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武术选项教学学生观察能力培养的探讨

2021-08-26罗强

求知导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选项教学武术教学观察能力

罗强

摘 要:观察是学生认识世界、增长知識的重要途径,是有目的的感知活动。学生观察教师的正确动作示范,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这是学习新动作中最常用的教学指导方法。在高中武术选项教学中,教师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时不仅要了解学生观察能力的客观性规律,而且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带着一定的目的任务去学习,因为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要比漫无目的学习效果更佳。文章通过六个方面阐述了在高中武术选项教学中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高中体育;选项教学;武术教学;观察能力;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11-0085-02

观察法是学生通过视觉观察、大脑分析,能够加深理解动作技能的要领,掌握练习方法,同时也是由感性认识逐步向理性认识转化,动作由泛化到自动化转变的指导方法。武术有技术动作相对复杂、线路多变、技术定型难等特点,因此,高中武术技术动作的学习和掌握离不开观察。学生的观察能力决定了其学习效果,教师在武术技术动作教学中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是至关重要的。如何正确地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呢?

一、武术选项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培养应遵循客观性原则

学生的感觉器官本身是可以正确、客观地反映事物本质的,可感觉器官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武术教学中,学生在学习新动作时往往会动用各种感官,这些器官的相互作用往往会产生一些错误的引导,导致学生不能第一时间掌握正确的动作定型,从而影响学习效果。了解学生学习新动作这一客观存在的不足,教师在新授课中就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将表象动作转化为自身掌握的自动化记忆能力,让学生能够客观地知晓新授动作的规律,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据了解,目前许多教师在武术套路的教学中不够重视学生观察能力,学生无法全面地观察示范动作,常常根据以前的经验和自己的意愿对观察到的示范做出不正确的判断,从而影响正确的动作定型和提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遵循客观性原则,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二、武术教学中教师应提出具体要求,明确观察目的

武术选项的学生上课前应明确学习观察的目的,教师需要提出具体要求。在武术教学新授课中,学生如果不明确任务目标,不清楚具体的学习要求,观察是很难进行的。学习观察的目的、学习任务明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观察的效果,学习任务越具体,收效就越大,所以教师在确定了观察的总任务之后,应向学生提出具体的学习任务。学生有了目的、任务,就可以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就不易受到外界其他事物的干扰,集中于所要观察的对象上。在武术基本功手法的教学中,教师示范前应告知学生观察老师的预备式、出拳的线路和出拳的身形。教师在示范后可以用提问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说出观察到的动作线路、要领和难点。如此,再进行第二次、第三次的示范后,学生就更容易发现新动作的规律,比连续示范多遍效果要好。如在基本功虚步的练习前,教师应提醒学生观察老师做虚步时身体的重心、后脚的朝向以及两腿膝盖的弯曲程度,这样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目的明确、要求具体、注意力集中,收效更明显。

三、武术教学中要有步骤地系统地观察

观察必须有系统、有计划,按照一定的顺序依次进行。只有分步骤系统地观察,才能全面、周密地学习新技能,否则会得到杂乱无章的印象,形成不了完整的动作表象。肢体上如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最终会得到一个错误的动作定型,从而难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一个完整的武术技术是按一定的顺序和节奏完成的,在武术技术动作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观察,让学生有序、系统地观察。教师在示范之前要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向学生提出不同的观察要求,引导学生细致地、系统地遵循“整体一局部一整体”这一基本途径,多层次、多角度地观察。教师在做示范动作时可先做完整动作,让学生通过观察对整个动作有一个初步的印象,然后教师可根据动作的结构进行分解示范,让学生按动作的先后顺序和节奏观察。在这一阶段,教师要注意每个部分都要有不同的重点观察内容,最后再完整示范,使学生能够把观察到的各个部分的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完整的动作概念。如,在“三路长拳套路第一段大跃步前穿”教学中,该动作由踏跳、腾空和落地三部分组成,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完整的技术动作,然后再分别观察踏跳、腾空和落地的动作,学生清楚观察的目的,就会在脑中形成动作的基础印象,模仿练习时更容易形成正确动作定型。在腾空动作的教学中,可让学生在地面做望月平衡的动作,再结合踏跳腾空。前两部分观察学习后,教师就可以教学落地动作和仆步按掌的动作,学生在观察后就可以很好地模仿练习。三部分分别观察学习后,教师再进行完整动作学习就会更加轻松。如观察青年长拳中“小缠震马步横打”动作,教师应先让学生观察该动作的整体结构、路线和方向,再观察马步横打的局部动作、细节动作。这样,学生既能有目的地集中注意力观察到动作细节的重要部分,又有利于学生按观察的顺序来感知完整的动作表象,从而加深对动作的理解,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抓住重点,行之有效地观察

哲学上说应当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教师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方面,也要遵守这个定律,抓住重点进行观察。教师在教会学生有系统性地按顺序进行观察后,就要启发学生发现武术技术动作的关键环节,引导他们认真观察技术关键。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从而带动次要矛盾的解决,对某些完成得较快、瞬间即逝的动作技术,教师要通过多次的慢动作示范或借助体育挂图、录像、教具、模型等手段,帮助学生观察,强化关键技术的印象,加深学生对关键技术的理解,从而确保学生练习时在技术关键上不出错。每堂武术课都有其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在重点动作教学前,要组织学生进行重点观察。指导学生观察时,可让学生观察一个完整动作或对完整动作全过程中某个环节重点观察,关键动作解决了,完整动作的掌握也就水到渠成了。如在武术腾空动作“腾空飞脚”的教学中,教师应抓住重点关键动作,行之有效地教学。“腾空飞脚”技术由四部分组成,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腾空是该动作的核心动作,进行腾空动作教学时不光要让学生分步观察练习,也要重点观察后练习。该动作要领是在空中最高点保持挺胸立腰前塌头上顶,左腿屈膝上提,右腿伸直脚尖前压同时上踢,击拍点过腰。教师示范时可以让学生重点看其中一个要领,如踏跳时身体重心的位置和腾空中左右两腿在空中的位置,学生重点观察后会在脑中留下印象,从而模仿这样一个重点动作。另外,由于教师示范动作在空中停留时间短,动作要领较多,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学生观察,让学生有更多的观察时间去记忆该关键性动作。建立空中动作的表象对学习“腾空飞脚”完整技术相当重要,不仅能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也能增强学生学习难度动作的信心。

五、观察教学时要注意启发学生思维

观察中包含着积极的思维,并且离不开语言,是一个知觉、思维、语言相结合的智力活动过程。实践证明,观察的细致性、深刻性、观察目的的实现,只有通过思维活动才能达到。因此,在学生观察示范的动作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地、恰当地向学生进行启发性的提示或有针对性的提问,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把自己获得的片面的、局部的感性材料进行归纳、综合,得出对动作全面的、系统性的认识,并找出动作各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发现其规律及本质特征,加深对动作的理性认识,掌握动作要领。针对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武术基本功和拳术套路的一般特性,教师在拳术创编的教学中,可以采用抛砖引玉式的教学模式。创编“提膝穿掌”后面的动作,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动作,看哪些动作能够跟“提膝穿掌”动作连贯协调。通过这些问题的引导,学生不仅与已学过的三路长拳、青年拳、五步拳知识得到了有机结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明确了弯道跑动作的技术特点,能帮助其较快地创编并掌握动作要领,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

六、学生之间相互观察,有助提高学习效果

在武术教学中,教师除了指导学生认真、仔细地觀察老师的示范动作外,还应组织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观察。当学生进行分组练习时,更多的则是以同伴为观察对象。同伴完成动作的好坏将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及时肯定动作完成得较好的学生,并对他们的学习情况做出客观评价,哪些是好的,哪些是错误的,哪些是需要改进的,还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同伴的动作,让学生注意观察这些同伴的动作,并对正确的动作与错误的动作进行对比。如此,让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分析等思维过程,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这样,学生在相互观察、发现问题、纠正错误中,不断改进技术动作,从而掌握所有技术动作。同时,学生的观察、分析、思维等能力也在掌握技术动作的过程中不断得到提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差异进行分组,让动作规范的学生和动作不太规范的学生分在一组,学生间可以互相指导学习,并让动作不太规范的学生通过观察动作规范的学生的动作,快速地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细致观察教师示范或各种有效信息,使学生感知动作表象,了解动作的结构、程序、要领、方法,明确动作时间与空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以便让学生较快地掌握动作要领,进而通过全面、深入、正确地观察事物来逐步提高自身的观察能力。教学中,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分步骤地观察,带着发散思维进行观察,也要让学生相互之间进行观察。教师重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不光是在武术课堂上受益,在其他科目的学习中同样有抛砖引玉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新冠.论体育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5).

[2]张惠芳,王传三.论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观察及观察能力的培养[J].柳州师专学报,1995(4).

[3]张秀华.谈体育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2).

[4]谭丽莉.谈体育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2).

作者简介:罗 强(1983— ),中学一级教师,硕士,研究方向:高中武术教学。

猜你喜欢

选项教学武术教学观察能力
浅谈中职体育教师如何有效向高职教师转型
浅谈高中体育课选项教学对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影响
武术教学的第二课堂
武术教学中武德教育是人格教育的重要途径
营造良好美育氛围、提高学生美术素质
例谈美术教学观察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