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理论节目的意义生成与价值传播

2021-08-25周千惠

新闻世界 2021年7期

周千惠

【摘    要】电视理论节目讲好新时代理论故事,有其时代背景下的政治和实践要求。本文从三个层面分析电视理论节目的意义生成逻辑:一是话语主体的转变,即由单一的话语主体转向多元的话语主体;二是话语内容的转变,将新时代新思想的理论话语转化为形象的视听演绎;三是话语表达方式的转变。三个不同层面的话语转变有利于增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引导力、发挥理论指导价值、重塑理论自觉与理论自信,激发人民群众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

【关键词】电视理论节目;话语创新;意义生成;价值传播

电视理论节目是在大众媒介获得一定发展基础上建立的面向群众的理论传播方式,它打破了纸质媒介的局限,以更加直观生动的形象对受众进行基本理论宣传和教育。新时代以来,电视理论节目创新话语表达方式,讲好新时代理论故事,使党的新理论新思想得到大众的理解、認同与接受。研究电视理论节目话语的意义生成逻辑,是对其推动理论时代化、大众化实践经验的梳理总结,也是对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生动诠释。

一、讲好新时代理论故事:电视理论节目的话语转变

讲好新时代理论故事,是新形势下党中央对宣传思想领域的要求,更是在技术进步、社会变迁的时代背景下的实践要求。

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理论宣传和话语体系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新时代电视理论节目对观众不是生硬地说服,而是着力讲好新时代理论故事,生动阐释我国实现小康社会的伟大成就,真正把理论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

二、从话语到意义:电视理论节目的意义生成

讲好新时代理论故事,要求电视理论节目进行话语体系转变,这种转变改变了电视理论节目传统的宣传模式,其意义生成逻辑包括三个层面。

(一)话语主体:以多元主体建构时代意象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其文本话语主要体现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一、二、三卷之中。[1]新时代电视理论节目中,来自各行各业的嘉宾或选手通过讲述、表演或竞赛等形式成为电视理论节目的主要内容生产者,生动呈现中国现代化治理下的时代意象。

《一起学习》便是采用实践分享人演说、专家解读这一生动的话语形式解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在节目中大众成为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的主角,这些分享人中有大桥建设者、抗疫医疗专家组成员、带领团队攻克技术难题的产业工人、突破科学难题的研究者、扶贫工作者……观众在节目中跟随一个个实践分享人的脚步,一起感知理论指导实践、思想落地生根的力量。在推进新时代改革开放事业中,青年群体发挥着重要作用。《新青年 新思想》邀请青年代表作为“青春分享人”讲述自己的经历,这其中有大兴机场的青年建设者、河北山区的残障志愿者、中国花样滑冰队运动员……“青春分享人”分享成长故事。电视理论节目将多元群体作为参与主体、发声主体、话语主体,使党的理论转化为实践话语和社会话语,增强了受众对理论的认可度、满意度、接受度。

(二)话语内容:以具象化演绎构筑认同

近年来,电视理论节目融入综艺元素,将真人秀、实地寻访、行进式记录、沉浸式观察等形式引入节目制作中,其实质是节目话语内容的创新表达——将具有感知、体验性的符号作为理论话语和政治话语的有效载体,从而使大众由对图像、画面的情感认同走向对理论话语的政治认同。新时代电视理论节目十分重视节目对受众的视听传达,策略性地将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生动可视的影像符号,将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成果转化为鲜活形象的视听演绎。

《是这个理》是湖北卫视推出的系列理论故事节目,节目中的专家以普通人的身份、观察者的视角,聚焦百姓生活,以记录式的镜头语言生动展示理论实践中的动人故事。习近平总书记在对乡村振兴的论述中指出:“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要加快发展乡村产业,顺应产业发展规律,立足当地特色资源,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优化产业布局,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享受产业增值收益。《种“绿”成“金”》这期节目将习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演绎为创业者闻彬军与当地政府、村民立足生态农业,形成市场主体+合作社+基地的利益联结模式的画面,通过采访和情景再现,展示村民致富的心路历程以及就业增收的经验,使抽象的政治话语被大众所理解、所领悟。新时代电视理论节目以地区经济繁荣、人民脱贫致富的场面引起大众共鸣,以理论的具象化演绎构筑认同,潜移默化地彰显理论的正确性。

(三)话语表达方式:以融合话语顺应网络传播规律

网络时代,电视理论节目要吸引受众,需要积极转变话语表达方式,尊重网络传播规律,以开放式的融合话语取代灌输式的话语,不断拓展传播手段和渠道,实现多样态多平台整合传播。

《中小治棒棒哒》是在快手、B站等平台播放的动漫微视频,富有时代感的语言是其突出特色。首先,节目用大众话语、网络流行语代替书面化表达,将节目原标题“中国制度面对面”,改为“中小治棒棒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什么好?”,改为“中小治一家的大兴机场和全康乡之旅”;其次,视频中“网红餐厅打卡”“VR体验”“线上种树”“分类垃圾”“生态旅游”“奥利给”“厉害了老铁”等网络流行语的使用,十分贴合年轻人的生活现状和用语习惯。[2]随着媒体融合的深入,传统节目多方拓展传播渠道实现多平台的二次传播已是常态,但如何将微博、抖音、快手等新兴社交媒体以及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与节目生产制作深度结合,以主流价值驾驭“算法”是电视理论节目需要探索的重要方面。《理响新时代》第4季《学习达人大会》为理论节目的融媒制作做出了有益尝试。节目采用“线上竞答+打卡实践+微视众筹”的形式,在移动端小屏举办线上答题海选出15位学习达人,让他们分别前往全国15处脱贫奔小康网红地打卡,然后在电视端的演播厅进行PK,最后回到小屏邀请网友回答打卡话题“讲一分钟奋斗故事,谈学习心得体会”。节目不是将新媒体平台作为一种传播渠道,而是将其视为节目制作过程中的一个节点,将线上和线下的力量汇集到一起。

三、从引领到自觉:电视理论节目的价值传播

讲故事不是目的,而是载体。电视理论节目借助这一载体,全面而准确地宣传理论、总结中国发展成就和经验、解读新中国发展的内在逻辑,从而增强理论引导力,发挥理论指导价值,重塑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为新时代发展提供强大思想动力和精神支持。

(一)增强理论引导力

电视理论节目的引导力是引领群众建立对理论的高度认知和广泛认同。马克思主义思想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内涵丰富,选取一个明确的选题是取得良好宣传效果的前提,既不能过于宏大而脱离实际,也不能过于宽泛而失去中心。新时代电视理论节目紧跟宣传需求做好重大主题宣传,结合实际构思选题搭建理论故事。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从2017年开播至今,为党立言始终是节目的中心,从重大会议精神讲习、重大历史纪念日宣传到对习近平总书记“八八战略”、“两山”理念、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等理念的深刻解析,节目主题与浙江发展愈发结合紧密。同时,不断创新节目形式,使党的理论以更加喜闻乐见的方式被更多群众接受,逐步提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引导力。

(二)发挥理论指导价值

理论的指导价值在于群众对理论的自觉践行,我们强调用故事搭载理论走进群众,目的就是要发挥理论的指导价值和引领作用。新时代电视理论节目打通理论话语和实践空间之间的隔膜,将抽象原理转变为具体案例与真实情境,推动理论发挥对现实的指导价值。

《一起学习》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内容高度总结提炼为六个维度的核心要义,每一期节目针对一个要义,邀请实践分享人分享自己践行这一思想的故事和感受,通过真切平实的故事彰显理论来源于实践以及理论在实践中的实际成效。观众通过观看节目就可以掌握新思想的核心主旨,了解理论在生活中的使用场景,在今后生活工作中学以致用,充分展现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价值。

(三)重塑理论自觉与理论自信

理论自觉是指一个国家和民族对自身理论的觉悟和觉醒。理论自信是指国家、政党或社会成員对于理论本身的价值及其生命力的充分肯定和坚定信念。[3]清醒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在对历史和现实进行深刻总结和思考后做出的清晰判断。讲好新时代理论故事,核心是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讲透中国发展规律,在历史经验和比较鉴别中坚定理论自觉,增强理论自信。

《社会主义“有点潮”》第一季在深刻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基础上,从历史方位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先进性与理论创新性。《中国正在说》则是一档旗帜鲜明的政论节目,节目中嘉宾以国际视野对比今日之中国与今日之世界,在思想的碰撞和观点的交锋中体现对中国特色会主义的坚定信心。新时代电视理论节目以历史的深度与现实的广度,帮助人们认清世界方位,看清时代大势,提升了观众的理论自觉,进而促成理论自信。

结语

新时代以来,电视理论节目更新话语形态,把新思想新理论贯穿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并转化为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理论自信。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我国实现全面脱贫并进一步启动乡村振兴战略,电视理论节目应在波澜壮阔的时代背景和火热的生活场景下,以史为鉴回顾百年奋斗史,勇立潮头展现时代伟大成就,展望未来为下一个百年奏响旋律。

注释:

[1]张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大众文化中的话语转化与现实意义[J].长白学刊,2021(02):25-31.

[2]钟新平.网络动漫微视频《中小治棒棒哒》:理论节目也可以很“萌”很好看[EB/OL].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2021-01-08.https://www.sohu.com/a/443278062

_565998.

[3]马维振,王明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内在逻辑[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18(06):93-104.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