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韩愈《师说》对当今教育的启示
2021-08-26陈鑫杨璐
陈鑫 杨璐
摘 要:韩愈的代表作《师说》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第一篇比较系统地阐释师道的文章,篇幅不长,言简意赅。《师说》里面的教育思想非常丰富,韩愈提出了许多合理的见解。不只在当时十分新鲜,即使把观点放在今天,某些观点也并不落后,而且同样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师说》;教师发展;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4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15-0004-02
一、《师说》的主要思想
《师说》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篇专门论述教师的议论文。韩愈对教师的论述是从教师的任务、择师的标准、师生的关系等三个方面展开的。对于当时的古人来说,老师更多的是指各级官府学校的教师,相当于我们今天“公办”“私立”学校的专职教师。但是韩愈对“老师”一词赋予了新的定义。
(一)关于教师的任务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的这句话明确地提出了教师的责任和任务。从文章中,读者可以明确地看出教师的首要任务是“传道”,传的“道”不仅是指道德,还应该指德行和才华兼具的人。教师的第二个任务是“受业”,“受业”就是要把知识理论和技术方法都传授给学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是这个道理。在社会迅速发展和信息技术取得巨大进步的今天,教师不仅授学生以鱼,还要注意授学生以渔,想要在现在的社会立足,学生必须掌握方法。教师的第三个任务是“解惑”,既然要教导学生,那么教师肯定要能解答学生的疑惑。“解惑”并不是教师简单地回答学生的问题,而是要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获得解题方法,会自主思考。韩愈认为,传授学生道德、教给学生知识、解答学生的疑惑是教师的基本任务,这三项任务是相互联系的。
(二)关于择师标准
关于谁可以成为教师这个衡量标准,只要自己拥有渊博的知识,兼具德行与才华,其实都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韩愈提出这种标准是为了激励人们学习,开阔他们的视野,促进知识、文化等的交流和传播,对以前传统的择师标准有一定的冲击作用。学生在求学的过程中要明白:如果对方有长处或者比自己优秀的地方,不管对方是不是有老师这个称号,其实都可以拜他为师并请教他,学习知识一定要有谦虚的态度,不需要在乎对方的地位、称呼等外在条件,只要他身上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就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老师。双方其实可以相互学习,促进彼此发展,实现共同进步。
(三)关于师生关系
韩愈在《师说》中提出了“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这样的师生观。对当时封建落后的社会,韩愈这种师生观是非常新颖的,而且对传统的师生观有一定的冲击力,韩愈打破了对老师神圣化的描述。先掌握某些知识或技能的人可以当其他人的老师,向他人传授知识。师生关系其实是相对的,学生通过不断学习,也可能掌握了一些老师都不知道的知识或技能。其实老师和学生可以互相成为对方的老师,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不需要觉得自己是老师而向学生学习很丢脸,不要被人们口中的老师或者学生之类的称呼所困住。只要自己有不知道的知识,有疑虑等,就都可以向比自己优秀的人请教,向人学习。
《师说》当中的许多观点都十分独特新颖,特别是其中的教师观、师生观,对我国现代的教育仍有参考价值。
二、《师说》对教师发展的启示
新时代人民教师担任着培育祖国花朵的重要职责,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与能力、高尚的职业道德以及对教育事业的热爱等。韩愈在《师说》中对教师的职责要求进行了阐述,他认为,教师就是为学生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惑的。首先,要传道,这是老师的首要职责。传道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最终使学生成为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才。在韩愈看来,如果教师只授业但不传道,那就称不上是真正的老师。老师之所以是老师,其根本在于他能否传道,即“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在这里所讲的“道”可以说是儒家文化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其次,要授业,这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韩愈认为,教师的首要任务是传道,但仅传道还不够,还必须同时对学生授业,即传授六艺之知识给学生,以丰富学生的知识。最后,教师的任务还有解惑,解答在所教所学过程中存在的疑惑,这也是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
其实,韩愈所说的教师任务放在今天也是合理的。新时代教育背景下,教师的基本职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关于所传之“道”,即将优秀品德传授给学生。人民教师是以引领学生全面发展的身份出现的,简而言之,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带着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教师给学生传递知识是最基本的任务,而最重要的任务是把做人的道理教授给学生。学生掌握的做人的基本道理才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去发展。学生如果只掌握了各种各样的知识,却不知晓做人做事的道理,有可能成為一位虽然知识极其渊博,但不是德才兼备之人。因此,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教师应该是一个拥有良好思想品德的人,并且能将优秀文化传统教给学生。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值得教师传递给学生的。教师更要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只有自己掌握了,才能将这些无价之宝传递给学生。
授业,从教师的角度来阐释,其实指的就是传授课本中的知识。对于教师的要求,也是相应的水涨船高。因此,新时代的人民教师,一是要拥有足够的专业知识。教师要想不被社会淘汰,就必须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同时,教师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只有教师拥有了丰富的知识,才能传授给学生更多的知识,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由于信息科技迅速发展,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学生现今除了学习上的疑惑,还有心理方面的疑惑。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学会分析学生疑惑的地方在哪里。因此,教师想要获得发展,就要做到以下几方面的要求。一是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惑。学生具有非常明显的差异性,由于他们性格不同,所以不是每个人都会讲出自己的疑惑。只有性格稍微外向的学生才会倾诉。这就要求教师具备高超的观察能力,能通过学生的日常表现找出学生的困惑。二是解决学生心理方面的疑惑。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因此新时代的人民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这是因为教师一句简单的话甚至是一个眼神都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
三、《师说》对当今师生关系的启示
《师说》的观点新颖独特,打破了对教师的传统定位。其中关于师生关系的论述更是文章的精华。韩愈在《师说 》中提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相对的,谁有渊博的知识谁就可以成为对方的教师。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不是绝对的,每个人都可以是老师。成为教师的前提条件是要有道或者有擅长的内容。在某些情况下,老师由于年龄比学生稍长一些,比学生懂道理可能早一些,也比学生懂得多一些,所以向老师请教学习这是必然的。在另外一种情况下,学生经过学习不断进步,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越了老师,这时教师也可以向学生学习,不要拘泥于教师这个称谓。从长远发展来看,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与启发,加上自己的不断学习,在以后是完全有可能超越老师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要向老师学习,也要有敢于超过教师的决心。教师要鼓励学生超越自己,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基于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知晓韩愈关于师生关系的看法是十分前卫的。韩愈并没有过分强调教师的权威,而是提出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首先,尊师爱生一直是我国的优良传统。韩愈指出学生必须尊敬老师,老师必须热爱学生。他这样的观点是非常正确的。韩愈对师生关系的正确定位,为当今社会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提供了一条大原则。
其次,韩愈的师生观中闪烁着“教学相长”的思想。老师和学生之间要时常保持沟通交流,教师与学生互相学习,一起进步。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过程是一个双向的交流过程,不能把它当作一个单向的知识传授的过程。教师不但要把知识与技能传授给学生,而且还要注意培养学生道德情感方面的优秀品质。对话是教师和学生在精神层面实现相互沟通的一条重要途径。教学不再是传统的教师传递知识给学生的过程,更多的应该是教师与学生通过对话一起探索,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而且,当前教育要求构建師生之间民主、和谐的关系。维持师生关系的途径不仅仅是课堂上传授知识的那40分钟,而应该是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沟通。教师和学生经常交流沟通可以帮助双方发现更多问题并共同探讨解决。这样既有利于师生一起进步,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后,在越来越重视教育的今天,在大力改革和发展教育的新时代,我们之所以研究古代圣人的教育思想,是为了给今天的教育改革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指导与启发,在继承优秀传统教育思想中发展新时代教育。韩愈的《师说》中闪烁着积极的教师观、师生观等,这些优秀的教育观念都对当今的教育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胡 颖.韩愈教育伦理思想探析[D].衡阳:南华大学,2018.
[2]彭 梅.《师说》中的师生观及其现代启示[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3):13-15.
[3]阮彩霞.浅析韩愈《师说》的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21-23.
作者简介:陈 鑫(1998— ),女,重庆人,硕士在读;
杨 璐(1998— ),女,重庆人,硕士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