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中讲读课文教学的常式和变式

2021-08-26陈宝银

考试与评价 2021年7期
关键词:教学方法小学语文

陈宝银

【摘 要】 教学方法是教师课堂授课的重点,需要教学者对课堂教学方式能够灵活运用,并把控好课堂的进度和重点,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方式进行授课,以此来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授课当中。同时,教师也要注重教学的效果,教师针对课堂学生的反应和学习效率进行评价,并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在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当中,大致上可以分为常式和变式两种方式。本文主要针对这两种教学方式进行讨论。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常式和变式  教学方法

引言:

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以两部分作为参考对象,首先为学生,学生是课堂中的主体,教师要秉持着“以生为本”的教学态度,基于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发展情况进行选择;其次是授课的内容,文章内容不同,自然教学方式也应有所变化。教师要基于这两方面的内容进行选择,运用最为适合、科学的授课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小学语文教学的方式可以分为常式和变式,教师要合理地运用这两种授课方式开展语文课堂。

一、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常式

所谓的常式教学法,是指以固定的教学结构和顺序开展的语文教学课堂,在课堂上教师主要讲解书本上的内容为主,按照课前的导入、讲解、正音、文章分析以及作业等形式进行指导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是大部分小学语文课堂授课的模式,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化,课堂的氛围较为低沉。学生在课堂上主要按照教师的课程进度进行学习。常见的常式教学法中,主要包括问答法、讨论法、叙述法等方式。虽然这些方式较为枯燥,但相较于变式的教学法来说比较成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备了完善的教学理论基础和教学经验,课堂模式虽然缺乏新意,但是也能极大程度上保证课程的进度和知识讲解的全面程度。笔者结合常式教学法中两种基本的教学方式进行探析。

(一)问题法

在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问题的方式进行引入,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使学生进一步地深入到课堂的学习当中。并通过问题的引入,让学生能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和阅读,让学生一边思考一边学习,促进学生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的提升。

例如教师在讲解《狼牙山五壮士》时运用问题法进行教学。首先教师根据本章的内容进行提问,如:“文章中描写到‘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从这句话当中体会到了什么?”“面对五壮士英勇就义,有什么感悟?”等。问题的引入,使学生在阅读文章的时候,能够思考文章蕴含的真正含义;并通过启发性的问题法,让学生深入到文章的学习当中,活跃学生的思维,有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思维的碰撞,达到教与学共存的教学目标。但是问题法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教师提出的问题太过浅显会起不到预想的效果;教师提出的问题太过深奥,学生回答不上来等。因此,教师要结合文章内容和学生的发展特点进行问题的设置,从而使问题法能够更加适合学生学习。

(二)讨论法

讨论法也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方式,讨论法运用到小学语文课堂的目的是为了转变以往的课堂授课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通过与其他学生之间的互相讨论,达到教学目的。这种教学方式主要用于解决文章中的重难点,并对于活跃语文课堂教学氛围有非常良好的帮助。

例如教师在讲解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课文《两小儿辩日》时,在学生能够疏通句意、理解文章内容之后,教师可以进行选题,如:“画出文章中两小儿辩日的观点和理由以及孔子的态度,并讨论为什么博学的孔子解决不了这个问题。”让学生提出要求之后,引导学生在文章中搜集有关的句子,通过互相讨论的方式,总结其他学生的观点。教师在学生讨论期间,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并思考其他学生的观点。在学生讨论结束之后,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小组的答案进行评价和总结,同时也向学生表述自己的观点让学生思考。

二、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变式

(一)语文课堂中的变式教学法

相较于常式教学法,变式教学法就是将多种的常式教学法进行有效的整合,并根据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相应的改变。由此可见,变式教学法更为灵活,虽然每篇文章都有一定的教学流程,但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课堂上的反应进行转变,从而将常式教学法逐渐转化为变式教学法。

例如多媒体教学法,利用现代化技术,将多媒体教学法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不仅能够在课堂开始之前就能让学生抓住文章的重点内容,还能有效地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从学生的视觉、听觉方面,调动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比如,在学习《草原》这篇文章时,大部分学生没有真正见过草原,难以体会出文章中描写的草原。教师通过多媒体技術向学生展示草原的广阔,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之处。运用多媒体进行课堂的导入之后,教师也可以利用问题法、讨论法、实验教学法等,针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增强语文教学课堂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升语文课堂的效率和质量。

(二)课堂练习中的变式教学法

练习法中的变式教学法形式较为丰富,除了传统的单一练习法,还有综合练习法、对比训练法和比赛练习法。综合训练法开展的方式,就是将语文教学中不同的文章内容进行综合和整理,让学生能够巩固新知识的同时,复习旧知识,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教学目标;对比训练法,可以针对文章中的疑惑点进行练习,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得出自己的观点。也可以根据相同题材不同描述方式的文章进行对比训练,让学生能够从中掌握写作角度和写作手法,对于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对文章的理解能力都有着非常良好的帮助;比赛训练法,顾名思义是通过比赛的形式展开的训练,比赛的对象可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可以是学生和教师之间。通过比赛的训练模式,激发起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更为积极地投入到学习当中。

三、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中常式和变式教学法之间的联系

通过上文对常式和变式教学法的分析可以看出,变式教学法是基于常式教学法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相较于常式教学法,变式教学法更为灵活和多样,更能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是只有形式没有内容,会使语文课堂失去原本教学的意义和实质;只有内容而缺乏灵活变通的语文课堂,较为沉闷和无趣,难以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由此可见,为使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能够更为有效地开展,就需要教师将常式教学法作为教学的基础,根据学生的特征和发展的特点,以及教学文章的内容等方面来选择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不只是单一地学习课文中的内容,而是在充满趣味性的语文课堂当中学习语文知识,并不断地思考和总结,进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从原本被动地接受到主动地探究,不仅只是教学方式的变化,更需要教师付出比原来更多的精力,来带领学生更好地融入到语文学习当中。

四、结语

高年级的学生思维已经逐渐完善,对于文章逐渐有了自己的理解。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将常式教学法和变式教学法进行合理的运用,并增强课后练习的丰富性。使得语文课堂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更为丰富和生动,从而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拓展思维,提升自身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林林.基于课程思政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分析与研究[J].国际公关,2020(12):98-99.

[2] 刘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新探[C].福建省商贸协会、厦门市新课改课题小组.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论文汇编(五).福建省商贸协会、厦门市新课改课题小组:福建省商贸协会,2020:128-129.

[3] 李丹.新课改下的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探究[C].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课堂教学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97-98.

猜你喜欢

教学方法小学语文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高职院校音乐选修课信息化教学方法与实践探索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