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贯彻三全育人:大学生德育课堂生态化转型路径研究*——基于《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思考

2021-08-26秦晓杰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生态化德育工作现代化

秦晓杰,彭 勃

(淮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一、引言

2019年2月,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是我国第一个以教育现代化为主题的中长期发展战略,是对科技兴国、教育强国战略的深化,是对中国教育发展的又一次顶层设计。《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注重以德为先”[1],是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首要理念。“以德为先”理念是对“立德树人”为教育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的进一步深化、拓展。《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战略将理想信念、爱国主义、道德品德、知识能力等均纳为现代德育的重要内容。《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同时提出了达成德育目标的实施路径和方法即:全方位协同推进,协调各方面力量,促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快速形成[1]。自党的十八大起,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教育的论述当中,多次强调要加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020年4月,由教育部等部门共同出台了《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明确提出要贯彻“三全育人”理念,全面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大学生德育教育作为“三全育人”工作的必要因素,其高质量发展尤为重要。

任何阶段的教育都有一定的目的性。我国提出教育现代化的目的在于实现新时代下人才的现代化,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实现人才的现代化,首先要实现每个个体的现代化和全面发展。其中涵盖了多方面的元素如个体的理想信念、道德水平、知识能力、个人素质、价值观念等维度。实现人才现代化就是要实现这些维度由传统向现代的跨越和转变[2]。大学生德育教育过程与结果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元素。大学生德育现代化的实质是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立德树人”教育任务引领之下,培养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以符合现代社会主流的道德观念、道德信仰、道德实践、道德情怀为内涵,构建与现代化教育变革相匹配的大学生德育体制机制。大学生德育的现代化转型的关键部分之一在于在对德育内容的贯彻与落实;其二在于对德育方法、德育体制、德育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3],大学生德育课堂生态化转型同样需要创新。大学生德育的开展是我国实现教育现代化,实现“全人”教育的着力点。但是,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招生数量持续增长,大学生德育开展如何有效应对人数增多、情况多变的现实状况,以保持德育教学稳定、持续、高效开展,培养现代化社会所需要的德才兼备的高质量人才,是高校德育工作开展、实现德育现代化亟待考虑的问题。大学生德育工作如何实现生态化转型,构建系统、整体、协作的德育工作运行机制,推动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发展与进步;调动现有德育资源、德育力量的积极性、创新性、主动性、参与度,形成德育工作进展合力;探索大学生德育现代化的机制、方式、标准、共识等是本研究的主要落脚点所在。

二、大学生德育课堂生态转型之困境

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应当是现代化的人,应当具有现代精神、具有现代核心素养、具有创新能力[4]。培养的人才只有经过社会的检验,才能成为真正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5]。促进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能够推动教育现代化发展[6],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是对人才素质维度的定位与把控,人才培养要顺应国家、社会发展需要。“命运共同体”建设视域下高校人才培养首先要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科学精神、自主精神、批判能力以及人文关怀精神;其次强调的是学生个人发展、社会发展与终身自我成长的能力[7],这是教育现代化的客观要求。能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也充分保障了个体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贯彻终生教育思想的具体表现。

(一)重智轻德现象依然存在

现有的高等教育中“重智轻德”的现象,在大学生培养过程中依然存在,培养过程中对人才素养维度的把控有着很大偏差,但是大众对大学生的道德水平有着很高的期待,很多情况下默认这一群体有着较高的道德伦理水平,因此,在德育方面不需要加大力度与投入度。然而,事实上受经济发展冲击与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的影响,大学生群体道德滑坡现象屡见不鲜。其次,多数高校以为对大学生群体知识、能力、技能的培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第一任务,高校老师一定程度上只起到了传播知识、传授技能的作用,对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人文情怀以及精神世界缺乏很大的关注度。甚至有些高校教师本身就存在各种失德问题,给学生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导致师生关系严重异化,因此也导致德育过程无法与课堂教学相融合。高校现有德育功能缺位,德育机制不健全等情况日益严重,大学生德育成为空谈。

(二)当下德育未能与时俱进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深化国际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这种背景下,改革开放会愈加深入,国际交流会更加频繁,全球化视野会不断冲击大学生传统的道德观念,传统德育理念、方法等也会受到冲击,道德意识层面所受到的影响会愈演愈烈。大学生作为德育的重要对象,不再是具有单一思想的群体,而成为具有强烈独立意识的参与者。中西方文化融会并交,多元价值观念相互碰撞,中华优秀传统道德价值观念地位下滑。此外,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网络无界限”的现象十分突出,各种价值观念传播迅速,将对德育内容、德育资源的选择带来一定的困难,对德育的评价机制也会产生冲击。僵化、固定的大学生德育模式与大学生生德育工作时代性需求性相脱节;新时代下大学生培养方式的多样化与大学生德育工作多样化程度太低相脱节;高校本科招生规模扩大与大学生德育的效力跟进度相脱节;大学课程调整与大学生德育机制建设健全性相脱节;全球化、经济化发展背景下大学生应有的道德感认同缺失,全球化视野下,大学生能够形成国际观念、全球观念固然是好事,但依旧不能忽略中华本土优秀德育观念的价值,不能失去对本土道德观念的认同感。事实上,这种认同感正在消失,传统的德育方式迫切需要进行转换与改革。

(三)立德树人未能深入推进

新时代下,大学生的培养也应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习总书记提出的“立德树人”人才教育任务,是新时代下培养大学生人才的指南针。大学生的培养是一个包括多项素质的综合体,目前国内高校对大学生的培养仅仅只重视科学知识、实践操作能力等方面,很大程度上而忽视了大学生道德水平的修养和践行,很显然,这是一种失衡的培养系统,知识的提升固然重要,而道德的培养更重于此。就现状而言,大学生的培养无法完成“立德树人”这一教育任务,因此也是达不到人的现代化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战略引领下的大学生德育转型,实现现代化,各德育工作者、管理者应共同参与、建设大学生德育理念、德育模式,优化展开德育的社会环境,构建完整的、高效的德育系统。对于传统德育过程中出现的痼疾,例如方式方法简单、德育效率低下、德育地位缺失、德育过程混乱等要高度的关注。其次,要实现大学生德育生态化转型,需要对大学生德育生态层次的理论进行建构和探索并对大学生德育的具体案例进行实地调查和深入分析,对德育课堂进行优化、德育资源进行融合、德育力量进行协作、构建生态化衡量体系和评价机制等方面的探索要不断深入;在实践改革方面,要革新研究生德育培养的体制、方法以及路径,各个方面要强化合作共同推进大学生德育现代化体系的建设,不断增强现代化德育系统的可行性和操作性方面的深入研究。此外,大学生德育绝不能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在现代化德育体系构建过程中要注意该体系的主体即大学生与德育之间的关系问题、理论与实际社会相对应的问题等都要深入研究。大学生德育想要符合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必须进行德育生态化转型,高等学校大学生德育的系统需要生态化发展,系统内外部环境要和谐共生,共同促进动态发展的德育生态系统形成,促进大学生德育生态化发展,促进“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达成。

三、生态化德育课堂的理论支撑

(一)生态系统性理论

生态系统这一概念是1935年由英国植物群落学家坦斯利提出的。是指一定地域或空间内的所有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具有能量转换、物质循环代谢和信息传递功能的统一体[8]21。从《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总体要求而言,大学生德育工作也是一个整体性很强的系统,各个要素需要有机整合。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大学生德育工作是教育系统中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交替、相互作用,同时与外部的各个要素进行能量、信息的传递和转换。教育生态平衡则是指教育系统的综合平衡、运行高效、功能优异及其与社会环境的良好协同[9]。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发展,大学生德育工作人员的数量颇有上升,其中主要包含德育实施者、德育研究者、德育管理者、德育受众等,虽数量众多,但各自独立,彼此之间交集甚少甚至并无交集,缺乏宏观的协调和顶层设计,处于散兵游勇的不良状态。要达到《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总体要求,大学生德育现代化应形成以完成“立德树人”教学任务为目标、协调教育系统内外部元素共同参与、构建符合现代教育发展的德育生态课堂的德育机制。打造高校大学生德育生态化课堂要大力调动各个元素的积极性、参与度,尤其是德育主体更要参与其中充分发挥创造性。构建大学生德育生态体系的关键,在于优化德育资源的配置、多方协作形成合力、形成共同的教育情怀,提高对德育资源的优化分配能力以及调节能力,快速形成资源充沛、效率提高、目标明确、反馈社会的良好局面,塑造以提高道德为目的的德育体系、以传递情怀为导向的德育理论、以道德认同为根本的主体体验,以共建共享为愿景的道德期盼的大学生德育体系特征。以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道德教育所需的“情境性、实践性”为准绳,打造德育生态课堂。大学生德育课堂的迫切转型,是来自国家发展、民族进步对现代化人才的迫切需求。没有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难以顺利实现[10]。使命引领担当,教育的使命就在于担当人才培养的重任。同样,社会发展的驱动、教学机构的实践、终身教育的要求等均是构成大学生德育生态课堂的重要因素。

(二)生态平衡性理论

教育生态平衡是教育生态理论的核心问题,是教育生态的一条基本规律,把握这一规律,就能从根本上全面地揭示教育方面存在问题的实质,推动教育更好地协调发展[9]。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习近平同志在会上强调,“立德树人”是高校教学、立身之本,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11]。因此,要构建生态化德育课堂,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有机结合,科学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达到相辅相成的教学效果,促进共同发展。2018年9月,全国教育大会在京召开,习近平同志在会上用很大篇幅阐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大学生德育时时刻刻都在进行,必须确立德育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完善高校德育理念。平衡德育、智育、政治教育、审美教育等多元素之间的关系,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其一,把高校德育工作与社会实践联系,其二,把高校德育工作是与劳动教育结合,其三,把高校德育工作与审美教育结合。实践培养人、劳动塑造人、审美熏陶人,三者均是重要途径,都是提升道德认知的重要环节。此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教书育人全过程[12]。在顶层设计的指导下,高校大学生德育工作可以拓宽研究思路,多样性德育课堂共同运作、彼此配合、平衡发展,推动大学生德育课堂的生态化转型快速形成,形成图1所示闭合、完整、平衡的德育生态系统。此外,随着5G时代到来,移动学习将更为便捷,借助网络平台,将各种优秀资源汇集起来组织德育工作者、德育受众共同研究、共同学习。高校之间同样可以借助平台分享优质的德育资源、成功的德育经验,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高效、更系统的帮助大学生在接受德育的过程中实现从理论到实践、从校园到社会的跨越,促进知识、能力、实践之间的融会贯通。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

生态学理念,强调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发展是一种渐进的有序的系统发育和功能完善过程[8]21。生态化的大学生德育课堂是伴随环境发展、变化而前进的过程,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在大学生德育课堂上必然存在。大学生德育作为一种社会精神文化熏陶,要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大学生德育作为集理念、方法、环境等于一体的、立体性教育,必然客观地反映着德育的本质。德育应引导大学生构建为追求美好生活而奋斗的精神,以可持续发展性化解人与社会之间存在的矛盾,建构与新时代同步的德育课堂。随着生态系统科学的深入运用,生态学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在解决现实问题中取得了巨大进步,以其独特的思维模式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了新思维、新思路、新方法。大学生德育课堂作为先进文化、道德思想传播的载体,在大学生促进步入生态文明社会的过程必然起到引领作用,因此,在遵循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基础之上,准确把握生态课堂本身具有的生态特性,以生态化可持续发展理论,引领大学生德育生态课堂构建,是大学生德育顺应新时代发展必然选择。

图1 生态化德育系统

四、大学生德育生态课堂的转型之径

社会改革促进社会发展,中国本身就处于伟大改革的时期。“坚持以改革促发展;确保教育现代化目标的实现。”[13]《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了办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优质教育的宏伟目标。“以德为先”作为首要理念,迫切需要高校大学生德育体制进行现代化的变革和创新,借鉴国家“全方位、深层次”的改革理念,最大限度的调动和激发德育教育的参与力量。大学生德育课堂进行生态化转型将有益于把拥有共同、更高道德追求大学生力量融会一堂,促进“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的实现。促进大学生德育生态化的转型,亦是积极响应《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战略表现的呼应。

(一)创新形式与整合资源

生态学的系统性理论启示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开展要创新大学生各个德育力量、德育资源的组织方式。将分散的德育资源、德育力量系统整合形成强有力的德育教学合力,这也是在系统论指导下大学生德育力量、德育资源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进行德育教学改革的最优途径之一。同时,系统内各个要素之间要发挥好部分的作用,主动承担德育转型过程中的任务,多元要素相互协作,互联互动,实现1+1>2合作优势,最大化激发大学生主体的主动参与性,实现大学生德育生态化系统体系。生态化系统体系包括三大教育主体即学校、社会、家庭之间的协作,其中学校一方为德育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社会一方能为大学生德育提供实践的机会,家庭一方既兼而有之又是前二者沟通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最终形成“校—家—社”的联合培养模式。以高校德育工作者和大学生学生群体为起点,以家庭教育为沟通枢纽,以社会实践为检验平台,实现大学生德育“立德”的使命和“树人”的目标是大学生德育新模式。

(二)协同育人与持续发展

生态学的发展理论启示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开展要创新大学生各个德育力量、德育资源的协作机制。大学生德育力量、德育资源协作是以“立德树人”为枢纽将系统内各参元素紧密联系起来,内部元素的度高参与,加之整合外部大量社会德育资源,是大学生德育生态课堂机制实现的重要保障。大学生德育力量协作需要超越目前的德育现状,构建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协作的机制,利用大学生德育生态课堂激发德育参与者的潜力和创造力,为改革和发展大学生育模式提供机不竭动力。大学生德育力量协作要挑战传统的大学生德育模式,破旧立新,打破非生态化德育环境,构建由共同道德追求、道德信念、道德理想、道德价值、道德情怀、道德信仰组成的德育有机体,力图打破传统思维对德育课堂生态化转型、解决德育问题的禁锢和束缚,为“继承传统”和“与时俱进”之间架起桥梁。德育力量、道德资源协作,本质上就是在共同认可的、正向的道德理念引领下,系统内外各参与主体相互协作形成接受德育的“共同体”,这种“共同体”能够稳定地让德育生态系统运作下去,促使参与主体形成共同的道德认同感,各主体既能够保持相对独立性,又处于一个德育“共同体”中,使得高校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有不断发展进步,且永葆生机。

(三)主体共生与时俱进

生态学的共生与竞争理论启示大学生德育工作在面对现实中多变、复杂的境遇下要创新德育资源、德育力量协作评价机制。生态系统内各要素密切关联,任何变化或各要素之间的不平衡发展,都会使系统本身的发展受到影响。适应与发展、平衡与失衡、共生与竞争,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教育生态系统与各种环境要素之间、不同教育生态主体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8]301。大学生德育资源、德育力量协作的机制构建会随内外部环境的多变性、复杂性而变的脆弱。同时,大学生德育工作本身就有痼疾在身,改革和转型具有艰巨性,绝非一日之功。长期以来大学生德育工作者目标不清、德育受众意识不明等均是久病,德育资源、德育力量协作的形成是一个碰撞、协商、共建、共享的过程。因此,高校大学生德育课堂生态化转型目的在于有发挥各教育主体的创造性与积极性,过程不可一蹴而就,欲速则不达,应遵循系统发展规律,避免因违背规律导致德育资源浪费、德育课堂转型失败。混乱的德育生态课堂建设标准,无效运行机制均会导致上述情况,更会使参与主体积极性受挫。故而,制定有效合理的协作评价机制,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解决,制定出有效的预防策略,构建大学生德育资源、德育力量协作评价机制保证十分重要。

五、结语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开篇就深刻阐释了古人对“立德树人”的重要理解。立德树人,是大学存在的最根本基础,能够增强大学大学生的使命担当。高校德育要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在《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战略与“三全育人”理念的引领下,推动高校德育生态化转型,新时代高校德育要注重实践,创新形式增强大学生对“德”的实践体悟,进而强化使命担当精神。让大学生在道德实践中找体会、找动力、找思想,让道德力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促进德育落地。大学生德育转型是新时代德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德育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的结合。

猜你喜欢

生态化德育工作现代化
边疆治理现代化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生态产业化 产业生态化
科技园区生态化创新发展分析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语料库与生态化英语教学模式
生态化生存:“打群架”时代
高中开展德育工作的一些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