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模态理论视角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分析

2021-08-26陈集泓

考试周刊 2021年58期
关键词:多模态话语分析初中语文教学

陈集泓

摘 要:高效的“师生对话”是确保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文章借助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对课堂教学语篇进行分析,以《中国石拱桥》为实例,阐述该理论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多模态话语分析;初中语文教学;《中国石拱桥》

20世纪90年代,以社会符号学为发端,西方语言学兴起了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强调非语言符号的表意作用。近年来,通过该理论对课堂教学的研究开始丰富起来。在语文教学方面,既有对文本的研究,也有对教学过程的研究。

一、 初中语文多模态课堂教学的理论基础

媒体和模态是多模态话语的两个基础概念。媒体为模态产生的基础,是存储和传递信息的物质载体,也是信息本身的表现、传播形式。模态指具有意义潜势的社会符号系统,与人体的感官相联系。

多模态话语即通过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使用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社会符号进行交际的话语形式。多模态教学不单单体现在多媒体设备的使用上,而是主张通过视觉、触觉、听觉等多种感知方式,运用图像、声音、文字、语言、动作等多种符号资源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教学。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常见的教学模态可以分为:(1)语言模态:口语、文字、语气、字体等;(2)视觉模态:表情、图像、视频、着装、教室布局等;(3)听觉模态:音响、音乐(纯音乐)、歌曲(带歌词);(4)动觉模态:肢体动作、身体位移等。

不同模态有不同的供用特征,擅長表达的意义类型也各不相同。例如,语言模态中的口语虽然具有即时表达与回馈的特点,但转瞬即逝;视觉模态中的图像较为生动直观,但较难体现抽象或概括性的观念。在教学开始前,教师需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模态,并对其进行设计与组合。

根据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框架,多模态语篇的生成涉及了文化、语境、内容、表达四个层面。语文课堂教学作为一种多模态的交际过程,从教学思路到最终教学语篇的生成,都受到这四个层面的影响。

一个多模态教学语篇不仅包括完整的教学环节,还包括每个环节中教师的讲解与师生互动。下面,笔者以《中国石拱桥》的教学设计及教学过程为实例,谈谈运用及体会。

二、 《中国石拱桥》的多模态课堂教学实践

根据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课堂教学的话语设计要先考虑所处的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然后在内容层面和表达层面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法,选用适当的教学媒体和模态。

(一)文化语境对教学目标的影响

文化语境是整个教学活动的背景语境,体现着一定的意识形态和进行交际的体裁系统。意识形态作为文化的主要存在形式,表现在思想、价值观等诸多方面。在《中国石拱桥》一课中,教学参考便提到:要通过了解中国石拱桥及我国桥梁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对于民族文化与社会主义事业的自豪感。这便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角度对教学目标的设立提出了要求。

课堂教学作为一种话语体裁,规定了课堂交际话语的特殊性。例如,教师上课时的状态必然有别于日常生活;即使课堂气氛再热烈,也不会变成一场脱口秀。课文也有其自有的体裁,《中国石拱桥》作为一篇典型的事物性说明文,教学目标的设定也需围绕说明文体的基本特征进行。

基于此,笔者将《中国石拱桥》一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1. 把握中国石拱桥的特征,学习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2. 揣摩语言,体会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和准确性。3. 了解中国石拱桥的光辉成就,激发民族自豪感。

(二)情景语境对确立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的影响

情景语境指交际活动所发生的具体背景,涉及话语范围、话语基调、话语方式。在课堂教学中,话语范围除了教学内容及重难点,还包括师生的活动、课堂突发事件的应对等情况。话语基调则表现为师生之间的交流关系,涉及具体的教师情况、学生情况和班级情况。《中国石拱桥》一课在八年级第一学期教授,从所授班级的情况来看,学生整体基础较好,但对于文章关键信息的提取、归纳和概括较为薄弱,因此将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这些知识点作为教学重点,将对语段及行文思路的分析作为教学难点。

(三)教学过程及教学模态选择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情景诸要素的分析,笔者开始设计教学过程及各个环节所采用的模态组合,教学设计及实际过程如下:

1. 导入

(1)关灯,播放40秒有关拱桥的快闪视频。(视觉模态联合听觉模态:一系列各式拱桥图片及高对比度纯色动态字幕,配合动感强烈的背景音乐,图片和字幕根据音乐的节奏踩点切换,以此吸引学生注意。)

(2)视频结束,教室灯齐亮,教师走上讲台。(视觉模态协同动觉模态:通过灯光变化和教师位置的移动快速引导学生将注意力从屏幕转移到课堂。)

(3)提问:视频里出现的桥有什么共同点?(语言模态:快速引入主要教学内容。)

明确:观察事物时要抓住事物的特征。

在导入的设计上,根据学生的观看习惯,决定以视觉和听觉模态取代语言模态的介绍,制作一段学生喜闻乐见的快闪文字视频,接着通过问题引导,从“拱”这一特征切入课堂。这段快节奏的导入视频让学生颇感兴趣,课堂气氛“燃”了起来。

2. 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找出作者在文中所提到的桥。(视觉模态协同语言模态:学生圈点勾画,抓取关键信息,边找边答。)

(2)快问快答:说出说明文常见的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以及文章的说明对象。(视觉模态配合语言模态:屏幕显示PPT上的问题,学生抢答。)

(3)速读课文,同桌合作:归纳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并探究“既然赵州桥和卢沟桥都能体现中国石拱桥的三大特点,为何不从中选一座桥就好?”(语言模态:学生关注文本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在学生卡壳时,教师通过恰当的表情和语气进行提示和鼓励。)

明确: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得出1~3段的结构作用。

猜你喜欢

多模态话语分析初中语文教学
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
儿童绘本:多模态话语分析的新宠
电影《花木兰(赵薇版)》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初中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法的运用策略之我见
初中语文教学中疏导学生叛逆心理的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兴趣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之我见
社会符号学视角下里约奥运会会徽的多模态话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