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文化下新闻叙事方式浅析
2021-08-25邓彦康
摘要: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背景下,网络直播借助科技创新的推动,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在新闻媒体领域,移动新闻直播收获了庞大的受众群体。直播文化下的新闻报道具有反应速度快、直播时间长、互动立体化、记者个性真实等特征,在此基礎上,新闻叙事方式应从选题、结构、互动和语言四个方面作出相应的调整。
关键词:直播文化 新闻叙事 方式
随着媒介文化进一步发展和丰富,直播成为现今流行的传播手段之一。2021年,中国互联网中心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6.17亿,较2020年3月增长5703万,占网民整体的62.4%。直播的普及不仅改变了人们的观看方式,也丰富了人们获取新闻资讯的渠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移动设备随时随地收看或收听新闻节目。
2016年被称作中国网络视频直播元年,各大新闻门户网站和主流媒体纷纷乘着直播的东风,开展“移动新闻直播”这一新的新闻报道形式,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例如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央视新闻移动网”、人民日报发起的“人民直播”和新华社建设的全国服务平台“现场云”。移动新闻直播是指新闻生产者通过直播类平台,实时拍摄并同步播出多媒体格式的声像和影像的新闻形态。[1]与传统电视直播相比,网络直播文化下的新闻报道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如反应速度快、直播时间长、互动立体化、记者个性真实等。
一、直播文化下的新闻报道特征
(一)反应速度快
直播文化下的新闻报道一般以移动新闻直播的方式为主。相比于传统的电视新闻直播而言,移动新闻直播所需要的设备更为轻便,人员构成更为简单。传统的电视新闻报道一般需要3~4人组成一个直播小组,包括出镜记者、摄像师、技术导播、卫星车司机等不同职能人员,他们使用一系列的设备,相互配合、相互协作才能成功完成一场直播报道;而移动新闻直播报道只需要一人便可完成,直播用到的设备,如手机、电脑、话筒、网卡等,一个背包就能全部装下,大大加快了记者进入新闻现场开展报道工作的速度。
2016年7月20日,北京突遇特大暴雨,新京报记者第一时间前往现场开展移动新闻直播,对北京各路段的积水汛情、救灾信息进行实时传递,并且在直播下方呈现实时更新的降雨走势,同时还搜集网友上传的各个区域降雨图片,补充新闻报道,迅速全面地展现了暴雨灾情,满足了用户对于信息的需求。
(二)直播时间长
移动新闻直播单次时长至少在20分钟以上,一般持续1~2个小时,更长的甚至可以24小时连续直播。例如2016年G20杭州峰会期间,央视新闻新媒体将G20领导人杭州峰会新闻中心的公共信号、央视在湖畔居设立的新媒体演播室信号、杭州电视台演播室信号、全景网演播室信号进行有序调度和安排,实现移动直播48小时不间断。[2]
与电视新闻直播相比,移动新闻直播时长不再受节目时段限制,主要根据新闻事件需要而定。从这个角度而言,移动新闻直播更像是对新闻事件进行持续、不间断的报道,用户不论什么时间进入,都能看到该事件当下正在发生的瞬间,这种不间断的信息服务,为用户提供了一种稳定的陪伴感,凸显了网络直播文化的特色。
(三)互动立体化
在移动新闻直播报道中,互动既可以由记者主动发起,通过报道激发用户对新闻事件的感受,引导用户对事件进行评论,也可以由用户主动发起,通过弹幕向记者直接发送信息,改变记者的报道思路;互动还可以是评论区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互相交流,以在评论区互相对话的形式,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交流场。记者与用户之间的交叉互动构成了一个立体式的信息传播结构,影响着整个直播报道的叙事方向。
丝绸之路拉力赛从2016年开赛至今,已成功举办过四届比赛,收获了一大批车友粉丝的关注。2016年的比赛从莫斯科的红场热情开跑,途经一万多公里,完成最后一个赛段,到北京的奥林匹克公园收车。当时正值北京天气最闷热的几天,记者去现场进行“丝绸之路拉力赛奥林匹克公园收车”直播,由于道路戒严,直播记者一路走一路直播,但因为天气太过炎热,一位摄像不幸中暑了,直播不得不暂时中断。这本来算是一场直播事故,但是后方编辑要求前方记者传回中暑摄像的照片,向大家解释原因,并向网友询问快速的救治方法,于是在没有视频直播的情况下,评论区却异常热闹,大家纷纷留言表示记者辛苦了,并告知记者缓解中暑的办法。本来这场直播遇到突发状况,没有办法进行下去,但由于用户的评论,直播在没有画面的情况下也能顺利进行,互动将整场直播带向了一个新的方向。
(四)记者个性真实
直播文化下的新闻报道将以往大众的传播模式逐渐转变为人际传播,传播对象由一群模糊的群体变为一个个拥有ID和观点的真实个体。电视新闻直播中,传播对象往往是一群模糊的大众,记者常以权威、理性、智慧的形象示人,以冷静、客观、沉稳的态度报道新闻,不需要展露太多个人特色,展现出职业化的共同形象即可;而在移动新闻直播中,传播对象变成一个个有血有肉的真实个体,用户期望记者展现出个人的脾气秉性和做事风格。
2015年,央视记者孙继文在新疆和田夜市进行的移动直播中,以邻家小妹的形象带领网友夜游大巴扎。与许多普通人一样,孙继文在喜爱的美食面前忍不住馋意,在镜头前忘我地品尝起来。这种充满生活气息的真实展现,让网友仿佛置身于热闹的集市,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二、直播文化下的新闻叙事
(一)选题:关注度高,话题性强
选题在移动新闻直播中至关重要,一个好的选题不仅影响着直播的质量,还影响着观看的人数。移动新闻直播一般选关注度高、话题性强的选题,这是由于移动直播的时间一般比较长,如果不是“人人都关注,人人都有话说”的选题,很难让网友持续关注,并参与到话题讨论中。
2018年高考后,央视新闻客户端记者实地探访高考阅卷现场。就“公平、公开、公正原则如何在阅卷过程中体现”“阅卷场所有哪些保密措施”等问题进行全方位的直播解读,邀请相关专家和阅卷点工作人员实时回答网友问题。在高考阅卷这一重要时间段进行现场直播,抓住大多数网友的好奇心理,是一次较为成功的直播报道案例。
(二)结构:过程为主,顺序叙事
移动新闻直播时间较长,如果单纯依靠事件相关信息的阐述,节目的趣味性就会有所降低。因此,對于直播节目而言,注重事件过程的呈现至关重要。过程一般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以新闻事件本身发生发展的过程为报道主线;第二种情况是新闻事件发生在一个较大的空间范围内,并没有明确的时间线,此时,出镜记者可以自行设计行进路线,用串联空间方式搭建起直播的线性框架。[3]在直播报道中一般会结合使用以上两种方法进行顺序叙事。
2016年,新京报记者来到四川大凉山采访“悬崖村”孩子们如何过六一儿童节。“悬崖村”是坐落在大凉山山坳里的小村庄,交通不便,孩子们平时需要顺着藤梯、钢梯攀爬800米悬崖才能到学校上学。为了展示孩子们求学环境的艰苦,记者兵分两路,一路率先抵达学校进行直播采访,介绍学校环境及教师状况等;一路从山脚下的学校出发,前往悬崖村,重走该校18名学生上下学需通过的天梯路,全程直播攀爬过程,并在直播过程中穿插对中央民族大学西部发展研究中心专家的采访。两路记者的直播都是以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为报道主线,在整场直播中又运用串联的方式搭建起线性框架,将近六小时的直播看似漫无目的,实际上却充满了用心的设计。
(三)互动:立体式传播
互动是用户参与移动新闻直播的最好方式,既能推动叙事,也能弥补长时间单线叙事的局限。直播互动以“提问—回答”的方式为主,记者通常会设置问题,进行实时问答,有助于提升用户的参与感,维持其注意力,并借助问答推进节目情节的发展。
在央视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的系列直播中,记者走进一户牧区音乐世家进行采访。进到牧民家里后,记者有意识地选取了一些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生活器具,让用户猜一猜这些物品的功能,读出网友的回复,最后再让牧民来揭晓答案。这一系列的问答让用户参与到报道中来,有效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感。
(四)语言:既“时尚”又“专业”
移动新闻直播依托于网络进行传播,其语言要具备网络文化的特征,符合网络传播语境。换句话说,记者既要熟练掌握网络语言规律,但又不能仅仅如此。在直播中,记者不仅要有分寸地使用网络语言,建立个性化表达,还要契合新闻信息内容,产生更强的表达张力,将信息更好地传递出去。
例如,央视记者孙继文在“色力布亚牛羊巴扎”的直播中,以第一视角带领网友逛市场,用风趣的网络语言介绍完羊的外形特点之后,又介绍这些羊的品种来自全国各地,当地群众如何靠它发家致富,信息结合现场,生动地表达出各民族紧密团结,大力发展牧区经济的良好态势。
移动新闻直播实现了新闻生产和传播的同步,具有速度快、时间长、立体化、真实性等传播特点,并且拥有广大的受众群体。随着5G网络的进一步普及,在新闻传媒领域内,移动新闻直播将成为常态,各个媒体平台不仅要把握时机,多管齐下,建立自己的移动直播平台;还要针对新的传播特点,在叙事方式上进行革新和优化,如此才能在传媒行业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黄佳念,刘书田.当“直播+”涌入新闻业——移动新闻直播在新闻场景中的应用分析[EB/OL].人民网研究院,http://media.people.com.cn/n1/2017/0109/c409688-29009851.html.
[2]赵希.央视新闻新媒体移动直播策略分析[D].河北大学,2017.
[3]詹晨林.出镜记者现场报道实战指南[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20.
(作者简介:邓彦康,女,硕士研究生,苏州城市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播音主持)
(责任编辑 刘冬杨)