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2021-08-26孙丽霞
孙丽霞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数学建模思想可以使学生数学水平得到提高,可以培养学生数学方面的综合素质。文章通过阐述什么是建模思想,分析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中应用的意义以及数学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方法,希望为提高学生思维水平提供教学思路与参考,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升与拓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建模思想;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25-0049-02
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解题能力,还要求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数学思维,以便学生能够在逻辑分析、推理的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培养学生模型思维。将数学建模思想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可以使学生思维得到培养,还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一、数学建模思想的概念
数学建模思想是指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已有数学知识,运用数学思维方式或数学逻辑与方法对问题建立数学模型的一种思想方法。将数学建模思想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思想,使学生能够利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同时,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数学建模思想,可以使学生思维得到拓展,使学生学习效率得到提高。
二、数学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数学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可以为学生数学学习与生活建立沟通的桥梁,教师可以将小学数学知识渗透在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因此,数学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数学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建立数学思维;其次,数学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使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最后,数学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小学数学学习内容不仅包括数字,还包括抽象的概念、定理等,数学建模思想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内容变得更加容易理解,使学生的应用与推广能力得到提高,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培养,使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三、数学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方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数学建模思想需要教师有较高的教学水平,要能够引导学生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建模,使学生对数学的理解与应用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一) 在生活化教学情境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
随着课程不断改革,新课改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众所周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建模思想可以渗透在教学情境中,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使建模思想得以渗透,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充分发掘与探索。小学阶段学生的抽象思维还没有完全形成,学生对很多抽象的数学问题难以理解,运用数学建模思想可以将生活中的数学变成数学模型,使学生数学思维得到拓展。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如果只采用讲述的方法,学生就很可能无法理解教学内容,从而逐渐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图形来引导学生构建生活化的数学模型,如利用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对学生进行教学,也可以让学生说出在生活中观察到的轴对称图形。教师利用这种在生活情境下渗透数学建模思想的方法,让枯燥的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提高了数学的趣味性,使学生学习兴趣大大提高。
(二)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
数学学科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与逻辑性,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可以使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得到培养。传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对于数学公式、定理的教学缺少学生的参与。对此,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通过对公式的推导与探究将数学建模思想渗透进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授公式推导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通过小组猜想、探究实践、验证等过程对数学公式进行探索与总结,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在数学课堂中应用数学建模思想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在建模过程中提高合作意识和沟通交流能力。
(三)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培养数形结合意识
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活泼开朗的性格,且其具体形象的认知特点决定了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生动有趣的课堂设计。活跃的课堂气氛能够使学生心理压力减轻,可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现实生活与数学知识息息相关,因此,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认知特点,从生活实际出发,选取生活中相关的素材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通过生动有趣的课堂设计,引导学生积极探究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之中。例如,在教学“小朋友课间排成一排做广播体操,小红的位置是从前往后数排在第7个,从后往前数排在第8个,问这一排共有多少个小朋友?”这一应用问题时,学生通常会选用列算式的方法计算,学生可能列出的算式有两种7+8=15或7+8+1=16,这是因为小学低年级学生以具體的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对题目不能进行仔细分析,对于题目的理解存在偏差等。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可以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画一个圆代表小红,然后利用画小棒的方法分别画出小红后面的和前面的人数,使画出的图符合“从前往后数小红排在第8个,从后往前数小红排在第7个”的条件,让学生明白,小红前面只能排7个人,后面只能排6个人。通过画图,学生很容易理解在数的时候,很容易将小红重复计数,使学生明白自己所列算式的错误之处。教师通过图形将抽象的数学题目变得具体形象,可以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探索。通过情境展示问题,数学知识变得趣味十足,可以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