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旱作土壤有机主导减氮控磷增效关键技术试验初报

2021-08-26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1年15期
关键词:黑膜庄浪县全膜

田 进

(甘肃省庄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庄浪 744699)

马铃薯作为庄浪县的第二大经济作物和特色优势产业,2020年播种面积2.41万hm2。近年来,随着化学肥料的大量施用,出现土质板结、土壤养分不平衡、土壤重金属污染等现象。为此,2020年在庄浪县岳堡镇大湾村实施了旱作土壤有机主导减氮控磷增效关键技术试验,以探索旱地覆盖沟垄集约种植条件下,提高肥料利用率、控磷减氮、有机主导培肥地力、控制面源污染、增效提质的关键技术与模式,为大田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在庄浪县岳堡镇大湾村实施。试验地点海拔1 855 m,试验土质为黄绵土,年≥10℃的活动积温2 630℃,年均气温7.4℃,无霜期150 d。地块肥力均匀,pH值8.12,有机质12.8 g/kg,全氮0.94 g/kg,有效磷8.4 mg/kg,速效钾116 mg/kg。

1.2 供试材料

供试氮肥为甘肃刘家峡化工总厂生产的尿素(N 46%),磷肥为云南昆阳磷化工集团生产的过磷酸钙(P2O514%),钾肥为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农用硫酸钾(K2O 52%),地膜为天水天宝塑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天宝牌”农用黑色膜(0.01 mm×120 cm),马铃薯指示品种为庄薯3号脱毒种薯一级种。

1.3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法设计,3重复次,小区面积30.8 m2(7 m×4.4 m)。共设5个处理,T1:裸地(空白)(CK);T2:黑膜垄作+NPK;T3:黑膜双垄+NPK+秸秆还田;T4:黑膜双垄+2/3N+PK+秸秆还田;T5:全膜双垄+1/2N+PK+秸秆还田;肥料根据试验小区称重施肥(见表1),播种密度60 000株/hm2,苗期不追施任何肥料,试验其他管理措施同当地大田。

表1 各处理内容

2 气象因素

马铃薯生育期降水量为497.5 mm,降水较历年同期值387.5 mm多110 mm,降水偏多;平均气温较历年同期值低0.4℃。降水较历年同期值相比4月份降雨偏少,气温偏高,不利于出苗;5月份降水正常,6—8月份降水偏多,9月份降雨正常。气温与历年同期值相比5月、6月、7月、9月气温偏低,马铃薯的整个生育期气温相较往年变化不大,整个生育期降水充沛。

3 结果与分析

3.1 生育期

从表2可以看出,黑膜双垄、全膜双垄配氮磷钾配秸秆处理的生育期较对照露地和不施秸秆的处理生育期均有所延长,生育天数为137 d,均延长1~3 d。

表2 各处理生育期

3.2 经济性状

从表3可以看出,全膜双垄+1/2N+PK+秸秆还田氮减量1/2的情况下总体的经济性状最好,单株结薯数最多,为7.6个/株,较露地对照多0.5个/株,处理4黑膜双垄+2/3N+PK+秸秆还田在氮减量2/3的基础上,单株结薯数和单株薯块重都有所下降,单株结薯数较T5减少0.9个/株,单株薯块重较T5减少0.1 kg。

表3 各处理经济性状

3.3 产量

从表4可以看出,T3产量最高,为39279.37kg/hm2,较对照增产6 633.18 kg/hm2,增幅20.32%,居第一位;T5为37749.38kg/hm2,较对照增产5103.19kg/hm2,增幅15.63%,居第二位;T2为36 212.9 kg/hm2,较对照增产3 566.71 kg/hm2,增幅10.93%,居第三位;T4为34 176.17kg/hm2,较对照增产1 529.98kg/hm2,增幅4.69%,居第四位;T1(CK)为32 646.19 kg/hm2,居第五位。试验产量经方差分析,处理间(F=115.078>F0.01=3.84),说明处理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重复间(F=1.887<F0.05=4.46)说明重复间差异不显著。

表4 各处理产量

4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T3黑膜双垄+NPK+秸秆还田,即基肥施用尿素1.2 kg/30.8 m2+过磷酸钙3 kg/30.8 m2+硫酸钾0.9 kg/30.8 m2+秸秆30 kg/30.8 m2所表现出来的经济性状及产量效益最佳,建议在大田推广施用。

猜你喜欢

黑膜庄浪县全膜
境由心造
兰抒蔚瑛
可降解黑色地膜覆盖对花生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超级黑膜”能吸收几乎所有光线
鸡蛋上的“黑膜”不致癌
汽车A柱外饰黑膜的产品工艺设计及其施工方法研究
旱地全膜玉米密度试验报告
武山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中需要改进的问题
玉米全膜覆盖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庄浪县马铃薯地下害虫危害规律及药剂防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