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渗透及教学方法探究

2021-08-26李敏

求知导刊 2021年10期
关键词:渗透方法小学美术教学传统文化

摘 要:近年来,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国对小学美术教育十分重视,而在美术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千百年来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使学生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是小学美术教师应尽的责任。教师应加强传统文化在美术教学中的渗透,在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同时,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美术教学;渗透方法

中图分类号:G40-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10-0091-02

引 言

发扬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传统文化与美术教学的融合,培养学生良好的传统文化意识[1]。目前,部分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有限,因此,教师应加强传统文化在美术教学中的渗透。同时,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发扬传统文化已成为美术教学的重要任务。将传统文化与美术教学有效融合,能够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丰富小学美术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一、传统文化与小学美术教学的关系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发展和生存的精神纽带,深深扎根于我国民族精神中[2]。我国的传统文化主要以书画、工艺品、民族特色产品等形式出现,是体现我国民族风貌的特色文化。传统文化涵盖面较广,包括民族风情、美学艺术、哲学思想等众多文化精髓[3]。传统文化和美术密切相关,美术是传统文化不断发展的产物。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加深其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还要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小学美术教育是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之一。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美术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的民族情感和对美术的学习热情。

二、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美术教学中面临的问题

我国传统文化的构成以传统艺术为主,同时,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4]。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如农村和城市的教学设施存在较大差异、农村学校的教学设备尚不完善、信息化技术尚未普及等。此外,很多小学美术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只注重培养学生的美术技巧,忽视了培养学生的美术审美能力,向学生传递传统文化的意识较弱。将传统文化融入小美术教学中,符合当前教学改革的需求,也是当前美术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三、将传统文化有效融入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具体策略

(一)在课堂上以民间工艺品展示传统文化

民间手工艺品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深刻体现,具有浓厚的民族气息,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宝贵的精神财富[5]。小学美术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应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让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自豪感和认同感。以刺绣为例,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应通过介绍刺绣艺术,加深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我国非物质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意识。

(二)引导学生自主探寻传统文化的发展历史

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要培养学生的美术技巧和审美意识,还要让学生充分感受传统文化独有的文化魅力,让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在了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课本知识,运用绘画的形式将其表现出来。我国的传统文化较为丰富,其中,老街文化是我国最古老的本土文化之一。例如,青州昭德老街属于回族聚居區,民族特色浓郁,如今保持着原有的形态,以青砖小瓦、古木式板门为主要表现形式。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探索青州昭德老街与其他建筑在构造、形式上的区别,让学生充分意识到,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古老的建筑正在不断消失,让他们从小树立保护古建筑的意识。因此,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应让学生充分了解关于我国古建筑的知识,通过对古建筑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三)提高小学美术教师的专业素养

要想将传统文化有效融入美术教学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极其重要。学校应培养教师的综合素质,以传统文化为主题,定期对教师开展培训,让教师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在提高美术教师综合素质的同时,也为今后顺利开展美术教学打下基础。此外,学校还应大量聘请综合素质较强的美术教师,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美术功底和丰富的美术知识,同时要深入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教师应做好美术备课工作,根据备课内容掌握所需传统文化知识,进而实现传统文化和美术教学的有效融合,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四)在课堂上欣赏名画作品,弘扬传统文化

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随着时代不断更迭,留下了许多优秀绘画作品。这些绘画作品是对当时社会文化的真实反映,也是画家的智慧结晶,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因此,教师在开展美术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为学生呈现这些优秀绘画作品,介绍画家的创作背景,使学生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五)考察实践,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带学生去文化博物馆参观,让学生在参观的过程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学生只有亲自走进文化博物馆,才能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参观后,教师可开展传统文化艺术展览活动,让学生用拍照、绘画、文字的方式展现自己心中传统文化的形象。学生亲自参观博物馆、参与艺术展览,能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进而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传统文化扎根校园。

(六)让信息技术进入美术课堂

小学美术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美术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展现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在带给学生一定的视觉体验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我国传统文艺在时代的更迭中不断发展,最终得以保存下来,但很多优秀的艺术作品,学生无法亲眼看到。基于此,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给学生展示传统艺术作品的图片,在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也让学生充分了解我国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美术教学的意义

在我国文化历史长河中,美术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伟大精神财富。美术作品是我国历史文化发展的表现,而作品中强烈的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影响着一代代的中国人。因此,小学美术教师要加强传统文化在美术教学中的渗透,发扬我国伟大的文化精髓,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传统文化意识。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极其重要。现阶段,小学美术教师注重提高学生的美术技能,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这不利于小学生理解美术作品的内涵。传统文化存在于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在小学美术课程中融入传统文化,能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凸显美术教学的意义。

(一)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在小学美术教学课程中融入传统文化,能够丰富美术课程的内容。美术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将传统文化融入美术教学中,不仅能使学生学习绘画的知识、方法,还可以让学生从中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教师应注意的是,不能单一地以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为教学主要目的,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人文素养。

(二)提高教学质量

很多小学忽视了美术教育,片面地认为美术只是一门副科,这样的教学观念极大地阻碍了小学美术教学质量的提高。在传统小学美术教学中,单一的课堂环境和单调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不高。因此,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加强传统文化在美术教学中的渗透极为重要,能够提高美术教学的趣味性。小学生具有好奇心较强的天性,他们对带有趣味色彩的传统文化充满好奇。因此,在美术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能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

结 语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是我国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共同的智慧结晶。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小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极其重要。小学美术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应积极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民间工艺和优秀绘画作品,在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重视的同时,提高美术课堂教学质量,使我国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牛晔,李思影.传统文化传承与美术教育之间的关系[J].美术教育研究,2018(05):162.

周静芳.小学美术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研究[J].读书文摘(中),2019(02):1.

漆宇晶.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渗透[J].科学咨询,2019(33):151.

刘洪蛟.浅谈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民族传统文化教育[J].软件(教育现代化),2019(05):87.

朱薪羽.小学美术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融入[J].美术教育研究,2017(20):176.

作者簡介:李敏(1983.1—),女,江苏南京人,本科学历,小学二级教师。

猜你喜欢

渗透方法小学美术教学传统文化
以形思数,以数想形
初中历史岳麓版教学中素质教育的渗透
小学美术创新能力培养探析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
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