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高迁移率族蛋白表达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关系研究

2021-08-26蔡志杰马小慧陈培峰张誉潆董智慧

临床军医杂志 2021年8期
关键词:内皮细胞颈动脉病程

蔡志杰,薛 君,马小慧,陈培峰,葛 彪,张誉潆,董智慧

1.内蒙古包钢医院 老年病科,内蒙古 包头014010;2.内蒙古包头市中心医院 内分泌科,内蒙古 包头 014030

大血管并发症以动脉粥样硬化为基础性病变,包括脑基底动脉、冠状动脉病变等,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1]。目前,临床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本质上是一种多器官系统的无菌性炎症性疾病,与颈动脉内膜增厚及斑块形成密切相关[2]。因此,研究动脉粥样硬化的炎症因素具有重要意义。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作为反映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标志,其增厚与老年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发生、发展有关[3]。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作为人体内含硫氨基酸的代谢中间产物,同时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4-5]。有研究报道,黏附分子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其在活性内皮细胞上的表达是白细胞聚集、浸润导致局部组织损伤及炎症反应的关键,其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sICAM-1)具有代表意义[6]。另有研究报道,高迁移率族蛋白(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 protein,HMGB1)作为一种致炎因子,在无菌性炎症中通过激活多种炎症细胞释放致炎因子维持、放大炎症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中,可促进病情进展及斑块破裂[8]。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Hcy、sICAM-1、HMGB1表达与c-IMT的关系,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7年6月至2020年5月内蒙古包钢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内科学》中2型糖尿病相关诊断标准[7]。排除标准:合并急性糖尿病并发症者;合并严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者;合并恶性肿瘤者;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合并肝、肾功能障碍者。根据c-IMT将患者分为c-IMT正常组(n=35;c-IMT 0.9~1.0 mm)、c-IMT轻中度增厚组(n=41;1.0~1.2 mm)、c-IMT重度增厚组(n=24;c-IMT≥1.2 mm)。c-IMT正常组中,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龄61~83岁,平均年龄(70.5±9.3)岁;糖尿病病程1~10年,平均病程(5.5±1.6)年。c-IMT轻中度增厚组中,男性22例,女性19例;年龄60~81岁,平均年龄(70.6±9.8)岁;糖尿病病程1~9年,平均病程(5.7±1.4)年。c-IMT重度增厚组中,男性14例,女性10例;年龄62~80岁,平均年龄(71.2±9.2)岁;糖尿病病程1~11年,平均病程(5.1±1.3)年。各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研究方法

1.2.1 血清Hcy、sICAM-1、HMGB1检测 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5 ml肘静脉血,离心处理(3 000 r/min,10 min),离心半径为15 cm,分离血清、血浆待检。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Hcy、sICAM-1、HMGB1水平,试剂盒购自美国Biosourze公司,操作严格遵循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2.2 c-IMT检查 采用PHILIPS33型彩超机、L11-3B型7.5 MHz探头进行检查,患者取仰卧位,颈后垫枕,头部后仰偏向对侧,颈部充分显露,测定c-IMT、斑块、管腔狭窄及血流情况,选取颈动脉膨大下1 cm或以内中膜最厚处及近心处1 cm、远心1 cm 3点的厚度,左右两侧6点的均值作为c-IMT,两侧颈动脉c-IMT取平均值。

2 结果

2.1 各组患者血浆Hcy、sICAM-1、HMGB1、c-IMT表达水平比较 各组患者血浆Hcy、sICAM-1、HMGB1、c-IMT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各组患者血浆Hcy、sICAM-1、HMGB1、c-IMT表达水平比较

2.2 血浆Hcy、sICAM-1、HMGB1表达与c-IMT的关系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Hcy、sICAM-1、HMGB1表达与c-IMT呈正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627、0.598、0.614,P<0.05)。

3 讨论

老年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病变基础为动脉粥样硬化[9]。c-IMT为目前公认的可较好地反映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客观指标,其增厚程度与脑梗死、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10]。因此,早期及时明确c-IMT变化,掌握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对于老年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Hcy是由细胞内蛋氨酸脱甲基生成的含硫氨酸,其可通过产生过氧化物、超氧化物损伤血管内皮,改变凝血因子功能,引起血管壁巨噬细胞反应,造成血管壁脂肪堆积[11-12]。本研究中,血浆Hcy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c-IMT有关,提示血浆Hcy参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糖化终产物可增加内皮细胞对Hcy损伤的敏感性,两者共同参与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损伤,且体内高Hcy水平致使葡萄糖直接毒性加重,大量过氧化物、超氧化物产生,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刺激血管平滑肌生长,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

sICAM-1为血管内皮细胞等细胞表面黏附分子[13]。糖尿病患者血液中sICAM-1水平明显升高,考虑原因可能与其长期高血糖及血脂异常有关。有研究报道,血液中sICAM-1水平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14]。基于此,本研究分析sICAM-1与c-IMT的关系,发现血浆sICAM-1水平升高与c-IMT有关。糖尿病患者sICAM-1水平异常升高,可介导血管内皮细胞与单核细胞黏度,引起血管内皮损伤,增加血管通透性,增强血小板聚集,促进血栓形成,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在大血管并发症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血浆HMGB1水平与c-IMT有关。HMGB1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病理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15]。在糖尿病患者中,胰腺β细胞受到免疫攻击后,局部炎性细胞浸润增加,HMGB1释放,表达随之增加。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展过程中,激活的巨噬细胞、平滑肌细胞为HMGB1主要来源,HMGB1在血液中大量积累,诱导产生大量炎性细胞因子,维持、放大炎症反应,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综上所述,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Hcy、sICAM-1、HMGB1表达异常升高,且与c-IMT有关,临床可通过检测其水平,为临床诊疗提供有力依据。

猜你喜欢

内皮细胞颈动脉病程
浅议角膜内皮细胞检查
雌激素治疗保护去卵巢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初步机制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胰腺炎病程的影响
手术科室用血病程记录缺陷评析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细胞微泡miRNA对内皮细胞的调控
痰瘀与血管内皮细胞的关系研究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
高频超声评价糖尿病膝关节病变与病程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