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视角下环境设计专业(景观设计方向)课程体系改革探索
2021-08-26徐贤如
徐贤如
(合肥学院 设计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要求高等教育结构做出相应调整。高等教育发展迅猛,2019年,全国(不含港澳台地区)普通高等学校共有2 688所,普通本专科在校学生数达到3 031.5 万人,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浪潮冲击下,大学迷失了自己的办学方向,造成我国高等院校教育功能系统的结构性失衡”[1]。经济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等教育结构需要适时调整,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其中重要一点是高等教育的分类发展,大部分高校应由培养研究型为主的“精英”教育转型为培养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为主体的“大众”教育。
国家适时大力推动部分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推进课程改革,形成教学内容更新机制。” 2015年10月,《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提出“推动转型发展高校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引导高校从治理结构、专业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师资结构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系统性的改革,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把办学定位转到培养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以上文件显示国家为适应经济社会新形势,从战略、政策层面明确提出了将我国现有的大部分高校转型为应用型高校的发展方向。
一、模块化教学内容体系
1.认识模块化
模块化教学改革是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的重要举措。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发展,1999年,29个欧洲国家共同提出了旨在整合欧洲高等教育资源,统一各国高等教育标准的博洛尼亚进程(Bologna process)计划。①该计划的重要目标是实现欧洲高等教育的一体化,构建欧洲通用的学分和学位系统。基于此背景,作为进程首批签署国之一的德国,对高等教育体制、运行机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广泛开展的模块化教学改革便是其重要举措之一,该项改革对于高等教育中涉及到的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方式及考核评价等进行系统改革,针对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二者间的脱节问题,将课程内容和行业岗位需求进行同步,较好地解决了学校教学内容滞后于社会需求的问题。
模块化是将“一个专业内单一的教学活动组合成主题式教学单位”[2]。这种主题式教学单位就是模块,是围绕特定主题或内容的授课、课堂讨论、练习、社会实践等多种教学活动构成的“有机体”,每一模块具有拟定的时间跨度、教学目标、内容、方式和成绩考核等组成的独立教学单元。“总的看来,模块化教学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任一个教学模块都应是单一的教学单元,有独立的教学目标、内容和多样的教学形式;二是专业模块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而成;三是单个模块根据培养对象或社会需求可以进行重组、取舍”[3]。
模块化教学和传统教学相比较,由讲授哪些内容转变为学生能力通过怎样的教学才能获得。其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输入型教学观念改变为以学生为导向的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模块化教学构建起了将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和成绩评定等围绕学生应用能力培养为中心的体系:在培养目标上将知识传授为目标转换为以能力培养为导向;教学内容上立足学科专业知识,转变为基于学科专业知识、学生特点和市场需求三者相结合的知识体系;教学方法上由单一的课堂讲授,改变为形式多样的案例教学、讨论教学和现场教学等,将知识和技能有机结合;成绩评定上改变期末“一考定结果”为学习过程中分阶段考核。
2.教学模块的设置
传统的教学内容体系存在着课程间条块分割、系统化缺乏的问题。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构成的传统教学内容体系,其在宏观上存在学科、专业间的“鸿沟”,中观上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三者自成体系但各自为政,必然导致微观上各门课程间的脱节、混乱。这些情况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将会影响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针对传统教学内容体系存在的不足,德国模块化教学内容体系改造,着重突出两点,其一,制定以行业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并围绕此目标构建模块化教学体系,体系内模块间层次清晰,互为支撑。其二,由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类模块、专业基础类模块、专业类模块和跨学科、专业实践模块等构成的模块化教学体系统一、整体,且重点突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对应行业实践需求制定合理的专业培养目标,明确各模块教学目标。充分调研专业对应的现实行业岗位需求情况,制定明确的专业培养目标,在此目标指引下,设定各教学模块的教学目标、内容,并使其相互关联形成体系。具体的教学模块的设置要有明确的行业岗位需求,保持模块的内容相对稳定,同时,也应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进行动态调整。即,因应各行业对于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具有更新快、跨学科性、特别是应用性特点,首先,应将分离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整合到一起,对于原有的理论过多而实践不足的课程要增加实践教学内容,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其次,是多学科相结合,根据行业需要导入跨学科模块,培养复合型人才。最后,应结合最新的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保持教学模块内容的现时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处理好基础模块和专业模块,理论模块和实践模块间的关系,形成系统性。构成模块化教学体系的理论教学模块、实践模块和综合模块等模块间不应是简单的累积关系,均应形成纵横向紧密相连相互支撑的知识体系。具体来说,各模块纵向上由浅入深的层层递进,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横向应使同一层次模块间相互穿插、融合。即,应构建起包括通识教育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类模块、集中实践教学类模块、专业选修类“活模块”和跨专业选修“活模块”等模块化教学内容体系(见图1)。同时,围绕专业培养目标,注意各类型模块间适宜的比例关系,基础模块要服务于专业模块,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块,适当压缩理论教学时间。
图1 模块化教学内容体系示意图
二、环境设计专业(景观设计方向)课程体系的不足及原因
1.存在的不足
环境设计专业(景观设计方向)课程体系僵化,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长期以来,课程结构、教科书等由国家统一规定,教学一线人员没有发言权,他们关心的只是怎样将规定的内容教给学生,不需要、也不可能自定课程。”[4]这种统一的课程体系过多关注学科专业的稳定性、继承性,不可避免地会导致教学内容陈旧,脱离行业发展实践。具体到环境设计专业(景观设计方向)来说,由于其办学时间相对较短,还存在专业培养目标大而空,课程教学定位不清,因人开课、因事设课、经验授课等现象。
环境设计专业(景观设计方向)课程设置系统性不足。其在纵向结构上逻辑混乱,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各自所涉及的知识范围界线模糊,继承关系不明确,平行、甚至重叠。横向结构上互相割裂,基础课、专业课二者各自内部课程间侧重点不明确,相互所涉知识范围比例失调、重复等。另外,大多数院校环境设计专业(景观设计方向)课程设置还存在重技艺、轻理论,培养出来的学生创新能力匮乏,“匠气”十足。
环境设计专业(景观设计方向)课程内容“美术化”倾向严重,缺乏工程技术支撑。由于我国绘画历史悠长,美术教学形成了一套相对于设计教学更加完备的体系,导致环境设计专业设计教学观念倾向于“纯美术”。出现课程设置上专业基础课“绘画化”,即开设了大量课时的素描、色彩课程;专业课“美术化”,即将设计“图案化”,忽视设计对象的功能、材料和工艺等设计核心内容,培养出大量“画家”,而不是“设计师”。总体上看,设计是艺术和技术的结合,“设计学类”学科来自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共生,其涉及到人文、艺术、经济和理工等众多学科,而在设计课程体系中欠缺理工类课程,偏向艺术、人文课程,削弱了艺术和技术的联系。
2.造成其不足的成因
中国传统艺术“师徒相承”模式的影响。当今我国的“设计学类”专业有两个重要源头——其一,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及手工艺,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形成较为完备的“师徒”关系传承体系,这一体系必然对处于快速成长期的现代设计教育产生较大影响,造成设计教育的“美术化”。其二,工业革命后,西方设计发生了适应“机器化大生产”的转向,随之设计教育也逐渐自成体系。近代以来,中国大量借鉴了国外设计教育模式,但这种外来模式和中国传统工艺教育方式未能很好地结合起来,导致设计教育有强烈的过渡性特征。
不完善的高等教育体制制约了环境设计专业(景观设计方向)课程体系的变革。时至今日,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行政化依然较为严重,“政事不分”,运行机制还存在大量不符合教育规律和市场要求的问题。未来我国高等教育体制需要进一步深化高校办学市场化、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等改革,即,需继续推动单一办学体制向多元化发展,投资主体从单一向多渠道转变,高度集权办学管理体制向扩大高校办学主体自主权发展,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由“平均主义”向“绩效考核”转变等。这些有待改革、完善的高校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是造成环境设计专业(景观设计方向)课程设置不合理的体制、制度原因。
2003年,黄委在全国水利系统建立第一个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机制。自机制建立以来,黄委联手流域相关省(自治区)水利、环保部门,先后快速高效处置50余起各类突发性水污染事件,为保障黄河供水水质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环境设计专业(景观设计方向)能力需求
环境设计专业(景观设计方向)能力需求源于行业岗位实践。目前市场上从事景观工程项目的机构规模不一,大中型设计单位依据工作流程分工,对相应岗位上的设计人员能力侧重点存在差异。如大量中小型设计、施工单位,对景观设计师的能力需求是“全能型”,即,要求具备项目流程各环节的能力。由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的《景观设计师国家职业标准》①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职业标准:景观设计师》,北京:北京科文图书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07年版。中对于环境设计专业(景观设计方向)毕业生主导职业方向——景观设计师的职业定义为“从事景观设计、园林、绿化规划建设和室外空间环境创造等工作的人员。”从景观工程项目实践看,景观设计师的工作贯穿于项目接洽、构思、设计和施工等全程,即在景观工程项目市场接洽及设计前期准备,景观工程项目构思、概念方案设计及扩初设计,景观工程项目施工图设计及施工配合指导等阶段均需要景观设计师的积极参与,相应的每阶段都有景观设计师能力的侧重要求。
景观工程项目市场接洽及设计前期准备阶段的能力需求。在与业主初步接洽时,需要恰当地了解业主对项目的总体想法和项目基本实施内容,主动通过业主提供、现场踏勘等方式收集建设基地的原始资料。此阶段景观设计师要配合市场人员及其他专业人员完成项目前期准备工作,需要具备识读项目招标书或设计任务书、场地分析、资料综合分析和商务洽谈等能力。
景观工程项目构思、概念方案设计及扩初设计阶段的能力需求。根据设计任务书或招标书内容,围绕项目总体定位构思设计理念,遵循基本设计规范将设计理念融入到规划中,完成包括设计图纸、文字介绍等的概念方案和改进的扩大初步设计方案,同时完成工程概算。此阶段景观设计师需要较强的景观设计构思、规划和设计能力,即主要是有运用景观设计基本原理、手法和图文工具等合理处理景观构成各元素,完成概念方案及扩初设计的能力。
景观工程项目施工图设计、施工配合指导及项目技术档案归档阶段的能力需求。景观设计、结构、水、电等各专业人员再次对工程基地进行深入踏勘,共同协作,完成施工图绘制和施工图预算编制。业主组织设计方、监理方和施工方等三方进行施工图“交底会”,工程建设开始直到工程验收完成。此阶段景观设计师需要具备优化景观设计方案,完成施工图设计,配合施工组织、解决施工中的问题,整理项目技术档案等能力。
四、环境设计专业(景观设计方向)课程体系的模块化改造
环境设计专业(景观设计方向)课程体系模块化改造需围绕专业应用能力展开。从前文中对于环境设计专业(景观设计方向)的能力需求分析来看,环境设计专业(景观设计方向)的核心是景观设计,景观设计师的工作贯穿景观规划设计的全过程,在景观设计的不同阶段,前期调研及构思、景观设计、施工、管理和技术档案归档等各阶段都有相应的岗位,这些岗位对于景观设计师能力需求侧重点不同,共同构成了对于环境设计专业(景观设计方向)的能力要求。
环境设计专业(景观设计方向)课程体系可以改造成五个宏观模块作为支撑的教学内容群。完成景观行业相应岗位的工作内容需具备适宜的能力,这些能力就是模块化教学需要培养的专业能力,通过对专业能力的分解并重构,环境设计专业(景观设计方向)课程体系改造为五个自成体系的宏观模块教学内容,即人文社会科学通识教育类模块、景观设计基础类模块、景观设计类模块、集中实践教学类模块和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的“活模块”。考虑到环境设计专业(景观设计方向)毕业生的就业涉及到景观规划行业中的设计、施工和管理等诸多岗位,决定了该专业模块化教学内容不是针对单一岗位培养学生能力,而是“宽口径”的,即面向整个景观设计行业相关岗位进行构建。同时,设定教学模块时需要充分考虑所在区域景观设计行业特色,需设置针对行业特色的“活模块”,方便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兴趣加强某方面的能力培养。同时,模块化教学内容在保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需及时将景观设计领域最新知识引入到教学模块中,也可以通过“活模块”的方式来实现。
“宏观模块”根据教学内容知识体系内在关联,并遵循行业岗位能力需求特点,可以分解成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中观模块”,这些“中观模块”是对专业能力需求的再分解(见图2)。
图2 环境设计专业(景观设计方向)模块化教学内容结构图
景观设计基础类模块可分解为景观设计理念与思维模块、景观设计造型基础模块、景观设计表现基础模块、景观设计技术与方法模块、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块等。这些模块重点是培养学生设计理念、空间设计思维和设计表现等专业能力。
景观设计类模块可分解为景观项目设计模块和景观项目实践模块。这些模块主要是培养学生方案设计、工程技术等专业能力。
集中实践教学类模块可分解为素质教育集中实践模块和集中实践与毕业设计(论文)模块。这些模块主要是培养学生景观设计项目的实战能力。
“活模块”可分解为专业选修类“活模块”和跨专业选修类“活模块”。
“中观模块”依据专业能力培养需求,可继续细分为若干“微观模块”,是专业能力需求的“落脚点”和模块化教学内容的“抓手”。
其中,素质教育模块可细分为专业导论、艺术素质教育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微观模块”;创新创业指导模块可细分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创业基础和就业指导等“微观模块”;景观设计理念与思维模块可细分为设计理念与思维模块Ⅰ(设计概论)、设计理念与思维模块Ⅱ(环境设计史论)和设计理念与思维模块Ⅲ(中外建筑史);景观设计造型基础模块可细分为造型基础Ⅰ(二维造型基础)、造型基Ⅱ(三维造型基础);景观设计表现基础模块可细分为表现基础Ⅰ(单线表现)、表现基础Ⅱ(装饰基础)、表现基础Ⅲ(色彩表现);景观设计技术与方法模块可细分为技术与方法Ⅰ(建筑与环境设计制图)、技术与方法Ⅱ(手绘效果图)、技术与方法Ⅲ(人机工程学)、技术与方法Ⅳ(植物造景)、技术与方法Ⅴ(照明技术)、技术与方法Ⅵ(模型制作)、技术与方法Ⅶ(建筑材料与施工工艺)、技术与方法Ⅷ(堪舆学)等模块;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块可细分为计算机辅助设计Ⅰ(Photoshop)、计算机辅助设计Ⅱ(建筑CAD)、计算机辅助设计Ⅲ(Sketchup)、计算机辅助设计Ⅳ(3D-MAX);景观项目设计模块可细分为景观项目实践Ⅰ(扩初设计)、景观项目实践Ⅱ(广场)、景观项目实践Ⅲ(住宅区)、景观项目设计Ⅳ(庭院)、景观项目实践Ⅴ(公园)等模块;素质教育集中实践模块可细分为社会责任教育、军事理论教育、入学与安全教育、军事技能等模块;集中实践与毕业设计(论文)模块可细分为风景写生、认知实习、专业实习及见习、毕业实习、项目实训、毕业设计(论文)等模块。
环境设计专业(景观设计方向)“活模块”的设置使该专业能够更灵活地应对行业岗位需求。中国地域广袤,经济发展不平衡,景观设计行业在不同地区有自己的特色,这种特色的专业需求,可以通过设置“活模块”较好地解决。另外,“活模块”的设置也给学生更多个性化的选择,满足其个人特质需求。例如,对于专业选修类“活模块”细分时,可以设置城市设计、建筑设计、资源与环境保护等模块;跨专业选修类“活模块”可以设置公共导向设计、版式设计、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及控制、建筑房地产法规等模块。
立足模块化视角,对于环境设计专业(景观设计方向)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建构起内在关联、互相依托的“宏观”“中观”和“微观”模块化教学内容体系,这不仅仅是对于传统的课程体系名称、形式上的改变,更主要的是以环境设计专业(景观设计方向)应用能力为导向,对于原有的课程体系解构、重建逻辑关系严密、层次分明的完整模块化体系。在该体系中,“宏观”模块构成整个体系骨架,“中观”模块则是知识面、“微观”模块是针对能力需求具体的点,学生正是通过这些点的学习,形成线和面,最后建构起和行业岗位能力需求相对应的知识综合体。
从纵向的时间维度环境设计专业(景观设计方向)模块化教学内容分为三大阶段:第一阶段是夯实学生设计基础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空间构思能力,对应的模块有素质教育、设计理念与思维、设计造型基础、设计表现基础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等;第二阶段是景观方案设计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方案构思、表现的能力,对应的模块有设计技术与方法、景观设计各领域(街区道路、广场、公园、住宅区等)设计模块;第三阶段是景观设计的实践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对实践项目施工、管理的能力,对应的模块有景观项目各实践模块和本专业、跨专业选修的“活模块”。此三大阶段来自于专业实践应用能力的分解,和实践景观设计工作岗位相对应。
五、小结
培养学生行业岗位应用能力是环境设计专业(景观设计方向)课程体系模块化的本质要求。对传统的课程体系进行模块化改造是模块化教学能否实现的中心环节,环境设计专业(景观设计方向)课程体系由于受到来自美术教学模式和较为僵化的教育体制的影响,出现了课程内容跟不上时代发展,脱离市场需求,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环境设计专业(景观设计方向)的模块化教学内容构建须针对上述问题加以解决,在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和综合性人才为中心的教学目标体系引导下,通过分析经济社会发展对该专业方向应用型人才能力需求情况,制定该专业方向的模块化教学内容体系,这一体系内部在纵向上由宏观、中观和微观模块等逐步深入的多层级结构,同时处于同一层级的教学模块应互为补充,形成纵横向紧密相连的模块化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