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县水文站巡测方案可行性分析

2021-08-26田瀛莉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1年15期
关键词:宁县精简径流量

田瀛莉

(甘肃省庆阳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甘肃庆阳 745000)

1 测站基本情况

1.1 流域概况

九龙河隶属于黄河流域泾河水系,发源于子午岭西麓的龙池村,在宁县县城汇入马莲河,流域面积642 km2,河长56 km,河道平均坡降7.25‰,宁县境内流域面积334.4 km2。在川口以上分为左家川和嘉峪川2条支流,九龙河水系如图1所示。

图1 九龙河水系图

宁县水文站设立于1983年1月,位于东经107°56′43.6″、北纬35°28′46.9″,地处甘肃省宁县新宁镇九龙村,集水面积632 km2,至河口距离3.2 km,距庆阳市(庆阳水文局)60 km,现有职工3人。

1.2 水文特性

据宁县水文站37年实测资料分析,多年平均降雨量566.3 mm,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1 076.4 mm。多年平均径流量1 247万m3,多年平均流量0.395 m3/s,实测最大洪峰流量456 m3/s(发生在1996年8月1日)。汛期降水大部分以暴雨形式出现,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和山洪灾害。

1.3 水文测验现状

水文测验设施主要有水文缆道1处,雷达水位计1套,直立式水尺3组,水位以人工观测为主,非汛期(1—4月、11—12月)水位停测。流量采用LS10、LS25-1型流速仪或浮标法进行流量测验。设有4 m×6 m标准气象观测场,降水量采用融雪式雨量计和人工雨量器并行观测,蒸发量采用20 cm口径蒸发器人工观测。

2 改变测验方式的可行性分析

2.1 测站来水特性分析

统计1983—2019年宁县水文站逐月降雨量、径流量资料,并点绘降水量、径流量年内分配和径流量年际变化图(见图2-4)。

图2 宁县水文站降水量年内分配图

图3 宁县水文站径流量年内分配图

图4 宁县水文站径流量年际变化图

降水量年内分配极不均匀。主要集中在7、8、9月,平均降水量315.9 mm,占全年降水量的55.7%,1至4月、11月、12月平均降水量85.1 mm,仅占全年降水量15.0%。径流量年内分配与降水量分配基本相应,46.6%的径流量集中在7、8、9月。而1至4月、11月、2月占全年径流量的32.1%。径流年际变化大,枯水、丰水年交替出现,枯水期较长,多年总体变化呈下降趋势。

2.2 断面变化情况

宁县水文站测验河段长度100 m,测验河段较顺直,主河槽为窄深,左岸滩地种植树木,右岸为陡坡,低水受断面冲淤影响,上下游均有弯道控制,断面控制较好。河床由砂卵石组成,测验河段无分流串沟。根据1995—2019年历年大断面图(见图5)可以看出,断面冲淤变化不大,相对稳定。

图5 宁县水文站大断面图

2.3 流量测次及洪水历时分析

统计本站1996—2019年的实测流量资料,流量测次非汛期占全年总测次的12%,汛期各月占全年总测次5%~27%,其中7月、8月测次占全年总测次的52%,占汛期总测次60%。

2.4 洪水特性

2.4.1 洪水频率 建站以来最大洪峰流量456 m3/s,相应水位996.91 m,采用宁县站37年实测资料系列,洪峰流量均值64.8 m3/s,洪峰流量采用P-Ⅲ型配线,离差系数Cv=1.43,偏差系数Cs=2.5 Cv。洪峰流量频率见表1。

表1 宁县水文站洪水流量频率

2.4.2 洪水分布 近年来,九龙河流域大力开展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修建反坡梯田建设,发生洪水次数明显减少,洪峰流量呈逐年递减趋势,2006年以后递减趋势尤为明显(见图6)。

图6 宁县水文站洪水年分布图

2.5 水位—流量关系分析

宁县水文站洪水主要发生在100 m3/s以下,设站以来100~200 m3/s的洪水过程仅有7次,且都是发生在2001年以前,高水段仅有1996年一次实测洪水过程,实测流量为456 m3/s。经分析,宁县水文站水位—流量关系中低水散乱,高水段仅有一次实测洪峰过程,历年水位—流量关系呈带状分布,线性趋势基本一致。按照《水文巡测规范》(SL195-2015)合并定线精度要求,三类精度水文站单值化允许随机不确定度指标(高水17%、中水19%),采用1984—2019年流量资料进行合并定线,相对误差为±15.6%~±37.5%,流量越小,误差越大,超出合并定线精度要求,故不能合并定线,做单值化处理。

2.6 流量测验次数精简分析

依据《甘肃省庆阳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巡测方案(1995年)》宁县站非汛期(1—4月、11—12月)实行定日(每月15日)测流,月平均流量采用固定测流日的日平均流量值推求,因此只对汛期流量测次做精简分析。

选用2016—2020年汛期(5—10月)实测流量资料进行测验次数精简分析,年最大流量在1.90~19.6 m3/s。在精简流量测次后,重新定线推流试算径流量,对能合并的关系线进行了并线。流量测点精简原则是:在正常来水(平水期)时,选取每月15日附近一个流量测次,期间有洪水发生时,一般选取2~5个左右测次,测次较均匀的分布于洪水涨、峰、落的过程中,当发生变线时,适当加密流量测次。总之,要求流量测次的布置数量能满足定线推流条件,每条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的点据不少于5个,高水延长不超过30%,低水部分不超过15%。计算所得月平均流量与精简前(驻测期间)月平均流量进行比较分析,推求年径流量。

用下列公式对巡测(精简后)和精简前(驻测)推算的流量进行误差计算:

式中,σ为相对误差(%);Qi为巡测流量(m3/s);Qo为驻测流量(m3/s)。

流量测次精简后的关系线精度及计算的径流流量误差见表2。流量测次精简后汛期测次平均为22次,比原来减少40%。精简后水位流量关系线(临时曲线或单一线)精度符合《水文资料整编规范》(LS247-2012)第3.3.2条系统误差不超±2%,随机不确定度不超11%(巡测站可增大2%~4%)的指标。推求的流量均符合《水文巡测规范》LS195-2015)第4.2.4中三类站年径流量允许相对误差不超过5.0%的规定(见表2)。

表2 宁县水文站汛期(5-10月)流量测次精简分析

3 巡测方案

根据宁县水文站工作任务、水文特性、交通、通讯状况及现有测验设施设备情况,通过以上初步分析,已满足《水文巡测规范》(SL195-2015)第4.2.4中的3项:“c)水位流量关系不呈单一线的测站,全年采用巡测资料推算流量,年径流量的误差三类精度站不超5%;d)枯水期采用定期测流者;e)水位流量关系不呈单一线的测站,当距离巡测基地较近,具备交通、通信条件,能按水情变化及时施测流量者”规定条件,流量可实行巡测。

由于目前宁县站现有设施设备现代化水平较低,为保证完成工作任务,建议宁县站采用“委托+巡测”方式进行测验。

3.1 测验方式

3.1.1 降水量、蒸发量观测 降水量采用融雪式雨量计以遥测数据为主,人工为辅。蒸发量委托员人工观测。

3.1.2 汛期观测 水位非汛期(1—4月、11—12月)停测,汛期(5—10月)由委托员每日2时、8时、14时、20时4次人工观测,根据水情变化随时加测以控制水位涨落变化过程。

3.1.3 流量测验 流量测验由庆阳水文局巡测队负责进行巡测,巡测队密切关注水雨情变化,掌握流域气象预测预报信息,随时通过视频监控系统监测本站水文信息,做好巡测和驻守协助测验的准备,确保水文数据测得到、测得准、报得出。

非汛期(1—4月、11—12月)每月在15日巡测流量1次。汛期(5—10月)每月巡测2~3次,按水位变化均匀布置测次,有洪水时加测,必须控制起涨、峰顶、峰谷及转折点,施测完整过程,每次较大洪峰过程不少于5次,汛期测次不得少于15次。

3.1.4 水情报讯报送 水情报讯由庆阳局水情科按照水情报讯任务书按时报送。

3.1.5 资料整编 资料整编执行《水文资料整编规范》(LS247-2012)规范要求,采用南方片“水文资料整编系统HDP5.0”在线整编,日清月结。非汛期(1—4、11—12)采用定日平均流量值推求;汛期(5—10)月采用临时曲线法推流,应符合三类精度水文站定线标准,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系统误差不超过±2%,随机不确定度不超过15%。

3.2 巡测路线

宁县水文站距宁县县城3.5 km,距庆阳水文局(庆阳市)60 km,省道202、303及青兰高速联通,交通便利。路线一:从庆阳市出发,驾车沿G244经肖金、长官村、沿G327至宁县县城到宁县水文站,全程61 km用时约1.3 h。路线二:从庆阳市出发,驾车沿青兰高速到宁县路口,沿G327至宁县县城到宁县水文站,全程64 km用时约1.2 h。路线三:发生特殊情况也可乘坐庆阳至宁县高铁大约40 min内即可到达。

4 结论

通过对宁县水文站交通状况、测验设施设备、河道水文特征等情况及多年水文资料的初步分析,其成果满足《水文巡测规范》(SL195-97)中基本水文站巡测指标的要求。可依托现有测验设施,充分利用水文自动化监测设备,采用“委托+巡测”运行模式进行测验,有序推进“有人看管、无人值守”的现代测站管理模式,更好地为河长制及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技术服务。

猜你喜欢

宁县精简径流量
甘肃宁县:果园防冻出新招 农民增收有利器
一件奇怪的事
时常精简多余物品
一种面向应用的流量监测精简架构设计
水文比拟法在计算河川径流量时的修正
绿满家园花满城——宁县创建省级园林城市纪实
SCS模型在红壤土坡地降雨径流量估算中的应用
应用于SAN的自动精简配置架构设计与实现
资江流域径流量演变规律研究
洞庭湖的径流组成和变化特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