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大人一起读”,培养语言建构与应用能力

2021-08-26戎晨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21年7期
关键词:和大人一起读小学语文

戎晨

[摘 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和大人一起读”,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图片展开猜测、描述活动,提升语言表达能力;鼓励学生结合留白思考各种问题,展开联想和创造性表达;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尝试联系生活践行仿说和续说等策略。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生能逐步提升语言建构和应用的能力。

[关键词] “和大人一起读”;语言建构与应用能力;小学语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部分学生存在不会说、不敢说的问题,他们害怕回答问题,表达能力也不强。部编版教材中增加了“和大人一起读”的栏目,有助于展开扩展阅读的活动,促使学生将阅读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举一反三,进而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和应用能力。

一、观察图画,“说”起来

(一)猜测,发散思维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的思维活动依然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图画比文字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在“和大人一起读”的过程中,教师要选择一些色彩鲜艳、配图优美的绘本,这样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观察图片后猜测其表达的意思,说说自己的想法,这样能促使其发散思维,也有助于他们更好地了解故事的后续发展。

《比尾巴》是一首和动物有关的儿歌,在“和大人一起读”中教师引导孩子阅读其他和动物有关的儿歌,如《小兔子乖乖》。在诵读的过程中教师给学生观看和兔子、大灰狼等有关的图片,然后引导他们结合图片进行猜测:“你看这图片上有什么动物,它正在做什么呢?”学生回答:“有一只大灰狼正在敲门。”“猜一猜大灰狼为什么要敲门呢?可以看看大灰狼此时的表情是什么样子的?它又穿着什么衣服?”学生回答:“大灰狼穿着女式的衣服,这让我感觉很奇怪,还有,它的眼神看上去十分凶狠。”在教师的逐步引导下,学生揣测大灰狼为何不穿适合自己的衣服,思考它的眼神意味着什么,探究它和屋子里的人是什么关系。有学生回答:“大灰狼穿着女人的衣服,想要骗屋子里的小动物,假装是它的妈妈,它恶狠狠的,想要吃掉小动物。”结合猜想,学生想到了故事的后续发展。

(二)描述,渗透想象

描述指的是让学生在阅读的时候用自己的话语将作品的内容表述出来,这能促使学生更直接地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时融入自己的想象,用自己的话语描述作品内容,间接地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想法,进而提升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端午粽》一文展现了端午节的风俗习惯,在“和大人一起读”中教师选择一些同样展现风俗活动的故事,引导学生一起阅读。如选择《剪窗花》这样展现传统文化的童谣,引导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展开思考:“大家看一下这张图片,画的是什么呢?”学生回答:“我看见了喜鹊站在树枝上。”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尝试将该图片的内容形象化地表述出来。“大家想象一下,喜鹊此时在枝头做什么呢?它的神情是怎样的,你能想到它的内心活动吗?大树给你怎样的感觉呢?”学生的想象力得到激发,尝试更生动地描述图片:“春天到了,冰雪开始融化,大树也开出了花朵。喜鹊十分高兴,于是飞到了枝头,向人们报喜,它大声地喊着:‘春天来了,花儿开了,大家都出来看啊。”在这段表述中,学生体现出了喜鹊看到春天的喜悦之情。

二、抓住留白,“问”起来

(一)联想式,勾连对比

留白是一种课堂教学艺术,教师在教学中的留白能让学生在思考中进行补白,自主发现问题,提升思维能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和大人一起读”的活动中,教师也要采用留白的方式,可以先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望,然后引导他们运用勾连比对的方式进行思考,尝试解决问题。

在教授《青蛙写诗》一文时,教师和孩子一起阅读《小鸟念书》,并引导他们着重体会小鸟和风之间的对话,想象一下它们之间会说什么。为了激发学生的联想,教师把握留白处,通过设问的方式引导他们思考:“当风说话的时候,声音是‘淅淅沙沙的,小鸟学习风儿说话,声音是‘叽叽喳喳的,你觉得它们之间还会说什么话呢?”学生在此基础上展开联想,他们对比了小鸟和风的发声特点,然后围绕其展开表述:“当小鸟和风看到好大一棵树的时候,他们都觉得十分惊讶。此时风叫了起来:‘呼呼呼,呼呼呼,好大的树,呼呼呼。小鸟也跟着学风的声音,可是它叫出来的却是:‘唧唧唧,唧唧唧,好大的树,唧唧唧。”在这样的表達中,学生对比了风和小鸟的表达特点,并尝试展开表述,提升了自己的联想能力。

(二)创说式,展示个性

在留白中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他们沿着问题的思路分析下去,尝试有创意地表达,对原作进行适当改变。此时学生可以将自己对事物的看法融入表达中,展现出自己的个性。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有开放性结尾的作品,让学生能找到更多的言说角度,让他们的能力得到提升。

学习《乌鸦喝水》一文后,在“和大人一起读”时可以选择一些寓言类的作品,如《狐狸和乌鸦》,然后引导学生展开阅读,并尝试进行创说式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如果故事里的人物身份交换一下,狐狸的嘴巴里叼着肉,而乌鸦看到了狐狸的肉,想要抢走,你觉得它会如何做呢?乌鸦会成功吗?”有学生尝试表述:“乌鸦如同离弦之箭一样,一个俯冲向着狐狸冲了过去。狐狸吓了一跳,嘴巴一松,肉掉了下来,乌鸦立刻叼了起来,飞到了树上。”还有的学生尝试展现出具有智慧的乌鸦:“乌鸦告诉狐狸,在树上有一个洞,里面也有肉。狐狸放下嘴里的肉去寻找树洞,这时候乌鸦叼着肉逃走了。”不同的学生想象角度不同,表述也有所差异。学生的创编不仅能提升他们的个性化表达能力,而且能提高他们的交往能力,教师可以结合他们的表达进行引导,帮助他们逐步提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联系生活,“忆”起来

(一)仿说,大胆迁移

说话和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所以在开展“和大人一起读”的活动时,教师要采用联系实际的方式,调动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让学生结合自己在实际生活中的经验进行表达。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采用仿说的方式,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掌握表达方法,然后迁移运用到实际生活的表达中。

在学习了《咕咚》等童话类作品后,教师引导学生共读《孙悟空打妖怪》等有趣的神话故事,并引导他们展开仿说。“在这个故事中,孙悟空的武器是什么,他有哪几个朋友,而老妖婆又是什么样子的呢?如果你模仿这个故事编一个孙悟空打妖怪的故事,你会如何编呢?”学生在阅读中了解到可以用动词展现孙悟空的灵巧,可以通过外貌描写展现妖怪的恐怖面貌,他们在仿说中也结合这一点展开创作。有学生尝试表示:“妖怪长了一张英俊男子的脸,但是却有黑熊的身体,他的手中拿着一根狼牙棒,十分可怕。孙悟空挥舞手中的金箍棒说:‘我倒要看看是你的棒子硬,还是我的棒子硬。他说着就挥动金箍棒向妖怪打了过去……”在仿说中,学生逐步学会了如何生动地讲述故事。

(二)续说,逻辑推理

在“和大人一起读”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尝试续说,即思考按照文章原本的逻辑发展情况,后续会如何发展,然后在推理的基础上展开自主表达。在学生表达后,大家再一起阅读原文,看看两者是否一致。在这样的阅读中学生从故事里学习了各种生活常识,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学习了《小壁虎借尾巴》一文后,教师和学生展开共读活动,选择和动物有关的故事进行阅读。在阅读完后,教师引导学生展开续说的活动,体现自己的推理能力,思考故事如何发展才显得合情合理。“小松鼠发现自己的花生被人摘走了,心中很难受,它遇到了小鼹鼠,小鼹鼠告诉它……你能接着这个故事说下去吗?看看故事后续会如何发展。”学生尝试根据自己的思考编写故事,如:“小鼹鼠告诉他,晚上要留在菜地里看着花生,这样才不会被人偷走。”教师又引导学生对比原著,发现原著中小鼹鼠告诉松鼠:花生是长在地里的,它其实并没有被偷走。在这样的对比中,学生发现自己的编写虽然也符合情理,但是却缺乏想象力,也没有了解植物的特征,他们也明白了以后在续写中要如何才能編出更具有创造性的作品,提升了领悟能力。

温儒敏教授认为,“和大人一起读”的环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能让孩子刚上学就喜欢语文,喜欢阅读。教师要充分利用“和大人一起读”板块,将其作为载体,指导学生积极展开拓展阅读,促使其了解各种阅读技巧,让他们对阅读产生兴趣,对文字产生亲切感,从而真正进入“我要读”的主动阅读境界。

参考文献:

[1]李芳.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策略[J].安徽教育科研,2019(17).

[2]黄淑琴.整本书阅读指导理念下语文课外阅读策略探讨[J].成才之路,2020(2).

(责任编辑:姜波)

猜你喜欢

和大人一起读小学语文
《和大人一起读》栏目的教学实践初探
和大人一起“悦”读
农村孩子“和大人一起读”的认识与思考
大手牵小手一起快乐读
用好教材例子盘活课外阅读
大手牵小手,我们一起走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