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内涵范式下的ESP课程体系构建
2021-08-26宋仕鹏
宋仕鹏 杨 成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外国语学院 湖北·十堰 4420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新工科建设的演进,新工科的内涵定位和目标导向也日趋明朗:在传统工科与新兴产业跨界融合的过程中,高等教育要塑造能够适应并引领未来工程需求,兼具工具理性、价值理性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工程人才。其中,语言课程在工程人才的人文素养、语言能力和跨文化素养的培养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作用[1]。这些能力和素养属于国际工程人才必备技能,决定了其涉猎国际新领域的广度,影响了其运用专业知识的深度。因此,语言课程,尤其是融合了人文教育和专业技能元素的专门用途英语(ESP)作用不言而喻,更不容小觑。然而,传统的语言课程多以通用英语教学为主,重专业轻外语;或多以学科理论知识为重,重学识轻应用[2],因而难以高标准地满足新工科新内涵人才培养目标。鉴于此,本文尝试设计一个契合新工科战略发展需求、满足学生的个体发展诉求的ESP课程结构模型,试图藉此增强工程人才的核心人文素养和关键语言能力。
一、新工科导向下的ESP定位
(一)新工科内涵之新
新工科以培养能够支撑、引领新经济、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创新型工程人才为目标[3],主张概念与理念共融,学科与专业共通,以实现学科建设与工程教育改革的共进[4]。重塑未来工程人才的核心素养和知识结构在新工科教育中首当其冲。它们既包括价值感、使命感与国际空间视野等人文软实力,又涵盖专业知识、学科素养、跨界能力等硬实力[5]。内涵建设落实到新工科课程体系中就应当实现人文素养、课程结构和教学方法的转变[6]。“新”素养呼吁高校学生在学习工程技术的同时思索自身学习的价值感与使命感,即扮演好内化知识、外修人文的双重角色;“新”结构主张高校院系在迎合产业需求的同时探索专业的边界与张力,即在传统工科与新兴业态交叉融合的路径中优化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新”方法强调高校教师在传递知识、传播价值的同时要利用新兴教学手段、教学模式以及评估机制来深入挖掘学生潜能、客观评价学习成效。
面对新工科的新内涵,语言课程作为搭建语言教学、跨文化交际和专业工作纽带的桥梁,有责任肩负培养工程领域国际化人才之使命[7]。传统语言课程有必要做出调整,方能构建和完善以掌握、传播核心工程科技的人文交流机制,从而满足新工科新内涵对课程体系变革的诉求。
(二)ESP的内涵与定位
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意为专门用途英语,即与专业或职业相关,能满足特定需求和目的英语[8]。ESP是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通用英语)教学的延续和扩展,着重培养学生在专业领域中从事工作交流、国际合作和学术交往等能力。一般而言,它是在学生的语言知识和技能达到一定阶段后,针对实际需求而开设的课程。
国际工程教育认证标准(2020)提出,工程人才应该具备国际视野、担当跨文化使者,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这一标准不仅回应了新工科教育对我国未来工程人才的期冀:在培养理性认知的同时提升人文素养,增强工程伦理道德与社会责任感,促进人文教育与工程教育的有机结合;更体现了ESP教学的任务和使命所在:ESP课程应迎合职业诉求,兼顾社会需求,立足语言基础,发挥语言特长,实现语言知识、语言素养与专业能力的统一。行之有效的ESP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也能增强他们的人文价值与工具理性,还能将专业知识内化成为更新个人知识体系、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实力。
二、新工科内涵的ESP课程转型
(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
新工科内涵下的人文素养包括对“形而上”的求索、对使命感和价值感的培育以及对人文理性的认同等[6]。广角理念下的ESP服务学科内容和行业语域,涵盖大类学科共核知识和通识价值,致力于培养富有专业领域共核语言素养和(跨)文化竞争力的人才[9]。ESP可以通过语言基础、跨文化和学科英语等不同模块的搭建来实现不同专业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具体而言,语言基础模块以EGP教学为主,注重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跨文化模块以培养人文素养为主,注重孕育工程人才的跨文化理念;学科英语模块逐渐向ESP过渡,涉及工程专业学术英语通用规范和基本知识;专业英语课程模块是单纯的ESP模块,注重工程人才“需求+专业+方向”协同发展[10]。总之,通搭建EGP和ESP双通道课程,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人文知识融会贯通,既掌握了专业知识、具备了行业能力,又提升了人文价值和核心素养。
(二)核心素养与课程体系统一
要实现国际化工程人才的培养目标,需要重视并解决传统工程教育专业知识单一的问题。新工科内涵下重构知识体系包括更新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作为人才、科技、创新的结合点,工程教育需要重塑知识结构体系,强化人才核心素养。根据“加强基础,拓宽专业,提高能力,学以致用”的ESP宗旨[11][12],课程体系需根据产业需求,与本校工程专业课程交叉融合,凸显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下的专业知识学习,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行业素养。在涵盖必要的EGP教学内容基础上,ESP课程需以共核知识为内驱力,更新课程体系,提高工程人才的人文素养、语言竞争力和专业胜任力[9]。
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该校是一所理工院校,随着新工科建设成为工程教育质量标准体系改革的重心,大学英语和ESP课程体系也随之更新,以符合新工科对国际化工程人才的要求。各专业第一学年聚焦语言知识积累,在此阶段开设的课程以培养语言文化素养为主,课程体系涵盖听、说、读、写等基础语言课程。第二学年着重培养跨文化素养和开阔国际视野,以“区域国别文化”“跨文化交际”“工程专业英语”等课程构成的课程体系重在提升学生的语言沟通和服务能力。第三学年的ESP课程聚焦学科行业素养,通过构建学科话语共同体来帮助未来工程人才储备行业背景知识。因此,此阶段的课程以新工科大类共核知识为主,包含汽车英语、科技英语、汽车行业英语等。第四学年的ESP课程重在培育专业素养,结合专业特色实现按需培养,全英讲授,鼓励学生在全英文环境下进行实操演练(见图1)。
图1 “新工科”内涵范式下的ESP知识结构
基础知识→跨文化课程→学科话语共同体→行业英语这种阶梯循序的课程体系不仅重构了学生的知识体系,也与学生的语言素养→跨文化素养→学科行业素养→专业素养逐一对应。ESP课程注重核心素养与课程体系统一将促使学生成为人文科学和工程技术知行合一的工程人才。
(三)教学目标与评估方式统一
合理的评估体系是课程实施和开展的保障,更是验证教学效果是否达到既定教学目标的主要标准。在EGP教学阶段,教学目标侧重于基本语言知识的掌握或听说读写译语言技能的提升,评估方式以终结性评估为主,评估任务以测评为主,评估主体是教师团队。
随着新工科内涵的演变,ESP课程教学目标也由单一语言知识转向语言素养、人文素养和专业能力等综合维度,评估方式也应随之变化。笔者认为,鉴于学习理性、学生素养和学科价值的量化标准多元、量化范围较宽、量化指标动态易变等特点,ESP可由以考试和测评为主的终结性评估方式向以学生为主体的多任务型形成性评估转变。为了更准确地量化学生的学习理性和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潜能,主张将学生的非正式学习纳入评估,通过教师引导下的多维度非正式学习评估来激励未来工程人才进行高效自主创新的能力。在评估方式上,基于项目的任务型小组评估、自主评估,PBL学习法评估等多种评估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将语言能力和专业知识结合起来,既方便课堂展示,又能做到评价结果全面、客观。评分主体也应由教师为主向师生共建转换,逐渐形成师评、生评和自评相结合的多元主体评价,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评估意识,最大效度提高个人价值和个体素养在评估中的比重,实现教学目标与评估方式的统一(见图2)。
图2 “新工科”内涵范式下的ESP课程评估方法
结 语
面对新工科国际化工程人才培养这一时代命题,本研究从新工科和ESP的内涵出发,提出了新工科内涵下的ESP课程应该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核心素养与课程体系、教学目标与评估方式等多个维度的契合和统一,以满足社会对新工科人才能力和素养的期望。简言之,通过模块化课程传授专业语言知识、提升人文价值和理念;通过进阶式课程体系孕育工程人才核心素养;通过形成性评估和学生评估为主实现多维ESP课程教学目标。诚然,新工科内涵下ESP课程体系的构建对高校的学科结构、专业特色以及教师素养、教学组织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高校在具体实践中有必要将业界动态、多重需求和学科特色等多个因素纳入到课程体系设置的考量中去,才能不断改进和完善自身ESP课程,满足新工科对国际工程人才培养的动态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