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年轻干部提升执政本领的逻辑、要素与路径

2021-08-26郭东奇

党政干部学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年轻干部新时代

郭东奇

[摘  要]年轻干部是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继承者和接班人,是未来建设强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中坚力量,对年轻干部要严格要求、悉心培养,使他们意识到肩上的责任之重、使命之要。党对于年轻干部执政能力的重视具有历史、理论、价值三重逻辑,尤其是进入新时代以来,对于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教育和任用更是逐步形成了一整套相对完善的干部体系,这是党管党治党的宝贵财富,更是党治国理政的根基和支柱。

[关键词]新时代;年轻干部;执政本领

[中图分类号]D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21)05-0022-06

年轻干部作为干部队伍中的后备力量,是一支干部队伍长久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一个政党经久不衰的支柱性队伍。长久以来,中国共产党一直将培养造就一支优秀年轻干部队伍作为执政党建设的重要一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讲话中明确强调了年轻干部要提高七种能力,为新时代年轻干部队伍建设和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引。

一、新时代年轻干部提升执政本领的三重逻辑

新时代对年轻干部的执政能力、本领和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更好地认识年轻干部、了解年轻干部、管理年轻干部,就要更好地理解年轻干部提升执政本领的三重逻辑。

1.年轻干部增强自身执政能力具有深厚的历史逻辑。自成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高度重视干部的教育、选拔、管理和任用,毛泽东更是形象地把年轻干部比喻为“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足以见得党对年轻干部的重视是具有历史传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年轻干部需要不断增强自身能力以确保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的存在和发展。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的教训警醒我们,要想在合作中占得主动权,要想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保护在手里,必须要增强年轻干部自身的本领和水平。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年轻干部需要不断提高自身执政能力以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急需大量的新鲜血液将党的主张和政策不打折扣地落实到具体实践之中,这便对广大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革开放时期,干部队伍年轻化的提出促使广大年轻干部增强革命化、知识化、专业化水平以提升执政能力。对于年轻干部,邓小平提出:“特别优秀的,要给他们搭个比较轻便的梯子,使他们越级上来。”[1]326中央还根据具体情况为年轻干部制定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可见这一时期党和国家对于年轻干部能力培养的重视。进入新时代,年轻干部需要承担起更高的历史使命以完成党和人民的重托。“两个大局”背景下的年轻干部不仅要在工作中提升自身能力和水平以更好地贯彻新发展理念,更要在工作外严格要求自己以抵御各种危险和不正之风的侵蚀。

2.年轻干部提升自身执政本领具有深刻的理论逻辑。1939年,毛泽东在延安开展学习运动时曾指出:“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精神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2]178这为党内干部不断增强执政本领以适应党的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提供了最基本的理论遵循。首先,年轻干部提升自身执政本领具有历史沿革。年轻干部在各个时期都要心存忧患意识,时刻增强自身能力以提升执政本领。革命战争年代要维护党和人民的安全和利益;社会主义建设時期要正确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改革开放时期要聚焦经济建设提升发展质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提升执政效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次,年轻干部提升自身执政本领具有现实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不仅要有担当的宽肩膀,还得有成事的真本领。既要大胆讲政治,又要善于讲政治;既要矢志抓发展,又要善于抓发展;既要勇于抓改革,又要善于抓改革;既要敢于直面矛盾和问题,又要善于化解矛盾和问题;既要有想干事、真干事的自觉,又要有会干事、干成事的本领。”[3]这将年轻干部的执政本领提升到事关我国改革、稳定、发展等重大关切问题的重要地位,进一步明确新时代增强执政本领对年轻干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最后,年轻干部提升自身执政本领事关百年大计。中国共产党从百年大党走向百年强党,从这一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出一支维护核心、敢打敢拼的干部队伍的重要作用。在建设强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要关头,更应该把建设一支优秀的年轻干部队伍摆在重要位置,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

3.年轻干部提高自身执政水平具有深远的价值逻辑。我们的社会越是发展进步,我们的国家越是繁荣富强,我们的政党越是强大有为,我们的年轻干部越是要不断提高自身执政水平。对年轻干部自身而言,执政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干部的自我丰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成长为一个好干部,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组织培养。从干部自身来讲,个人必须努力,这是干部成长的内因,也是决定性因素。”[4]341只有当渴望提升执政本领成为干部成长的内因时,干部的自我丰盈才能对党和国家产生最大的价值和效能。对一个政党而言,执政水平的提升有利于干部队伍的强大。一个政党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领导权的重要性,那么领导权要靠什么来维护?说到底就是要有拿得出的执政本领和靠得住的干部队伍。对一个国家而言,执政水平的提升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与和谐发展。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民族独立靠的是一批批有识之士的奉献和革命烈士的牺牲,中国共产党团结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社会主义制度靠的是干部队伍与人民群众的团结一心。当今,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一支具备强大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干部队伍为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保驾护航,这是我国顺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和中坚力量。

二、新时代年轻干部提升执政本领的要素

新时代年轻干部提升执政本领是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需要的必然选择。应对新发展阶段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年轻干部欠缺实践锻炼,能力方面稍显不足,所以要树立系统思维和全局观念,从年轻干部培训教育、选拔任用、成长成才和担当作为等多方面促进年轻干部执政本领的整体提升。

1.培训教育的有效性。年轻干部的培训教育不是一劳永逸的,是一个长期的、经常性的培训机制和培训模式的结合,并且这个结合是要随着客观环境和客观实际的变化而不断优化的。所谓培训教育的有效性,是指针对目前年轻干部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梳理并提出可行性的改善方案,一来可以通过问题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案,二来可以通过问题的解决提升年轻干部的执政能力和水平。

提升年轻干部培训教育的有效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第一,年轻干部的教育培训应增加对党史、国情和理想信念方面的培训比重。当下的年轻干部多生活在改革开放后物质生活相对充足富裕的年代,对党的历史和国情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更无法体会到革命战争年代的艰辛、物质匮乏年代的苦楚。在视野更加开阔、各种思想文化日益丰盈的今天,多样化的信息接收渠道、相对宽松的舆论氛围,都要求坚定理想信念教育在干部教育培养中发挥关键作用。第二,年轻干部的培训教育应注重价值引导。年轻干部拥有相对独立的思想,更加强调个体意识和主观感受,更加强调自身的个性,在很多时候这种主观意识和张扬个性的发挥容易忽略大局意识和看齐意识,从而影响政策的实行和干部执政本领的提升。所以干部教育培训过程中应加强价值引导,提升年轻干部的大局观和合作意识。第三,年轻干部的培训教育应树立对网络的正确认识及使用的观念。网络是一柄双刃剑,当今年轻干部在面对网络时存在片面化、碎片化接收网络信息,缺少对国内主流媒体的关注或者被某些不端网络系统捆绑禁锢等问题,在干部培训教育时应着重增加对网络的正确认识以及网络平台、自媒体的正确运用等相关课程。

2.选拔任用的正确性。重视年轻干部的选拔任用在党内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毛泽东在革命战争年代便把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提升到战略高度,并提出:“有计划地培养大批的新干部,就是我们的战斗任务。”[5]526对于新时代的干部选拔任用,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我多次讲,干部要提高专业素养。专业素养是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作风、专业精神的统一,而不仅仅是专业对口那么简单。选人用人要适应这种要求,开阔视野、着眼全局,在众多可能的人选中把最合适的人选选出来。”[6]

要提升干部选拔任用的正确性,就要对被选拔的优秀年轻干部进行近距离、多角度、全方位的考察,用“望远镜”对年轻干部的理想信念进行把握,用“显微镜”对年轻干部进行细致入微的考察。一方面,要宏观地观察年轻干部是否具备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良好的道德品行,是否具备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和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否具备廉洁自律的执政品格和良好的政风家风。就是说看年轻领导干部是否具备承担更大责任和使命的“德”,只有具备“德”,领导干部各种能力和本领的提升对于党和人民来说才更有意义。另一方面,要微观地了解年轻干部在实际工作中的作为情况。既要看其教育培训过程中的理论成绩,又要了解其在实际工作岗位上的实践成绩和人民评价;既要看其在本单位本部门内的工作完成情况,又要了解其对相关部门、相关领域的掌握情况;既要注重上级主管领导对其的考核评价,也要关注同级和下级人员对其的客观评价。由此,才能相对全面地了解年轻干部的“行”,从实践和实际的层面保证年轻干部选拔的正确性。

3.成长成才的实践性。提升干部的教育、培训与选拔质量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选拔培养出最优秀的年轻干部,在实际工作中为党和国家贡献更大的力量,所以年轻干部的实践才是各项政策制定实施的最终依据。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实践来自对方针政策的领悟理解程度,来自干部自身的担当作为意识,来自干部是否能够牢记初心使命、拥有坚忍不拔的毅力。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3月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干部干事创业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发扬钉钉子精神,脚踏实地干。”[7]为年轻干部在新时代更好地担当作为提供了精神指引和价值遵循。

首先,从年轻干部的实践历程看,对方针政策的全面理解和掌握是落实的前提。只有真正了解并领会党的基本路线和中心任务才能更好地去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政策,才能因地制宜灵活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和具备的执政能力,有的放矢。其次,年轻干部自身的担当作为意识是实践得到有效贯彻的关键。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年轻干部的责任感、使命感是推动其有效完成工作的第一推动力,年轻干部能否在实际工作中选对路子、沉住性子、开好方子最终是要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能否在实践中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时刻冲锋陷阵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第一线,最终是要体现在年轻干部实际行为中的。最后,年轻干部的实践需要具备久久为功的品格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对年轻干部的最大考验不是一时一刻的忠诚与坚定,而是一往无前、持之以恒的坚守。在年轻干部的成长和执政过程中会有形形色色的挑战与考验,有来自外部意识形态的挑战,也有来自内部消极腐败的危险,更有来自自身能力不足的考验,所以始终如一坚守初心与使命,时刻提升自身执政能力和水平至关重要。

三、新时代年轻干部提升执政本领的实践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復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归根到底在培养造就一代又一代可靠的接班人。这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百年大计。”[4]341在新发展阶段优化年轻干部提升执政本领的实践路径,要从创新教育形式、提升培养效能、拓宽锻炼渠道和总结任用规律等方面着手,为新时代年轻干部提升执政本领提供更多路径选择。

1.创新方法,运用新形式进行干部教育。年轻干部的教育是建设高素质骨干干部队伍的一项前瞻性工程。“我们的党政领导干部都应该成为复合型干部,不管在什么岗位工作都要具备基本的知识体系,法律就是其中基本组成部分,对各方面基础性知识,大家都得掌握、不可偏废,在此基础上做到术业有专攻。”[8]

面对执政环境的变化和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基本国情,年轻干部的教育工作也需要进一步创新形式以契合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需要。第一,要突出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教育。只有具备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并且德才兼备的年轻干部才有资格成为党和人民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在干部教育培训过程中应增加党性教育方面课程,让年轻干部在了解党史、接受党性锻炼的前提下进行学习。第二,创新干部教育方式,将党委和干部管理部门纳入干部培训系统。以往的年轻干部教育多以党校培训课程为主要依托,年轻干部所在单位党委和干部管理部门作用的发挥并不明显。将党委和干部管理部门纳入干部教育系统,更有利于年轻干部的培养使用。第三,结合干部专长,创新教育模式。对于在某些领域和环节具备较强的个人素质或专业才能的年轻干部,应当创新思路为其匹配相对应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机制,在保证年轻干部接受基础性教育的同时鼓励并支持其在专长领域继续深造,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做到精益求精。

2.提升效能,依托新途径进行年轻干部培养。“注重培养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增强干部队伍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能力。”[9]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立源头培养、跟踪培养、全程培养的素质培养体系,教育引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筑牢信仰之基,加强政德修养、打牢从政之基,严守纪律规矩、夯实廉政之基,健全基本知识体系、强化能力之基,增强干部素质培养的系统性、持续性、针对性。”[4]341从宏观和关键层面为新时代年轻干部培养提供了理论源泉。

首先,细化培养内容,完善培养评价机制。以往的干部培养多局限在单向的理论层面的授课形式,缺乏生动性和针对性,并且在后续培养方面没有固定的评价机制。所以要细化并优化课程内容,加强培养内容的实践性和针对性,突出对年轻干部系统思维、跨界跨学科思维的训练;此外,要明确年轻干部培养评价的具体标准,在后续的培养过程中加强对培养评价结果的跟进和反馈,未能通过培养评价标准的年轻干部坚决不予任用,真正使干部培养的结果具有说服力。其次,引进数字化平台,实现年轻干部常态化培养。随着信息化技术手段的日益丰盈和媒体平台的日益普及,手机和网络已经成为当下年轻人必备的生活工作伴侣。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创新年轻干部的培养模式,积极引进或者开发适用于年轻干部培训和教育的平台和客户端,采用贴近年轻干部工作和生活的方式开展常态化的教育和培养。最后,运用大数据手段,对干部进行跟踪式培养。大数据具有建模、分析并给出智能建议的功能,能够实现对特定群体的多方位监管,所以将大数据引入年轻干部培养机制有助于党和干部自身得到更加客观可靠的干部培养信息,从而实现全天候多方位的跟踪培养,同时也有助于通过大数据分析平台为每个年轻干部量身打造培养计划。

3.拓宽渠道,培育新模式进行年轻干部锻炼。年轻干部进行实践锻炼,最重要的是“真”和“实”,要真正锻炼出意义和取得真切的实效。以往的年轻干部实践锻炼模式多为下派到地方挂职,既缺少多岗位的轮换调动,也缺乏下派地方的实践成效。因此,培育年轻干部实践锻炼的新模式可以从以下渠道入手。第一,提高岗位交流频率,丰富年轻干部阅历。多部门、多岗位的轮换调动可以提升年轻干部对各部门、各领域业务工作的熟悉程度,提升年轻干部对于新鲜事物的学习兴趣并拓展他们的视野和认知,从而累积相关工作的宝贵经验,这对提升年轻干部的执政本领大有裨益。第二,畅通“挂派”渠道,保证年轻干部接受多岗位锻炼。下派挂职已经成为年轻干部接受锻炼的常态机制,但忽视了年轻干部接受“上派挂职”的重要性。年轻干部应该享有机会到上级机关和单位接受挂职锻炼以培养领导能力、开阔宏观视野、提升执政本领,这样才能更好地熟悉工作方式、掌握工作方法。第三,赋予重大项目,培养年轻干部的抗压能力和责任感。年轻干部历经再多科学系统的培训或者方法完善的教育,最终都要到实际的工作中去检验,所以对优秀年轻干部最好的检验方式,就是在情况和条件允许的范围内,赋予他们一定的职责权限,让他们独立完成相对重要的项目,以此作为年轻干部接受检验的重要标准和依据。围绕某些可能在将来工作中遇到的难点、重点问题,让年轻干部作为主导力量寻求解决方式。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提升他们作为实际项目负责人的责任感,考验他们的抗压能力;另一方面可以通过项目了解他们面对困难是否具有思辨能力,是否可以通过创新方式和手段解决遇到的重难点问题,是否能通过项目的历练成为党和国家的可用之才。

4.总结规律,利用新经验进行年轻干部任用。“优秀年轻干部既要数量充足,又要质量优良。各地区各部门要着眼近期需求和长远战略需要,培养选拔一定数量规模的优秀年轻干部。”[4]341培养选拔优秀的年轻干部是一项长久课题,我们既要总结以往干部选拔任用的成功经验,又要结合“两个大局”和新发展阶段的形势创新干部选用机制。

首先,运用大数据分析选拔综合素质高的年轻干部。作为新的应用技术手段,将大数据投入对年轻干部个人素质和执政水平的分析是一项开拓性的尝试,具有较强的可靠性和说服力。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我们可以从知识结构、教育培训成绩、科研成果、实践成效等多个维度更好地对年轻干部进行了解,而且大数据分析结果可以为年轻干部的选拔任用提供一定的意见参考。其次,着眼大局重用历经实践锻炼检验的年轻干部。事实是最具说服力的依据,历经重大项目或者关键岗位考验的年轻干部是干部队伍中的生力军,也是年轻干部队伍中的主力军。他们在思想素质、能力水平、工作实绩和廉洁自律方面都经过了党和人民的初步考验,如果新的重要岗位需要新鲜血液的补充,他们应该是当之无愧的首选。最后,树立系统思维为优秀年轻干部提供平台。我们选拔优秀年轻干部要拓宽年轻干部参与培训的入口渠道,优化年轻干部接受教育培养的模式和方式,创新年轻干部接受锻炼的方式,让他们更早地接触或者体验到未来所要面对的真实情况,这样才能保证他们在未来的实际工作中宠辱不惊,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參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毛泽东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3]习近平.切实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十九大精神  努力在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N].人民日报,2017-10-29(1).

[4]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5]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节选)[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7-01/01/c_1120228200.htm.

[7]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E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9/0301/c1024-30953152.html.

[8]习近平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EB/OL].http://cpc.people.com.cn/big5/n1/2020/0515/c64094-31710993.html.

[9]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EB/OL].http://jhsjk.people.cn/article/29613458.

责任编辑  宋桂祝

猜你喜欢

年轻干部新时代
年轻干部扣好“第一粒扣子”有多重要?
年轻干部面对“三重门”
年轻干部要过“一道坎”
年轻干部要做到“五个过硬”
参加座谈会的新任职年轻干部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