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微课让历史中考复习更高效
2021-08-26杨立新
摘 要:微课是一种现代化教育模式,是一种既高效又便捷的补充性教学手段,适用范围相当广泛。历史是中考的一门必考科目,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试题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借助微课让历史中考复习更高效,让学生充满自信地迎接中考。笔者针对如何借助微课让历史中考复习更高效展开探讨,总结了一些科学、合理的对策。
关键词:微课;中考复习;初中历史
中图分类号:G43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10-0026-02
引 言
微课虽然短小,但主题突出、目标明确,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教学资源。一个微课视频通常讲解一个专题或几个有所关联的知识要点,具有切实有效、稳步推进的效果,起到聚沙成塔、以少积多的作用[1]。在历史中考复习中,教师可以借助微课的优势,引领学生整合知识,达到融会贯通、整体提高的效果,加强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记忆与掌握,使学生复习更高效。
一、充分借助微课优势,统一回顾教材内容
在初中历史课程教学中,中考复习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教师要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复习方法,通过查漏补缺帮助他们系统、全面地掌握所学知识。由于中考复习范围涉及七年级至九年级的六本教材,内容相当多,教师可以充分借助微课的优势,突破以往平铺直叙复习模式的局限性,挑选主干内容带领学生统一回顾,使其找到明确的复习方向,减少无效或低效复习行为的出现[2]。教师还可根据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进行总结与反思,找出他们的薄弱环节与知识盲点,从而有针对性地制作微课,使学生解决困惑,弥补自身不足。
例如,在进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教学时,笔者根据本单元的知识内容制作了三个微课:第一个是以抗日战争题材为主题的影像资料,通过视频的方式,引领学生回顾抗日战争由“九一八事变”的局部抗战发展到全面抗战,最终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以及抗日战争时期的重大战役,展现了整个抗日战争的艰辛历程;第二个以图片为主,包括九一八事变、双十二事变、七七事变、淞沪会战、第二次国共合作宣言、爱国华侨筹款抗日、加拿大医生白求恩、美国偷袭珍珠港、美国向广岛与长崎投原子弹、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等;第三个是抗日战争中的数据,包括国共两党对日本作战的次数、双方参战兵力、中国军民伤亡数量、日伪军伤亡人数、我国遭受的经济损失等。这样利用三个微课逐层推进,带领学生分别回顾抗日战争的历史事实、获得胜利的原因和意义等知识,能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中考复习效率。
二、运用微课梳理知识,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中考对历史的考查范围广泛,涵盖知识点较多,初中阶段三年的知识内容均有所涉及,具有知识杂、内容多、时间跨度大的特点,对学生的要求极高,因此,教师应帮助他们牢固掌握历史知识要点,且准确区分其中的考点、难点和重点。对此,在中考复习环节,初中历史教师可以运用微课引导学生梳理和重温知识,对复习内容分门别类地进行系统化整理,使其通过观看微课视频进一步梳理知识,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网络,加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便于他们更好地理解与记忆,从而提高复习效率。
以复习“闭关锁国”为例,笔者利用微课整理清政府自顺治到嘉庆期间推行“闭关锁国”的大致轨迹,简述“闭关锁国”政策的含义,以及同时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概况,让学生在观看微课视频后讨论以下问题:闭关锁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实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历史影响?对当今社会的发展有什么启示?笔者组织学生一起分析和解决问题,使其客观、全面地看待闭关锁国,以及联系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分析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的社会根源。学生由此可以得出对闭关锁国的评价,即虽然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御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但中国失去了一次了解和学习世界、与时俱进、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机会。同时,学生能够结合清朝后期我国被西方列强侵略的史实,说明闭关锁国的危害较大。随后,笔者组织学生将其与汉、唐的对外开放做对比,使学生明确对外开放是一个国家繁荣强盛的必由之路,而“闭关锁国”只能导致国人愚昧、国家落后,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当今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重要意义,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应用微课厘清知识脉络,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
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内容是按照单元来编排和划分的,某些知识点可能存在断层,缺乏连续性,导致无论在学习还是中考复习中,学生都难以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如果教师再按照教材顺序让学生来复习,将不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在中考复习阶段,可围绕某一主题应用微课建构完整的知识脉络,将相关知识融入同一或同系列微课中,打破固有单元的限制,为学生提供连贯性的复习内容,使其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最终形成脉络清晰、容量庞大的知识网络,辅助他们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
在中考复习中,教师可以借助微课对单元与单元进行重新整合复习。例如,笔者把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和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整合在一起,作为微课的一个主题“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扩展”进行复习教学。首先,笔者让学生从时空上划分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扩展的不同阶段,并整理两个阶段发生的历史事件;其次,用比较法来构建和完善知识体系,归纳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有哪些,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有何异同点,美国独立战争和美国内战有何异同点等;最后,归纳17、18世纪资本主义初步确立和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制度扩展的时代特征等。学生观看完微课视频后,能够很快厘清本主题复习内容的知识脉络,提高建立整体知识结构的能力。笔者指导学生分析史料,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中考复习效率。
四、合理利用微课复习,提高学生迁移能力
近年来,中考历史试题既会依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考查重要的历史现象、人物与事件,又会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如叙述与阐释问题、获取和处理信息、读图和识图能力及时空概念等,对他们的总结和归纳能力要求较高。这就要求初中历史教师在中考复习课上合理利用微课指导学生复习,传授学生归纳历史知识的方法,使他们学会总结知识,让他们逐渐养成自主归纳的良好习惯。同时,教师应借助微课引领学生从中发现和寻找一些规律性内容,锻炼他们独立解决问题与举一反三的能力,使其掌握复习技巧,实现高效复习。
例如,在复习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时,笔者把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18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和19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集中在一起进行复习教学,以“明清时期我国对边疆地区的巩固”为主题制作了一个微课,利用微视频的方式带领学生复习以下历史史实:郑和七下西洋,戚继光抗击倭寇;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雅克萨之战,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清政府册封达赖、班禅,设置驻藏大臣,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蒙古族的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等。笔者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复习主题上,使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研究,对这些历史事件进行整理分类,并说明理由。如此一来,学生通过激烈讨论可以轻松知道,这是明清时期政府为巩固国家统一所采用的措施,使其理解和掌握巩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大意义,借此培养他们的综合、分析和概括能力。
五、巧妙采用微课复习,让学生比较知识异同
在初中历史课程教学中,很多历史事件、现象或人物都存在一定的联系,可能是横向的同一事件不同地域之间的联系,也可能是纵向的前后联系。比较是鉴别事件异同点和关系的重要思维方式,在中考历史复习中,教师可以巧妙采用微课引导学生比较知识点之间的异同,使其对若干个历史现象后的事物进行比较,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确定彼此之间的联系与异同之处。通过比较了解历史事件的异同,总结与归纳历史规律,学生能够学会分析和评论历史史实,发散历史思维。
比如,笔者制作了一系列“比较常见历史事件的方法”的微课,指导学生了解中考中经常考查的三类历史事件的比较方法:其一,比较归纳同类历史知识,如两次鸦片战争、我国历史上的多次变法、三次科技革命,提醒学生应从事件的起因、经过、性质和影响等方面展开比较,找出同类事件中包含的规律性或共性信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现象与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其二,把同一时间内的中外历史事件做横向比较,如19世纪60年代,我国洋务运动、日本明治维新、俄国农奴制改革,引领学生比较背景、内容与意义,让他们进一步了解中国改革失败和西方改革成功的原因,从而归纳出影响改革成败的因素有哪些,从中得出了哪些启示;其三,同一地区或国家历史发展的纵向比较,中国古代史中政治内容较多,主要围绕“中央集权制”不断进行调整,如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汉朝汉武帝时期采取“推恩令”、明清朝时期强化皇权的措施等,让学生从因果、继承和发展等视角进行纵向比较,了解某一国家政治的发展变革。
结 语
在历史中考复习中引用微课大有可为,能够为历史复习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教师在借助微课指导学生进行中考复习时,要不断探索和创新,充分发挥微课的功效,全力构建高效复习课堂,让学生的复习更为高效,使他们轻松地应对中考,提高他们的中考得分率。
[参考文献]
林辉.微课在历史中考复习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15):48.
王和春.中考歷史复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教育,2020(05):138.
作者简介:杨立新(1968.10—),女,广西南宁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历史教师,研究方向:初中历史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