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
2021-08-26张乃增
摘 要:高中语文学科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情感,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特点,在日常教育教学之中向班级学生渗透德育思想,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之中体会到文章的深刻意蕴,進而培养学生积极进取、乐于助人、不畏困难等优秀的品质。而在渗透德育思想的过程之中,语文教师切不可急功近利。教师需要学习更加完备的教学艺术,深入探究如何通过灵活且合理的形式将德育内容融入课堂教学之中,促使德育与语文课堂教学内容之间形成有机的关联。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仍然处在尝试阶段,为了全面提高学生道德水平和个人修养,陶冶学生情操,语文教师需要继续总结教学经验,并制订高效的德育渗透方案。
关键词:高中语文;德育;实施方案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11-0009-02
高中语文是高中教育中的一门基础且重要的学科,学习语文知识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同时对学生未来的生活和工作都能够起到十分积极的影响。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有深刻的含义,如果语文教师仅仅带领班级学生就考试重点进行学习,就很可能会导致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不够深入。实际上,语文教师在备课过程之中应该从更加长远的角度考虑,语文学科的开设除了是让学生学会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为学生今后发展做铺垫。之所以将德育思想融入语文课堂教学之中,是因为语文学科的特性有利于德育教学的展开。语文教师应该重新审视当前的课堂授课形式,并将德育思想巧妙引入课堂教学之中。
一、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之中渗透德育思想的重要价值分析
(一)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促使语文课堂的学习氛围更加和谐积极
很多时候,语文教师与班级学生之间的交流都是不多的。为了确保课堂教学进度,语文教师往往会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居主位,将课堂全部时间用于单方面向学生讲授语文知识上,而班级学生只能够通过这样单一的形式获取语文知识,毫无课堂参与体验,自然无法对语文学科产生浓厚的探索兴趣。且语文教师仅仅在语文课堂中能够接触到班级学生,下课后就会离开教室,导致班级学生没有和语文教师交流语文问题或是其他事情的机会。久而久之,班级学生和语文教师之间的距离自然无法拉近,且语文教师也不会真正了解班级中每一位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而德育思想为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内容,语文教师需要将班级学生放在与自己平等的位置上,且师生之间要互相尊重、互相关爱。为了将德育思想合理地渗透给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语文教师就必须先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和心理情况,通过情感的交流来影响学生的日常学习习惯,进而让学生的道德品质受到积极的影响。德育工作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语文教师如果没有很好地处理师生关系,用心设计具体的教学方案,学生就很难获得德育理念的积极熏陶。由此可见,如果德育思想可以有效渗透于语文课堂教学中,班级学生与语文教师之间的关系会更加和谐。同时,语文课堂的氛围也能够变得积极融洽。
(二)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明确奋斗方向
当前,很多高中生都是为了获取一个好的高考成绩而努力学习,可是当问起他们未来的人生方向和个人理想的时候,学生很难做出明确的回答,这是应试教育带给我国学生的负面影响,同时这也是相关教育工作者正在努力解决的问题。学生必须明确,学习是为了提高个人文化素养,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为未来个人发展做铺垫,而不是单纯地为了提高考试成绩。身为新时代的优秀青年,学生必须肩负起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这样,国家的未来才会一片光明。将德育思想渗透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之中,可以帮助班级学生明确奋斗的方向。处在高中阶段的学生必须对自己的未来做出清晰的规划,这样才能够朝着个人目标进行长久的努力。在我国传统教育模式之下,教育工作者虽然重视学生的文化水平,却忽视了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如果学生始终朦朦胧胧进行学习,那么学生就很难有更好的发展。我们需要意识到如今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并充分结合语文学科特性设计具体的教学方案。德育并不是让班级学生对语文教师所传授的思想全盘接受,而是要让学生辩证地结合自身发展情况进行考虑。当学生可以真正理解德育理念并获得深刻的认识后,学生对个人发展方向和阶段性奋斗目标就会十分清晰,进而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认真。
二、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之中渗透德育理念的具体方案
(一)借助新课导入环节调动班级学生的积极性,奠定德育理念基调
为了确保德育思想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更好地渗透,高中语文教师可以借助新课导入环节来调动班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教师要将班级学生的课堂注意力集中于教学内容上,通过课堂提问或是思考性问题讨论的形式来影响班级学生的思考方向,使学生更快速地接受德育思想。语文教师可以对于新课导入环节形式进行进一步的调整与优化,这样班级学生就能够对语文教学内容产生好奇心理,有助于语文课堂教学活动顺利开展。例如,当语文教师带领班级学生学习新课《故都的秋》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为班级学生播放提前设计好的新课导入课件,让学生首先领略郁达夫笔下北京的秋天,沉浸在课文中。其次,语文教师需要向班级学生介绍本篇文章的创作背景及写作理念,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体会到作者的情感。当班级学生将课堂注意力全部集中于课件内容后,语文教师可以向班级学生抛出一个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如果让你来写一篇文章抒发热爱家乡的情感,你会从哪些方面进行描写?学生对这一问题可能会有很多不同的想法,语文教师需要让班级学生有序发言,并引导学生从深层次挖掘本篇课文的意蕴。借助语文教师的不断引导,学生的思想和情绪会更加丰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也会油然而生。最后,语文教师可以对本堂课做出总结,呼吁班级学生珍爱家乡的一草一木,并用实际行动来保护我们热爱并赖以生存的家园。
(二)发掘高中语文教材中彰显中华传统道德文化的内容,引导学生继承发扬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是我国十分宝贵的资源,而当前高中教师以及学生对于教材中这部分内容的重视不够,日常的教学过于浅显且功利性强,这使得学生无法通过参与语文课堂教学而深入体会传统文化意蕴,且对我国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也会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我国语文教育工作者对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语文教师可以结合语文教材的与传统文化有关的课文带领学生开展“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发扬优秀道德精神”的主题教学活动,这样学生一方面能够对语文课文内容产生深刻的感悟,另一方面可以深入了解并学习我国中华传统文化,学习名家的思想道德品质,进而使个人精神素养得到提高。新时代的高中生,每一个人都肩负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使命。通过中华传统文化而展开德育教学活动,能够使德育教学工作展开更加顺利。学生普遍对单调的说教性的教学活动没有多大的参与兴趣,语文教师可以灵活地向班级学生讲述相关知识,并为学生布置如诵读、默写、写读后感等学习任务,这样语文教师既能够掌握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又能够在评价环节有据可循。
(三)积极开展课上德育教育活动,鼓励学生在良性竞争中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很多高中生目前仍然不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而这一能力会影响学生未来的生活和工作,语文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使命,这意味着教师不仅要带领班级学生学习丰富的文化知识,还应该有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语文课堂是当前德育教育工作开设的重要场所,语文教师可以借助课堂积极开展德育活动,让学生在团队活动之中形成团队协作意识,并锻炼个人竞争能力,促进学生进一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语文教师可以将德育工作目标与语文教学内容相结合,并以此为主题设计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这样活动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语文教师可以让班级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到诗词朗诵大会之中,每三人组成一组,朗诵内容为语文教材中的诗歌或是学生自己认为比较好的诗词。活动的结果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之中锻炼了能力,突破了自我,这对其未来发展会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四)组织班级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广泛阅读书籍,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
由于高中语文学科的课时有限,且学生面临高考,因此语文教师还需要考虑到学生课后时间的利用,语文教师可以组织班级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广泛阅读书籍,这样学生能够与书中文字产生情感共鸣,且个人的视野会更加开阔,有助于提升学生个人的思想觉悟。当前学生在课后阅读书籍较少,其注意力仅仅停留在与高考有关的事情上,使学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而语文教师可以基于德育扭转这一局面,按照班级学生不同的性格、爱好或是阅读需要来为他们推荐不同种类的书籍,这样学生得到了语文教师的帮助,会阅读更加有意义的文章内容,对其文化底蕴的丰富和思想道德的提升都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
结语
高中语文教师肩负着开展德育工作的责任,而如何合理地将德育思想融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之中,是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目前德育工作的开展已经初见成效,语文教师仍需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为德育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参考文献]
[1]葛 艷.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有效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19(92):19-20.
[2]梁凤丹.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德育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7(13):125,127.
作者简介:张乃增(1974— ),壮族,广西南宁人,中学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高中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