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2021-08-26陈燕宏

求知导刊 2021年18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小学英语阅读教学

摘 要:在核心素养视域下,教育部门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长期以来,在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以单词教学、短语教学、句式语法教学等知识性内容为主,未能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相违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教学效率。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意义及问题,并提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18-0024-02

引 言

思维能力是核心素养视角下,学生应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学生具备良好的思维能力,可以深入思考问题,有助于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为深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造了有利条件,促使小学生在英语阅读学习中不断思考问题、探索求知,从而达到锻炼与提升思维能力的效果。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应结合教学现状,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意义

阅读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阅读学习中可以联系英语语境发散思维,积极思考学习问题。同时,学生还能在英语阅读课堂情境创设中展开自主联想。

(一)有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

小学英语阅读内容相对枯燥,倘若教师不能为学生创设生动、真实的情境,则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反之,则有利于促进学生发散思维和思维能力的提升。不同阅读文本的解读,能够营造不同的学习环境,为学生创造不同的学习空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研究表明,在轻松的氛围中,学生能够自由释放本真,不受任何条件的束缚和影响,全身心放松,为思维发散营造良好的环境,从而有效培养思维能力[1]。

(二)激发与增强学生的思考意识

众所周知,思考是学生思维意识觉醒和思维能力形成的重要过程。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思考,为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创造良好的路径。首先,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获得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面对英语学习问题,学生能够独立思考,以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而该过程是学生思维层次提升的重要表现。其次,阅读教学有利于学生拓宽学习视野,并在英语学习中逐渐形成多元化的思维模式,进而提升思维能力。

(三)为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提供媒介

小学生在参与英语阅读学习时能够活跃思维,可见,阅读教学活动为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媒介。一方面,在阅读活动中,学生可与教师、同学分享自己对阅读文本内容的联想,实现自我思维的“外放”;另一方面,在相互分享中,学生之间能够形成良好的信息互动与共享,且在思维碰撞中擦出火花[2]。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

核心素养视域下,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必要性,但教学实践存在许多因素制约着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从而使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效果大打折扣。

(一)课堂教学模式呆板

教学模式对课堂教学质量具有直接影响。从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来看,其存在课堂提问呆板、教学模式单一的问题,不利于学生深入理解阅读文本内容,更不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首先,课堂提问是教学中的重要互动环节。只有师生进行有效互动,才能促进学生深入思考课堂问题,开启思维的大门。然而,不具吸引力的课堂提问对于学生而言,如同隔靴搔痒。教师的课堂提问对学生没有吸引力,学生的好奇心自然不会被激起,使教师错失培养与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机会。

其次,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比较被动,多是教师将阅读内容灌输给学生,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在该教学模式下,教师固然能完成教学任务,但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且学生在学习中缺乏有效思考,难以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3]。

(二)学生缺乏足够的阅读量

小学英语是一门语言类学科,语言类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增加阅读量。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提高阅读效率,开阔视野,拓展知识面,掌握更多知识内容。然而,多数学生接触的英语阅读文本较少,掌握的词汇量匮乏,学习效果不佳。在此学习状态下,很多学生在阅读学习中不能集中注意力,因自己对阅读内容生疏,所以对课堂教学毫无興趣可言。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成绩会明显下降,甚至对英语学习失去信心,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4]。

三、核心素养下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

探索思维、形象思维、发散思维、创新思维是核心素养下小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的重要内容。所以,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优化教学策略,循序渐进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加强对学生探索思维的培养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生应具备一定的探索精神,并形成探索思维,从而深入学习英语知识。要想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索思维,英语教师可以采用任务教学法,即为学生合理分配学习任务,使学生带着任务参与学习活动。例如,在教学What would you like?时,教师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首先,为学生设定情境,要求每组学生对组内成员的兴趣爱好进行调查,并统计在笔记本上。教师可要求学生根据调查结果设定具体情境,在探索中学习,在学习中收获。比如,某一组成员设定的对话内容为:“A:What would you like?   B:I'd like play basketball / football...”教师巧设任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进而培养学生的探索思维[5]。

(二)加强对学生形象思维的培养

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在英语阅读课堂上,教师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可以发挥学生的思维优势,使其对教学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英语教材中的许多插图形象生动,而学生只要认真观察、大胆想象,就能获取很多信息。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可以利用教材插图,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Recycle 2时,针对教材中的插图,教师可提问学生“What is she/he doing”或者“What are they doing”,引导学生对插图中人物的行为进行猜测。教师根据插图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6]。

(三)加强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小学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收集和整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源。例如,在教学There is a big bed时,为有效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教师在课前收集了相关图片,但照片中没有任何家具,只有墙壁、窗户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以句型“Thereis/are...”进行练习,如“There is a refrigerator/TV/ schoolbag... in the room.”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预留充足的思考空间,设置“留白”的语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机应变,在“空白房间”“放上”自己喜欢的物品。该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其学习体验[7]。

(四)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创新思维是小学生不可或缺的重要思维,所以,在英语阅读课堂中,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在教学Colours这一课时,其涉及许多表示颜色的词汇,如“green, yellow, white...”教师如果单纯地要求学生背诵单词,不仅会使课堂教学氛围枯燥、乏味,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也不深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创新思维,根据所学的颜色单词,编歌曲、顺口溜等,以加深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该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有积极作用。一方面,教师鼓励学生创新,给予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感,使其更好地融入课堂学习中,提高学习效率;另一方面,学生能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拓展思维,实现创新性学习。

结 语

总之,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不仅有利于全面提高教学效率,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但是,从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现状来看,其仍存在许多不足,如课堂教学模式呆板、学生阅读量少等。对此,教师要重视优化阅读教学策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周燕芬.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品质的培养初探[J].英语广场,2020(27):131-133.

吴迪.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生英语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9.

陈梦妍.耕耘在学生思维养成的田野上: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思考[J].华夏教师,2019(18):22-23.

张艳芳.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探索[J].英语广场,2019(06):134-135.

王筱笛.在职教师有关如何通过英语阅读课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认知的改变[D].北京:北京外国语大学,2019.

胡洁琼.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批判性思维的策略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8.

梁小丽.通过有效阅读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8(02):205-210.

作者简介:陈燕宏(1989.12—),女,江苏启东人,本科学历,中小学二级教师,主要从事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启东市教坛新秀,曾获得启东市小學英语青年教师优课评比一等奖,班主任基本功比赛一等奖。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小学英语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
寻求英语课堂对话真实性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