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的有效路径

2021-08-26杨素兰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英语教材中华文化中华

杨素兰

(宿州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 安徽·宿州 234000)

文化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的灵魂。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1]。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2]。由此,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所有阶段教育的责任和使命,也是所有课程的责任和使命。那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的必要性、重要意义以及有效路径进行研究,显然具有积极的现实价值。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一)新时代要求

2014年4月1日,教育部发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学校课程和教材体系,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3]。高职英语是高等职业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几乎所有高职学生必修的一门通识课程,受众范围广,是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块重要阵地。

(二)《新课标》要求

2021年3月23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多元文化交流是英语课程的学科核心素养之一,要求学生在学习和使用英语的过程中,能够识别、理解、尊重世界多元文化,拓宽国际视野,增强国家认同,坚定文化自信,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日常生活和职场中能够有效进行跨文化交际,用英语传播中华文化[4]。

新《课标》明确了高职英语课程不再也不能只要求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知识技能和西方文化,而应同时注重中华文化的教育,培育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引导学生树立世界眼光,博采众长,用辩证的眼光看待比较中西方文化,有能力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英语这种语言有效传播出去。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丰富教学内容,延展教材体系

课程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活动实现的,而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托就是教材。英语是英美国家的母语,也是许多西方国家的官方语言,因此英语教材中的背景和所选文章大多涉及英语国家的文化生活,反映的是西方的价值观念和精神文化。教师所教,学生所学,呈欧美范,具欧美气。语言是传递信息的工具,英语能传递西方文化信息,也能传递中华文化信息。教师要研究高职英语教材,分析其中的西方文化知识点,挖掘中华文化知识点,找到中西方文化的结合点,把相关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添进来,丰富高职英语教材内容,延展高职英语教材体系。

(二)点燃学习热情,培养思辨能力

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特点是:水平不高,兴趣不浓,不愿动手,羞于开口。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高职英语教学,熟悉的话题、亲切的内容、优秀的文化和民族自豪感有助于消减学生学习英语的心理障碍,点燃他们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促使他们愿意张嘴说英语,开口讲文化。

当今世界,人类命运休戚相关,国际合作更加紧密,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日益频繁,日渐深入。这就要求加强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高职英语教学,促使教师在传授英语语言知识、讲解西方文化的同时,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引导学生透过语言的外壳,看清文化的内涵,辩证地看待中西方文化,感受不同文化的独特魅力。具有良好思辨能力的学生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更加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同时,学生树立了正确的文化价值观,认识到文化无优劣,不轻视也不盲目崇拜任何一种文化。

(三)提高表述能力,传播中华文化

束定芳曾呼吁:大学英语教学应该培养学生用英语介绍中国文化的能力[5]。《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2021年版)》也明确了这一要求:能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作为新时代青年,高职院校的学生有责任有义务担负起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给学生传承传播中华文化一个抓手。学生有机会从教材、从课内外教学活动中接触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英语表达,并在老师的指引和帮助下学习掌握,为用英语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储备知识。通过英语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英语语言知识,提高英语语言运用技能,还能用准确而流利的英语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深挖教材内容,扩充教学资料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的途径之一就是深挖教材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包罗万象,涉及文字、饮食、手工艺品、建筑、礼仪、传统节日、风俗习惯、价值观等具有中华传统文化意象符号的内容。

现有的高职英语教材存在着对本民族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挖掘与拓展不够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英语教材中所占比重较小的问题[6]。高职英语教师可以着眼于具体单元,从单元主题、词汇、对话、课文、扩展阅读等方面挖掘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点,或者对应该单元涉及的西方文化找出相应的或相关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点。然后对比、分析,有机整合,形成难易适中、短小精悍、中英文双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小册子,配插图和重点词汇释义,作为高职英语教学辅助扩展材料。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编实用英语》系列教材是在全国范围内使用较广泛的高职英语教材,以《基础教程》为例,可以挖掘出以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点,如下表。

《基础教程》中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点

这些挖掘出的文化知识点及据之编纂的双语文化小册子既丰富了教材内容,又扩充了教学资料,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英语教材改革。

(二)巧用翻转课堂,讲述传统文化

1.设定主题,分配任务

基于教材中挖掘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教师分单元设定文化主题,课前分配学习任务,让学生分组准备并收集相关资料,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在学习实践中的主体作用。

2.引导帮助,资源共享

在学生收集主题文化资料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指引方向,明确要求,提供帮助,确保学生收集方向正确,收集的材料来源有保障,内容健康、积极向上,不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生收集资料任务完成后,教师对资料内容和语言文字认真审核,然后分类整合,上传到学习平台。同时,教师也可以把自己准备的相关资料上传到平台,与学生共享。

3.多样呈现,传播文化

2014年以前,郭书凤家由于经济基础差,又没有其他收入,一家四口人只能靠一点山坡薄地维持生计,一年下来,平均每人年收入也不足3000元。按郭书凤的话说,当时看着富裕人家的小日子,自己都觉得丢人。由于其家庭确实贫困,同年三月份,郭书凤家被确定为贫困户。

课堂是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阵地。在课前充分准备的前提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以多种方式呈现在高职英语课堂上。教师在单元新课导入中利用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资料向学生总体介绍这一单元的文化主题,并解读关键词汇、英文表达和核心价值。学生个人或小组通过对话、PPT讲解、视频制作、情景表演等形式呈现主题文化。教师点评,对学生英语表达中出现的问题予以解决,帮助学生更加准确流畅地用英语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开展课外活动,营造浓郁氛围

1.线下课外活动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2021年版)》和高职英语教学大纲,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组织形式多样的线下课外文化活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是组织竞赛类活动,如文化词汇大赛、优秀传统文化英文诵读比赛、演讲比赛、说英语讲优秀传统文化比赛等等。二是每逢中秋、端午等传统节日,利用校园广播台、文化长廊、专家论坛等文化传播重要阵地用英文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是组织趣味性活动,如传统文化情景剧表演、诗歌朗读等。

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英语课外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进一步了解自己国家的优秀文化,营造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

2.线上课外活动

同时,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数字影像技术的日臻成熟使得传统的以图片、文字等静态形式传播文化的方式无法适应时代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更愿意利用新媒体平台表达自己的想法。鼓励学生制作主题突出、内容鲜活、短小精悍的英文短视频,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网络平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出去。这种传播方式速度快、范围广、覆盖面大,影响力不容小觑。

结 语

李宗桂这样概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有着积极的历史作用、至今具有重要价值的思想文化[7]。在中国迈进新时代、新的发展阶段、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的今天,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高职英语教材、课堂教学以及课外活动,有效提升英语教学中传统文化含量,有力促进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同时,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高职英语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使他们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在学习、生活和未来的工作中积极而自信地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为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英语教材中华文化中华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多版本高中英语教材红色文化融入的比较研究
站在日本的讲台上传授中华文化
高中英语教材中的中国文化的配置研究及启示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国外优秀英语教材词汇和语法的布局、复现及练习方式
Textbook Analy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