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流舞蹈面向大众,还是面向精英?

2021-08-25张岚月

参花(下) 2021年8期
关键词:出圈

摘要:今年春节期间,河南卫视春晚中的舞蹈《唐宫夜宴》一经播出便成功“出圈”,各大视频媒体纷纷转发,引来业内外热议。它“出圈”背后的原因有许多,主要有“5G+VR”技术融入、动作的幽默化处理、河南省文化和旅游部门的文化发展策略、多途径媒体传播。本文从接受美学的视角出发,透过《唐宫夜宴》“出圈”的原因,结合舞蹈圈内因此引起的对主流舞蹈样式的讨论,提出笔者的看法,即主流舞蹈样式应兼顾艺术性和群众性。

关键词:《唐宫夜宴》 “出圈” 主流舞蹈样式

《唐宫夜宴》这个作品首发于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古典舞评奖的比赛中,但它以第七名的成绩与古典舞奖失之交臂。而河南卫视春节联欢晚会中的《唐宫夜宴》却从另一个角度——媒体传播的帮助下火遍全网,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赢得观众的好评。

一、春晚版《唐宫夜宴》的“出圈”原因

在网络媒体纷纷转发的同时,大家齐用“出圈”一词来形容这个作品。那么作为网络流行语的“出圈”一词,指的是一个人或者事件,抑或物品突破其原有所在的小圈子,而进入更广泛的大众视野。春晚版本的《唐宫夜宴》比起之前参赛“荷花奖”古典舞奖的版本而言,融入了更多现代科技元素,将其装扮为更为流行的样貌。从笔者的角度来看,它的出圈原因如下。

第一,“5G+VR”融入《唐宮夜宴》中是我们避不开的一个关注点。这种时下最热的现代科技手段运用到舞蹈作品当中的情况是非常少的,可能由于技术成本过高,在一般剧场演出的舞蹈作品中极为少见。春晚版《唐宫夜宴》中,通过这一技术的加持,先后营造了如博物馆、盛唐宫廷夜宴等场景,同时也将唐代的唐三彩、莲鹤方壶、妇好青铜鸮尊、贾湖骨笛等历史文物,《捣练图》《侍马图》《簪花仕女图》《千里江山图》《备骑出行图》等古代名画多维度、多视角地快速展现在观众眼前。而这些场景恰恰是那群“唐代乐俑”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他们穿插在其中,宫廷夜宴前夕,他们排练的过程中有打有闹,而一入皇宫便严肃认真起来,有了这一技术的帮助,更为立体、直观地还原了唐代歌舞伎的日常生活。相比之下,参赛版的《唐宫夜宴》便只能依靠观众的艺术想象能力并结合自己的文化经验在头脑中形成那时的画面。尽管电视机前的观众可能以整体的观念来看待这个作品中的所有元素,一定程度上没有那么在乎舞者的身体动作,但如果从宏观的视角来看,这可能就是那时的真实场景。

第二,动作的幽默化处理也是《唐宫夜宴》不同于我们惯常所见的古典舞作品而独树一帜的特点之一。当然,以前也有多部古典舞作品运用了幽默化的动作处理方式,如《孔乙己》《济公》等,但毕竟是少数。整部作品中,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动作语汇便是舞者排队行进或变换舞队图式时的步伐。这种步伐是唐代宫女在宫中正常走动的模样,头部伴着身体的前倾微微低下,双手合十置于腹前,编导在此基础上将这一行为夸张化,在半蹲的姿态中,加上胯部的摆荡,在圆润的体型衬托下显得格外滑稽可爱。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嬉戏打闹的场景,故意扔掉伙伴的手鼓、不经意地绊倒使整个舞队踉踉跄跄等等,舞者在此过程中,身体动作幽默灵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我们对古典舞原有飘飘欲仙的优美印象。

第三,河南省文化和旅游部门的文化发展策略,即“探索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也是使《唐宫夜宴》“出圈”成功的因素之一。这其实关系到一个地方的文化和旅游部门对当地特色文化的发掘态度、发展期待以及实施计划。众所周知,河南省文化底蕴深厚,千年前的唐代都城便坐落于此,拥有着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遗迹。此前,在2019年,当地便有联合大学的研发团队,将AI技术引入考古学中的成功案例——AI甲骨缀合产品“缀多多”。此次的《唐宫夜宴》也不例外,同样是按照此前“现代科技+传统文化”的思路,通过河南广播电视台、河南博物院、郑州市歌舞剧院等单位的通力合作,打造了这部“出圈”作品。

第四,多途径媒体的传播是我们不可忽视的客观因素。据笔者初步浏览与调查,如《新京报》《中国艺术报》《开封日报》等报刊媒体,河南卫视等电视媒体,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以及哔哩哔哩等视频媒体纷纷转发宣传起来。对比参赛版的《唐宫夜宴》,它的宣传媒介十分单一。在这种情况下,再好的作品也难以突破其所在的舞蹈圈,而吸引更广泛的关注。而春晚版的《唐宫夜宴》,首先便从自身做起,打破了这一单一途径,将它播出在人们都空闲的“黄金时间”,既做到了打破传统时空限制,又利用电视媒体这一极为便捷的传播方式传播开来。其实,当下舞蹈作品的传播并不是很乐观的,大多还是以剧场式的传播为主,虽然也伴有或多或少的网络、电视等媒体的传播,但仅仅局限在精英性质或实验性质的舞蹈作品的传播,并非站在观众的角度来考虑传播的内容,也因此没有收到良好的效果。诸如抖音等短视频软件的风靡,笔者认为舞蹈界也应该拿出一些精力投入于此,也许会有不错的反响。

二、“出圈”现象建构大众与精英的审美桥梁

春晚版《唐宫夜宴》的“出圈”现象,不仅促进了舞蹈艺术的“出圈”,也是传统文化“出圈”的一种体现和方式。舞蹈一直以来是不断走在精英艺术和实验艺术的路上,而一定程度地忽视了创造它们的人民群众。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与他们一起生长的舞蹈及其他民间艺术形式和传统文化形式。其实,它的“出圈”背后,不仅仅是作品本身或者主创团队对观众的单向灌输,更重要的是观众不同的“期待视界”获得了满足与之共同造成的。

笔者认为这种突破了舞蹈圈和传统文化圈固有印象的“出圈”现象,其实是打通了不同文化圈层人士的审美“期待视界”。古人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由于文化修养、兴趣爱好等方面的不同,能划分出不同的群体。那么,不同层次的观众群体会有不同层次的“期待视界”,需要我们注意的是,这三个层次的观众并不是孤立静止地存在,而是会有交叉和流动的情况发生。而河南春晚版的《唐宫夜宴》则通过对历史文物活化的关注和对最新技术与舞蹈融合运用方面,借助“春节联欢晚会”这一视听兼备、图声并茂、手段先进、传播便利以及跨圈层性质的平台,既顾及高层次文化圈层受众的审美期待——在文化艺术作品中表现为“有追求、有创新,形式上精雕细琢,力求有所突破,具有较强的表现力,从而能给人以较高雅的审美享受和精神乐趣,而不仅是感官的愉悦和刺激”,又在满足普通受众的新奇刺激审美期待的基础上予以启迪,让他们享受更高雅的艺术形式。一定程度上顾及了观众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和参与价值创造的作用,让作品的意义和价值在观众的持续欣赏中获得新的生机与活力。

三、主流的舞蹈样式应该兼顾艺术性和群众性

再将春晚版《唐宫夜宴》“出圈”现象转回对舞蹈圈的现状中来,结合因此引发的对主流舞蹈样式的讨论,不禁引发笔者的思考。一方面,舞蹈圈普遍认为能够代表中国主流的舞蹈样式应当是中国古典舞;另一方面,也有许多学者认为像《唐宫夜宴》这样受欢迎的舞蹈作品更能凸显我国舞蹈文化特色,因为其素材取自于陈列在博物馆中的一组绘彩陶乐舞俑的形象,结合唐代“以丰腴为美”的审美习惯,塑造出了体态丰腴却活泼灵动的歌舞伎形象。并且,为了生成别样的记忆点,编导采用了幽默诙谐的动作语汇及故事情節。

舞蹈作品的素材或题材,尤其是古典舞作品的素材或题材选自于考古出土的历史文物这一路径早有先例,并且持续至今。可能有些作品是受某些历史文物形象的启发而为之,也有一些作品则是更进一步深采风、研究某些历史文物形象编创而成的。当然,也有像汉唐古典舞这样,从历史文物中挖掘研究,形成教材的舞蹈种类,甚至其作品《踏歌》还被选为邮票花纹而发行开来。在这种情况下,因为他们具备了极高的艺术性而满足了大部分作为主流舞蹈样式的要求,但始终难以突破舞蹈圈,真正成为大众都认可的主流舞蹈样式。

诸如《唐宫夜宴》一样的舞蹈作品,一旦突破原有舞种的动作、技术和审美范式,便变得流行起来。那么,究竟为何作为高雅艺术性和高超技术性兼备的中国古典舞难以赢得国内外人士如此广泛的关注呢?笔者认为是其更加偏向于追求极高的艺术造诣,且更倾向于面向精英群体造成的。当然并不是说这是错误的方式,而是说我们的中国古典舞、其他学院派舞种及其作品忽视了人民群众在艺术欣赏和接受这一过程中的创造性作用。换言之,即这些舞蹈作品更倾向于向观众灌输他们的成果,将观众看作被动接受者,而忽略了观众本身在欣赏和接受这些作品的过程中的价值创造作用。春晚版《唐宫夜宴》显然比参赛版及《大河三彩》《唐印》等历史文物素材的古典舞作品拥有更多娱乐和技术元素,在电视春晚这一平台上也显得没有那么精英性。但是,无论是从国家一贯的文艺政策来看,还是从春节联欢晚会的制作目的来看,抑或从电视这一大众媒体的性质来看,最终的指向还是落在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身上。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尽管笔者并不认为《唐宫夜宴》及类似作品能够承受主流舞蹈样式的桂冠,因为它们更多的是在传统文化的素材及题材上的现代化表达,而没有在此基础上更加全面地包括历史和理论等内容在内的综合性建构。但在它们身上我们能够找到当下舞蹈圈公认的主流舞蹈样式所缺乏的东西,也就是群众性。因此,主流舞蹈样式的建构,不仅要有由舞蹈精英建设的富有极高艺术性的内涵,也要重视相对通俗的群众性元素的融入,以便能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和审美期待。

参考文献:

[1]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张岚月,男,硕士研究生在读,沈阳师范大学,研究方向:音乐与舞蹈学、舞蹈教育)

(责任编辑 刘月娇)

猜你喜欢

出圈
重庆渝川燃气公司:为职工办实事“出圈”
萌囧动物出圈记
探索品牌出圈的底层逻辑
B站“出圈”博弈突破腾讯社交垄断的焦虑点何在
科幻“出圈”
创意“出圈”的2019手机发布会邀请函
网络亚文化创作的“出圈”争议
“出圈”的故事
首创数娱:一次令人期待的“出圈”
纪检新手“出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