让舒伯特写一部适合她演唱的歌剧,舒伯特很爽快地答应了,将歌剧《阿尔方索与艾斯特雷拉》交给了安娜,但是安娜对于舒伯特的这部作品并不是十分满意,她想让舒伯特创作出一首能让她展示出她的音色与表现力的音乐咏叹调,但是由于当时的舒伯特的身体状况愈来愈糟糕,深受病痛的折磨,所以一直迟迟未完成安娜的请求,直到他生命的尽头,他才完成了这部篇幅长、演唱难度大的艺术歌曲《岩石上的牧羊人》。这首作品是舒伯特离世以后,他的弟弟费尔迪南德整理作品发现以后将这个乐谱交给了安娜,安娜收到作品以后十分激动与难过,最后安娜在1830年3月21日首次演出了这首艺术歌曲《岩石上的牧羊人》。这首歌曲与舒伯特创作的其他艺术歌曲相比,不仅仅只是篇幅长,整个歌曲的张力也十分大,与舒伯特之前创作的艺术歌曲形成鲜明的对比。舒伯特在乐曲的第三部分采用一连串的花腔乐句来告诉人们春天的来临,以此来展现出安娜的超强唱功。在歌曲的编制上,打破了传统的钢琴伴奏的模式,采用了单簧管与钢琴同时伴奏,可以说这是一首具有室内乐特征的作品,作曲家采用高超的创作手法将人声器乐化,这首舒伯特在世所创作的最后一首作品,凝集了他毕生的精湛创作手法,不管是从声乐的演唱难度上,还是歌曲的配器上,以及调式的应用上,都突显出了舒伯特在艺术歌曲这一领域独树一帜的地位。
(二)歌词内涵
舒伯特所处的年代是一个高压强政的时代,他曾经给他的友人写过一封信中说道:“没有作为的,没有意义的生活,这正标志等着我们的时代”。但是在舒伯特的音乐作品中难得的是让人们感受到他热爱自然、热爱人类、热爱世界的赤子之心,他对世界的美好向往、对爱情的憧憬与面对困难生活的勇气,也就是说他把自己心里所有的愿望与幻想都以音乐为媒介而创作出来,将自己的理想寄托于音乐。[1]舒伯特是个诗歌热爱者,他的艺术歌曲采用的都是他喜爱的诗歌而创作的,诗歌作者有著名的诗人歌德、席勒、威廉·缪勒等,也有很多当时无名小卒的诗人卢贝克·史密斯等,但是不管是哪位作家的诗作,只要能激发舒伯特的创作灵感,舒伯特就会马上为这首诗佩戴上带有美妙音符的花冠。[2]
《岩石上的牧羊人》的歌词采用的是威廉·缪勒(Mueller·Willhelm)与海尔敏·冯·谢济(Helmina·von·Chezy)的两部作品综合加工而成的,整个曲子分为三个部分,开头结尾采用的都是威廉·缪勒的诗歌集《Der Berghirt》里面的《深山的牧羊人》以及《爱的牵挂》,曲子的中间部分采用的是海尔敏·冯·谢济的诗作《夜晚的声音》。
整首《岩石上的牧羊人》的歌词共分为十六句,第一部分的八句诗词与第三部分的三句诗词来源于威廉·缪勒,第二部分的五句诗词则采用海尔敏·冯·谢济的诗作。
从第一句到第八句歌词内涵可以感受到牧羊人的孤独与对远方心上人的深深思念之情,而第九句到第十三句的歌词内涵则是让人感觉到了牧羊人心灵最深处的孤独、绝望,整个情绪与前八句相比,氛围更加的沉重压抑,因此很多演唱者在演唱第二部分时都是采用了减慢速度的处理。第十四到第十六句的歌词内涵表达的是牧羊人的春天即将来临了,春天的来临意味着她欢乐的来临。最后三句的歌词给人们的感觉与之前明显不同,让人们感受到了牧羊人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与希望。
从歌词我们可以看出舒伯特是一个热爱大自然的人,虽然作曲家所处的当时政治强压的状态下,常常使他喘不过气来,好在他能为自己的压抑情绪找到宣泄口,他寄情于音乐、生活。享受美妙的大自然是舒伯特生活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他把在大自然所收获到的感受表现在他创作的各个领域,如歌曲、交响曲、四重奏等,[3]其中最有代表的作品就是声乐套曲《冬之旅》,《岩石上的牧羊人》作曲家根据歌词的创作,开始的时候让人感觉到了牧羊人站在高高的岩石上放声高唱,山谷里回声嘹亮,牧羊人歌唱着对远方爱人的思念与自己心灵深处的孤独、寂寞与绝望,在诗词的最后部分,牧羊人的春天来临了,春天的到来使他兴奋、激动,因为春天的到来意味着牧羊人的欢乐到来,所以让人们明显感觉到了整个情绪的提升,对生活瞬间充满了希望与憧憬,因此这就是作曲家的可赞之处,虽然现实生活中拥有着许多的不如意,可是他却将美好的生活理想寄托于音乐的创作中。
二、艺术歌曲《岩石上的牧羊人》的音乐分析
(一)曲式结构的分析
舒伯特具有钻进去透彻理解歌词并用音乐完全表达其神韵的天赋,这是很多音乐家都无法做到的,当然除了雨果·沃尔夫,当他与某个诗作对上了幻想与性情,他的内心就会马上释放出一种原始冲动,会马上找到适合的音乐表达方式,联想出一系列的音符与节奏,这就是所谓的“乐思奔涌”[4],这首歌曲虽然歌词来源于两位不同的诗人,可是舒伯特卻用他惊人的高超创作手法将三个部分的歌词天衣无缝地结合在一起,在音乐整体创作上,给人一种自然衔接的听觉享受。
《岩石上的牧羊人》从整个曲式结构上可划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由1~128小节构成,第二部分由129~218小节构成,第三部分由219~349构成,是复三部曲式。
乐曲先是在长达38小节的前奏展开,作者在调式上采用的是?B大调,利用单簧管的声部提前将声乐声部的主题提前预示出来,第一部分是一个再现单三部曲式,A段由两个重复乐句组成,39~63小节,a乐句从39~50小节,a乐句从51~63小节,调式与前奏相同?B大调,半终止停留在调式主和弦上,终止式停留在D7~T。B段由三个合头变尾的乐句组成,64~81小节,可划分为b、b、b、分别从64~69小节、70~75小节、76~81小节,调式开始就在?B的?Ⅵ作为中介和弦转到?G大调的主和弦,在第78小节转到D大调,最后终止式结束的主四六—属七—主,紧接着出现了14个小节的连接,调式转为?B大调,为后面的再现乐段做调式准备,A乐段与A乐段基本是重复的,只有极个别的地方作曲家在旋律上加花,变化了分别是112小节的人声旋律上与114小节到117小节的单簧管部分不一样。再现A与第二部分的间奏中调式发生了改变,在123小节转为了g小调,为第二部分的调式做准备。综上所述第一部分为一个再现的单三部曲式,A-B-A,如图1所示。
图1:A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由129~218小节构成,是一个并列的单三部曲式,C乐段从129~148,可分为c与c,c乐句从129~140小节,c乐句从141~148,c在c的基础上做了音乐材料的减缩,所以为非方整乐段,C乐段的调式由g小调开始在137小节转为?A大调,是转调乐段,作曲家在调式的运用上,丰富了整个音乐和声色彩。在第二部分的D乐段中,作曲家充分发挥了他在调式应用上的天赋,调式由?A—a—g的变化,D乐段也是分为两个乐句d+d,d句从149~164小节,d乐从165~182小节,第二部分的再现段落C从183~206小节,再现段落是一个转调乐段,从g小调转到G大调。207~218小节作为第二部分与第三部分的连接部分,旋律线条十分得优美,虽然单簧管的伴奏音符仅仅由几个简单的音符构成,可是细细品味其中的音乐,别有一番感觉。如图2所示。
图2:B第二部分
乐曲的第三部分也是一个再现单三部曲式,乐段从旋律角度上可分为E—B—E,E乐段从219~262小节,219~226算是连接,紧接着由三个乐句组成,e+e+e,e乐句由227~238小节,e乐由239~250小节,e乐句251~258小节,整个E乐段的调式都是?B大调,259~262小节是E乐段与B乐段的连接,B乐段从263~288小节,此段的歌词材料来源于之前的B乐段,因此这是一个再现的复三部曲式,B乐段的调式为D大调,E是E乐段的再现乐段,最后曲子在10小节华丽的单簧管吹奏与钢琴的伴奏下,结束全区。如图3所示。
图3:A第三部分
三、藝术歌曲《岩石上的牧羊人》的词乐研究
(一)调式与歌词
舒伯特在第一部分的A乐段采用的是缪勒的诗,诗中所要表达的涵义是:“牧羊人站在高高的岩石上,俯瞰着深深的山谷并歌唱,山谷传出来了牧羊人歌声的回荡声”,这一部分的音乐情绪给人是开阔舒展的,因此作曲家在调式应用上采用了?B大调调式,和声多以主和弦与属和弦为主,在歌曲的第二部分,歌词表达的是牧羊人陷入无尽的悲伤,她十分的孤独与绝望,此时为了配合整个歌词的意境,作曲家巧妙地将音乐调式转变为g小调,小调给人带来的色彩是暗淡悲伤的,因此可以看出作曲家对于词乐意境结合这一方面有着高超的创作技巧。在歌曲的第三部分,歌词叙述的大致意思就是春天就要来临,春天的来临意味着牧羊人的欢乐,牧羊人陶醉其中,整个第三部分情绪高昂、欢快、明朗,因此自然而然作曲家在创作的时候采用的是色彩明朗的大调式,采用了?B大调与D大调。
(二)人声与歌词
从人声旋律与词的研究:在曲子的第38~42小节,歌词所要表达的是牧羊人站在高高的岩石上的场景,为了让人们感受牧羊人站在山谷上的画面,舒伯特在创作的时候恰当地运用了分解琶音的旋律,上下行的走向,仿佛让人们感受到了重峦叠嶂的山峰,(谱例1)曲子的197~202小节中,歌词所表达的意思是”我们的心灵入苍天”,作曲家很巧妙地谱写了“如苍天”的画面,(谱例2)267~270小节,为了表达出“我歌声回荡耳边”,作曲家巧妙的运用了一字多音的旋律,表达出歌声回荡的画面。(谱例3)
谱例1:
谱例2:
谱例3:
(三)伴奏与歌词
这个曲子的伴奏应该分为两个方面来分析,第一方面就应该从这首歌最为精华的单簧管来说。在第一部分,单簧管就化身山谷中牧羊人的回声,在人声旋律快结束的时候呼应一下;在第二部分,单簧管就转变为一个很认真用心的聆听者,静静地听着牧羊女诉说着心中的忧郁,在牧羊女诉说后轻轻地发出一个叹息的声音;在乐曲的第三部分,单簧管瞬间由之前很安静沉稳的聆听者转变为牧羊女最知心的伴侣,他们两个你一问我一答的对话,将这个音乐的情绪推向了高潮,使音乐充满了戏剧的情节,让聆听者跟着一起兴奋开心。第二方面就该从传统的艺术歌曲钢琴伴奏来说了,在歌曲的三个部分里面,钢琴伴奏部分一直扮演的角色就是协调与稳定单簧管与人声的作用,但是由于每个部分的情绪不相容,作曲家在钢琴伴奏上也巧妙地运用了不同的织体,比如在第一部分情绪较为明朗,主要是柱式和弦三连音的连续使用,低声部八度音程,第二部分的钢琴伴奏则是变成了分解和弦的使用,但低音依旧是八度音程,由于第二部分的情绪相比第一部分更为忧伤,因此八分音符的半分解和弦相比起三连音的节奏,在听觉上速度会较慢一点,所以给人带来的情绪也是忧伤的。歌曲的第三部分是全曲情绪最为高涨的部分,之前稳定的低音也跑动起来了,且时值较短,右手的部分与第一部分一样采用柱式和弦的织体,给人带来欢乐明亮的听觉。
以上就是笔者通过歌词与调式、人声、伴奏这三个方面结合进行的分析,通过分析让我对舒伯特这一伟人更加肃然起敬,崇拜感油然而生,诗词中所表达的每一种声音,每一幅画面,每一种情绪,通过作曲家的创作,都能在音乐中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赋予诗词贴切的音乐形象。
四、结语
以上就是笔者以舒伯特的《岩石上的牧羊人》词乐关系作为研究对象,从歌曲的創作背景、歌词的内涵、音乐的分析展开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为以后演唱这首作品的演唱者提供一些微薄的帮助,为更好地诠释这部作品打下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尚家骧:《欧洲声乐发展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年版,第186页。
[2][3][4]〔奥〕卡尔·克巴尔德:《弗朗茨·舒伯特及其时代》,冷杉、钟莉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79页,第167页,第168页。
周秋彬 沈阳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