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非泊松点过程的异构蜂窝网络能效优化

2021-08-26陈永红郭莉莉张士兵王敬时

关键词:发射功率功耗基站

陈永红,郭莉莉,,张士兵,王敬时

1.南通大学 杏林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0

2.南通大学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9

当前,蜂窝网络需要处理的移动数据业务呈爆炸式的增长,给蜂窝网络带来巨大的挑战。众所周知,传统的采用宏小区的蜂窝网络结构已经不能满足未来的需求,具有宏小区和小小区的异构蜂窝网络(Heterogeneous Cellular Networks,HetNets)已被广泛认为是解决移动数据业务快速增长的一种方案[1-2]。随机几何为分析HetNets性能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工具[3]。文献[4]给出了HetNets下行链路分析模型,该模型由K层随机部署的基站组成,每层具有不同的发射功率、数据支持率和基站密度。此外,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也是解决未来网络流量需求的有效途径[5]。文献[6]对多天线单层网络的面积频谱效率(Area Spectral Efficiency,ASE)和能量消耗进行了研究,推导出多用户MIMO传输的单层泊松分布网络的ASE表达式和下界,给出了天线数与ASE的关系,并分析了网络能耗与基站密度、天线数和活跃用户数的关系。考虑到HetNets中不同层之间的相互作用,文献[7]推导出基站服从泊松分布时多天线HetNets的覆盖概率的上界,并给出了采用不同的多天线技术时系统的ASE比较结果。

由于无线网络能耗的快速增长,能量效率(Energy Efficiency,EE)作为一项重要的性能指标,在学术界和行业中引起了广泛关注[8-9]。基站(Base Stations,BS)密度是降低能耗的一项重要技术。文献[10]研究了基站位置被建模为泊松点过程(Poisson Point Process,PPP)时单层和两层蜂窝网络中的最佳基站密度。文献[11]在同时考虑覆盖率和数据速率约束的情况下,推导出最佳小区密度。BS休眠方案也被发现是降低总能耗和提高能量效率的有效方法[12]。为了表征BS休眠方案的潜在优势,文献[13]研究了随机休眠和策略休眠对功耗和能效的影响。仿真结果证实了休眠策略在同构宏蜂窝网络中的有效性,但是能量效率的提高取决于所采用的休眠策略类型。此外,部署微基站通常会提高能源效率,但是随着微基站密度的增加,这种增益就会饱和。此外,在文献[14-16]中,作者从BS关联策略[14]、BS协作策略[15]、协调多点传输[16]等方面给出了EE优化算法。然而,这些能量效率研究都是基于PPP模型进行的。

尽管PPP已被广泛用于对无线网络的空间特征进行建模,但是考虑到宏基站(Macro Base Station,MBS)之间的排斥性,与PPP相比,非泊松点过程可以更好地反映实际基站的空间分布特性。文献[17]将蜂窝网络建模为Ginibre点过程(Ginibre Point Process,GPPs),并对平均干扰和覆盖概率进行了分析。文献[18]将无线网络中发射机的空间分布建模为泊松硬核过程,推导了覆盖概率的表达式,并采用蒙特卡洛方法提供了覆盖概率的近似值。Matérn硬核点过程(Matérn Hard-Core Point Process,MHCPP)是一种重要的排斥点过程,在无线网络建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9-21]。尽管MHCPP对网络进行了很好的建模,但是很难找到其信干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SIR)的精确分布,这是分析网络覆盖概率和可达数据速率的关键[22]。因此,几乎不可能确定BS密度和BS发射功率等参数对网络性能的影响。幸运的是,文献[23-26]提出了非泊松点过程网络的SIR分布可以用PPP网络精确近似,方法是通过用增益因子G来调整SIR的阈值。基于此方法,文献[27]研究了PHP模型下异构蜂窝网络的覆盖率。文献[28]研究了单天线HetNets的覆盖概率、平均可达速率及系统的能量效率。

从能量效率的角度,以上文献基本都是基于PPP模型进行分析和优化。基站采用多天线技术,且其分布采用非泊松点过程部署时,异构蜂窝网络的能效优化未见报道。本文研究了多天线HetNets的EE,其中MBS采用非泊松点过程建模,并从微基站发射功率的角度对能量效率进行优化。首先,利用基于平均干扰信噪比(Mean Interference-to-Signal Ratio,MISR)的增益法,即泊松曲线的平移来逼近MHCPP的SIR分布。其次,推导了多天线HetNets的覆盖概率、平均可达率和EE的具体表达式。然后,提出了一种优化算法,通过控制微基站(Pico Base Station,PBS)的发射功率来提高多天线HetNets的EE。最后,通过单输入单输出(Single-Input Single-Output,SISO)、空分多址(Spac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SDMA)、单用户波束形成(Single User Beamforming,SUBF)三种传输技术对系统的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

1 系统模型

考虑由MBS和PBS两种节点构成的两层异构蜂窝网络,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MBS由密度为λm的MHCPPΦm建模,其中两个节点之间的距离不能小于给定的最小距离。MHCPP生成过程如下:首先,生成强度为λb的泊松点过程作为父过程,对所有点进行独立标记,标记值在区间[0,1]中均匀分布。然后,检查所有点的标记值,只有当该点满足其标记值小于以其为圆心,半径为r的圆内所有点的标记值时,该点才会保留,否则将删除该点。删除后,由剩余点组成的点过程称为MHCPP,它可以保证任意两点之间的最小距离为r。PBS和用户分别采用齐次泊松点过程Φp和Φu部署在宏小区中,并且它们的密度分别为λp和λu。 MBS采用多天线技术,每个MBS配备Mm根发射天线,采用迫零预编码技术,在每个资源块中每个MBS为Nm个用户提供服务,其发射功率将平等地分配给其服务用户。MBS和PBS的发射功率分别用μm和μp表示。所有用户都具有相同的统计特性,每个用户只有一个接收天线。

与位于x0的PBS相关联的典型用户的SIR可以表示为

假设用户采用开放式的接入方式,即允许用户访问任何层的BS。与特定层相关联的典型用户的概率取决于BS密度和每层的发射功率。根据文献[29]中的引理1,典型用户和MBS关联的概率表示为

典型用户与PBS关联的概率表示为

2 能量效率分析

2.1 覆盖概率

在干扰受限蜂窝网络中,覆盖概率PC定义为SIR大于或等于给定阈值的概率。由于典型用户最多与一层关联,因此覆盖概率可以表示为多个不相交事件的总概率,即PC=PC_mAm+PC_p Ap,Am和Ap分别表示典型用户与MBS和PBS相关联的概率,而PC_m和PC_p分别表示MBS和PBS的覆盖概率。

其中,a1=15.220 0,a2=3.684 0,a3=-2.033 0,a4=0.253 6,b1=0.261 0,b2=0.175 3,b3=6.250 0,b4=0.324 3,b5=13.540 0。 因此,MHCPP网络中基于MISR的增益可写为

假设MBS和PBS的给定阈值相等,其阈值为θ。MBS的覆盖概率表示为

其中,Mm为MBS的发射天线数,Nm为MBS在每个资源块中服务的用户数,fm(r0)为宏用户和服务MBS之间的距离分布[29]

由式(8)和式(9)可得

因此,基于MHCPP分布的MBS的覆盖概率可以表示为

同样,PBS的覆盖概率可以计算为

因此,两层HetNets的覆盖概率可以写为

2.2 平均可达速率

根据平均遍历率的定义,与宏基站和微基站相关联的典型用户平均可达速率可以分别写成

MBS的位置采用MHCPP建模,其平均可达速率不易直接获得。首先推导出PPP网络中平均遍历速率的表达式,然后根据文献[32]中提出的有效SIR增益方法和文献[33]中给出的覆盖概率和可达速率之间的关系,推导出由MHCPP建模的MBS的平均可达速率。

PPP网络的平均可达速率的表达式表示为

其中

根据文献[34]中的引理1,式(17)可以写成

根据文献[32]中提出的有效SIR增益方法,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根据式(23),τm可以写为

将式(24)和式(26)进行比较,得到如下表达式

类似地,可以推导出τp的表达式如下

2.3 功耗

基站的实际总功耗包括电路功耗、信号处理功耗、冷却功耗等,每个MBS和PBS的功耗模型可以分别表示为

其中,μm和μp分别表示MBS和PBS的发射功率;ξm和ξp分别为MBS和PBS与负载相关的功耗系数,表示功耗随MBS和PBS的流量负载变化情况;Mm表示MBS配备的天线的数量;Pdynm和Pdynp分别表示MBS和PBS射频链路的电路功率;Pm0和Pp0分别表示MBS和PBS的静态功耗。由于ξm和ξp与MBS和PBS的业务负载成比例,可将它们替换为MBS和PBS服务的用户数Km和Kp。 根据文献[29],Km和Kp分别表示为

每个MBS和PBS的功耗可以表示为

因此,多天线HetNets的总功耗可以写为

2.4 能量效率

在本文中,将EE定义为异构网的单位面积平均可达速率与多天线HetNets总功耗之比

其中,τ为多天线异构网络的单位面积平均可达速率。根据文献[7],τ定义为BS密度、每个BS服务的活动用户数量、每层覆盖概率及典型用户的平均数据速率的乘积。τ可写为

3 能效优化

考虑到MBS主要用于基本覆盖,其发射功率取决于覆盖区域的大小。本文通过优化PBS的发射功率,使多天线HetNets的EE最大化。假设λm,λp,μm,Mm为固定值,通过数值模拟,发现式(36)为单峰函数,具有全局最优解。为了便于使用凸优化算法来解决问题,可将式(36)取反。优化问题可以表示为

根据凸函数的性质,凸集上凸函数的任意极值点也是其最优点。本文采用抛物线法求解目标函数的最优值。算法描述如下:

①首先,定义f(x)=-ηEE(x),其中变量x表示优化变量,给定区间[a,b],其中a=μm/1 000,b=μm-μm/1 000,计算精度为ε=λm/1 000。

②计算左右试探点x1=a+0.382(b-a),x2=a+0.618(b-a)及相应的函数值f(x1)和f(x2)。

③如果f(x1)>f(x2),则进入下一步;否则,直接转到步骤⑤。

④如果x2-x1<ε,停止计算并输出x*=x2;否则,令a=x1,x1=x2,x2=a+0.618(b-a),并转到步骤③。

⑤如果x2-x1<ε,停止计算并输出x*=x1;否则,令b=x2,x2=x1,x1=a+0.382(b-a),并转到步骤③。

4 仿真结果与分析

利用MATLAB软件平台对多天线异构蜂窝网络的能量效率进行仿真。系统模型的默认仿真参数如表1所示。本节对以下三种传输技术进行仿真和比较,并将其与两层MHCPP-PPP网络进行比较。

表1 系统参数

①单输入单输出(SISO),其中每个MBS为每个资源块中的一个用户服务;

②单用户波束形成(SUBF),每个MBS配备Mm个天线在每个资源块只服务单个用户,即Nm=1;

③空分多址(SDMA),每个MBS配备Mm个天线为每个资源块中的Nm个用户服务。这里,考虑完整的SDMA,即Mm=Nm。

图2给出了当使用SISO、SUBF和SDMA三种传输技术时,具有不同SIR门限值的两层MHCPPPPP和两层PPP-PPP网络的覆盖概率的理论结果和仿真结果的比较图。从图2可以看出,两层MHCPP-PPP网络覆盖概率的仿真结果与相应的理论结果之间存在非常小的差距,这种差距可以归因于从MHCPP层到PPP层的干扰近似。覆盖概率的近似值在很大范围内是很好的,这验证了基于ASAPP方法的有效性。从图2还可以看出,当使用SUBF传输技术时,系统具有最佳覆盖概率,其次是SISO和SDMA。

图2 覆盖概率和SIR门限值θ的关系曲线图

图3给出了能量效率与PBS发射功率之间的关系。从图3可以看出,由于额外的波束形成增益,SUBF提供了比SISO和SDMA两者更高的能量效率。而SDMA服务于更多的用户并提供更高的可达速率,所以SDMA的性能优于SISO。从图3还可以看出,无论使用哪种传输技术,两层MHCPP-PPP网络的EE都高于两层PPP-PPP网络的EE,并且EE先增大后减小,存在一个最佳发射功率以达到最佳EE值。这是因为随着PBS发射功率的增加,将有更多的用户接入PBS,而PBS的功率较小,因此此时HetNets的EE将增加。当接入PBS的用户数达到饱和时,PBS发射功率的增加会增加总功耗,从而使系统的能量效率降低。

图3 能量效率和PBS发射功率的关系曲线图

图4描述了系统使用三种传输技术时,两层MHCPP-PPP HetNets的EE与MBS的密度之间的关系,并给出了两种情况下两层MHCPP-PPP HetNets的EE曲线。一种情况下,PBS的发射功率取固定值4 W,另一种情况下,PBS的发射功率取最佳值。采用黄金分割法得到了PBS的最优值,并对λm=10-3m-2时的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在两层MHCPP-PPP异构网中,对于SISO、SDMA和SUBF,当发射功率取最优值时,HetNets的EE分别比PBS发射功率取固定值4 W时高9.9%、8.3%和7.5%,因此,为PBS设置合适的发射功率可以有效地提高HetNets的能量效率。从图4还可以看出,多天线传输比单天线传输具有更好的系统性能,特别是当使用SUBF传输技术时。

图4 能量效率ηEE和MBS密度λm的关系曲线图

5 结束语

本文研究了多天线HetNets的性能,其中MBS采用MHCPP建模,通过优化PBS的发射功率来提高HetNets的能量效率。首先,基于SIR分布的简单近似方法,推导了覆盖概率和平均可达速率。在此基础上,推导了两层多天线HetNets的EE。接着使用黄金分割法来寻找最佳的PBS发射功率,最大化多天线HetNets的EE。最后,对SISO、SDMA和SUBF三种传输技术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通过优化PBS发射功率可有效提高系统的能量效率。多天线传输比单天线传输具有更好的系统性能,尤其是采用SUBF传输技术。此外,无论采用哪种传输技术,两层MHCPP-PPP网络在覆盖概率和能效方面都优于PPP-PPP网络。

猜你喜欢

发射功率功耗基站
基于任务映射的暗硅芯片功耗预算方法
基于NETMAX的基站网络优化
5G基站辐射对人体有害?
5G基站辐射对人体有害?
放大转发中继器降低发射功率的选择策略研究
浅谈AC在WLAN系统中的应用
可恶的“伪基站”
基于功率分配最优中继选择的研究
揭开GPU功耗的面纱
河南油田CDMA无线网络优化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